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霍華德·文森特上校被任命為名存實亡的刑事調查局局長,之後他以政治判斷為由,獲得了政府各部門的合作,以200名警探為核心,對該機構進行了改革。此後,直到1884年他主動辭職,刑事調查局一直像文森特局長的私人組織一樣運作。
文森特上校卸任後,為了獨占調查權,警局對繼任者愛德華·亨利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亨利局長從加拿大自治政府的警務總監職位調任回國,擔任第二任局長,他試圖在警犬培育、指紋識別係統建設等多個方麵進行改革,但每次都被警局的阻撓而作罷。
亨利局長三年後主動辭職。警局正準備按照他們的計劃,將刑事調查局降級為警局的下屬機構,這時,一個名叫威廉·佩特的法國血統的年輕市長助理出現了。
他憑借市長的推薦,成為第三任局長,並依靠倫敦市政府的支持,強行推行激進的改革方案。在警局製定對策之前,僅僅一年時間,刑事調查局就恢複了文森特時代私人組織的模式。
一年前,威爾遜這樣的沒有經驗的巡警能夠直接晉升為警探,也是因為這種背景。所有警探的推薦和任命都取決於局長個人的判斷,所以警探們被稱為“佩特的獵犬(petre''s bloodhounds)”也並非過分的諷刺。
問題是,如果威爾遜的直覺沒錯,那麽敵人已經潛入了刑事調查局內部,甚至瞞過了佩特局長。換句話說,也可以這樣理解:
“如果刑事調查局被滲透了,那麽警局就不可信了。”
威爾遜點了點頭。
“在我沒見到你的這段時間,我也沒有閑著。我也嚐試從各個方麵進行調查。我承認,實地調查方麵,你比我強。但我可不想輕易把功勞讓給你。”
菲勒蒙用拐杖敲了敲地麵,拐杖尖上沾上了剝落的煤灰。
“如果我的推測沒錯,敵人是幾百年來統治倫敦的幽靈。滲透政府機構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這次事件也是如此。我們說過,大火不是一兩年就能策劃出來的,實際上,理論的建立至少需要一百年。”
“您知道嗎?”
“沒錯,希望我們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菲勒蒙模仿著從哪裏學來的眨眼動作。
“這次事件是一個巧妙的雙重騙局。大多數倫敦市民隻看到了表麵上的事件,認為這次大火是受壓迫的孤兒們的暴動。但並非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愚蠢,會完全相信這種荒謬的劇本。像你我這樣追尋真相的人總會出現的。而另一個騙局也隨之而來。”
菲勒蒙靠著牆壁,因為一直站著說話,他感到有些疲憊。
“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威爾遜的眼瞼微微顫抖。
這是菲勒蒙從那個可疑的三葉草十字會會長那裏得到的提示,也是事實上的答案。這句話直擊事件的核心,足以瞬間消除所有疑點。因此,菲勒蒙雖然想輕視會長,卻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華。
“這次大火,我們發現了兩個關鍵線索。一個是您注意到的逆金雀花玫瑰。它毫無保留地展現了他們的本質,或許是他們唯一泄露的線索。”
菲勒蒙依次豎起手指,食指,然後是中指。
“另一個是倫敦消防隊。這是這次事件中最不現實的結果。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仿佛在某個地方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但答案恰恰相反,它們之間毫無關係。這才是關鍵。”
菲勒蒙保持著手指張開的姿勢,將胡須塞進手指縫裏,搓了搓。
“這次事件中,誰獲益最大?”
“當然是倫敦消防隊。”
威爾遜斬釘截鐵地說道。
“無論大火的原因是什麽,它都將成為倫敦消防隊的汙點。但他們卻憑借著秘密藏起來的四艘鐵甲艦,成為了倫敦的英雄。”
“不止如此,那些停泊在泰晤士河上的怪物,僅僅半個世紀就取代了大本鍾,成為了倫敦的象征。那天晚上,他們成為了英雄,而本該成為英雄的陸軍卻遭遇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菲勒蒙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責。
整座城市一夜之間被大火吞噬,市民們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不得不麵對街道上堆積如山的數十萬具兒童屍體。戰場上才會出現的屍坑出現在各個空地上,河麵上漂浮著半腐爛的屍體。
外國媒體紛紛將英國軍隊斥責為嬰兒殺手,那些曾經相信公正的英國,懷抱樂觀情緒的市民,瞬間變成了抑鬱症患者。必須有人為此負責,為了後世,必須如此。
希望與恐懼,人們選擇了希望。
“希望是最盲目的東西。人們不會懷疑任何人,即使懷疑了,也不會去問。他們不會想知道倫敦消防隊為什麽要秘密建造那些鐵甲艦,那些錢從哪裏來,以及為什麽他們沒有對火災進行快速反應。他們隻想知道如何保護那微弱的燭光,不讓它熄滅。作為知識分子,真是令人失望!”
市民們愚蠢的行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菲勒蒙壓抑著怒火,繼續說道。
“議會以閃電般的速度通過了大都市消防隊法案。現在,倫敦消防隊將遍布整個英國。泰晤士河的停泊權問題也迎刃而解。紳士們爭先恐後地成立基金會,聲稱要為鐵甲艦的維護提供資金。在那一夜,倫敦消防隊是唯一贏家,當然,背後少不了黃牆公司的影子。”
所有跡象都指向黃牆公司是幕後黑手。
擁有動員四十萬孤兒的財力。
雇傭妓女扮演天使的富豪紳士。
孤兒們藏身的地方,泰晤士水務公司的倫敦下水道。
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無法在短時間內準備好的鐵甲艦。
最終,倫敦消防隊進軍全英國。
然而,這正是幕後黑手的操控。
“換個角度想,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沒有必要。黃牆公司是一家企業,也是倫敦所有保險公司的集合體。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正如這句話所說,黃牆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精神利益,但同時也承擔了倫敦全市發生的巨額火災保險金。不僅如此,許多受損的建築也是他們公司的財產。
考慮到他們可以通過花朵圖案來指定縱火地點,這無疑是一場不必要的損失。
“還有,四艘鐵甲艦,這也很可疑。倫敦消防隊非常巧妙地隱藏了建造過程。要秘密進行這種規模的工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但問題是,關於大火當晚出現的鐵甲艦,隻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嗎?”
菲勒蒙望著泰晤士河的方向問道。
“那些鐵甲艦不是巧妙地出現,而是因為無法再隱瞞,才被迫被拖出來的。”
泰晤士河上準備了消防船,這件事直到大火發生前,沒有人知道。如此謹慎的隱瞞工作,僅僅是為了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種想法似乎不太可能。
黃牆公司的本質是企業。
他們追求利潤。然而,通過這一係列事件,他們所遭受的損失簡直是天文數字。用別人的話說,他們遭受的損失足以讓美國追趕上英國的經濟規模。
“也就是說,黃牆公司不是幕後黑手。”
“沒錯。”
威爾遜似乎已經有所預感,直接得出了結論。
“這裏就出現了逆金雀花玫瑰,這是這次事件中唯一真正的線索。而且,它非常直白,甚至讓人感到困惑。你看到它的時候,也立刻就明白了。”
那天晚上,威爾遜在得知玫瑰的真實身份後,立刻就猜到了幕後黑手。
事實上,這確實是純粹的罪犯留下的痕跡,沒有經過任何策劃。雖然不知道它有什麽象征意義,但對於一個精心策劃了欺騙計劃的人來說,卻毫不掩飾地留下了線索。
“先說點別的吧,你看了新聞嗎?”
“沒有。”
威爾遜對菲勒蒙的問題感到困惑。不出所料,他還沒有想到這一點。
“直到不久前,報紙上還隻有關於大火造成的損失、經濟蕭條之類的報道。訃告欄已經塞滿了,根本沒有地方再刊登了。這些你應該很容易想到。”
威爾遜點了點頭,反而露出一種“還有其他事嗎?”的表情。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各種報紙開始報道經濟繁榮。沒有人指示,他們卻同時報道了類似的經濟繁榮、衛生改善、工人權益提升等倫敦少有的積極變化。各個領域之間並沒有那麽強的關聯性。”
菲勒蒙意識到這並非巧合。
這也不是暫時的現象,不久之後,菲勒蒙就獲得了關於這種現象遵循某種數學規律的統計數據。在菲勒蒙找不到關鍵答案,苦苦掙紮的時候,是凱西·奧傑拉德校長幫助了他。
菲勒蒙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一本書,當他回到座位上時,發現桌子上放著一本大約一百頁的學術著作。他不知道這本書是怎麽來的,但幕後黑手是誰,他心知肚明。
校長的幫助讓菲勒蒙感到很不舒服,但他通過幾次交流,確信校長是他的敵人之敵,所以他拿起書,大聲讀出了書名。
“人口論。”
這本著作探討了經濟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提出的激進的人口抑製理論。這本書寫於近百年之前,充滿了邏輯漏洞,但在這個汙染的時代,它卻有著令人不寒而栗的現實意義。
馬爾薩斯發表人口論後,倫敦人口在1821年到1851年的三十年間翻了一番,而現在,也就是1896年,又翻了一番。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正朝著馬爾薩斯預言的最糟糕的崩潰局麵發展。
而阻止這場災難的,是一件事件。
文森特上校卸任後,為了獨占調查權,警局對繼任者愛德華·亨利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亨利局長從加拿大自治政府的警務總監職位調任回國,擔任第二任局長,他試圖在警犬培育、指紋識別係統建設等多個方麵進行改革,但每次都被警局的阻撓而作罷。
亨利局長三年後主動辭職。警局正準備按照他們的計劃,將刑事調查局降級為警局的下屬機構,這時,一個名叫威廉·佩特的法國血統的年輕市長助理出現了。
他憑借市長的推薦,成為第三任局長,並依靠倫敦市政府的支持,強行推行激進的改革方案。在警局製定對策之前,僅僅一年時間,刑事調查局就恢複了文森特時代私人組織的模式。
一年前,威爾遜這樣的沒有經驗的巡警能夠直接晉升為警探,也是因為這種背景。所有警探的推薦和任命都取決於局長個人的判斷,所以警探們被稱為“佩特的獵犬(petre''s bloodhounds)”也並非過分的諷刺。
問題是,如果威爾遜的直覺沒錯,那麽敵人已經潛入了刑事調查局內部,甚至瞞過了佩特局長。換句話說,也可以這樣理解:
“如果刑事調查局被滲透了,那麽警局就不可信了。”
威爾遜點了點頭。
“在我沒見到你的這段時間,我也沒有閑著。我也嚐試從各個方麵進行調查。我承認,實地調查方麵,你比我強。但我可不想輕易把功勞讓給你。”
菲勒蒙用拐杖敲了敲地麵,拐杖尖上沾上了剝落的煤灰。
“如果我的推測沒錯,敵人是幾百年來統治倫敦的幽靈。滲透政府機構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這次事件也是如此。我們說過,大火不是一兩年就能策劃出來的,實際上,理論的建立至少需要一百年。”
“您知道嗎?”
“沒錯,希望我們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菲勒蒙模仿著從哪裏學來的眨眼動作。
“這次事件是一個巧妙的雙重騙局。大多數倫敦市民隻看到了表麵上的事件,認為這次大火是受壓迫的孤兒們的暴動。但並非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愚蠢,會完全相信這種荒謬的劇本。像你我這樣追尋真相的人總會出現的。而另一個騙局也隨之而來。”
菲勒蒙靠著牆壁,因為一直站著說話,他感到有些疲憊。
“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威爾遜的眼瞼微微顫抖。
這是菲勒蒙從那個可疑的三葉草十字會會長那裏得到的提示,也是事實上的答案。這句話直擊事件的核心,足以瞬間消除所有疑點。因此,菲勒蒙雖然想輕視會長,卻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華。
“這次大火,我們發現了兩個關鍵線索。一個是您注意到的逆金雀花玫瑰。它毫無保留地展現了他們的本質,或許是他們唯一泄露的線索。”
菲勒蒙依次豎起手指,食指,然後是中指。
“另一個是倫敦消防隊。這是這次事件中最不現實的結果。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仿佛在某個地方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但答案恰恰相反,它們之間毫無關係。這才是關鍵。”
菲勒蒙保持著手指張開的姿勢,將胡須塞進手指縫裏,搓了搓。
“這次事件中,誰獲益最大?”
“當然是倫敦消防隊。”
威爾遜斬釘截鐵地說道。
“無論大火的原因是什麽,它都將成為倫敦消防隊的汙點。但他們卻憑借著秘密藏起來的四艘鐵甲艦,成為了倫敦的英雄。”
“不止如此,那些停泊在泰晤士河上的怪物,僅僅半個世紀就取代了大本鍾,成為了倫敦的象征。那天晚上,他們成為了英雄,而本該成為英雄的陸軍卻遭遇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菲勒蒙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責。
整座城市一夜之間被大火吞噬,市民們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不得不麵對街道上堆積如山的數十萬具兒童屍體。戰場上才會出現的屍坑出現在各個空地上,河麵上漂浮著半腐爛的屍體。
外國媒體紛紛將英國軍隊斥責為嬰兒殺手,那些曾經相信公正的英國,懷抱樂觀情緒的市民,瞬間變成了抑鬱症患者。必須有人為此負責,為了後世,必須如此。
希望與恐懼,人們選擇了希望。
“希望是最盲目的東西。人們不會懷疑任何人,即使懷疑了,也不會去問。他們不會想知道倫敦消防隊為什麽要秘密建造那些鐵甲艦,那些錢從哪裏來,以及為什麽他們沒有對火災進行快速反應。他們隻想知道如何保護那微弱的燭光,不讓它熄滅。作為知識分子,真是令人失望!”
市民們愚蠢的行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菲勒蒙壓抑著怒火,繼續說道。
“議會以閃電般的速度通過了大都市消防隊法案。現在,倫敦消防隊將遍布整個英國。泰晤士河的停泊權問題也迎刃而解。紳士們爭先恐後地成立基金會,聲稱要為鐵甲艦的維護提供資金。在那一夜,倫敦消防隊是唯一贏家,當然,背後少不了黃牆公司的影子。”
所有跡象都指向黃牆公司是幕後黑手。
擁有動員四十萬孤兒的財力。
雇傭妓女扮演天使的富豪紳士。
孤兒們藏身的地方,泰晤士水務公司的倫敦下水道。
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無法在短時間內準備好的鐵甲艦。
最終,倫敦消防隊進軍全英國。
然而,這正是幕後黑手的操控。
“換個角度想,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沒有必要。黃牆公司是一家企業,也是倫敦所有保險公司的集合體。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正如這句話所說,黃牆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精神利益,但同時也承擔了倫敦全市發生的巨額火災保險金。不僅如此,許多受損的建築也是他們公司的財產。
考慮到他們可以通過花朵圖案來指定縱火地點,這無疑是一場不必要的損失。
“還有,四艘鐵甲艦,這也很可疑。倫敦消防隊非常巧妙地隱藏了建造過程。要秘密進行這種規模的工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但問題是,關於大火當晚出現的鐵甲艦,隻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嗎?”
菲勒蒙望著泰晤士河的方向問道。
“那些鐵甲艦不是巧妙地出現,而是因為無法再隱瞞,才被迫被拖出來的。”
泰晤士河上準備了消防船,這件事直到大火發生前,沒有人知道。如此謹慎的隱瞞工作,僅僅是為了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種想法似乎不太可能。
黃牆公司的本質是企業。
他們追求利潤。然而,通過這一係列事件,他們所遭受的損失簡直是天文數字。用別人的話說,他們遭受的損失足以讓美國追趕上英國的經濟規模。
“也就是說,黃牆公司不是幕後黑手。”
“沒錯。”
威爾遜似乎已經有所預感,直接得出了結論。
“這裏就出現了逆金雀花玫瑰,這是這次事件中唯一真正的線索。而且,它非常直白,甚至讓人感到困惑。你看到它的時候,也立刻就明白了。”
那天晚上,威爾遜在得知玫瑰的真實身份後,立刻就猜到了幕後黑手。
事實上,這確實是純粹的罪犯留下的痕跡,沒有經過任何策劃。雖然不知道它有什麽象征意義,但對於一個精心策劃了欺騙計劃的人來說,卻毫不掩飾地留下了線索。
“先說點別的吧,你看了新聞嗎?”
“沒有。”
威爾遜對菲勒蒙的問題感到困惑。不出所料,他還沒有想到這一點。
“直到不久前,報紙上還隻有關於大火造成的損失、經濟蕭條之類的報道。訃告欄已經塞滿了,根本沒有地方再刊登了。這些你應該很容易想到。”
威爾遜點了點頭,反而露出一種“還有其他事嗎?”的表情。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各種報紙開始報道經濟繁榮。沒有人指示,他們卻同時報道了類似的經濟繁榮、衛生改善、工人權益提升等倫敦少有的積極變化。各個領域之間並沒有那麽強的關聯性。”
菲勒蒙意識到這並非巧合。
這也不是暫時的現象,不久之後,菲勒蒙就獲得了關於這種現象遵循某種數學規律的統計數據。在菲勒蒙找不到關鍵答案,苦苦掙紮的時候,是凱西·奧傑拉德校長幫助了他。
菲勒蒙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一本書,當他回到座位上時,發現桌子上放著一本大約一百頁的學術著作。他不知道這本書是怎麽來的,但幕後黑手是誰,他心知肚明。
校長的幫助讓菲勒蒙感到很不舒服,但他通過幾次交流,確信校長是他的敵人之敵,所以他拿起書,大聲讀出了書名。
“人口論。”
這本著作探討了經濟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提出的激進的人口抑製理論。這本書寫於近百年之前,充滿了邏輯漏洞,但在這個汙染的時代,它卻有著令人不寒而栗的現實意義。
馬爾薩斯發表人口論後,倫敦人口在1821年到1851年的三十年間翻了一番,而現在,也就是1896年,又翻了一番。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正朝著馬爾薩斯預言的最糟糕的崩潰局麵發展。
而阻止這場災難的,是一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