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們姐妹都不知道這豆腐的吃法。”方月桂這時說道。
“晚上我下廚,就吃豆腐,豆腐有很多種吃法。”林西還是第一次製作豆腐,製作的時候心中還非常的忐忑,怕在六女麵前出醜,現在看到成品,心裏的大石頭便落了下來。
傍晚。
在方月巧的幫助下,一桌豆腐做成的美食擺上餐桌。
除了下午吃過的香煎豆腐,還有家常豆腐、麻婆豆腐,泥鰍豆腐湯等。
小院裏,六女不停的吞咽口水,都忍不住就要上手了。
“好香。”六女忍不住的深吸:“也一定很好吃。”
為了將豆腐做好,林西特意買了很多的肥肉來煉油,豬油的香味,飄向了離他們家不遠的婉兒嫂家中。
“誰家在熬豬油,好香,應該是月巧她家吧。”婉兒嫂原來是與婆婆同住的,隻是去年婆婆死後,偌大的家中,隻她一人,無依無靠。
“婉兒嫂,在家嗎?”正當婉兒嫂胡思亂想之際,便聽到有人在門外叫她。
“是月巧呀,你有什麽事嗎?”婉兒嫂問道。
“走,去我家,我夫君做了新奇的東西,豆腐,讓你嚐嚐。”方月巧熱情的挽著婉兒嫂的手說道。
“這不好吧。”婉兒嫂這幾天做夢,會夢到林西,夢中與他纏綿,現在被方月巧拉著去她家,忍不了會與林西碰麵,臉不由得緋紅。
“你臉怎麽紅了,不會病了吧。”方月巧摸了摸婉兒嫂的額頭,又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還是不了,你家裏有夫君,我一寡婦,免得被人說閑話。”婉兒嫂趕緊掩飾自己的尷尬。
“這有什麽,現在村裏基本上都是寡婦,大家的小心思我怎麽會不知道。”方月巧是一個聰明的女子,這點小心思,她怎麽會看不明白呢。
“那好吧。”婉兒嫂最終還是和方月巧一起來到她家。
“好好吃,沒想到夫君這做菜的本領比我們還強。”方月桂和方月珍是雙胞胎姐妹,兩人都是小吃貨。
“這香煎豆腐,有吃肉的感覺。”婉兒嫂也是第一次吃,就被那味道所吸引,忍不住多吃了幾塊。
“餘下的豆腐明天到鎮裏去賣,以後我們就以豆腐為營生,偶爾去打打獵,改善夥食。”林西說道。
“對,我們家以後就以夫君做的豆腐為營生,到鎮裏開個鋪子,這樣以後我們就吃穿不愁了。”方月巧說道。
有了製作豆腐的技術,六女好似看到了美好生活向他們招手。
她們在林西還沒來的時候,個個麵黃肌瘦的,都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吃過肉,還好她們地處南方,水田與河中的魚多,會偶爾捉魚吃,但是由於油少,調味料也不多,魚的腥味難以去除,她們並不愛吃。
現在經常吃到肉,五姐妹個個都水靈起來,比之以前更加楚楚動人,就算後來的方小慧,也豐滿起來。
天,剛蒙蒙亮,林西一家人便起床洗漱,他們今天要拉豆腐到鎮上售賣,同行的還有婉兒嫂。
因為這一段路可能出現狼群,林西來往瀘溪鎮都是帶著弓弩,以備不時之需。
集市裏,眾村婦圍著林西的攤位,一臉的驚奇,豆腐,她們從來沒有見過。
林西對於這些人的反應,早有預料,他還特意的做好豆腐讓大家免費品嚐,並且現場教豆腐的吃法。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豆腐雖然不是豬肉,但是勝似豬肉,大家快來嚐一嚐呀,新鮮的豆腐,隻收成本價,隻要四文錢一塊。”林西高聲的叫賣著。
眾女每人拿著個小碟,為集市裏的行人分發試吃豆腐。
現場,眾人品嚐過後皆誇豆腐好吃,且吃法多樣,立刻便有人購買。
“西哥兒,給我來一塊,如果好吃,明天叫我女兒來買些。”有婦人對著林西拋著媚眼。
現在,林西在瀘溪鎮已成一個不大不小的名人,許多人都認識他。
“好嘞,大娘,這是您的豆腐,拿好了,不要撞散了。”林西將一塊豆腐包好遞到婦人手上。
當然,也有人想要套出豆腐的製作方法。
“西哥兒,你這豆腐是什麽東西製作的?”有婦人問道。
“黃豆做的。”林西當然知道有人會打探豆腐的製作方法,但是豆腐的核心是鹵水,所以這製作方法可以告訴他們,隻要製作鹵水的方法保密就行了。
“西哥兒,你可當心,不要將你的製作方法說了出來。”有村婦看林西年輕,忍不住開口提醒。
“謝謝大娘,這個豆腐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看一眼就能學會,所以我也不會瞞大家,但是想要做到我這麽好吃的,就需要獨家秘方了,你們做的會很澀的,所以不怕大家學去。”林西說道。
“那就好。”那村婦點頭認可道。
不長時間,林西拉來的一百多斤豆腐便被大家一掃而空。
還有許多晚來的沒買到,皆問林西明天還做不做。
林西給大家肯定的回答,並表示還會做很多。
又在鎮裏補充了一些物品後,林西帶著六個娘子和婉兒嫂,坐著牛車,唱著歌兒,向著西溪村而去。
“夫君,今天賣豆腐你知道賣了多少錢?”方月巧數了數袋子裏的銅錢問道。
“應該有一兩銀子。”林西估計了一下說道。
“有九百多文,這還不包括昨天賣給村裏的錢,昨天賣出了一百多文,這樣就有一兩銀子了,沒想到這豆子也能賣出這麽多錢。”方月巧將一袋子銅錢給幾個妹妹看了看說道。
“大姐,你算算,我們這樣淨賺多少錢。”方月巧是他的大婦,以後需要她算賬,從原身的記憶中得知,她們六女都沒上過學,所以想考考她會不會算。
“啊!夫君,我不會算。”方月巧被林西這話問得啞口了。
“除去豆子的成本五文錢一斤,昨天豆子是六十斤,三百文錢,得豆腐兩百斤,這樣淨賺七百文錢。”林西計算道。
“夫君,我記得我們訂親的時候說你沒有上過學,也不識字,你怎麽會算,居然昨天還會對對聯寫詩。”方月巧這時想起來了問道。
“嘿嘿,保密,不過以後有空,我得教你們讀書識字,不然以後賬都不會算,做生意會吃虧的。”林西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隻能含糊。
“對,月巧,你可是老板娘,以後生意做大了,需要你這個賢內助幫忙。”婉兒嫂是個善解人意之人,立刻說道。
“嗯,對,那麻煩夫君教我們了。”說著,又看了看袋子裏的銅錢,六人忍不住唱起了山歌。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一行人歡聲笑語的回到了西溪村。
隻是,在回西溪村的路上,一行人並未發現被幾個女子尾隨到村口,看到林西一行人到村後那幾個女子便撤了。
回到家,林西與六女又開始了豆腐的製作,這回婉兒嫂還加入了其中。
“晚上我下廚,就吃豆腐,豆腐有很多種吃法。”林西還是第一次製作豆腐,製作的時候心中還非常的忐忑,怕在六女麵前出醜,現在看到成品,心裏的大石頭便落了下來。
傍晚。
在方月巧的幫助下,一桌豆腐做成的美食擺上餐桌。
除了下午吃過的香煎豆腐,還有家常豆腐、麻婆豆腐,泥鰍豆腐湯等。
小院裏,六女不停的吞咽口水,都忍不住就要上手了。
“好香。”六女忍不住的深吸:“也一定很好吃。”
為了將豆腐做好,林西特意買了很多的肥肉來煉油,豬油的香味,飄向了離他們家不遠的婉兒嫂家中。
“誰家在熬豬油,好香,應該是月巧她家吧。”婉兒嫂原來是與婆婆同住的,隻是去年婆婆死後,偌大的家中,隻她一人,無依無靠。
“婉兒嫂,在家嗎?”正當婉兒嫂胡思亂想之際,便聽到有人在門外叫她。
“是月巧呀,你有什麽事嗎?”婉兒嫂問道。
“走,去我家,我夫君做了新奇的東西,豆腐,讓你嚐嚐。”方月巧熱情的挽著婉兒嫂的手說道。
“這不好吧。”婉兒嫂這幾天做夢,會夢到林西,夢中與他纏綿,現在被方月巧拉著去她家,忍不了會與林西碰麵,臉不由得緋紅。
“你臉怎麽紅了,不會病了吧。”方月巧摸了摸婉兒嫂的額頭,又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還是不了,你家裏有夫君,我一寡婦,免得被人說閑話。”婉兒嫂趕緊掩飾自己的尷尬。
“這有什麽,現在村裏基本上都是寡婦,大家的小心思我怎麽會不知道。”方月巧是一個聰明的女子,這點小心思,她怎麽會看不明白呢。
“那好吧。”婉兒嫂最終還是和方月巧一起來到她家。
“好好吃,沒想到夫君這做菜的本領比我們還強。”方月桂和方月珍是雙胞胎姐妹,兩人都是小吃貨。
“這香煎豆腐,有吃肉的感覺。”婉兒嫂也是第一次吃,就被那味道所吸引,忍不住多吃了幾塊。
“餘下的豆腐明天到鎮裏去賣,以後我們就以豆腐為營生,偶爾去打打獵,改善夥食。”林西說道。
“對,我們家以後就以夫君做的豆腐為營生,到鎮裏開個鋪子,這樣以後我們就吃穿不愁了。”方月巧說道。
有了製作豆腐的技術,六女好似看到了美好生活向他們招手。
她們在林西還沒來的時候,個個麵黃肌瘦的,都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吃過肉,還好她們地處南方,水田與河中的魚多,會偶爾捉魚吃,但是由於油少,調味料也不多,魚的腥味難以去除,她們並不愛吃。
現在經常吃到肉,五姐妹個個都水靈起來,比之以前更加楚楚動人,就算後來的方小慧,也豐滿起來。
天,剛蒙蒙亮,林西一家人便起床洗漱,他們今天要拉豆腐到鎮上售賣,同行的還有婉兒嫂。
因為這一段路可能出現狼群,林西來往瀘溪鎮都是帶著弓弩,以備不時之需。
集市裏,眾村婦圍著林西的攤位,一臉的驚奇,豆腐,她們從來沒有見過。
林西對於這些人的反應,早有預料,他還特意的做好豆腐讓大家免費品嚐,並且現場教豆腐的吃法。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豆腐雖然不是豬肉,但是勝似豬肉,大家快來嚐一嚐呀,新鮮的豆腐,隻收成本價,隻要四文錢一塊。”林西高聲的叫賣著。
眾女每人拿著個小碟,為集市裏的行人分發試吃豆腐。
現場,眾人品嚐過後皆誇豆腐好吃,且吃法多樣,立刻便有人購買。
“西哥兒,給我來一塊,如果好吃,明天叫我女兒來買些。”有婦人對著林西拋著媚眼。
現在,林西在瀘溪鎮已成一個不大不小的名人,許多人都認識他。
“好嘞,大娘,這是您的豆腐,拿好了,不要撞散了。”林西將一塊豆腐包好遞到婦人手上。
當然,也有人想要套出豆腐的製作方法。
“西哥兒,你這豆腐是什麽東西製作的?”有婦人問道。
“黃豆做的。”林西當然知道有人會打探豆腐的製作方法,但是豆腐的核心是鹵水,所以這製作方法可以告訴他們,隻要製作鹵水的方法保密就行了。
“西哥兒,你可當心,不要將你的製作方法說了出來。”有村婦看林西年輕,忍不住開口提醒。
“謝謝大娘,這個豆腐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看一眼就能學會,所以我也不會瞞大家,但是想要做到我這麽好吃的,就需要獨家秘方了,你們做的會很澀的,所以不怕大家學去。”林西說道。
“那就好。”那村婦點頭認可道。
不長時間,林西拉來的一百多斤豆腐便被大家一掃而空。
還有許多晚來的沒買到,皆問林西明天還做不做。
林西給大家肯定的回答,並表示還會做很多。
又在鎮裏補充了一些物品後,林西帶著六個娘子和婉兒嫂,坐著牛車,唱著歌兒,向著西溪村而去。
“夫君,今天賣豆腐你知道賣了多少錢?”方月巧數了數袋子裏的銅錢問道。
“應該有一兩銀子。”林西估計了一下說道。
“有九百多文,這還不包括昨天賣給村裏的錢,昨天賣出了一百多文,這樣就有一兩銀子了,沒想到這豆子也能賣出這麽多錢。”方月巧將一袋子銅錢給幾個妹妹看了看說道。
“大姐,你算算,我們這樣淨賺多少錢。”方月巧是他的大婦,以後需要她算賬,從原身的記憶中得知,她們六女都沒上過學,所以想考考她會不會算。
“啊!夫君,我不會算。”方月巧被林西這話問得啞口了。
“除去豆子的成本五文錢一斤,昨天豆子是六十斤,三百文錢,得豆腐兩百斤,這樣淨賺七百文錢。”林西計算道。
“夫君,我記得我們訂親的時候說你沒有上過學,也不識字,你怎麽會算,居然昨天還會對對聯寫詩。”方月巧這時想起來了問道。
“嘿嘿,保密,不過以後有空,我得教你們讀書識字,不然以後賬都不會算,做生意會吃虧的。”林西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隻能含糊。
“對,月巧,你可是老板娘,以後生意做大了,需要你這個賢內助幫忙。”婉兒嫂是個善解人意之人,立刻說道。
“嗯,對,那麻煩夫君教我們了。”說著,又看了看袋子裏的銅錢,六人忍不住唱起了山歌。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一行人歡聲笑語的回到了西溪村。
隻是,在回西溪村的路上,一行人並未發現被幾個女子尾隨到村口,看到林西一行人到村後那幾個女子便撤了。
回到家,林西與六女又開始了豆腐的製作,這回婉兒嫂還加入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