1938年的某天,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坐著小火輪,沿淮河順水而下,在正陽關碼頭泊船靠岸。


    正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淮河兩岸皆是光禿禿的山野,一群群的老鴰繞林盤旋,行動詭秘、乖戾……


    唐明友、陳布林,還有商會會長馬步聲站在正陽關西的碼頭上恭候,已有多時了。


    就見精瘦精瘦的李品仙,還有微胖的參謀長何宣走出船艙,通過伸向碼頭的跳板,慢慢走上碼頭的埠頭。


    他們的身後,是一大群隨從。此時有一個年青人快步走向唐明友他們。


    “請問你們是……”年青人問道。


    正陽西關的碼頭隻停泊商船,而不停泊客輪,所以碼頭上隻見搬運工人,而見不到旅客的身影。因此,不管是走上埠岸的李品仙、何宣及隨從,還是恭候在碼頭的唐明友、陳布林和馬步聲,都非常醒目。


    看到緩緩走來的李品仙和何宣,唐明友等人自動組成一個歡迎行列。


    見年青人詢問,唐明友答道:


    “在下壽縣縣長唐明友,率屬下恭迎李總司令。”


    年青人聞罷,“卡”地一個轉身,朝李品仙等人跑去。


    “報告總司令,壽縣縣長唐明友偕同屬下恭迎總司令。”年青人又是“卡”地一下立正報告。


    “唔!”李品仙在鼻子裏“唔”了一聲,繼續住前走。


    “李總司令好!李總司令辛苦了!”唐明友趨步向前,來到李品仙麵前,將腰彎至九十度,恭敬地問候。


    “哦,唐縣長辛苦。”李品仙像是禮節性地伸出手與唐明友握,隨後把手一擺,介紹了緊隨其後的參謀長何宣:


    “這是集團軍參謀長何宣將軍。”


    “何參謀長辛苦!”唐明友照樣恭敬地問候。


    何宣熱情些,他伸出手握著唐明友的手說:“唐縣長,今後多有打擾,請多多關照!”


    “榮幸之至!榮幸之至!”唐明友趕緊說。


    唐明友也向李品仙和何宣介紹了陳布林和馬步聲。


    “這位是敝縣警察署長陳布林。”


    “這位是商會會長馬步聲。”


    李品仙和何宣與陳布林、馬步聲一一握手。


    唐明友欲直接將李、何二人接至壽縣萬福樓,為他們接風洗塵。


    李品仙喚那年青人:“餘慶生,你隨唐縣長去,準備好後,再來接我們。”


    那個叫餘慶生的年青人趕緊立正回答:“是!總司令。”


    何參謀長解釋:“唐縣長,請先行一步,總座還有軍務要處理。”


    “願聽鈞命!”唐明友見狀,恭敬回答,然後就和陳布林、馬步生與餘慶生先行往壽縣趕。他們將在壽縣萬福樓為李品仙準備接風洗塵的酒宴。


    第十一集團軍轄第七、第三十一軍和第四十八軍三個軍共六個師的兵力,是桂係的主力部隊。當時駐紮在壽縣的除總司令部外,還有第171師。


    李品仙(1890年4月22日-1987年3月23日),字鶴齡,廣西蒼梧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畢業,在老同學唐生智手下從排長升到軍長,唐生智兵敗瓦解後投靠桂係,靠著和白崇禧的同學關係穩步上升。


    抗戰時期出任11集團軍司令,在黃紹竑出走,廖磊病死後,他在桂係中的排名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後。


    李品仙治軍比較有方,尤其是抗戰時期的188及189模範師,即為他一手培植。


    李品仙曾任第十戰區司令,ah省政府主席,去台灣後任鄰長(即街道主任),1987年去世,享年98歲。


    作為一位戰區司令,他在指揮與日作戰中還是功不可沒。


    據史料稱,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揭開了中國全麵抗戰的序幕。桂係軍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李品仙加上將銜被任命為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七、三十一、四十八軍三個軍。


    9月中旬,第四十八軍由軍長韋雲淞率領向淞滬戰場開拔,參加上海保衛戰。


    10月初,李品仙在桂林檢閱第七、三十一軍,作好開赴抗日前線的準備。11月升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第11集團軍總司令,協助李宗仁、白崇禧進行徐州會戰的戰略部署。


    1938年3~4月間,李品仙令第31軍在津浦路南段打擊日寇,將津浦路南段截成數段,圍殲孤立之敵。日寇在北進中已先後損失2000餘兵力、戰車百餘輛。


    由於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麵戰場,以防禦戰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緩了日寇南北對進會攻徐州的計劃,從而為李宗仁集中第五戰區主力在魯南台兒莊地區圍殲日寇創造了有利條件,取得了殲滅日本華北方麵精銳部隊礬穀、板垣主力一萬餘人的大捷。


    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為武漢防衛軍第四兵團司令,下轄6個軍14個師1個旅,擔負大別山及其以南地區的防守任務。


    他上任後,即親率一班衛兵,不顧敵機轟炸,前往黃梅前線視察,途中其座車遭日機轟炸,幸虧他提前一步下車躲避而幸免於難。


    1939年4月,日軍集中四個師團一個騎兵旅團發起隨棗會戰。李品仙協助李宗仁參加戰役的具體指揮,親自率左集團三個軍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帶。


    5月7日,日軍陷棗陽,接著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陽,第五戰區乘日軍後方補給中斷,全力反攻,殲敵3萬餘人,迫使日軍撤退。


    李品仙在這次戰役中,指揮防守桐柏山、大洪山的部隊,從南北兩麵切斷了敵人的後方聯絡線。


    戰後,國民黨中央統帥部為表彰李品仙在隨棗戰役中的功績,特頒授幹城勳章一枚,以示獎勵。


    這個人雖然在抗戰中抗擊日寇有功,可也殘殺過共產黨,並且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死硬反共分子。


    1927年6月27日,汪精衛向武漢衛戍司令部秘密下達“清共”的命令,李品仙奉命立即指揮軍警人員分別出動搜捕共產黨員,查封中國共產黨機關,解散漢口總工會及農會,收繳湖北總工會糾察隊的武器,並將前蘇聯顧問集中看管準備遣送出境。


    李品仙縱容部下在武漢大批屠殺共產黨和工農群眾,製造白色恐怖。


    1939年11月,李品仙接任ah省政府主席,並擔任豫鄂皖邊區遊擊總司令、國民黨ah省黨部主任委員及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1940年1月8日,李品仙走馬上任,即係合流,迫不及待地指使隨其上任的國民黨ah省黨部委員楊績蓀等人在《皖報》上拋出反動文章,製造輿論,迫害由朱蘊山、章乃器等著名人士倡議成立、共產黨員積極參加的ah統戰組織“動委會”。


    李品仙還親自出馬,於2月1日發表《告動員工作同誌書》,下令調全省動委會全體工作團隊和各縣“動委會”指導員(其中大部是共產黨員)到立煌“受訓”,企圖一網打盡。


    2月中旬,李品仙在立煌主持召開ah黨政整建大會,通過由其親自擬訂、旨在“清除潛伏機關、部隊、學校內從事搗亂,分化抗戰力量的異黨分子”,“建立堅強的行政組織係統”的《敵後黨政整建綱要草案》,強迫軍事、行政、教育人員及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國民黨和三青團。


    在組織上,李品仙打出“改造省政府機構”的幌子,一麵設置黨政軍總辦公廳總攬大權,清洗上層進步分子,一麵向省以下各級行政機構開刀,調換各縣進步縣長,通緝在皖東北與中共合作抗日的第六行政區專員盛子瑾,又相繼撤換了第一行政區專員張節、第七行政區專員許道勳、皖南行政公署主任戴戟等人職務。


    在軍事上,李品仙排斥異己,下令取消ah人民抗日自衛軍番號,撤銷與新四軍彭雪楓部在淮北合作抗日的皖北第十二聯防指揮官兼ah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五路指揮餘亞農的職務,並下令桂係正規軍討伐餘部。


    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布置兵力,調動軍隊向東進攻新四軍張雲逸、羅炳輝部,向西進攻豫鄂邊區新四軍李先念部,企圖挑起大規模武裝摩擦事件。


    他派主力一部配合皖北行署主任顏仁毅和第五區專員李本一,分三路進攻駐皖東定遠縣大橋地區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


    他撕毀廖磊原來與葉挺、張雲逸談判達成的協議,下令所部進駐皖中無為縣,切斷新四軍與皖南軍部的聯係。


    他在無為江岸無理扣押從皖南送往江北的新四軍軍餉7萬元及奉調去皖東工作的新四軍幹部20餘人,致使新四軍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曾昭銘以下幹部全部被害。


    此外,李品仙還指揮所部4000餘人,向駐無為的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突然襲擊,使江北遊擊縱隊因寡不敵眾,傷亡慘重。


    這個人除了積極反共外,另一個遭萬古罵名的就是他做了一次大盜墓賊。而所盜之墓就是李三古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三古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兵阿三並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