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悠久璀璨的藝術長河中,吳道子宛如一顆最為耀眼的巨星,閃耀在繪畫藝術的浩瀚蒼穹。他是“畫聖”,名道玄,於公元 680 年(永隆元年)降臨陽翟(今河南禹州)這片土地,仿若藝術之神遣來的使者,為繪畫世界帶來無盡光輝,直至公元 758 年(乾元元年)前後,他的光芒才漸漸隱沒,但餘韻悠長,至今仍在世間回響。


    吳道子的一生,是一部為繪畫藝術奉獻的壯麗史詩,充滿傳奇色彩,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在歲月的長河中徐徐展開。他年少時孤苦窮困,卻似一顆被命運遺落人間的明珠,在繪畫領域展現出如流星般耀眼的天賦。他對繪畫的領悟力,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流星劃過黑暗,瞬間照亮整個藝術的天空;對色彩和線條的感知,就像獵豹捕捉獵物般敏銳,能夠在瞬間捕捉到事物的靈魂與精髓。然而,他並未依賴天賦而沾沾自喜,而是如一位虔誠的苦行僧,毅然踏上了艱苦卓絕的繪畫修行之路。


    從最初稚嫩的習畫練習開始,每一次下筆,每一道線條,都凝聚著他無數的汗水與心血,仿佛每一筆都是他在藝術殿堂的叩門之音。無論是炎炎夏日,酷熱如惡魔伸出的火焰巨舌,企圖吞噬他的意誌;還是寒冬臘月,凜冽的寒風像無數把利刃般刮過他的身軀,都無法阻擋他追求藝術完美的腳步。他手中的畫筆,就像戰士手中的寶劍,在不斷的揮舞中愈發鋒利。在無數個日夜交替中,他的畫技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逐漸褪去粗糙,綻放出耀眼光芒,那光芒如同破曉的曙光,照亮了他的藝術之路。


    早年,他投身於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門下學習書法,在書法的世界裏,他宛如一隻在知識海洋中暢遊的魚兒,貪婪地汲取著線條的韻律和節奏之美。那些書法大師的筆觸,對他而言就像是靈動的音符,在他心中奏響了藝術的旋律,為他後來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宛如埋下了一顆顆珍貴的種子,在他的藝術土壤中生根發芽,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後來,吳道子改習繪畫,不久便如一顆深埋地下的明珠,在黑暗中默默積聚能量後,終於破土而出,綻放出令人矚目的光芒。他的作品開始在世間流傳,每一幅都像是一扇通往藝術殿堂的神奇大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他所創造的繪畫世界。這些作品似有魔力,讓人一旦踏入,便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吳道子的繪畫領域廣闊無垠,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皆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尤其是佛道和人物畫,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而壁畫創作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每一幅壁畫都像是他在藝術舞台上的精彩演出。


    他的畫風獨樹一幟,宛如一陣清新而強勁的風,吹過繪畫藝術的原野。他擅長用“蘭葉狀”或“蓴菜條”的線條表現人物衣袂,這些線條像是有了生命的精靈,帶著飄舉之勢,恰似微風中翩翩起舞的彩帶,輕盈而靈動,因此他的人物畫像被讚為“吳帶當風”“冠絕於世”。他筆下的人物,每一幅都像是一首優美的詩歌,用線條和色彩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描繪人物時,他落筆磊落,每一筆都充滿了力量和自信,那筆觸就像戰場上戰士的刀劍,勇往直前,斬破虛空。他繪畫的人物生動而富有立體感,仿佛那些人物和場景都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他經常用焦墨勾線,那焦墨就像黑夜中的閃電,犀利而醒目,略加淡彩潤色後,畫麵更加生動豐富,這種繪畫風格被稱為“吳裝”,如同給畫作披上了一件華麗而神秘的外衣。


    以《天王送子圖》為例,這幅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的紙本墨筆畫(一說宋人摹本),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宛如一顆藝術明珠在異國他鄉散發著璀璨光芒。全圖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像是一個神秘的異世界,等待著觀者去探索。第一段描繪一位王者氣度的天神端坐中間,兩旁的文臣手執笏板,仿若忠誠的衛士,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如磐;仙女捧著硯台,恰似下凡的仙子,衣袂飄飄,麵容姣好;武將力士仗劍圍蛇,麵對一條由二神降伏的巨龍,那巨龍張牙舞爪,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卻又被降伏得服服帖帖,如同被馴化的猛獸,威風不再。第二段畫的是一個踞坐在石頭之上的四臂披發尊神,身後烈焰騰騰,那烈焰如同憤怒的火舌,舔舐著天空,神像形貌詭異,頗具氣勢,左右兩邊的天女神人手捧瓶爐法器,宛如在舉行一場神秘的儀式,神情莊重肅穆。第三段即《釋迦牟尼降生圖》,描繪了印度淨飯王的兒子出生的故事,畫麵中淨飯王抱著釋迦牟尼到寺廟朝謁見自在天神,諸神向他禮拜。此圖寫異域故事,卻將人、鬼神、獸等完全加以中國化,是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至唐日趨成熟的體現。圖中的人物衣紋線條流暢自然,天王的長袍線條剛硬中帶著飄逸,展現出其威嚴莊重,眾神的服飾線條則或婉轉或淩厲,體現出他們不同的姿態和神情,或恭敬、或欣喜,仿佛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眾多人物的線條交織卻絲毫不顯雜亂,每一個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都通過線條刻畫得細致入微,仿佛能聽見他們的歡聲笑語和低聲細語。背景的渲染也恰到好處,雲霧繚繞的線條輕柔舒緩,如同仙女的輕紗,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祥和的氛圍,讓人心生敬畏與向往。


    又如《孔子行教像》,現存於山東曲阜孔廟的石刻本雖為後人摹刻,但一般認為原作是吳道子所繪。畫麵中的孔子身著長袍,手持書卷,麵容和藹而睿智,宛如一位智慧的長者在向世人傳播知識,散發著知識的光輝。長袍的線條簡潔流暢,體現出孔子的高雅氣質,而其麵容的刻畫則通過色彩和細微的線條變化,展現出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世人的關愛,眼神中透露出的光芒仿佛在向弟子們傳授著千古不變的智慧,那光芒如同燈塔,照亮了無數求知者的心靈。孔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讓後人能一睹這位聖人的風采,感受他的偉大與親切。


    再看《八十七神仙卷》,這是一幅傳為吳道子所繪製的絹本白描長卷,現藏於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如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寶。圖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描繪了以東華帝君、南極帝君、扶桑大帝為主的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畫麵純以線條展現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場景,那一根根線條仿佛擁有無限的生命力,如行雲流水般充滿韻律感,像是在演奏一首氣勢恢宏的交響曲,又似一群靈動的舞者在翩翩起舞。神仙們的身姿輕盈飄逸,衣帶隨風舞動,像是在天空中飛行,仿佛不受塵世的束縛。畫麵整體色彩淡雅,卻通過巧妙的深淺變化,讓每一個神仙的麵容都慈祥而莊嚴,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璀璨而神秘。畫卷中人物的排列疏密有致,線條流暢優美,仿佛是一首用線條譜寫的華麗樂章,而色彩則為這樂章增添了更加動人的韻味,那八十七位神仙仿佛是從天上降臨人間,帶著神聖的使命和無盡的祝福,為人間帶來祥瑞。


    吳道子所畫的鬼神形象更是獨具魅力,令人既敬畏又著迷,仿佛是從神秘的冥界和奇幻的仙境中走出的生靈。比如鍾馗,在他的筆下威嚴猙獰,那犀利的眼神仿佛是兩把能看穿世間一切邪惡的利刃,寒光四射,手中的寶劍像是正義的審判之器,閃耀著神聖的光芒,似乎隨時準備斬妖除魔,維護世間的安寧。在《鬼伯》中,鬼伯的形象猙獰恐怖,卻又不失一種神秘的魅力。他的肌肉賁張,猶如堅硬的岩石,充滿了力量;毛發豎起,恰似憤怒的火焰,在風中燃燒。畫家通過對肌肉線條的強化和色彩的明暗對比,突出其力量感,那陰森的眼神和扭曲的麵容,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色彩搭配,讓人不寒而栗,卻又被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所吸引,仿佛置身於恐怖與神秘交織的世界。而那些小鬼形象,雖狡黠卻不失靈動,它們的表情和姿態中透露出一種別樣的機靈勁兒,每一個小鬼都仿佛有著自己的故事和靈魂,像是在另一個神秘的世界中有著屬於它們的精彩生活,它們在畫麵中跳躍、嬉戲,為整個畫麵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趣味。


    在山水描繪上,吳道子展現出了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他筆下的山川河流氣勢磅礴,如同大自然奏響的壯麗交響曲。那高聳入雲的峰巒,像是大地之神挺起的脊梁,堅毅而壯觀,峰巒之間雲霧繚繞,如同仙境一般,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在這雲霧之中,仿佛能聽見山間潺潺的流水聲,那聲音如同天籟之音,奏響了大自然的和諧樂章,在山穀間回蕩,縈繞在人們的耳畔。鳥兒在山林間歡快地啼鳴,仿佛在為這美麗的山水畫卷增添生機與活力,它們的歌聲在山穀間回蕩,像是在歌頌大自然的神奇,為這片寧靜的世界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他所描繪的山水,不僅僅是自然景色的再現,更是一種對大自然靈魂的捕捉,讓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比如在某一幅山水作品中,山巒以粗重的線條勾勒輪廓,表現出其雄偉,那線條像是巨人的筆觸,勾勒出大地的骨骼;山間的溪流則用細膩流暢的線條描繪,體現出水的靈動,溪流如同銀色的絲帶,在山間蜿蜒穿梭;山上的樹木用深淺不同的色彩點綴,展現出豐富的層次感,樹木像是大自然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神奇的土地。


    樓閣在他的筆下則顯得精巧別致,飛簷鬥拱、雕梁畫棟,每一處細節都彰顯出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魅力。那些飛簷像是展翅欲飛的鳥兒,承載著古人對天空的向往,它們似乎在微風中輕輕振翅,隨時準備翱翔天際;鬥拱則如同堅實的骨架,支撐起整個建築的雄偉與壯觀,宛如一位位忠誠的衛士,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雕梁畫棟上精美的圖案,像是曆史的畫卷,訴說著古代的故事和文化,每一個圖案都仿佛在低語著過去的輝煌。他用畫筆將這些古老的建築從歲月的塵埃中喚醒,讓它們在畫紙上重新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在一幅描繪宮廷樓閣的作品中,飛簷的線條向上翹起,弧度優美自然,如同新月的弧度,鬥拱的線條交錯複雜卻井然有序,像是精心編織的迷宮,梁上的圖案色彩鮮豔但不失莊重,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仿佛這些樓閣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花木在他的畫中更是千姿百態,盛開的花朵嬌豔欲滴,每一片花瓣都像是用最細膩的絲綢裁剪而成,色彩斑斕,仿佛能聞到那陣陣花香,那香味如同無形的絲線,牽引著觀者的嗅覺神經,將人們帶入一個芬芳的世界。樹木則蒼勁有力,它們的枝幹像是歲月留下的痕跡,記錄著生命的堅韌與頑強,猶如老人的手臂,雖飽經風霜,卻依然有力。枝葉在風中搖曳,像是在向人們展示它們的生機與活力,仿佛在訴說著大自然的生命之歌,它們在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聲吟唱。在一幅花鳥畫中,花朵的色彩鮮豔欲滴,花瓣的線條柔美細膩,花蕊的描繪精致入微,而旁邊的樹木枝幹粗壯,樹皮的紋理用粗糙的線條表現,樹葉隨風擺動的姿態通過線條的變化生動展現,整個畫麵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宛如一個生機勃勃的小世界。


    鳥獸在他的畫中也是活靈活現,飛鳥展翅欲飛,它們的翅膀像是天空中最美的弧線,承載著自由的夢想,如同天使的翅膀,美麗而神聖。走獸奔跑跳躍,它們的肌肉線條展現出力量之美,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仿佛下一秒就會從畫中躍出,奔向屬於它們的廣袤天地。比如畫中的雄鷹,翅膀展開的線條剛勁有力,羽毛的細節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眼神犀利,仿佛在俯瞰大地,如同王者在巡視自己的領地;而奔跑的駿馬,肌肉的線條起伏體現出其奔跑的力量,鬃毛隨風飄動的姿態生動逼真,馬蹄揚起的塵土都仿佛清晰可見,它們像是風的使者,在草原上疾馳。


    吳道子在繪畫藝術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於他刻意求新,勇於創作。他曾言:“眾皆密於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於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他不落俗套,大膽創新,把凹凸麵、陰陽麵,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合物體內在的運動,構成線條的組織規律,每一根線都符合造型傳神的要求,充滿韻律美,這種線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創造的,如同神奇的魔法絲線,編織出一個個精彩絕倫的畫麵。他的作品成為畫師們所學習的楷模,繪畫作品稱為“吳家樣”。唐人朱景玄評價他“天縱其能,獨步當世,可齊蹤於陸(探微)、顧(愷之)”,他就像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讓後來者仰望。


    他還弘揚繪畫藝術,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藝傳給下一代,使繪畫藝術後繼有人。據記載,他的弟子眾多,其中較知名的有盧棱伽、李生、張藏、韓虯、朱繇、翟琰等。他對弟子言傳身教,不是讓弟子們背誦口訣、研色等,就是讓弟子們臨摹他的畫稿,或者依照他的吩咐去填染色彩。有時,他作壁畫時隻描一個大概,其餘便讓弟子來完成,在他的影響下,弟子們也在繪畫領域各有建樹,如同繁星圍繞在明月周圍,共同閃耀在繪畫的天空。


    吳道子的畫風為唐代和宋元以來的許多畫家所效仿、借鑒。宋代畫家李公麟的樸素淡雅的“白描”,便是從吳道子“不以裝背為妙,隻以墨蹤為之”的白畫發展而來,白描成為我國繪畫上的一種新體例,如同一條新開辟的藝術道路,為後來者指引方向。在他的遺跡湮沒殆盡的今天,他仍被畫壇所熟知,因為他創造了支配民間畫壇一千多年來曆史的畫派——民間傳統畫派。唐朝以後的壁畫,如元代永樂宮、明代法崗寺壁畫等都有吳道子的影響,敦煌壁畫也不乏吳派風貌的作品,他的藝術風格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種,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傳承。


    吳道子一生主要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題材豐富多樣,如同一個裝滿奇珍異寶的寶庫。據載,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三百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每一幅壁畫都是他藝術才華的結晶。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世,這幅壁畫仿佛是一扇通往恐怖與救贖的神秘之門。《東觀餘論》記吳道子在景雲寺所畫《地獄變相》時說:“視今寺刹所圖,殊弗同。了無刀林、沸鑊、牛頭、阿房之像,而變狀陰慘,使觀者腋汗毛聳,不寒而栗。”畫中雖無恐怖的直覺形象輔助“陰慘”,卻有著比神靈鬼怪更能強烈地感動人心的力量,那力量如同無形的巨手,緊緊揪住觀者的心。據景雲寺的老僧玄縱說:“吳生(道子)畫此地獄變成之後,都人鹹觀,皆懼罪修善,兩市屠沽,魚肉不售。”其藝術效果驚人,足見吳道子在佛畫藝術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畫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真切感人,人體各部分比例精確,筆勢圓轉,衣服飄帶如迎風飄揚,後人稱這種風格“吳帶當風”,敦煌的唐宋壁畫中可見類似風格,其線描與暈染等技法也與吳道子風格相似,學者們認為敦煌壁畫中的蘭葉描與吳道子線描絕技也是一脈相承的,唐代流行的蘭葉描所描勾的形態,外柔內剛,粗壯者挺拔有力,精細者委婉柔麗。在畫史上評吳道子壁畫是“人物有八麵,生意活動。”“道子之畫如塑然。”許多學者讚歎吳道子的畫:“風雲將逼人,鬼神若脫壁”,他的壁畫就像有生命的雕塑,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吳道子的繪畫之路也充滿了趣味故事,宛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他的藝術人生中,為他的傳奇生涯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在河北定州城外的“柏林寺”,年少家貧的吳道子與一位老和尚結緣。老和尚懷揣著繪製《江海奔騰圖》壁畫的夢想,卻因畫不好而愁眉不展,那困難就像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橫亙在他的麵前。於是,老和尚帶著吳道子出遊,去觀察各地江河湖海,學習畫水。這一去就是三年,在這三年裏,吳道子如一塊幹涸的海綿遇到甘霖,盡情吸收著大自然中水的奧秘。他觀察著江河的奔騰、湖海的波瀾,那江河湖海像是一本本生動的教科書,向他展示著水的千變萬化。


    三年後,吳道子畫水技藝大進,如同羽翼漸豐的雛鳥,準備在繪畫的天空中展翅高飛。回寺後,老和尚卻病倒在床,那憔悴的麵容如同枯萎的花朵,失卻了往日的生機,讓人看了心疼不已。吳道子心懷感恩與壯誌,對師父堅定地說:“師父,我願替您畫那幅《江海奔騰圖》。”老和尚見年少的吳道子如此有誌氣,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當下就點頭答應了。


    從此,吳道子便開始了他艱苦而充滿激情的創作之旅。整整九個月,他足不出殿堂,仿佛被藝術之神施了魔法,完全沉浸在壁畫的構思與繪製中。時光在他的畫筆尖緩緩流淌,從春到夏,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專注的臉龐上,宛如給其鍍上了一層神聖的金色光輝,似是上天也在為他的專注與執著喝彩;從夏到秋,窗外的樹葉由綠變黃,隨風飄落,恰似一群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為他的畫作伴舞助興。直到深秋,吳道子才完成這幅心血之作。


    他興奮地對師父說:“師父,我已把《江海奔騰圖》畫出來了!請您去觀看。”老和尚聽聞,那原本因病而黯淡的眼神瞬間明亮起來,仿佛有星星在其中閃爍。他掙紮著起身,站在殿門口,當那幅畫映入眼簾時,隻見撲麵而來的浪花,好似一群奔騰的駿馬,馬蹄揚起的水花如同晶瑩剔透的珍珠,在陽光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又似一群歡呼雀躍的精靈,在風中嬉笑玩耍,那靈動的姿態仿佛要從畫中躍出一般。老和尚不禁仰天大笑,笑聲在殿堂中回蕩,猶如洪鍾大呂,那是對吳道子藝術成就的由衷讚歌,這笑聲裏滿是欣慰與自豪,仿佛看到了自己繪畫夢想在吳道子筆下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還有一次,吳道子去訪問某僧人,欲討杯茶喝,然而此僧卻傲慢無禮,那眼神就像冰冷的刀鋒,直直地刺向吳道子的自尊,讓他心裏一陣刺痛。吳道子氣憤之下,請來筆硯,隻見他目光如炬,手中畫筆似有了生命一般,迅即在僧房牆壁上畫了一頭驢。刹那間,那頭驢仿佛帶著他的憤怒之情活了過來,在牆上栩栩如生。


    一天晚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月光如銀紗般輕柔地灑在僧房,四周一片靜謐,唯有畫中的驢子竟掙脫了牆壁的束縛,變成了真驢。它在僧房裏惱怒異常,如同一頭發狂的野獸,滿屋地尥蹶子,那強壯有力的蹄子每落下一次,就好似敲響了一記沉悶的鼓點,震得僧房的地麵都微微顫抖。它把僧房的家具等物都踐踏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仿佛一場突如其來的龍卷風龍卷風過,所到之處無不混亂不堪。僧人從睡夢中驚醒,看到這一幕,那驚恐的表情如同見了鬼一般,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張得合不攏,嚇得渾身發抖,隻好去懇求吳道子,請他把壁上畫塗抹掉,此後才相安無事。這畫上的驢變成真的故事,雖為神奇傳說,但也足以反映出吳道子畫動物具有傳神之筆,他的畫筆仿佛擁有著點石成金的魔力,能賦予筆下之物鮮活的生命。


    又有一回,唐朝時候,畫聖吳道子來到朝雞足山,在金頂寺住宿。當晚,月色如水,輕柔地灑在他的窗前,仿佛是大自然為他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氛圍。他靈感突發,作了一幅《立馬圖》。那馬在他筆下仿佛被注入了靈魂,身姿矯健,宛如一位英勇的戰士,仿佛下一秒就會揚蹄嘶鳴,馳騁在那廣袤無垠的天地間。馬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充滿了力量,似在跳動,如同蘊含著無盡的活力,隨時準備爆發出來。


    可當他要畫最後一筆馬尾的時候,忽然感覺身體不適,如同被抽幹了力氣,整個人一下子變得虛弱無力,便隻好去禪房休息了,第二天早早下山,竟把那幅未完成的《立馬圖》給忘記了。


    吳道子下山後,禪師細看《立馬圖》,才發覺馬尾巴還沒有畫,心中十分惋惜,那惋惜之情如同珍貴的寶物遺失在茫茫大海,再也找尋不到,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將它掛在禪堂側室裏。此後,禪師每天都要在畫前燒一爐香,一來是懷念大師,那嫋嫋青煙如同連接著他與吳道子的情感紐帶,在空氣中緩緩升騰、飄散;二來是觀賞馬圖。那沒了尾巴的馬,卻越看越覺得活靈活現,好像在嘶鳴著,掙紮著要跳下來,那氣勢仿佛要衝破畫卷的束縛,馬蹄似乎隨時會踏出畫麵,在禪堂中狂奔,好似被禁錮的靈魂渴望著掙脫枷鎖,重獲自由。


    突然有一天,山下十來個農人鬧鬧嚷嚷地衝進寺院來,那嘈雜的聲音如同夏日的暴雨,劈裏啪啦地打破了寺院的寧靜。他們狀告禪師,說寺院有一匹禿尾馬糟蹋自己的莊稼。禪師百般辯解,聲音都變得沙啞了,說寺院根本不可能養馬,農人們仔細搜過寺院,也一無所獲。這時,禪師忽然想起那幅畫來,便告訴農人,自己無馬,隻有一幅吳道子大師畫的立馬圖,請他們進屋來看看。農人一看那圖上的馬,都大吃一驚,紛紛指著畫上的馬說:“就是它,天天夜裏偷吃我們的莊稼。”禪師大怒,指著禿尾畫馬罵道:“畜生,留著你害人,不如送你到火塘裏去。”話音剛落,隻見那馬竟跪了下來,兩眼流著淚,像是在哀求饒恕,那神情逼真得讓人難以置信,仿佛它真的懂得生死危機。莊稼漢們看著這神奇的一幕,覺得把它燒了也可惜,就說:“算了,隻要它誠心改悔,不再糟蹋莊稼就行了。”那匹馬像是聽懂了人話一般,眼中竟閃過一絲感激,鬃毛微微顫動,仿佛在向眾人承諾。從此,這匹馬再也沒有出現在莊稼地裏搗亂,那幅《立馬圖》也因此更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仿佛被賦予了某種靈性,在禪堂側室中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如同被神祝福過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屈尊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公成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公成子並收藏屈尊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