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車的不斷顛簸,不一會兒就已經徹底出了山,踏上了鎮裏通往縣城的官道,而胖子也主動對譚鬆噓寒問暖起來,什麽第一次出門有沒有不習慣呀之類的,譚鬆都一一恭敬客氣的回答,全然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
譚鬆心裏清楚,眼前這位就是以後自己的老板,衣食父母,可不能剛一接觸就給對方留下什麽不好的映像,那對以後可是大大的不利。
經過整整一日的風塵,終於在當日黃昏,馬車就已行到青石鎮挨鄰的一個鎮,胖子在鎮上安排了一家客棧過夜,並叮囑譚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一天的路程才能到達縣城。
在客棧用了晚飯以後譚鬆便沉沉睡去,這一覺譚鬆睡的非常香甜,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自然醒,然後又坐上了胖子在這裏雇傭的另一輛馬車便上了路。
而經過昨天一天的相處,胖子和譚鬆也熟絡了許多,聊天也更為的自然起來,而話題也逐漸多了起來。
期間,胖子也向譚鬆介紹了藥鋪也的一些的基本情況,而譚鬆從胖子的言語中也了解到,胖子之所以會開這家藥鋪到多半是因為另外一人阮姓神醫所致。
據胖子所說,他本人以前本是一名藥材商人,但是在一次運送藥材的途中,路過一片沼澤之地的時候,不慎身中瘴氣之毒。
胖子雖然經營藥材之道多年,但卻對救人治病之道完全一竅不通,而身處偏遠的沼澤之地,到城鎮請郎中顯然已是不及,眼看危在旦夕的時候,恰巧遇到同樣路過沼澤之地的阮姓神醫。
而這軟神醫的醫術竟然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居然使出了傳說中失傳已久的金針驅毒法,不費吹灰之力的就將胖子的瘴氣之毒化解了,胖子自然對這位天降的救命恩人甚是感激!
後來在得知對方對方祖上原來是醫藥世家,後來因家道中落,這才淪為一個遊方郎中時,胖子大起扶持之心,這才不惜下血本開了一家規模不小了藥鋪,而藥鋪坐鎮的正是這阮姓神醫。這讓譚鬆聽得咂舌不已的同時,心中對著阮姓神醫的醫術也是大感神奇。
兩人聊得興起之時,坐下馬車翻山越嶺、一路奔波,終於使進了譚鬆不止一次聽人提及的縣城青林城的管轄境內,而車下的管道也寬闊起來,而據胖子所說,此時到青林城的路程已經不是很遠,傍晚之前就可以進城。
這個消息可著實讓譚鬆興奮不已。畢竟譚鬆以前從沒坐過馬車,而頭一次一坐就是兩日之久,還是有點不習慣這種長如跋涉的旅程的,甚至屢次出現了暈車的現象,但是礙於胖子一直寸步不離的在身邊,譚鬆一直苦苦憋著。
現在一聽這漫長的旅途終於要告一段落了,心中怎麽能不高興?
好在,就在譚鬆苦苦的忍耐中,馬車在當天傍晚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譚鬆也見到了聞名已久的阮姓神醫,
阮神醫是一位貌約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一身書生裝扮,舉止投足間溫文爾雅,灑脫之間更帶幾分文弱之氣。此時阮姓神醫正端坐一張桌案後麵,細細翻閱著手中的一本頁麵發黃的書卷,臉上正露出些許沉吟神色。
“阮神醫好!”譚鬆麵對軟神醫神深鞠一躬,語氣中滿是謙遜之色。
譚鬆主動上前向這位阮姓神醫問好,譚鬆把自己的口氣盡量的放得比較低,他知道,以後自己如若要在這藥鋪呆下去,這位阮姓神醫可是得罪不得的!
更何況,譚鬆早在聽聞對方醫術已至化境之後,對對方的醫術可是大感神奇,心中早就暗生了要拜對方為師的想法,所以這兩條加在一起,譚鬆更要在和阮姓神醫第一次見麵時給對方留下個不壞的映像。
阮神醫伸出一隻手扶起譚鬆,這才一隻手撚著下巴胡須,細細打量其眼前少年起來,眼中露出些許讚許神色,口中用略帶磁性的溫和口吻說道,“嗯,不錯,不錯。”
但是譚鬆卻暗自沉吟起來。就在剛才對方打量自己之跡,譚鬆明顯感覺到對方眼中有一絲異樣閃過,似是震驚,也似是欣喜,雖然對方這種異樣隻是一閃而過,但是仍然還是沒能逃過譚鬆的眼睛。
不過譚鬆也沒多想,畢竟自己一個剛從大山裏出來的小屁孩,對方還能對自己什麽目的不成?多半是自己多疑了。
接下來再和對方閑聊了幾句之後,胖子就招呼人為譚鬆在後院安排了一間住處,讓譚鬆先去休息,一切等到明天再做安排。
在一間相對簡陋的小屋裏,譚鬆正枕著雙手躺在床上,此時舟車勞頓的譚鬆卻怎麽也不能入睡,他隻要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浮現出軟神醫看自己的那個異樣眼神,那個眼神讓譚鬆感到很不安,但到底是哪裏不對,他自己卻又說不上來,隻是心底的一種直覺而已。
譚鬆深呼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悶氣,然後身子一個鯉魚打挺的在木床上盤膝坐起來,接著單手托著下巴,歪著腦袋想了好一陣。
但是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先不管對方對自己有什麽目的,而譚鬆也想不出自己身上有什麽東西值得對方費心思的。所以在對方沒有表露出對自己不利的時候,還是先不要開罪對方,先想辦法討得對方歡喜,讓對方收自己為徒,傳授自己醫術才是要緊。
而等到自己真學有所成的時候,自然不用再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當個抓藥方的,自然也就能輕易的脫離對方控製,畢竟現在自己手無所長,文不成,武不就,如果貿然離開這個地方的話,很有可能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
另一方麵,譚鬆決定,一有空閑的時候,就想辦法學一些拳腳功夫,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防備軟神醫一手,他到時候如果真對自己有什麽企圖,那自己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其外,譚鬆始終覺得一個人背井離鄉的生活在外地,而且城裏麵可不比農村,什麽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學一些自保的手段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切想定之後,譚鬆終於覺得心裏舒暢了許多,伸了一個懶腰就一頭栽倒在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譚鬆洗漱完畢就被一個小廝打扮,自稱叫胡小山的家夥通知到後房用餐,譚鬆自然點頭應道就跟著胡小山出了門。
在路上,譚鬆不禁打量起了眼前和自己看起來年齡相差無幾的胡小山,隻見眼前這人同樣的和自己一樣皮膚黝黑,但是一雙大黑眼睛卻顯得極為有靈性,言語談吐之間滴溜溜的轉個不停,這足以彌補對方平淡無奇的麵容,讓人看了之後怎麽也不會把他和‘相貌平平’這個詞語聯係到一起。
而且譚鬆注意到,胡小山手掌上的老繭相當厚,整個手掌看起來相當粗糙,一看就知道也是家境出身不怎麽好的苦命孩子,這到讓同樣出身的譚鬆對其莫名增了幾分好感。
兩人穿行在後院的路上,胡小山自來熟的和譚鬆閑聊起來,譚鬆也仿佛找到了個可以說話之人,便開始和對方拉起了家常,一翻交談下來,加上譚鬆的旁敲側擊,讓終於知道胡小山家境的譚鬆暗暗心驚不已。
據胡小山所說,他是這裏招呼客人,端茶倒水的雜役,而且也是剛來不久。
而胡小山的老家也是在偏遠的山區,比起譚鬆老家所在的青石鎮是隻有過之而無不及,胡小山還有一個弟弟,其小弟剛出世不久的時候,其父親就因為在一次礦難中去世了,隻留下其母子三人靠著好不容易從那礦場老板那裏討要到少的可憐的撫恤金相依為命。
但是俗話說禍不單行,就在胡小山一家人還未從其父親遇難的打擊中走出來時,其母親又因常年太過勞累,換上了癆疾,從此臥床不起,從此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了胡小山的肩上。
眼看著弟弟一天天長大,都已經到了念書上學的年紀,但是胡小山卻根本沒有錢供弟弟念書,而母親的病情也日益加重,胡小山一咬牙,心一橫,把家裏唯一的一頭黃牛拉到鎮子上賣掉了,給母親抓了幾服藥,買了些營養品,終於母親的病情有了稍微好轉,勉強能夠生活自理。
胡小山這才把弟弟送到學堂,叮囑其好好學習後就留了些盤纏在身上,把剩下的錢交予母親後,便獨自一人到了縣城裏給各種店鋪當雜役,好能維持家庭的基本開支以及弟弟的念書的費用。
了解完一切的譚鬆不禁抬眼重新打量起了眼前的胡小山,心裏竟然有種莫名的痛楚,眼前這黝黑少年已經足以當得起‘男子漢’三個字。
譚鬆說出了幾句發自內心激勵的話後,兩人便一路無話,繞過一坐假山就到了用餐的地方。
當然,這裏隻是他們這些無足輕重的人用餐的飯堂,擺設也相對簡陋,像阮神醫那樣有地位的人可不會在這種地方吃飯。
不過對此譚鬆也沒在意,這倒不是因為譚鬆是從山裏來的窮孩子對這樣的待遇就已經很滿足了,而是譚鬆個人認為自己雖不說不上是清心寡欲的人,但也絕對並非是紙醉金迷之輩,對這些虛榮的東西,他並不是很講究。
譚鬆心裏清楚,眼前這位就是以後自己的老板,衣食父母,可不能剛一接觸就給對方留下什麽不好的映像,那對以後可是大大的不利。
經過整整一日的風塵,終於在當日黃昏,馬車就已行到青石鎮挨鄰的一個鎮,胖子在鎮上安排了一家客棧過夜,並叮囑譚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一天的路程才能到達縣城。
在客棧用了晚飯以後譚鬆便沉沉睡去,這一覺譚鬆睡的非常香甜,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自然醒,然後又坐上了胖子在這裏雇傭的另一輛馬車便上了路。
而經過昨天一天的相處,胖子和譚鬆也熟絡了許多,聊天也更為的自然起來,而話題也逐漸多了起來。
期間,胖子也向譚鬆介紹了藥鋪也的一些的基本情況,而譚鬆從胖子的言語中也了解到,胖子之所以會開這家藥鋪到多半是因為另外一人阮姓神醫所致。
據胖子所說,他本人以前本是一名藥材商人,但是在一次運送藥材的途中,路過一片沼澤之地的時候,不慎身中瘴氣之毒。
胖子雖然經營藥材之道多年,但卻對救人治病之道完全一竅不通,而身處偏遠的沼澤之地,到城鎮請郎中顯然已是不及,眼看危在旦夕的時候,恰巧遇到同樣路過沼澤之地的阮姓神醫。
而這軟神醫的醫術竟然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居然使出了傳說中失傳已久的金針驅毒法,不費吹灰之力的就將胖子的瘴氣之毒化解了,胖子自然對這位天降的救命恩人甚是感激!
後來在得知對方對方祖上原來是醫藥世家,後來因家道中落,這才淪為一個遊方郎中時,胖子大起扶持之心,這才不惜下血本開了一家規模不小了藥鋪,而藥鋪坐鎮的正是這阮姓神醫。這讓譚鬆聽得咂舌不已的同時,心中對著阮姓神醫的醫術也是大感神奇。
兩人聊得興起之時,坐下馬車翻山越嶺、一路奔波,終於使進了譚鬆不止一次聽人提及的縣城青林城的管轄境內,而車下的管道也寬闊起來,而據胖子所說,此時到青林城的路程已經不是很遠,傍晚之前就可以進城。
這個消息可著實讓譚鬆興奮不已。畢竟譚鬆以前從沒坐過馬車,而頭一次一坐就是兩日之久,還是有點不習慣這種長如跋涉的旅程的,甚至屢次出現了暈車的現象,但是礙於胖子一直寸步不離的在身邊,譚鬆一直苦苦憋著。
現在一聽這漫長的旅途終於要告一段落了,心中怎麽能不高興?
好在,就在譚鬆苦苦的忍耐中,馬車在當天傍晚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譚鬆也見到了聞名已久的阮姓神醫,
阮神醫是一位貌約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一身書生裝扮,舉止投足間溫文爾雅,灑脫之間更帶幾分文弱之氣。此時阮姓神醫正端坐一張桌案後麵,細細翻閱著手中的一本頁麵發黃的書卷,臉上正露出些許沉吟神色。
“阮神醫好!”譚鬆麵對軟神醫神深鞠一躬,語氣中滿是謙遜之色。
譚鬆主動上前向這位阮姓神醫問好,譚鬆把自己的口氣盡量的放得比較低,他知道,以後自己如若要在這藥鋪呆下去,這位阮姓神醫可是得罪不得的!
更何況,譚鬆早在聽聞對方醫術已至化境之後,對對方的醫術可是大感神奇,心中早就暗生了要拜對方為師的想法,所以這兩條加在一起,譚鬆更要在和阮姓神醫第一次見麵時給對方留下個不壞的映像。
阮神醫伸出一隻手扶起譚鬆,這才一隻手撚著下巴胡須,細細打量其眼前少年起來,眼中露出些許讚許神色,口中用略帶磁性的溫和口吻說道,“嗯,不錯,不錯。”
但是譚鬆卻暗自沉吟起來。就在剛才對方打量自己之跡,譚鬆明顯感覺到對方眼中有一絲異樣閃過,似是震驚,也似是欣喜,雖然對方這種異樣隻是一閃而過,但是仍然還是沒能逃過譚鬆的眼睛。
不過譚鬆也沒多想,畢竟自己一個剛從大山裏出來的小屁孩,對方還能對自己什麽目的不成?多半是自己多疑了。
接下來再和對方閑聊了幾句之後,胖子就招呼人為譚鬆在後院安排了一間住處,讓譚鬆先去休息,一切等到明天再做安排。
在一間相對簡陋的小屋裏,譚鬆正枕著雙手躺在床上,此時舟車勞頓的譚鬆卻怎麽也不能入睡,他隻要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浮現出軟神醫看自己的那個異樣眼神,那個眼神讓譚鬆感到很不安,但到底是哪裏不對,他自己卻又說不上來,隻是心底的一種直覺而已。
譚鬆深呼吸了一口,吐出一口悶氣,然後身子一個鯉魚打挺的在木床上盤膝坐起來,接著單手托著下巴,歪著腦袋想了好一陣。
但是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先不管對方對自己有什麽目的,而譚鬆也想不出自己身上有什麽東西值得對方費心思的。所以在對方沒有表露出對自己不利的時候,還是先不要開罪對方,先想辦法討得對方歡喜,讓對方收自己為徒,傳授自己醫術才是要緊。
而等到自己真學有所成的時候,自然不用再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當個抓藥方的,自然也就能輕易的脫離對方控製,畢竟現在自己手無所長,文不成,武不就,如果貿然離開這個地方的話,很有可能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
另一方麵,譚鬆決定,一有空閑的時候,就想辦法學一些拳腳功夫,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防備軟神醫一手,他到時候如果真對自己有什麽企圖,那自己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其外,譚鬆始終覺得一個人背井離鄉的生活在外地,而且城裏麵可不比農村,什麽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學一些自保的手段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切想定之後,譚鬆終於覺得心裏舒暢了許多,伸了一個懶腰就一頭栽倒在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譚鬆洗漱完畢就被一個小廝打扮,自稱叫胡小山的家夥通知到後房用餐,譚鬆自然點頭應道就跟著胡小山出了門。
在路上,譚鬆不禁打量起了眼前和自己看起來年齡相差無幾的胡小山,隻見眼前這人同樣的和自己一樣皮膚黝黑,但是一雙大黑眼睛卻顯得極為有靈性,言語談吐之間滴溜溜的轉個不停,這足以彌補對方平淡無奇的麵容,讓人看了之後怎麽也不會把他和‘相貌平平’這個詞語聯係到一起。
而且譚鬆注意到,胡小山手掌上的老繭相當厚,整個手掌看起來相當粗糙,一看就知道也是家境出身不怎麽好的苦命孩子,這到讓同樣出身的譚鬆對其莫名增了幾分好感。
兩人穿行在後院的路上,胡小山自來熟的和譚鬆閑聊起來,譚鬆也仿佛找到了個可以說話之人,便開始和對方拉起了家常,一翻交談下來,加上譚鬆的旁敲側擊,讓終於知道胡小山家境的譚鬆暗暗心驚不已。
據胡小山所說,他是這裏招呼客人,端茶倒水的雜役,而且也是剛來不久。
而胡小山的老家也是在偏遠的山區,比起譚鬆老家所在的青石鎮是隻有過之而無不及,胡小山還有一個弟弟,其小弟剛出世不久的時候,其父親就因為在一次礦難中去世了,隻留下其母子三人靠著好不容易從那礦場老板那裏討要到少的可憐的撫恤金相依為命。
但是俗話說禍不單行,就在胡小山一家人還未從其父親遇難的打擊中走出來時,其母親又因常年太過勞累,換上了癆疾,從此臥床不起,從此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了胡小山的肩上。
眼看著弟弟一天天長大,都已經到了念書上學的年紀,但是胡小山卻根本沒有錢供弟弟念書,而母親的病情也日益加重,胡小山一咬牙,心一橫,把家裏唯一的一頭黃牛拉到鎮子上賣掉了,給母親抓了幾服藥,買了些營養品,終於母親的病情有了稍微好轉,勉強能夠生活自理。
胡小山這才把弟弟送到學堂,叮囑其好好學習後就留了些盤纏在身上,把剩下的錢交予母親後,便獨自一人到了縣城裏給各種店鋪當雜役,好能維持家庭的基本開支以及弟弟的念書的費用。
了解完一切的譚鬆不禁抬眼重新打量起了眼前的胡小山,心裏竟然有種莫名的痛楚,眼前這黝黑少年已經足以當得起‘男子漢’三個字。
譚鬆說出了幾句發自內心激勵的話後,兩人便一路無話,繞過一坐假山就到了用餐的地方。
當然,這裏隻是他們這些無足輕重的人用餐的飯堂,擺設也相對簡陋,像阮神醫那樣有地位的人可不會在這種地方吃飯。
不過對此譚鬆也沒在意,這倒不是因為譚鬆是從山裏來的窮孩子對這樣的待遇就已經很滿足了,而是譚鬆個人認為自己雖不說不上是清心寡欲的人,但也絕對並非是紙醉金迷之輩,對這些虛榮的東西,他並不是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