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崩潰的四個征兆#】


    【征兆一:軍事強悍、財政空虛。


    在一個帝國覆滅之前往往會出現一個局麵:財政千瘡百孔,軍事力量卻異常強悍。


    漢帝國在朝堂上雖然內鬥厲害,外戚和宦官輪番掌權,財政窮的要靠賣官鬻爵維持,但是對外則是毫不手軟,依舊保持著對外的強勢。


    軍事是財政的下遊,軍事崩潰總是滯後於財政崩潰,這就是王夫之所感歎的:“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劉邦:外戚掌權,乃公能理解,怎麽還用上宦官了?


    嬴政:……說的好像有些像大秦。


    【其實何止是漢朝,曆史上的其他帝國亦是如此。


    當帝國擴張到它的自然邊界,對外的征服再也無法覆蓋征服的成本,為了維持帝國邊界,每年財政收入的大半都用於軍事。


    最終貨幣不斷貶值,內部騷亂不斷,軍費開支進一步加劇,向民間征收的稅賦越多,稅源就越枯竭,財政就越是日漸衰敗,這成了帝國崩潰的惡性循環。


    從財政的角度看第三帝國的崩潰,戰前的第三帝國表麵極其強大,財政卻正在走向崩潰,收入隻有開支的一半。


    難以維持其龐大的軍隊與龐大的投資建設破產近在眉睫,這才是其鋌而走險、迫不及待發動戰爭走上崩潰之路的根本原因。】


    “……”,嬴政一時默然,這條和大秦對上了。


    對外征服,會亂。


    不對外征服,更會亂。


    “不可能四條都對得上吧?”嬴政看著竹簡上還未幹的墨跡喃喃自語道:“若是都對上了,秦之亡……天命乎?人命乎?”


    【征兆二:重大突發事件暴露治理體係的脆弱。


    帝國之所以能稱為帝國,在初期往往擁有碾壓周邊其他國家的高效治理體係。


    比如:體製穩定、信息通暢、稅收效率、動員能力等等。


    在羅馬崩潰前的三世紀危機中,盡管危機不斷,起義政變頻發, 二十六個皇帝裏有二十五個死於非命。


    但帝國的大多數地方依然有著輝煌繁榮的外景,寬闊暢通的大道連接帝國的各個省份,帝國軍團勤勉的工作,剿滅盜匪與蠻族,周邊的強國都在向強大的羅馬進貢納稅。


    還有一群精明能幹的官僚在夜以繼日的工作,試圖糾正過去的錯誤,使帝國重返輝煌。


    真正給羅馬致命一擊的恰恰是一個突發的危機:公元四世紀地球的寒冷達到了頂峰,失去生計的蠻族開始瘋狂入侵,當時的羅馬人形容道:“各種從來不曾聽過名字的野蠻人,潮水一般不斷衝出森林或草原。”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蠻族領袖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末代皇帝,所有人都平靜地接受了這個帝國壽終正寢。


    用艾略特的話來說:“世界就這樣告終,不是砰的一聲,而是噓的一聲。”


    奧匈帝國王亡於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毛熊的加盟國在切爾諾貝利之後開始離心離德。


    帝國雖衰,餘威仍在,常規災難時,帝國往往保持著很強的韌性。


    隻有重大的天災人禍,戰爭瘟疫等突發事件,才能把帝國的脆弱突然暴露在所有人麵前。


    在這之後所有人才漸漸接受了它的衰落,開始策劃它的結局。】


    大秦,鹹陽。


    始皇皺起眉頭,歎道:“大索十日,求弗得。”


    一旁的扶蘇想起了去年博浪沙之刺殺,一個刺客近距離刺殺,卻捉不到人,連蛛絲馬跡都難尋。


    “奧匈亡於槍響,大秦是否又亡於這場刺殺?”


    扶蘇閉目思索,刺殺皇帝,卻抓不到人,讓六國貴族看穿了帝國的外強中幹。


    “所以他們蟄伏起來,是再等一個時機。”


    “這個時機是……”


    扶蘇猛然望向父親,喃喃自語道:“始皇死而地分!”


    “原來一切都早有預兆……”


    始皇望著正在沉思的扶蘇,雖然言及自己生死,但不由的嘴角微揚,卻又瞬間收回。


    始皇用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小聲感歎道:“還不算太蠢。”


    “有朕半分模樣。”


    【征召三:社會極度撕裂。


    帝國末期的社會撕裂不僅體現在政治、宗教、經濟和意識形態等領域,也開始進入個人生活的領域。


    以前連接大家的社會理想已經破碎,社會的公約數變得越來越小。


    不同種族階層、代際、性別、信仰間尋求共識越來越困難。


    黨派林立、各自為政,沒有哪一股力量能統攝全局,人們開始普遍抱怨時局的動蕩,喟歎生活之艱難。


    他們詛罵奸商、咒罵政客,擔心這個世界的走向和自己未來的命運。


    一旦帝國失去了共識的底線,合作的基礎也就喪失了,最終隻能依賴暴力來維係秩序。


    托克維爾曾這樣形容被大革命摧毀前的法蘭西帝國:“法國各階層各區域的人們彼此隔絕,互相怨恨而老死不相往來的,唯有王權是無限擴展蓬勃有力的。”


    最終在帝國崩潰時,法國成了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社會各界階層輪流上斷頭台的人間煉獄。】


    【征召四:決策層變得極度愚蠢。


    在帝國後期會出現一個現象,政府常常施行殺敵一百、自損一千,嚴重損害自身利益的愚政。


    比如拿破侖一意孤行地入侵俄國,日本偷襲珍珠港等等。


    之所以會這樣,往往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對自己迷之自信,無視一切相反觀點和事實,


    另一個則源自對敵人的低估。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經濟和外交連連挫敗,在這種背景下,毛熊的決策者認為美國的崩潰近在眼前。


    公然宣稱美國將步英法之後塵,走向不可逆轉的衰敗,


    勳章控更是自信滿滿的宣布,曆史正在在我們這一邊,就連美國的基辛格也在私下裏低語:“毛熊將贏得曆史的桂冠。”


    越無知越驕傲,越愚蠢越自信。


    這些幼稚而盲目的樂觀,如同毒藥一般侵蝕了毛熊領導人的理智,促使他們在七十年代的後半段采取了一種激進而冒險的外交策略。


    他們堅信美國的衰落已是定局,而毛熊的崛起則是指日可待。


    開始四麵出擊、四麵樹敵,然而毛熊的國力難以支撐起野心,美國借機聯合了毛熊自己培養出的眾多敵人,編織出了一張旨在扼殺毛熊生機的龐大聯盟網絡。


    正如一句話所說,帝國不一定亡於衰落,卻一定亡於愚蠢。】


    嬴政自認為不算愚蠢,或許有些自大,但絕對算不上愚蠢,大部分時間還是能聽進勸阻的。


    那這愚蠢的君主隻能是……胡亥。


    前三條大秦都符合,尤其是社會撕裂。


    “老秦人與六國人。”


    “老貴族與新貴族。”


    “唉……”嬴政一聲長歎,問題都知道,可如何解決難如登天。


    惠文王的解決辦法是殺掉商君,緩和新舊貴族的矛盾。


    而朕,卻沒有商君可殺……


    大明,北京。


    “都對上了。”


    崇禎帝看著紙上雜亂的文字,不禁苦笑道:“所以朕是個愚蠢的皇帝嗎?”


    “吾弟當為堯舜……皇兄,弟做不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視頻:震驚古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