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九歲童養媳
話圈圈成長記心路曆程 作者:話圈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學們,下課!”
蘇老師清脆的聲音,打破了小教室的寧靜。
同學們紛紛收拾書本,準備離開教室。
蘇老師站在講台上,微笑著看著我們,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同學們,”蘇老師輕聲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了,但今天我有一個特別的提議。”
“我們學校旁邊的王爺爺和王奶奶年紀大了,他們的孫子又還小。”
“他們正在學校後麵的茶園摘茶。但人手不夠,我想,我們能不能在下課後,一起去幫他們摘茶葉呢?”
蘇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就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有的同學表示讚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助人為樂的機會;
有的同學則有些猶豫,擔心自己不懂怎麽摘茶葉。
“沒關係,不懂我們可以學嘛。”蘇老師鼓勵道,“
我們中國人講究‘助人為樂’,這不隻是一個詞語,更是一種行動。
讓我們把這份愛心,傳遞給王爺爺和王奶奶,我們又能體驗勞動樂趣。”
在蘇老師的動員下,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參與。
於是,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王爺爺家的茶園出發。
夕陽的餘暉灑在茶園上,一片金黃。
茶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王爺爺和王奶奶已經在茶園裏忙碌了,看到我們到來,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哎呀,你們這些孩子怎麽來了?”王奶奶笑著說,“快回教室去吧,這裏太曬了。”
“不,王奶奶,我們來幫您摘茶葉。”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接下來,蘇老師帶領著我們認真地幫他們摘茶。
我們小心翼翼地采摘著一片片嫩綠的茶葉,感受著它們在手心裏的溫度。
“今天真的很開心,”一個同學說,“我們不僅幫助了王爺爺和王奶奶,還學到了很多關於茶葉的知識。”
“是啊,”另一個同學附和道,“更重要的是,我們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多,笑聲也越來越大。
夕陽的餘暉灑在我們的身上,仿佛也為我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環。
不一會兒,我們拎著裝滿茶葉的籃子,送給了王爺爺和王奶奶。
他們看著我們,眼裏滿是感激和欣慰。
王爺爺感慨地說:“謝謝你們啊,孩子們。有你們的幫助,我們輕鬆多了。”
我們知道,我們的行動不僅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也讓我們自己收獲了成長和快樂。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
下課鈴聲響起,伴隨著同學們歡快的嬉笑聲。
我收拾起書本,步伐輕快地走出教室。
與那些急於奔向操場放飛自我的同學們不同,我有著另一個固定的去處——王奶奶家。
王奶奶的家位於學校旁邊,我下課經常喜歡去聽王奶奶講故事。
“圈圈,你來了。”王奶奶的聲音裏滿是溫暖。
她放下手中的活計,微笑著招呼我。
我走到她身邊,幫她把剛洗好的菜葉放在籃子裏。
王奶奶那時已經八十多歲了,但她的手腳依然麻利。
隻是那滿臉的皺紋和深陷的眼窩,訴說著她一生的艱辛。
她依然拿起那把泛黃的蒲扇緩緩坐下。
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角掛著和煦的笑容。
正當我以為這又是一個尋常的午後時。
王奶奶突然提起了她九歲那年當童養媳的往事。
我一聽,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困惑和震驚。
“圈圈,你別看我現在這麽安逸。”
“我小時候啊,可是個苦命的童養媳。”
王奶奶笑著說,那語氣仿佛是在講一個遙遠而有趣的故事。
我好奇地問:“九歲就當童養媳?那豈不是要幹很多活,還要照顧人?”
王奶奶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回憶:
“是啊,那時候家裏窮,沒飯吃,我就被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了。”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掃地、做飯、洗衣、喂豬,樣樣都得幹。”
“我與學堂無緣,隻能在家中忙碌著各種家務。”
“我的童年沒有書本,沒有知識。隻有無盡的勞作和生活的壓力。”
“圈圈,你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讀書。”
王奶奶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眼中滿是期待和鼓勵。
我點點頭,心中充滿了感激。
但王奶奶卻話鋒一轉,笑了起來:“不過啊,那時候的我可聰明了。”
“我知道要想讓日子過得不那麽苦,就得想辦法。”
我好奇地問:“您是怎麽想的辦法呢?”
王奶奶得意地搖搖蒲扇,說:“我呀,就偷偷學了點小手藝。”
“那時候村裏有個老爺爺會做風箏,我就每天幫他幹點活,他就教我怎麽做。”
“後來啊,我就自己做風箏去賣,賺點小錢。”
我驚訝地問:“九歲的孩子就會做風箏了?那您是怎麽賣出去的呢?”
王奶奶得意地笑了:“那時候的孩子們啊,都喜歡玩風箏。”
“我就拿著自己做的風箏到村口去賣,一邊賣一邊放風箏給他們看。”
“他們一看這風箏飛得這麽高這麽漂亮,就都搶著買。”
“就這樣啊,我不僅賺到了錢,還交到了好多朋友呢。”
我聽得津津有味,不禁對王奶奶豎起了大拇指:
“您真是太厲害了!那麽小就知道賺錢養活自己了。”
王奶奶擺擺手,謙虛地說:“哪裏哪裏,都是被逼出來的。”
“那時候的生活啊,真是苦得沒法說。”
“但就是因為苦啊,我才學會了怎麽讓生活變得有趣一點。”
接著,王奶奶又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趣事。
比如怎麽偷偷藏點好吃的給自己吃、
怎麽在忙碌的間隙裏找時間和小夥伴們玩耍……
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趣味和智慧。
聽著王奶奶的講述,我深感震撼。
一個九歲的孩子,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下,不僅沒有被打倒。
反而用自己的小智慧讓生活變得有趣起來。
這種堅韌和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
每次到王奶奶家,她都會給我講述一些她年輕時的故事。
那些充滿艱辛和困苦的日子,在她的口中卻變得異常生動和有趣。
王奶奶雖然沒有上過學,但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讓我深受感染。
除了聽我講述學校裏的趣事,王奶奶還會教我一些生活的道理。
她告訴我,做人要善良、要誠實、要有責任心。
這些簡單而質樸的道理,卻是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財富。
蘇老師清脆的聲音,打破了小教室的寧靜。
同學們紛紛收拾書本,準備離開教室。
蘇老師站在講台上,微笑著看著我們,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同學們,”蘇老師輕聲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了,但今天我有一個特別的提議。”
“我們學校旁邊的王爺爺和王奶奶年紀大了,他們的孫子又還小。”
“他們正在學校後麵的茶園摘茶。但人手不夠,我想,我們能不能在下課後,一起去幫他們摘茶葉呢?”
蘇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就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有的同學表示讚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助人為樂的機會;
有的同學則有些猶豫,擔心自己不懂怎麽摘茶葉。
“沒關係,不懂我們可以學嘛。”蘇老師鼓勵道,“
我們中國人講究‘助人為樂’,這不隻是一個詞語,更是一種行動。
讓我們把這份愛心,傳遞給王爺爺和王奶奶,我們又能體驗勞動樂趣。”
在蘇老師的動員下,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參與。
於是,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著王爺爺家的茶園出發。
夕陽的餘暉灑在茶園上,一片金黃。
茶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王爺爺和王奶奶已經在茶園裏忙碌了,看到我們到來,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哎呀,你們這些孩子怎麽來了?”王奶奶笑著說,“快回教室去吧,這裏太曬了。”
“不,王奶奶,我們來幫您摘茶葉。”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接下來,蘇老師帶領著我們認真地幫他們摘茶。
我們小心翼翼地采摘著一片片嫩綠的茶葉,感受著它們在手心裏的溫度。
“今天真的很開心,”一個同學說,“我們不僅幫助了王爺爺和王奶奶,還學到了很多關於茶葉的知識。”
“是啊,”另一個同學附和道,“更重要的是,我們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多,笑聲也越來越大。
夕陽的餘暉灑在我們的身上,仿佛也為我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環。
不一會兒,我們拎著裝滿茶葉的籃子,送給了王爺爺和王奶奶。
他們看著我們,眼裏滿是感激和欣慰。
王爺爺感慨地說:“謝謝你們啊,孩子們。有你們的幫助,我們輕鬆多了。”
我們知道,我們的行動不僅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也讓我們自己收獲了成長和快樂。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
下課鈴聲響起,伴隨著同學們歡快的嬉笑聲。
我收拾起書本,步伐輕快地走出教室。
與那些急於奔向操場放飛自我的同學們不同,我有著另一個固定的去處——王奶奶家。
王奶奶的家位於學校旁邊,我下課經常喜歡去聽王奶奶講故事。
“圈圈,你來了。”王奶奶的聲音裏滿是溫暖。
她放下手中的活計,微笑著招呼我。
我走到她身邊,幫她把剛洗好的菜葉放在籃子裏。
王奶奶那時已經八十多歲了,但她的手腳依然麻利。
隻是那滿臉的皺紋和深陷的眼窩,訴說著她一生的艱辛。
她依然拿起那把泛黃的蒲扇緩緩坐下。
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角掛著和煦的笑容。
正當我以為這又是一個尋常的午後時。
王奶奶突然提起了她九歲那年當童養媳的往事。
我一聽,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困惑和震驚。
“圈圈,你別看我現在這麽安逸。”
“我小時候啊,可是個苦命的童養媳。”
王奶奶笑著說,那語氣仿佛是在講一個遙遠而有趣的故事。
我好奇地問:“九歲就當童養媳?那豈不是要幹很多活,還要照顧人?”
王奶奶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回憶:
“是啊,那時候家裏窮,沒飯吃,我就被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了。”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掃地、做飯、洗衣、喂豬,樣樣都得幹。”
“我與學堂無緣,隻能在家中忙碌著各種家務。”
“我的童年沒有書本,沒有知識。隻有無盡的勞作和生活的壓力。”
“圈圈,你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讀書。”
王奶奶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眼中滿是期待和鼓勵。
我點點頭,心中充滿了感激。
但王奶奶卻話鋒一轉,笑了起來:“不過啊,那時候的我可聰明了。”
“我知道要想讓日子過得不那麽苦,就得想辦法。”
我好奇地問:“您是怎麽想的辦法呢?”
王奶奶得意地搖搖蒲扇,說:“我呀,就偷偷學了點小手藝。”
“那時候村裏有個老爺爺會做風箏,我就每天幫他幹點活,他就教我怎麽做。”
“後來啊,我就自己做風箏去賣,賺點小錢。”
我驚訝地問:“九歲的孩子就會做風箏了?那您是怎麽賣出去的呢?”
王奶奶得意地笑了:“那時候的孩子們啊,都喜歡玩風箏。”
“我就拿著自己做的風箏到村口去賣,一邊賣一邊放風箏給他們看。”
“他們一看這風箏飛得這麽高這麽漂亮,就都搶著買。”
“就這樣啊,我不僅賺到了錢,還交到了好多朋友呢。”
我聽得津津有味,不禁對王奶奶豎起了大拇指:
“您真是太厲害了!那麽小就知道賺錢養活自己了。”
王奶奶擺擺手,謙虛地說:“哪裏哪裏,都是被逼出來的。”
“那時候的生活啊,真是苦得沒法說。”
“但就是因為苦啊,我才學會了怎麽讓生活變得有趣一點。”
接著,王奶奶又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的趣事。
比如怎麽偷偷藏點好吃的給自己吃、
怎麽在忙碌的間隙裏找時間和小夥伴們玩耍……
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趣味和智慧。
聽著王奶奶的講述,我深感震撼。
一個九歲的孩子,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下,不僅沒有被打倒。
反而用自己的小智慧讓生活變得有趣起來。
這種堅韌和樂觀的精神讓我深受啟發。
每次到王奶奶家,她都會給我講述一些她年輕時的故事。
那些充滿艱辛和困苦的日子,在她的口中卻變得異常生動和有趣。
王奶奶雖然沒有上過學,但她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讓我深受感染。
除了聽我講述學校裏的趣事,王奶奶還會教我一些生活的道理。
她告訴我,做人要善良、要誠實、要有責任心。
這些簡單而質樸的道理,卻是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