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之問、帝國的存亡之爭#】
大明,應天府。
“哦,原來是鹽鐵論。”
“咱倒要看看後人是如何評價的?”
“又是如何解決的?”
老朱真的很好奇,因為這個問題從古至今每個王朝都要經曆,漢先緊後鬆,唐先鬆後緊,宋徹底放開……然後亡了國。
曆朝曆代都會吸取前朝的滅亡教訓,然後對照著修修補補。
老朱給的補丁是種地的後代一直種地,當兵的後代一直當兵,工匠的後代一直做工匠。
重農輕商且抑商,各行各業各司其職,後世子孫都按照皇明祖訓做事。
老朱的設想很美好,美好的像是神話故事。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自己的思想。
皇明祖訓,三代都沒撐過去。
即便是為了標榜自己正統地位,處處拿自己父親說事的永樂帝。
需要的時候:皇明祖訓說了,應該這麽做,不應該那麽做。
不需要的時候:俺爹沒說過這句話。
什麽?皇明祖訓寫的有?那肯定是建文那個王八蛋趁我爹病了、老了,自己加上去的。
那是我爹還是你爹?我能不知道我爹想啥嗎?
還強嘴?
錦衣衛昭獄、抄家滅族,了解一下?
【公元前87年,農曆2月12日,執掌漢帝國五十四年的一代雄主漢武帝走到了生命盡頭。】
天幕前,劉徹掰著指頭算:“朕十六歲繼位,五十四年,朕居然活了七十歲?”
劉徹很驚訝,秦朝的嬴政也很驚訝……難過……無法形容,反正心裏很難受。
“他做皇帝的時間,比朕的壽命還多四年。”
【自知時日不多的他緊急召見霍光、桑弘羊等4位近侍重臣。
武帝執政的54年,北擊匈奴、征伐四夷、鑿空西域、開疆拓土,但頻繁的戰爭與橫征暴斂也讓帝國的臣民入不敷出,隱隱的有了秦末的景象。
因此在晚年漢武帝下罪己詔決定與民休息、穩定時局,他讓霍光成為首席輔政大臣,如周公輔成王一樣輔佐年僅七歲的劉弗陵,讓理財名臣桑弘羊繼續掌握帝國財政,他相信朝廷的精誠合作能沿著他晚年的既定政策走下去。】
大漢,長安。
劉徹望向霍去病。
“霍光?”
“你弟弟?”
“你兒子?”
能讓朕如此信任,給了周公輔成王的待遇,成為首席輔政大臣,還姓霍!
除了是霍去病的親屬,沒其他可能性。
去病英年早逝,說不準是他有了兒子,朕又把他兒子手把手帶大,才能如此放心。
“額,要不派人去問問……問問那個人。”霍去病做了半天心理建設,還是說不出父親這個詞。
誰知道他回了平陽有沒有再娶?興許給自己生了個弟弟呢。
霍去病雖然瞧不上自個父親,但推測一下應該是自己功成名就之後,去見了一下他,順便把弟弟帶來長安管教。
“那就差人去問問吧,要真是你弟弟,就讓他送到長安來,朕親自帶。”
“他會帶什麽孩子?瞧瞧朕,隨便帶帶你,就是後世武將一輩子追求的冠軍侯。”
“皇後,等將來據兒生下來,朕親自帶。”
“大漢光朕一個千古一帝怎麽夠?朕的據兒也應該是千古一帝,朕就當千古一帝的父皇就可以了。”
衛子夫:突然不想生了,想起巫蠱之禍就……
衛子夫麵色尷尬,劉徹自知理虧。
身為皇帝,劉徹雖然從不看別人的臉色,但怎麽也要給去病三分。
將衛皇後擁入懷中,食指彎曲在她鼻子上輕輕一刮。
“放心,既然有了天幕警示,朕怎麽還會受奸人挑撥?”
“且放寬心,朕會像父皇教我愛我一般,好生待據兒。”
衛子夫:更不想生了,怎麽辦?
先帝是愛您,愛您愛的都把前太子殺了。
【兩天後武帝駕崩,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
武帝逝世後,霍光對桑弘羊所主導的各項經濟政策早有看法,他曾希望對一些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遭到桑弘羊的反對。
於是在大將軍霍光的秘密支持推動之下,朝野之間要求廢除國家鹽、鐵及酒類專營政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漢昭帝六年的一天,在大漢未央宮的朝堂之上,圍繞著鹽鐵行業是要放開民間自由競爭,還是繼續國營壟斷,雙方召開了這場長達半年的會議——鹽鐵會議。】
【會議的一方是帝國的首席財政大臣桑弘羊,另一方則是大將軍霍光支持的儒生代表。現場精彩又火爆的辯論被一個叫桓寬的人如實的記錄了下來,成了一部流傳至今的奇書《鹽鐵論》。
要求放棄壟斷改善民生的儒生開場就拋了三把尖刀。
一:朝廷對鹽鐵的國營製度造成絕對壟斷,價格昂貴、質量低劣、強買強賣、存在重大弊端。
二:強行收購糧食,建立儲備,造成官商勾結,物價沸騰、民間經濟蕭條,隻會與民爭利。
三:對經濟的全麵管控形成了大批以國營為名攫取私利的權貴貪腐勢力。】
大明,北京城。
“這群儒生懂什麽?”
“光會誇誇其談,嚷嚷著讓利於民,讓了利的部分又從哪兒來?”
“光會提問題,不會解決問題。”
“在他們口中,民是平民還是他們?”
“太子爺,你說呢?”
朱棣指桑罵槐,太子爺不搭理。
剛才讓我給兩萬金,現在又罵我不解決問題?
您的問題不都是我解決的?籌措糧食、軍費哪樣不是我做的?
當年北平城之戰,我還提刀上戰場了,那時候您怎麽不罵?
大胖不言語,朱棣也不再刺激他,把兒子氣病了,朕出征的時候誰監國呢?
朱棣歎了口氣,又望向天幕的文字。
其實自己挺理解漢武帝的政策,和自己的某些做法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為了搞錢。
武帝是缺錢,朕也是缺錢,他好歹還有文景之治,兩代皇帝給他存了些錢。
父皇為朕存的錢,都被建文糟蹋了。
自古以來,能收稅的地方就那麽多,土地稅、人頭稅、商稅。
不想辦法到處搞錢,如何驅逐胡人?國朝的開支如何弄?
遇上天災若是國庫無錢,那就隻有激起民變。
北宋,汴梁。
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辯論還沒開始就暫時結束了,因為天幕出現了。
漢武帝之時,和此時何其相似。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皆是外有強敵,而內部舊的製度已經不適宜如今,要改製。
“我不相信後人會讚同桑弘羊那套!”司馬光斬釘截鐵的說道,明道桑弘羊,暗指王安石。
民不加賦而國強,你王安石說的好聽,你是能變出錢還是能變出糧食?
王安石麵色如常,不冷不淡的回道:“我看後世之人倒不像會認同搞割地賠款那一套。”
一句話嘲諷了無數人,活著的、死了的,都被嘲諷到了。
但王安石無所謂,變法隻需要得到官家的支持就可以了,反正這群人本來也不支持自己。
隻要官家支持,這群人或為名、或為利、或為權,總會有人轉投過來。
到時候還會厚顏無恥的說一句:“當初介甫一句話驚醒夢中人,罵的好!”
【在桑弘羊看來,這些人沒有治國的經驗,隻能提出問題,卻提不出任何創見,隻會誇誇其談,卻提不出解決辦法。
於是桑弘羊拋出了三個問題:
一:國家運轉需要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稅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政府專營製度,帝國如何得以維持?
二:一旦遇到戰爭天災等急需的額外開支,國庫空空如也,勢必激發民變,不與民爭利,錢從哪裏來?
三: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財源、資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壓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麽辦?】
【這就是著名的桑弘羊之問,不但讓鹽鐵會議上的儒生啞口無言,隻能顧左右而言他,曆代駁斥桑弘羊的人楊雄、司馬光、劉世培等等都無法實質性的回答這一問題。】
北宋,汴梁。
“嗬嗬。”
王安石一聲冷笑,我還以為有什麽高見能夠駁斥我,原來也是誇誇其談,枉我為了這場辯論準備如此之久。
【事實上桑弘羊之問歸結起來隻有一句:即強國和富民不可兼得。
如果不保持對國民經濟的高度控製,一個中央集權製的帝國如何得以維持?
比起什麽百姓的生活,什麽施仁政、行仁義,這才是曆代治國者都必須麵對的兩難問題。
正如曆史學家黃仁宇所說:這個帝國的運轉從來不是依靠法律權威和數字管理,曆代的君主從來沒有藏富於民,而是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力削弱民間,做大中央政權,民間經濟的凋敝讓我們始終無法擺脫農業國的身份,反過來,這種人身控製也讓中央集權越發穩固。】
【此後的2000餘年幾乎每一個王朝,他們的命運正是取決於君王對這一兩難問題的回答。
漢武帝走強國路線,朝廷強大,舉全國之力戰無不勝,但是民間百業蕭條上至官紳、下至百姓都被層層盤剝掠奪,百姓飽受貧困之苦,朝廷最終亡於民變。
盛唐走富民路線,廢除管製權力下放地方,因此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藏富於民,但朝廷弱幹強枝,財政緊張、商人驕橫、將士膨脹、最終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由盛轉衰,各地藩鎮割據,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朝廷最終亡於軍閥。
國強則民變,民強則國亂,這正是桑弘羊之問的死循環。
縱觀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曆朝曆代都無法逃脫盛世的轟然倒塌與慘烈的亡國之禍。
在帝國的體製下,君主的勵精圖治或者昏庸無道,休養生息或者好大喜功,盡管過程不同,但導向的都是相同的結果。
正如張養浩所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許這才是桑弘羊之問的最終答案。】
評論區:
〖隋朝最富,死得最快。〗
〖儒生:我隻負責設想,建立一個禮樂和諧,上下有序的理想國。〗
〖儒生?知識分子自古不都是利益階層的代言人嗎?〗
〖作為壟斷的鹽鐵,竟然慢慢的已經沒有了利潤,才引發這場爭論。〗
〖儒生往往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儒生貴族們想到的隻有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國家和普通人的利益!〗
〖鹽鐵私營能富民嗎,怕是富的還是一小撮大商人。〗
〖需要發展商業,貿易啊,可以貿易收稅啊,西方不就是如此?〗
〖另外通過全球霸權,低價掠奪全球資源。〗
〖殖民。〗
〖西方不是富民,是“富商”,而且這條路也走不下去了。〗
〖不對啊,老美挺好的啊。〗
〖老美現在民亂鬧得也挺凶,還荒唐。〗
〖那就提高生產力。〗
〖提高生產力的邏輯在國際競爭中有用,不適用於古代那種較封閉環境。〗
〖但桑弘羊死後,他的經濟政策被霍光繼續執行下去。〗
〖權在你手裏我就反對,權到了我手裏我還有什麽理由反對權力呢?〗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霍光又不是傻子。〗
〖霍光高低有點不臣之心。〗
〖應該沒有,起碼不像曹操,有篡位之心。〗
〖個人認為他是心屬太子劉據的。〗
〖也對,昭帝早逝,請了位荒唐天下來當皇帝,不足月被廢。
都能廢帝了,按理說接下來隻需要走一下篡位套餐就可以,但他沒有,反而是把劉據的孫子找回來當皇帝輔佐。〗
大漢,長安。
劉徹評價道:“不臣之心談不上,貪念權利是真的。”
“朕就說他不會帶孩子,看看朕帶的冠軍侯多完美。”
劉徹在衛皇後胸膛挼了一把,對麵色紅潤的衛皇後說道:“看來這霍光還不錯,早日接來,朕好好調教,以後和據兒做個伴。”
看看朕隨便帶一下,去病文可治國、武可安邦。
至於溜雞鬥狗、聚眾鬥毆,這不叫不懂事,這是貴氣逼人,生來一股富貴相。
隋朝。
“什麽叫最富,又死的最快?”楊堅自問自答道:“朕也沒學漢武帝那套啊!”
雖然本質上都是收割民間的一套,但朕和漢武一樣,都是對世家大族……
想到此處,楊堅悟了,歸根到底還是世家的禍。
朕查隱戶、收財產稅、土地稅,他們變個法又強加給百姓了。
〖張居正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想把農業稅轉為工商稅,結果江南財閥與東林黨深度捆綁,忽悠皇帝。〗
萬曆:朕沒有被忽悠,朕就是恨張居正!恨他的一切。
大明,應天府。
老朱隨口問道:“刑部尚書,結黨營私該如何判?”
刑部尚書硬著頭皮,行了個大禮然後背誦起了大明律:“文武百官,私自結交朋黨,擾亂朝政,一律當斬,財產全部收繳入國庫,妻子子女充作奴隸。”
“哦,咱知道了,免禮起身。”
……
群臣心都涼了,陛下動怒還有活路,陛下不動怒……就等著陛下哪天心情不好翻舊賬吧。
您還活著,我們哪敢結黨營私啊?
交友都是偷偷摸摸的,後世文官做的事,憑啥我們來承擔後果……
大明,應天府。
“哦,原來是鹽鐵論。”
“咱倒要看看後人是如何評價的?”
“又是如何解決的?”
老朱真的很好奇,因為這個問題從古至今每個王朝都要經曆,漢先緊後鬆,唐先鬆後緊,宋徹底放開……然後亡了國。
曆朝曆代都會吸取前朝的滅亡教訓,然後對照著修修補補。
老朱給的補丁是種地的後代一直種地,當兵的後代一直當兵,工匠的後代一直做工匠。
重農輕商且抑商,各行各業各司其職,後世子孫都按照皇明祖訓做事。
老朱的設想很美好,美好的像是神話故事。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自己的思想。
皇明祖訓,三代都沒撐過去。
即便是為了標榜自己正統地位,處處拿自己父親說事的永樂帝。
需要的時候:皇明祖訓說了,應該這麽做,不應該那麽做。
不需要的時候:俺爹沒說過這句話。
什麽?皇明祖訓寫的有?那肯定是建文那個王八蛋趁我爹病了、老了,自己加上去的。
那是我爹還是你爹?我能不知道我爹想啥嗎?
還強嘴?
錦衣衛昭獄、抄家滅族,了解一下?
【公元前87年,農曆2月12日,執掌漢帝國五十四年的一代雄主漢武帝走到了生命盡頭。】
天幕前,劉徹掰著指頭算:“朕十六歲繼位,五十四年,朕居然活了七十歲?”
劉徹很驚訝,秦朝的嬴政也很驚訝……難過……無法形容,反正心裏很難受。
“他做皇帝的時間,比朕的壽命還多四年。”
【自知時日不多的他緊急召見霍光、桑弘羊等4位近侍重臣。
武帝執政的54年,北擊匈奴、征伐四夷、鑿空西域、開疆拓土,但頻繁的戰爭與橫征暴斂也讓帝國的臣民入不敷出,隱隱的有了秦末的景象。
因此在晚年漢武帝下罪己詔決定與民休息、穩定時局,他讓霍光成為首席輔政大臣,如周公輔成王一樣輔佐年僅七歲的劉弗陵,讓理財名臣桑弘羊繼續掌握帝國財政,他相信朝廷的精誠合作能沿著他晚年的既定政策走下去。】
大漢,長安。
劉徹望向霍去病。
“霍光?”
“你弟弟?”
“你兒子?”
能讓朕如此信任,給了周公輔成王的待遇,成為首席輔政大臣,還姓霍!
除了是霍去病的親屬,沒其他可能性。
去病英年早逝,說不準是他有了兒子,朕又把他兒子手把手帶大,才能如此放心。
“額,要不派人去問問……問問那個人。”霍去病做了半天心理建設,還是說不出父親這個詞。
誰知道他回了平陽有沒有再娶?興許給自己生了個弟弟呢。
霍去病雖然瞧不上自個父親,但推測一下應該是自己功成名就之後,去見了一下他,順便把弟弟帶來長安管教。
“那就差人去問問吧,要真是你弟弟,就讓他送到長安來,朕親自帶。”
“他會帶什麽孩子?瞧瞧朕,隨便帶帶你,就是後世武將一輩子追求的冠軍侯。”
“皇後,等將來據兒生下來,朕親自帶。”
“大漢光朕一個千古一帝怎麽夠?朕的據兒也應該是千古一帝,朕就當千古一帝的父皇就可以了。”
衛子夫:突然不想生了,想起巫蠱之禍就……
衛子夫麵色尷尬,劉徹自知理虧。
身為皇帝,劉徹雖然從不看別人的臉色,但怎麽也要給去病三分。
將衛皇後擁入懷中,食指彎曲在她鼻子上輕輕一刮。
“放心,既然有了天幕警示,朕怎麽還會受奸人挑撥?”
“且放寬心,朕會像父皇教我愛我一般,好生待據兒。”
衛子夫:更不想生了,怎麽辦?
先帝是愛您,愛您愛的都把前太子殺了。
【兩天後武帝駕崩,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
武帝逝世後,霍光對桑弘羊所主導的各項經濟政策早有看法,他曾希望對一些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遭到桑弘羊的反對。
於是在大將軍霍光的秘密支持推動之下,朝野之間要求廢除國家鹽、鐵及酒類專營政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漢昭帝六年的一天,在大漢未央宮的朝堂之上,圍繞著鹽鐵行業是要放開民間自由競爭,還是繼續國營壟斷,雙方召開了這場長達半年的會議——鹽鐵會議。】
【會議的一方是帝國的首席財政大臣桑弘羊,另一方則是大將軍霍光支持的儒生代表。現場精彩又火爆的辯論被一個叫桓寬的人如實的記錄了下來,成了一部流傳至今的奇書《鹽鐵論》。
要求放棄壟斷改善民生的儒生開場就拋了三把尖刀。
一:朝廷對鹽鐵的國營製度造成絕對壟斷,價格昂貴、質量低劣、強買強賣、存在重大弊端。
二:強行收購糧食,建立儲備,造成官商勾結,物價沸騰、民間經濟蕭條,隻會與民爭利。
三:對經濟的全麵管控形成了大批以國營為名攫取私利的權貴貪腐勢力。】
大明,北京城。
“這群儒生懂什麽?”
“光會誇誇其談,嚷嚷著讓利於民,讓了利的部分又從哪兒來?”
“光會提問題,不會解決問題。”
“在他們口中,民是平民還是他們?”
“太子爺,你說呢?”
朱棣指桑罵槐,太子爺不搭理。
剛才讓我給兩萬金,現在又罵我不解決問題?
您的問題不都是我解決的?籌措糧食、軍費哪樣不是我做的?
當年北平城之戰,我還提刀上戰場了,那時候您怎麽不罵?
大胖不言語,朱棣也不再刺激他,把兒子氣病了,朕出征的時候誰監國呢?
朱棣歎了口氣,又望向天幕的文字。
其實自己挺理解漢武帝的政策,和自己的某些做法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為了搞錢。
武帝是缺錢,朕也是缺錢,他好歹還有文景之治,兩代皇帝給他存了些錢。
父皇為朕存的錢,都被建文糟蹋了。
自古以來,能收稅的地方就那麽多,土地稅、人頭稅、商稅。
不想辦法到處搞錢,如何驅逐胡人?國朝的開支如何弄?
遇上天災若是國庫無錢,那就隻有激起民變。
北宋,汴梁。
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辯論還沒開始就暫時結束了,因為天幕出現了。
漢武帝之時,和此時何其相似。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皆是外有強敵,而內部舊的製度已經不適宜如今,要改製。
“我不相信後人會讚同桑弘羊那套!”司馬光斬釘截鐵的說道,明道桑弘羊,暗指王安石。
民不加賦而國強,你王安石說的好聽,你是能變出錢還是能變出糧食?
王安石麵色如常,不冷不淡的回道:“我看後世之人倒不像會認同搞割地賠款那一套。”
一句話嘲諷了無數人,活著的、死了的,都被嘲諷到了。
但王安石無所謂,變法隻需要得到官家的支持就可以了,反正這群人本來也不支持自己。
隻要官家支持,這群人或為名、或為利、或為權,總會有人轉投過來。
到時候還會厚顏無恥的說一句:“當初介甫一句話驚醒夢中人,罵的好!”
【在桑弘羊看來,這些人沒有治國的經驗,隻能提出問題,卻提不出任何創見,隻會誇誇其談,卻提不出解決辦法。
於是桑弘羊拋出了三個問題:
一:國家運轉需要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稅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政府專營製度,帝國如何得以維持?
二:一旦遇到戰爭天災等急需的額外開支,國庫空空如也,勢必激發民變,不與民爭利,錢從哪裏來?
三: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財源、資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壓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麽辦?】
【這就是著名的桑弘羊之問,不但讓鹽鐵會議上的儒生啞口無言,隻能顧左右而言他,曆代駁斥桑弘羊的人楊雄、司馬光、劉世培等等都無法實質性的回答這一問題。】
北宋,汴梁。
“嗬嗬。”
王安石一聲冷笑,我還以為有什麽高見能夠駁斥我,原來也是誇誇其談,枉我為了這場辯論準備如此之久。
【事實上桑弘羊之問歸結起來隻有一句:即強國和富民不可兼得。
如果不保持對國民經濟的高度控製,一個中央集權製的帝國如何得以維持?
比起什麽百姓的生活,什麽施仁政、行仁義,這才是曆代治國者都必須麵對的兩難問題。
正如曆史學家黃仁宇所說:這個帝國的運轉從來不是依靠法律權威和數字管理,曆代的君主從來沒有藏富於民,而是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力削弱民間,做大中央政權,民間經濟的凋敝讓我們始終無法擺脫農業國的身份,反過來,這種人身控製也讓中央集權越發穩固。】
【此後的2000餘年幾乎每一個王朝,他們的命運正是取決於君王對這一兩難問題的回答。
漢武帝走強國路線,朝廷強大,舉全國之力戰無不勝,但是民間百業蕭條上至官紳、下至百姓都被層層盤剝掠奪,百姓飽受貧困之苦,朝廷最終亡於民變。
盛唐走富民路線,廢除管製權力下放地方,因此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藏富於民,但朝廷弱幹強枝,財政緊張、商人驕橫、將士膨脹、最終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由盛轉衰,各地藩鎮割據,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朝廷最終亡於軍閥。
國強則民變,民強則國亂,這正是桑弘羊之問的死循環。
縱觀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曆朝曆代都無法逃脫盛世的轟然倒塌與慘烈的亡國之禍。
在帝國的體製下,君主的勵精圖治或者昏庸無道,休養生息或者好大喜功,盡管過程不同,但導向的都是相同的結果。
正如張養浩所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許這才是桑弘羊之問的最終答案。】
評論區:
〖隋朝最富,死得最快。〗
〖儒生:我隻負責設想,建立一個禮樂和諧,上下有序的理想國。〗
〖儒生?知識分子自古不都是利益階層的代言人嗎?〗
〖作為壟斷的鹽鐵,竟然慢慢的已經沒有了利潤,才引發這場爭論。〗
〖儒生往往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儒生貴族們想到的隻有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國家和普通人的利益!〗
〖鹽鐵私營能富民嗎,怕是富的還是一小撮大商人。〗
〖需要發展商業,貿易啊,可以貿易收稅啊,西方不就是如此?〗
〖另外通過全球霸權,低價掠奪全球資源。〗
〖殖民。〗
〖西方不是富民,是“富商”,而且這條路也走不下去了。〗
〖不對啊,老美挺好的啊。〗
〖老美現在民亂鬧得也挺凶,還荒唐。〗
〖那就提高生產力。〗
〖提高生產力的邏輯在國際競爭中有用,不適用於古代那種較封閉環境。〗
〖但桑弘羊死後,他的經濟政策被霍光繼續執行下去。〗
〖權在你手裏我就反對,權到了我手裏我還有什麽理由反對權力呢?〗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霍光又不是傻子。〗
〖霍光高低有點不臣之心。〗
〖應該沒有,起碼不像曹操,有篡位之心。〗
〖個人認為他是心屬太子劉據的。〗
〖也對,昭帝早逝,請了位荒唐天下來當皇帝,不足月被廢。
都能廢帝了,按理說接下來隻需要走一下篡位套餐就可以,但他沒有,反而是把劉據的孫子找回來當皇帝輔佐。〗
大漢,長安。
劉徹評價道:“不臣之心談不上,貪念權利是真的。”
“朕就說他不會帶孩子,看看朕帶的冠軍侯多完美。”
劉徹在衛皇後胸膛挼了一把,對麵色紅潤的衛皇後說道:“看來這霍光還不錯,早日接來,朕好好調教,以後和據兒做個伴。”
看看朕隨便帶一下,去病文可治國、武可安邦。
至於溜雞鬥狗、聚眾鬥毆,這不叫不懂事,這是貴氣逼人,生來一股富貴相。
隋朝。
“什麽叫最富,又死的最快?”楊堅自問自答道:“朕也沒學漢武帝那套啊!”
雖然本質上都是收割民間的一套,但朕和漢武一樣,都是對世家大族……
想到此處,楊堅悟了,歸根到底還是世家的禍。
朕查隱戶、收財產稅、土地稅,他們變個法又強加給百姓了。
〖張居正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想把農業稅轉為工商稅,結果江南財閥與東林黨深度捆綁,忽悠皇帝。〗
萬曆:朕沒有被忽悠,朕就是恨張居正!恨他的一切。
大明,應天府。
老朱隨口問道:“刑部尚書,結黨營私該如何判?”
刑部尚書硬著頭皮,行了個大禮然後背誦起了大明律:“文武百官,私自結交朋黨,擾亂朝政,一律當斬,財產全部收繳入國庫,妻子子女充作奴隸。”
“哦,咱知道了,免禮起身。”
……
群臣心都涼了,陛下動怒還有活路,陛下不動怒……就等著陛下哪天心情不好翻舊賬吧。
您還活著,我們哪敢結黨營私啊?
交友都是偷偷摸摸的,後世文官做的事,憑啥我們來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