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蒙學麵試!做夢!
管你是人是仙穿越了都給我種田! 作者:be打咩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晚,李阿爹與李阿娘帶著四郎睡房間的架子床,而李二郎和三郎瑜郎三人在院子裏打地鋪。
在地上鋪上一層蘆葦席,是紀清越親手編織的,再墊上一層被褥阻隔地上的涼氣,晚上的地麵還是有些冷的。
李瑜興奮了一整天,躺在席子上很快睡去,兩兄弟則望著星空,侃侃而談。多是李二郎在小聲地講述,李三郎則靜靜地聽,他把家裏發生的事,從胡蒜到剿匪,全都告訴三郎。
“這麽說四郎與瑜郎都在縣裏念學了?”
“嗯。下個月就要開始秋收了,你考完試便早早回家,到時候要有的忙了。胡蒜地不用操心,自有張管事帶人來。而且我看過地裏的胡蒜,長得個個肥圓飽滿,胡商那運來的竟都沒有越郎種的好!”
紀清越為了明天能出門,就沒有從畫裏出來,李二郎把畫掛在鋪子間的牆上,麵朝著院子,他也能參與談話。
此時紀清越把躺椅搬到到橋上,一邊聽身下的溪水流動一邊乘涼,時不時還與兩兄弟附和幾句,沒多久,他就在水流聲的催眠下睡過去了。
天剛微微亮,巷子裏沉寂了一夜的聲音瞬間都活躍起來,隔壁院子的灑掃聲,外麵鋪子的吆喝聲,還有男人早起拉著板車出門幹活軲轆滾動的聲音……
這裏的聲音村子完全不同,不一樣的煙火氣息,不一樣的熱鬧。
李二郎早早背著畫出去,把李三郎送回書院,分別時還叮囑三郎要聽紀清越的話,不要太過緊張。昨夜與二兄交心地夜談,李三郎的情緒已經舒緩很多,再回到書院時已經是另一個心境。
我是最棒的!
朝明山上,紀清越從畫裏出來,待會吃早飯後,他和李阿爹還要帶兩個小孩去縣裏的蒙學問一問,如果還有位置,他們以後就可以插班上學了。
兩人從山上下來,回來時順路在胡同的鋪子買了一大罐羊湯,泡著胡餅吃才是他們一直的習慣,永恒的經典。買羊湯時,李二郎說他們家在巷子裏,老板就讓他們抱著罐子回去,吃完了再拿過來。
回來時,泥瓦匠已經在院子裏忙得熱火朝天了。
紀清越給泥瓦匠三人分去三碗羊湯和幾張胡餅,讓他們在砸牆的間隙裏緩一緩,這種待遇讓泥瓦匠們更欣喜,雖然時間有些趕,但工錢足,還能湊一頓飯,於是再幹活時就更加賣力了。
很快,窗戶的位置被鑿空出來,隨後泥瓦匠緊鑼密鼓地砌新牆,按照李阿爹的指示,將磚頭一直砌到屋頂的瓦片底下,留出的縫隙也抹上泥灰填補。
新砌的整麵牆除了留有房門,靠近屋頂的頂部位置還做了一排透氣口,關窗關門時也通風換氣,不至於徹底封死。
牆上的窗戶開了有兩米寬,李大全來送架子床時,李阿爹順便讓他量好門窗的尺寸,等他們下次過來時再裝上。窗戶對著院子,雖然院子裏現在還沒有什麽好風景,但可以在房間裏的窗下擺一張桌子,白天看書寫字時也亮堂。
紀清越作為戶主,不可能不露麵,他出麵補足泥瓦匠和李大全剩下的工錢,然後跟李阿爹拿上李阿娘提前買好的拜師禮,帶著兩個小孩去縣裏的蒙學報名。
這次他們不是去正式報名的,因為多數蒙學在秋收結束後才會再收新學生,不同的蒙學對學生的要求不同,門檻也跟著不一樣。他們去的蒙學是縣裏數一數二的,不僅門檻高,束修還是縣裏少有的高,妥妥的貴族小學。
貴族小學不是說到裏麵念書的人非富即貴,五兩束修雖然多,但並不是人人都出不起,隻是值不值得。有些人隻是想脫盲,就沒必要上這麽貴的蒙學,有些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考縣試,想打好基礎,即使花費五兩也要上這個蒙學。
那些正式授課講解明經的私塾,一年的束修少的就要十幾兩,多得就更多,那才是真正攔下一大群寒門學子的“貴族學校”。
他們要去的蒙學是山單東邊的炳春書院,炳春書院以嚴厲的教學出名,除了尋常的蒙學教的《千字文》,他們還會使用《太公家教》《百行章》與《詠史詩》等一類啟蒙教材,等到學生基礎打得差不多了,他們會接著教更多東西。
隻看炳春書院的教學,就可以知道他們並非來者不拒。
沒有點基礎的小孩他們想收都收不了,即便收了,這些小孩也會因為跟不上學院的教學而哭著喊著回家,隻要喊一次,書院就連人帶束修退給家長帶回去。
李瑜與李四郎一聽李阿爹這麽說,相視中都看到對方眼裏的不安,不是怕過不了考核,就是真的太嚴厲,要挨打手心。李瑜更是嚇得臉都白了,他自己從來控製不住眼淚,萬一被夫子訓斥,明明心裏能承受,但眼淚就是自己要流下來,然後被夫子誤會和厭煩,最後麵臨退學,那可怎麽辦!!
眼睛啊,你要爭氣啊!!
炳春書院與青石書院不同,沒有位於縣衙隔壁的優秀位置,蒙學的書院在一條民巷深處,這裏的巷子與紀清越那邊的當然不同,僅是一間宅子就是紀清越家的十倍之多,因而住在這些民巷的人怎麽又會是普通人家。
他們走進深深的巷子,立即感受到這裏的安靜,幾乎沒有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少了許多煙火氣,文人的巷子,一踏入反而讓人忍不住倏然起敬,不敢高聲言語,唯恐打破這裏的寧靜。
巷子深處果然是炳春書院,古老的匾額掛在書院門前,一個老者在門前灑掃落葉,瞧見紀清越他們帶著小孩進來,就知道他們想做什麽。
老者放下掃帚,文質彬彬地笑著:“幾位到炳春書院是想求學吧?”
李阿爹:“是,不知老者可否帶兩個孩子讓校驗夫子看一看?若是這兩個孩子達到入院要求,還望書院能收下他們。”
兩個小孩規規矩矩地站好,不敢在這裏玩笑打鬧,老實地任憑老人家打量。
老者還是笑著:“校驗並不難,無需緊張,你們隨我來吧。”
四人乖乖跟在老人家後麵,進入書院大門,走過影壁後是一尊巨大的文曲星雕塑,紀清越與李阿爹毫無知覺地往前走,忽然發覺兩個小孩沒有馬上跟上來,於是回頭去看,這兩個小孩正恭敬地朝拜雕像,行完禮後才小跑著跟上來。
書院裏非常大,據說可同時收下一兩百個學子,除了景觀與教學類建築,其餘的就是山長和夫子的寢舍。
這裏的學生幾乎都是“走讀生”,書院裏不設校舍和食堂,學生需得自己帶午飯,卯時(7點)前到校,申時末(五點)散學。
他們雖然不拒絕周圍村子的孩子,但許多條條框框無形中限製了生源。
老者領他們走的顯然不是學堂那邊的路,這裏風景獨好,鮮花綠竹,依稀從院牆那邊傳來朗朗書聲。
相比與李阿爹內心緊張,紀清越一點都不慌,一點都不擔心兩個小孩的“麵試”,他看到院子裏的綠竹,想著要是能拿到一段竹根就好了。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麽食用類的竹子,而是觀賞竹,但隻要是竹子,用處就非常多。
走著走著,老者停下,伸手示意李阿爹和紀清越留步,自己則帶著兩個小孩走進月洞門去更深的院子裏。
倆小孩手裏提著李阿爹遞過去的見麵禮,緊張地跟著老者走進月洞門深處,很快就消失在彎曲的回廊中。
層層疊疊的風景意境愈來愈蘊含深意,講究非常多,看得出裏麵的用心,精致的景色讓紀清越看得歎為觀止。
他們等了一會兒,就看到李四郎和李瑜蹦蹦跳跳地跑出來,老者笑眯眯地跟在後麵,為小孩子的開心而感到高興。
果然,這兩個小孩都被選中了。
“校驗夫子說兩位小小學子學識都不錯,字寫得也有勁,秋收過後便可帶著他們到書院舉行拜師禮。”老者送紀清越他們離開前提醒道。
到時候除了銀錢束修,還要準備拜師禮上用到的酒肉等東西表示禮節。
紀清越第一次送小孩上學,到時候就看李嬸娘準備什麽,他也跟著準備一份。
能在縣裏上學,兩個小孩都高興得很。“夫子讓我們分段背誦千字文,又讓我們寫了幾個字,最後還校驗我們幾個問題,我與瑜郎都答得極好。”李四郎一回到宅子就急哄哄地找阿娘討要誇獎。
紀清越看了看默默開心的李瑜,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做得好。”
李瑜低頭偷偷地笑起來。
這時,李阿爹提醒一個紀清越忽略了的東西:“去書院需用到瑜郎的戶籍,瑜郎的戶籍應該還在大衛那兒,回去後我便找個時間帶著瑜郎去拿回他的戶籍。”
李瑜突然從喜悅中清醒,回到現實:“我是記在阿爹名下的,阿爹走後,我便是獨自一戶,戶籍紙在衛叔那保管著,當時出來得急,也一直用不到戶籍紙,就想著以後再拿。才叔,紀阿兄,我可以自己回去拿。”
李阿爹確實不該插手別人的家事,而李瑜今年也八歲了,也該自己立起來了。“你在縣裏念學的事,先莫要聲張。如此,你可想好怎麽拿回戶籍紙?”
李瑜點點頭,眼裏盡是堅定,他看向紀清越:“紀阿兄,到時候我能與衛叔說賣身與你為奴嗎?這樣我的戶籍紙就該交與你保管。”
紀清越又摸摸他的腦袋:“不做奴,做我弟弟吧,戶籍紙你自己拿著。”
“愛哭鬼。”李四郎嘟噥,看著李瑜蹲在地上泣不成聲。
巴州
一輛明顯小一圈的馬車從巨大的帆船上駛下來,馬車雖小,卻不失奢華。
若是識得木材的人一瞧,定能認出這輛馬車的貴重,隻看那木料,整車都是名貴的紫檀木。
車板便是一整塊無切割的紫檀木板,除了門窗,幾乎找不到縫隙。
紫檀木不僅重還硬,若是門窗緊閉,便可以刀槍不入。
車蓋四角掛著四隻薑黃色的流蘇,流蘇之所以是薑黃色,隻因為編織流蘇的絲線中纏著金線,陽光下,金線反射光輝,細細發亮。
馬車周圍是一圈圈提刀護衛,外圈為男護衛,內圈是女扮男轉的女護衛。
護衛層層守衛下了船的馬車,時刻提防意外發生。
細細數來,守衛這輛馬車的護衛就有足足五十六名。
路人識趣地讓道,看著馬車駛進巴州。
駕車的是兩個女護衛,其中一名女衛轉身扣了扣車門:“小姐,可還好?如今快要進入巴州了。”
車內穿出一個細亮的聲音:“我還好,綠娘有些不適,鼠伏、兔輪,你們快些找一找姨父留下的地址,讓綠娘早些休息!”
開口的是許丹,她與表妹一同去往山單。
車裏,她扶著虛弱的表妹,一邊給她按壓穴位,一邊埋怨:“行船月餘,我們走水路也走了有月餘,如今早已走出江南道來到山南道,他們怎還不放過我們!一路上窮追猛打,陰謀詭計不斷!”
陸綠搖搖頭:“這已算好了……”
“好了,你可別再說話了,我知你的意思……”說著許丹歎了一口氣:“唉,樹大招風啊……”
陸綠從馬車裏出來,走進阿爹定下的地方已是一刻鍾後。
進入房間,陸綠終於放鬆下來,當即換了身衣裳,卸下頭上的鳳釵,顧不上什麽小姐姿態,坐在塌上由侍女按壓腿腳。
許丹也換了一身衣裳,坐在表妹身邊,矜貴的嬌小姐如今被長途跋涉折磨得眼下發青,人也虛弱不少,她頓時心疼:“唉,你就不該來江南……若是從巴州趕回長安,用不了半個月即可到達,可如今還得再走一個月繞去甘州,你可受苦啊!”
陸綠抬眸,笑了笑:“那你總是隨著商隊奔走於全國各個地方,可覺得受苦?”
“掙錢哪有苦不苦的,得以看遍大黎山水,我暢快著呢!”
“說來你隨我一趟,盡是關在窄小的馬車裏,這才是委屈了!”
許丹點了點表妹的臉蛋:“送你一程,哪有苦不苦的!這次你可能在此處逗留多少日?”
給小姐按揉腿部的侍女蛇纏回道:“明日就得出發,省得巴州刺史知曉小姐在此,上來叨擾,泄露風聲。”
這時,兔輪捧來一碗藥:“小姐,喝了安神湯便休息吧,明日還得趕路。”
陸綠乖乖喝下藥湯,吩咐道:“你們守好馬車,不可叫人接近。”
“是。”
房間內沒安靜多久,在外間看賬的許丹忽然聽到內室的床榻上傳來抽泣聲,立即丟下賬冊,喊了一聲門外的侍女:“虎嘯,快來!”
侍女飛快入內,掀開層層絲帳來到床榻邊,隻見自家小姐滿頭大汗,緊閉著雙眼哭泣,淚水不斷地從眼角留下:“不……是誰……”
許丹不敢驚擾被魘著的人,一邊給陸綠擦汗一邊驚慌地看著虎嘯:“這是怎的了,比在船上時更嚴重了,怎就夢魘了?”
略懂醫術的虎嘯探了探小姐的手脈,掏出銀針,快速紮進手腕上的神門穴,隨後低聲輕喚:“小姐,小姐——”
爾後,陸綠緩緩睜開眼,看到滿臉驚慌的表姐和虎嘯,同時察覺到臉上的濕意,她抬手拂了拂眼下,一看,手上沾滿了淚水:“我這是怎的了?”
許丹嚇得心髒劇烈跳動,她扶著心口給表妹順了順淩亂的頭發:“方才你魘著了,眼淚一直流個不停,這是夢到了什麽?”
聽到表姐這麽說,陸綠瞬間想到剛才做的夢,小臉唰的白了:“虎嘯,我無事了,你出去吧……”
與虎嘯一起值守的是瓏兒,她不擅長醫術,隻得焦急地站在門外等待,聽到小姐說“無事了”,神情才緩和一些。
侍女關上門,陸綠挨在許丹肩上:“丹娘,我之前有沒有說過,還未來江南時,我一直做著一個夢?”
許丹想了想:“你是說過來江南之前在長安一直在做同一個夢,可你還說並不記得夢到了什麽。”
“是。”陸綠無意識地捏著交叉的衣領,心裏惴惴不安:“方才我好似又夢到了那個夢,也好似看見了裏邊的事……”
“夢見了什麽……?”
陸綠眼神虛飄,緩緩吐出幾個字:“我夢見我死了……”
許丹一聽,顧不得表妹還挨著她,立即扶著人直起身,定要問個清楚:“呸呸呸!你怎會能到這種東西,當真是同一個夢嗎?莫不是這一趟路上被江南的那些人嚇到了?”
陸綠輕輕地搖頭,雖說之前的夢都是虛無縹緲的,但她可以確定,她夢到的就是同一個夢!
她,要死了……
陸綠神情凝重,沉默不語,許丹也跟著嚴肅起來,當即要下床,卻被陸綠拽住:“丹娘,這隻是個夢……!”
許丹就快要爆炸了,左右踱步卻不得而發:“你說是夢,可你的神情卻在與我說你很害怕,你很擔心是真的!!”
她知道現在不該發脾氣,於是緩緩深吸幾口氣:“你與我說說夢裏的經過!”
沒想到陸綠又搖搖頭:“我不記得經過,隻是依稀知道我死了……”
是誰殺的她,怎麽殺的,在哪殺的,一概不知。
最後,兩人在相望中帶著不安的眼神中安慰著對方:那隻是個夢,無事的……
離開巴州繼續西行,陸綠再也沒有做過那個夢,這似乎這真的隻是個夢。
在地上鋪上一層蘆葦席,是紀清越親手編織的,再墊上一層被褥阻隔地上的涼氣,晚上的地麵還是有些冷的。
李瑜興奮了一整天,躺在席子上很快睡去,兩兄弟則望著星空,侃侃而談。多是李二郎在小聲地講述,李三郎則靜靜地聽,他把家裏發生的事,從胡蒜到剿匪,全都告訴三郎。
“這麽說四郎與瑜郎都在縣裏念學了?”
“嗯。下個月就要開始秋收了,你考完試便早早回家,到時候要有的忙了。胡蒜地不用操心,自有張管事帶人來。而且我看過地裏的胡蒜,長得個個肥圓飽滿,胡商那運來的竟都沒有越郎種的好!”
紀清越為了明天能出門,就沒有從畫裏出來,李二郎把畫掛在鋪子間的牆上,麵朝著院子,他也能參與談話。
此時紀清越把躺椅搬到到橋上,一邊聽身下的溪水流動一邊乘涼,時不時還與兩兄弟附和幾句,沒多久,他就在水流聲的催眠下睡過去了。
天剛微微亮,巷子裏沉寂了一夜的聲音瞬間都活躍起來,隔壁院子的灑掃聲,外麵鋪子的吆喝聲,還有男人早起拉著板車出門幹活軲轆滾動的聲音……
這裏的聲音村子完全不同,不一樣的煙火氣息,不一樣的熱鬧。
李二郎早早背著畫出去,把李三郎送回書院,分別時還叮囑三郎要聽紀清越的話,不要太過緊張。昨夜與二兄交心地夜談,李三郎的情緒已經舒緩很多,再回到書院時已經是另一個心境。
我是最棒的!
朝明山上,紀清越從畫裏出來,待會吃早飯後,他和李阿爹還要帶兩個小孩去縣裏的蒙學問一問,如果還有位置,他們以後就可以插班上學了。
兩人從山上下來,回來時順路在胡同的鋪子買了一大罐羊湯,泡著胡餅吃才是他們一直的習慣,永恒的經典。買羊湯時,李二郎說他們家在巷子裏,老板就讓他們抱著罐子回去,吃完了再拿過來。
回來時,泥瓦匠已經在院子裏忙得熱火朝天了。
紀清越給泥瓦匠三人分去三碗羊湯和幾張胡餅,讓他們在砸牆的間隙裏緩一緩,這種待遇讓泥瓦匠們更欣喜,雖然時間有些趕,但工錢足,還能湊一頓飯,於是再幹活時就更加賣力了。
很快,窗戶的位置被鑿空出來,隨後泥瓦匠緊鑼密鼓地砌新牆,按照李阿爹的指示,將磚頭一直砌到屋頂的瓦片底下,留出的縫隙也抹上泥灰填補。
新砌的整麵牆除了留有房門,靠近屋頂的頂部位置還做了一排透氣口,關窗關門時也通風換氣,不至於徹底封死。
牆上的窗戶開了有兩米寬,李大全來送架子床時,李阿爹順便讓他量好門窗的尺寸,等他們下次過來時再裝上。窗戶對著院子,雖然院子裏現在還沒有什麽好風景,但可以在房間裏的窗下擺一張桌子,白天看書寫字時也亮堂。
紀清越作為戶主,不可能不露麵,他出麵補足泥瓦匠和李大全剩下的工錢,然後跟李阿爹拿上李阿娘提前買好的拜師禮,帶著兩個小孩去縣裏的蒙學報名。
這次他們不是去正式報名的,因為多數蒙學在秋收結束後才會再收新學生,不同的蒙學對學生的要求不同,門檻也跟著不一樣。他們去的蒙學是縣裏數一數二的,不僅門檻高,束修還是縣裏少有的高,妥妥的貴族小學。
貴族小學不是說到裏麵念書的人非富即貴,五兩束修雖然多,但並不是人人都出不起,隻是值不值得。有些人隻是想脫盲,就沒必要上這麽貴的蒙學,有些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考縣試,想打好基礎,即使花費五兩也要上這個蒙學。
那些正式授課講解明經的私塾,一年的束修少的就要十幾兩,多得就更多,那才是真正攔下一大群寒門學子的“貴族學校”。
他們要去的蒙學是山單東邊的炳春書院,炳春書院以嚴厲的教學出名,除了尋常的蒙學教的《千字文》,他們還會使用《太公家教》《百行章》與《詠史詩》等一類啟蒙教材,等到學生基礎打得差不多了,他們會接著教更多東西。
隻看炳春書院的教學,就可以知道他們並非來者不拒。
沒有點基礎的小孩他們想收都收不了,即便收了,這些小孩也會因為跟不上學院的教學而哭著喊著回家,隻要喊一次,書院就連人帶束修退給家長帶回去。
李瑜與李四郎一聽李阿爹這麽說,相視中都看到對方眼裏的不安,不是怕過不了考核,就是真的太嚴厲,要挨打手心。李瑜更是嚇得臉都白了,他自己從來控製不住眼淚,萬一被夫子訓斥,明明心裏能承受,但眼淚就是自己要流下來,然後被夫子誤會和厭煩,最後麵臨退學,那可怎麽辦!!
眼睛啊,你要爭氣啊!!
炳春書院與青石書院不同,沒有位於縣衙隔壁的優秀位置,蒙學的書院在一條民巷深處,這裏的巷子與紀清越那邊的當然不同,僅是一間宅子就是紀清越家的十倍之多,因而住在這些民巷的人怎麽又會是普通人家。
他們走進深深的巷子,立即感受到這裏的安靜,幾乎沒有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少了許多煙火氣,文人的巷子,一踏入反而讓人忍不住倏然起敬,不敢高聲言語,唯恐打破這裏的寧靜。
巷子深處果然是炳春書院,古老的匾額掛在書院門前,一個老者在門前灑掃落葉,瞧見紀清越他們帶著小孩進來,就知道他們想做什麽。
老者放下掃帚,文質彬彬地笑著:“幾位到炳春書院是想求學吧?”
李阿爹:“是,不知老者可否帶兩個孩子讓校驗夫子看一看?若是這兩個孩子達到入院要求,還望書院能收下他們。”
兩個小孩規規矩矩地站好,不敢在這裏玩笑打鬧,老實地任憑老人家打量。
老者還是笑著:“校驗並不難,無需緊張,你們隨我來吧。”
四人乖乖跟在老人家後麵,進入書院大門,走過影壁後是一尊巨大的文曲星雕塑,紀清越與李阿爹毫無知覺地往前走,忽然發覺兩個小孩沒有馬上跟上來,於是回頭去看,這兩個小孩正恭敬地朝拜雕像,行完禮後才小跑著跟上來。
書院裏非常大,據說可同時收下一兩百個學子,除了景觀與教學類建築,其餘的就是山長和夫子的寢舍。
這裏的學生幾乎都是“走讀生”,書院裏不設校舍和食堂,學生需得自己帶午飯,卯時(7點)前到校,申時末(五點)散學。
他們雖然不拒絕周圍村子的孩子,但許多條條框框無形中限製了生源。
老者領他們走的顯然不是學堂那邊的路,這裏風景獨好,鮮花綠竹,依稀從院牆那邊傳來朗朗書聲。
相比與李阿爹內心緊張,紀清越一點都不慌,一點都不擔心兩個小孩的“麵試”,他看到院子裏的綠竹,想著要是能拿到一段竹根就好了。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麽食用類的竹子,而是觀賞竹,但隻要是竹子,用處就非常多。
走著走著,老者停下,伸手示意李阿爹和紀清越留步,自己則帶著兩個小孩走進月洞門去更深的院子裏。
倆小孩手裏提著李阿爹遞過去的見麵禮,緊張地跟著老者走進月洞門深處,很快就消失在彎曲的回廊中。
層層疊疊的風景意境愈來愈蘊含深意,講究非常多,看得出裏麵的用心,精致的景色讓紀清越看得歎為觀止。
他們等了一會兒,就看到李四郎和李瑜蹦蹦跳跳地跑出來,老者笑眯眯地跟在後麵,為小孩子的開心而感到高興。
果然,這兩個小孩都被選中了。
“校驗夫子說兩位小小學子學識都不錯,字寫得也有勁,秋收過後便可帶著他們到書院舉行拜師禮。”老者送紀清越他們離開前提醒道。
到時候除了銀錢束修,還要準備拜師禮上用到的酒肉等東西表示禮節。
紀清越第一次送小孩上學,到時候就看李嬸娘準備什麽,他也跟著準備一份。
能在縣裏上學,兩個小孩都高興得很。“夫子讓我們分段背誦千字文,又讓我們寫了幾個字,最後還校驗我們幾個問題,我與瑜郎都答得極好。”李四郎一回到宅子就急哄哄地找阿娘討要誇獎。
紀清越看了看默默開心的李瑜,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做得好。”
李瑜低頭偷偷地笑起來。
這時,李阿爹提醒一個紀清越忽略了的東西:“去書院需用到瑜郎的戶籍,瑜郎的戶籍應該還在大衛那兒,回去後我便找個時間帶著瑜郎去拿回他的戶籍。”
李瑜突然從喜悅中清醒,回到現實:“我是記在阿爹名下的,阿爹走後,我便是獨自一戶,戶籍紙在衛叔那保管著,當時出來得急,也一直用不到戶籍紙,就想著以後再拿。才叔,紀阿兄,我可以自己回去拿。”
李阿爹確實不該插手別人的家事,而李瑜今年也八歲了,也該自己立起來了。“你在縣裏念學的事,先莫要聲張。如此,你可想好怎麽拿回戶籍紙?”
李瑜點點頭,眼裏盡是堅定,他看向紀清越:“紀阿兄,到時候我能與衛叔說賣身與你為奴嗎?這樣我的戶籍紙就該交與你保管。”
紀清越又摸摸他的腦袋:“不做奴,做我弟弟吧,戶籍紙你自己拿著。”
“愛哭鬼。”李四郎嘟噥,看著李瑜蹲在地上泣不成聲。
巴州
一輛明顯小一圈的馬車從巨大的帆船上駛下來,馬車雖小,卻不失奢華。
若是識得木材的人一瞧,定能認出這輛馬車的貴重,隻看那木料,整車都是名貴的紫檀木。
車板便是一整塊無切割的紫檀木板,除了門窗,幾乎找不到縫隙。
紫檀木不僅重還硬,若是門窗緊閉,便可以刀槍不入。
車蓋四角掛著四隻薑黃色的流蘇,流蘇之所以是薑黃色,隻因為編織流蘇的絲線中纏著金線,陽光下,金線反射光輝,細細發亮。
馬車周圍是一圈圈提刀護衛,外圈為男護衛,內圈是女扮男轉的女護衛。
護衛層層守衛下了船的馬車,時刻提防意外發生。
細細數來,守衛這輛馬車的護衛就有足足五十六名。
路人識趣地讓道,看著馬車駛進巴州。
駕車的是兩個女護衛,其中一名女衛轉身扣了扣車門:“小姐,可還好?如今快要進入巴州了。”
車內穿出一個細亮的聲音:“我還好,綠娘有些不適,鼠伏、兔輪,你們快些找一找姨父留下的地址,讓綠娘早些休息!”
開口的是許丹,她與表妹一同去往山單。
車裏,她扶著虛弱的表妹,一邊給她按壓穴位,一邊埋怨:“行船月餘,我們走水路也走了有月餘,如今早已走出江南道來到山南道,他們怎還不放過我們!一路上窮追猛打,陰謀詭計不斷!”
陸綠搖搖頭:“這已算好了……”
“好了,你可別再說話了,我知你的意思……”說著許丹歎了一口氣:“唉,樹大招風啊……”
陸綠從馬車裏出來,走進阿爹定下的地方已是一刻鍾後。
進入房間,陸綠終於放鬆下來,當即換了身衣裳,卸下頭上的鳳釵,顧不上什麽小姐姿態,坐在塌上由侍女按壓腿腳。
許丹也換了一身衣裳,坐在表妹身邊,矜貴的嬌小姐如今被長途跋涉折磨得眼下發青,人也虛弱不少,她頓時心疼:“唉,你就不該來江南……若是從巴州趕回長安,用不了半個月即可到達,可如今還得再走一個月繞去甘州,你可受苦啊!”
陸綠抬眸,笑了笑:“那你總是隨著商隊奔走於全國各個地方,可覺得受苦?”
“掙錢哪有苦不苦的,得以看遍大黎山水,我暢快著呢!”
“說來你隨我一趟,盡是關在窄小的馬車裏,這才是委屈了!”
許丹點了點表妹的臉蛋:“送你一程,哪有苦不苦的!這次你可能在此處逗留多少日?”
給小姐按揉腿部的侍女蛇纏回道:“明日就得出發,省得巴州刺史知曉小姐在此,上來叨擾,泄露風聲。”
這時,兔輪捧來一碗藥:“小姐,喝了安神湯便休息吧,明日還得趕路。”
陸綠乖乖喝下藥湯,吩咐道:“你們守好馬車,不可叫人接近。”
“是。”
房間內沒安靜多久,在外間看賬的許丹忽然聽到內室的床榻上傳來抽泣聲,立即丟下賬冊,喊了一聲門外的侍女:“虎嘯,快來!”
侍女飛快入內,掀開層層絲帳來到床榻邊,隻見自家小姐滿頭大汗,緊閉著雙眼哭泣,淚水不斷地從眼角留下:“不……是誰……”
許丹不敢驚擾被魘著的人,一邊給陸綠擦汗一邊驚慌地看著虎嘯:“這是怎的了,比在船上時更嚴重了,怎就夢魘了?”
略懂醫術的虎嘯探了探小姐的手脈,掏出銀針,快速紮進手腕上的神門穴,隨後低聲輕喚:“小姐,小姐——”
爾後,陸綠緩緩睜開眼,看到滿臉驚慌的表姐和虎嘯,同時察覺到臉上的濕意,她抬手拂了拂眼下,一看,手上沾滿了淚水:“我這是怎的了?”
許丹嚇得心髒劇烈跳動,她扶著心口給表妹順了順淩亂的頭發:“方才你魘著了,眼淚一直流個不停,這是夢到了什麽?”
聽到表姐這麽說,陸綠瞬間想到剛才做的夢,小臉唰的白了:“虎嘯,我無事了,你出去吧……”
與虎嘯一起值守的是瓏兒,她不擅長醫術,隻得焦急地站在門外等待,聽到小姐說“無事了”,神情才緩和一些。
侍女關上門,陸綠挨在許丹肩上:“丹娘,我之前有沒有說過,還未來江南時,我一直做著一個夢?”
許丹想了想:“你是說過來江南之前在長安一直在做同一個夢,可你還說並不記得夢到了什麽。”
“是。”陸綠無意識地捏著交叉的衣領,心裏惴惴不安:“方才我好似又夢到了那個夢,也好似看見了裏邊的事……”
“夢見了什麽……?”
陸綠眼神虛飄,緩緩吐出幾個字:“我夢見我死了……”
許丹一聽,顧不得表妹還挨著她,立即扶著人直起身,定要問個清楚:“呸呸呸!你怎會能到這種東西,當真是同一個夢嗎?莫不是這一趟路上被江南的那些人嚇到了?”
陸綠輕輕地搖頭,雖說之前的夢都是虛無縹緲的,但她可以確定,她夢到的就是同一個夢!
她,要死了……
陸綠神情凝重,沉默不語,許丹也跟著嚴肅起來,當即要下床,卻被陸綠拽住:“丹娘,這隻是個夢……!”
許丹就快要爆炸了,左右踱步卻不得而發:“你說是夢,可你的神情卻在與我說你很害怕,你很擔心是真的!!”
她知道現在不該發脾氣,於是緩緩深吸幾口氣:“你與我說說夢裏的經過!”
沒想到陸綠又搖搖頭:“我不記得經過,隻是依稀知道我死了……”
是誰殺的她,怎麽殺的,在哪殺的,一概不知。
最後,兩人在相望中帶著不安的眼神中安慰著對方:那隻是個夢,無事的……
離開巴州繼續西行,陸綠再也沒有做過那個夢,這似乎這真的隻是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