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時期的兩湖之地,每逢端午佳節(五月初五),恰似展開一幅韻味獨特的畫卷。
彼時,民間盛行以蘆葉精心包裹糯米而成的祭祀食品——粽子。這粽子猶如穿越時光的使者,滿懷著對先秦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追思。每逢初五,家家戶戶莊重地擺起屈原牌位,嫋嫋青煙升起,散發清幽香氣的粽子承載著人們的敬意,被虔誠地用於祭祀。在江河湖海之畔,人們懷著崇敬之情,輕輕將粽子投入水中,這莊重的儀式,便是端午節最初的模樣,如同一顆剛從泥土中探出腦袋的稚嫩嫩芽,蘊含蓬勃生命力,在歲月的潤澤下茁壯成長。
在端午節和粽子這件事上,唐玄宗李隆基可謂煞費苦心。開元十五年的端午節,他在美輪美奐的興慶宮大開禦宴,熱情遍邀群臣,舉辦了一場“端午三殿宴群臣”的盛大慶祝活動。
唐玄宗李隆基,仿若一座巍峨高聳、雄偉壯麗的山峰,屹立在盛唐波瀾壯闊的曆史舞台之上。他不僅是一位傑出卓越、威震四方的帝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才華橫溢的演奏家、詩人、書法家。他自幼接受嚴格的貴族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如一張巨大而精密的網,涵蓋創作、演奏、排練、組織和理論等各個領域。他像一位偉大的舵手,引領著盛唐音樂之船在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推動盛唐音樂邁向巔峰。他擅長作曲,才思敏捷如山間靈動跳躍的清泉,靈感一來,旋律便如泉水般自然流淌,隨意即成。他創作的音樂作品,如《霓裳羽衣曲》《紫雲回》《夜半樂》等,仿若一個個美麗動人、翩翩起舞的音符精靈,在人們耳畔輕盈舞動。他對音樂演奏充滿熱情,尤其是羯鼓,演奏技巧恰似一道震撼人心的閃電,令人驚歎不已,堪稱一絕,同時他還善於吹笛,悠揚的笛聲仿佛能夠穿越時空隧道,將人們帶入如夢如幻的世界。而且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排練者和指揮者,曾教導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那場景恰似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在指揮千軍萬馬,氣勢恢宏。
他的詩文作品也如同璀璨奪目、價值連城的寶石,涵蓋散文、五言律詩、五言排律等多種形式。他的散文,如《皇太子諸王改名敕》等,仿若一麵麵清晰明亮的鏡子,將他作為帝王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智慧清晰映照出來。他的五言律詩《幸蜀西至劍門》,生動描繪了劍閣高聳險峻的地勢,筆鋒轉折恰似人生跌宕起伏,將詩人複雜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五言排律《早登太行山中言誌》,則描繪了詩人重新登上太行山時的場景與心情,以及與太行山人民的親切交流,字裏行間充滿了他勵精圖治、建立盛唐的堅定決心和無比信心。《幸張說巡邊》展現了他對國家的深切關懷,那情感恰似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熾熱而濃烈。唐玄宗李隆基這些作品仿若一串串晶瑩剔透、圓潤光滑的珍珠,不僅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學造詣,也彰顯了他作為一位帝王的寬廣情懷和深遠遠見。他的一生恰似一部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史詩,在盛唐絢麗多彩的曆史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光輝燦爛的一筆。而端午節的粽子,在他的重視與推動下,也承載著盛唐的文化底蘊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曆史的長河中悠悠散發著獨特清香。
在曆史的浩瀚長河中,開元十五年,恰似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耀眼的光芒。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正值年富力強的壯年,四十三歲的他,猶如一輪光芒萬丈的驕陽,意氣風發地君臨天下。彼時的他,威風凜凜,霸氣十足,仿佛整個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燕國公張說已至耳順之年,六十一歲的他,仿若一棵飽經滄桑的參天大樹,雖曆經歲月磨礪,卻依舊散發著智慧光芒。他的每一道皺紋,都仿佛是歲月刻下的智慧紋路;每一根白發,都如同記載著曆史的篇章。與他並肩而立的許國公蘇頲,五十八歲的年紀,猶如一座沉穩的山峰,他們共同撐起了當時的文壇,被譽為“燕許大手筆”。然而,歲月不饒人,他們已漸漸步入生命的暮年,如同夕陽西下,雖有餘暉,卻也預示著一個文學時代的落幕。但與此同時,一個更為輝煌燦爛的時代——盛唐,正悄然來臨,似黎明的曙光,充滿著希望與活力。
這一年,王維年僅二十七歲,他宛如一顆璀璨的新星,憑借天資聰穎與才華橫溢,在長安城裏綻放出絢麗光彩。他四處交遊王公貴族,如一隻靈動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努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才情,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們心間;他的風采,恰似一道絢麗的彩虹,令人矚目。兩年後,他將狀元及第,開啟人生新的輝煌篇章,如同展翅高飛的雄鷹,衝向廣闊的天空。
同樣是二十七歲的李白,早已離開家鄉,踏上遍遊神州的征程。他就像一位不羈的俠客,仗劍天涯,追尋著心中的夢想。他的身影,在山水之間穿梭,如同一縷自由的風,無拘無束。在安陸,他結識了三十九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如同一座寧靜的湖泊,深邃而沉穩。他們的相遇,仿佛是兩顆星辰的交匯,綻放出絢麗光芒。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暢談人生,那畫麵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令人陶醉。
剛滿三十歲的王昌齡,也已進士及第,在長安城中聲名鵲起。他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鋒芒畢露,令人矚目。他的詩歌,充滿豪情壯誌,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激發著人們的鬥誌。
而此時的杜甫,還隻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在河南鞏縣南瑤灣村的老家,安靜地讀書。這個年紀的杜甫,十分調皮,正如他自己所寫:“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十五歲的他,還是個整天爬樹摘棗吃的頑皮孩子,但他的天賦也在此時初露鋒芒。“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三年後,杜甫將漫遊山東和吳越,揮筆寫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千古名句,如同一位天才的畫家,用文字描繪出壯麗的山河畫卷。
開元十五年,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後來,殷璠在《河嶽英靈集》的序言中探討盛唐詩歌的形成時,說道:“開元十五年後,聲律風骨始備矣。”於是,人們將這一年視為盛唐詩歌的元年。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中,開元十五年,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為何殷璠會將開元十五年定為如此特別的一年呢?學者們對此進行了諸多研究,但這一年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麽特別重大的事件。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等人,此時有的初露頭角,有的默默無聞,在這一年也並未做出什麽驚人之舉。不過,我們知道,在這一年的端午節,曾有一場詩酒風流的盛會。
開元十五年,玄宗禦宇,四海升平。他遙想漢武帝時,文學之士齊聚朝堂,文采斐然,那場麵如同百花盛開,絢麗多彩;魏文帝也曾廣邀詞人,作頌獻賦,那情景恰似繁星閃爍,璀璨奪目。玄宗本就是一位優秀的詩人,又逢端午佳節,豈能無詩?於是,他追慕漢武帝、魏文帝的故事,在宮中大開禦宴,遍邀群臣。眾人分韻作詩,熱鬧非凡,仿佛一場盛大的文學狂歡。
所謂“分韻作詩”,就是在紙片上各寫一個字作為韻腳字,然後放進罐子裏,眾人抓鬮。抓到哪個字,所賦詩歌就得押那個字的韻。玄宗幸運地抓到了一個“神”字,於是揮筆寫下《端午三殿宴群臣》:“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玄宗的這首詩,如同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現出端午佳節的神聖與熱鬧。詩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跳動的音符,奏響了盛唐的樂章。那“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猶如洪鍾大呂,氣勢磅礴,仿佛在訴說著天地間的神秘與和諧;“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恰似一縷縷輕柔的絲線,纏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如同一場絢麗的花事,九子粽如同一個個可愛的精靈,在花叢中爭奇鬥豔。
群臣之中,張說抓鬮抓到了“魚”字,他也不甘示弱,寫下《端午三殿侍宴應製》:“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齊長命縷,來續大恩餘。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禦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張說的詩,如同一塊精美的玉石,溫潤而富有內涵。他與玄宗的唱和,可謂一時之盛。玄宗作為曆代君王中詩才出眾之人,張說又是當時的文壇巨匠,這場盛會令人歎為觀止。但是,詩中提到的“九子粽”“長命縷”究竟是什麽東西?“蜻蜓”“蟾蜍”又是怎麽回事呢?看來,如果不了解當時端午節的風俗,還真未必能讀懂這幾首詩。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唐玄宗李隆基為何在端午節宴會群臣。一年之中,佳節眾多,但宮內端午節的慶典卻格外熱鬧。唐玄宗李隆基在詩中寫道:“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端午節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才會讓人覺得“無事不稱神”呢?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幹支紀時。所謂“端午”,其實就是午月午日的節日。以前的端午節未必在“五月五日”,但一定要在“午月午日”,具體日期則隨幹支而變動。然而,在魏晉以後,人們覺得每年都要根據幹支來推算節日日期太過麻煩,於是就把端午節固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
因為端午節本在午月午日,日月相諧,古人心目中覺得這有一種神秘的意味,所以端午節也因此變得神聖起來。當然,端午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本來,端午與夏至是兩個不同的節日,但由於相距很近,後來這兩個節日便合並了。夏至這天是長日之至,也稱“中天節”。在漢代以來的一些經學家眼中,夏至是南郊祭天的日子。唐宋時期,端午節在宮中非常重要,有很多次大型的宴會賦詩活動。宋代的一次端午宴會賦詩,蘇軾一人就寫了五十六首詩。這未嚐不和端午、夏至的重要地位有關。此次唐玄宗李隆基大宴群臣,也是唐宋時期端午宮廷禦宴的一個生動例子。
順便提一句,端午還叫“浴蘭節”,因為這一天人們用蘭花草泡水沐浴,滿身香氣,讓人不禁想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端午節也可稱為“蒲節”,因為農曆五月菖蒲成熟,人們紛紛采下菖蒲插在門上,或者用菖蒲泡酒。
說到端午的節俗,今人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吃粽子。其實,吃粽子的風俗古已有之。晉代周處的《風土記》裏記述了當時人們過端午的風俗。人們在端午的前一天,用菰菜葉子裹上黏米,把栗木、棗木燒成灰,摻進湯裏煮粽子。之所以要摻上灰,是為了增加湯的堿性,防止粽子裏的黏米在煮的時候散開。現在我們煮粽子還要加蘇打粉,也是同樣的道理。頭一天煮熟,第二天過節就可以享用了。除此之外,還要煮一隻肥大的烏龜,燉爛、去骨,在裏麵裝上鹽豆豉和秋蓼,這個和粽子一起叫做“俎龜黏米”。這個“黏米”,在晉朝時就被稱作“粽”,還稱為“角黍”。粽子的名目其實有很多,陳元靚《歲時廣記》裏說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基本上是根據粽子的形狀來命名的。
唐代的粽子都是用大米作餡兒,但以前,大多是黍米餡兒,用菰菜葉等植物葉子包裹成有角的、挺然翹然的形狀,所以稱作“角黍”。唐玄宗李隆基吃的粽子,就是用蘆葦葉包黏米做成的,跟現在的粽子基本一樣。
張說的詩裏說到的“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也正好能從周處的《風土記》裏得到印證,這就是所謂的“俎龜角黍”之“俎龜”。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常識。南方多魚,端午節吃魚也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要吃龜呢?原來,古人認為龜是水產,屬陰;而牲畜是陸產,屬陽。在龜殼裏塞進肉,就象征著“陽內陰外”“陰陽未分”。五月陽氣正盛,但陰氣也漸生,古人就用“俎龜”來象征這個月的節氣。
端午吃粽子,曆來是詩人們樂於歌詠的話題。正如蘇軾的一句詩:“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傳豈足矜。”可見,在北宋的時候,粽子已經成了端午節的代名詞。唐朝末年的徐鉉說“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吃“角黍”粽子,飲菖蒲酒,在唐宋是端午節最流行的風俗。
論吃粽子,還是蘇軾的花樣比較多。他吃的粽子,不僅有“香菰黏米”這樣傳統型的,還有很別致的“楊梅粽”:“上林珍木暗池台,蜀產吳包萬裏來。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裏得楊梅。”宋代竟有楊梅餡兒的水果粽,這在今人看來,可能比較新奇。除了楊梅粽,當時可能還有一種“薑粽”。蘇軾說:“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薑黍報豐年。”其中有“薑黍”,所謂“黍”,就是“角黍”粽子。那麽“薑黍”是否為生薑餡兒的粽子呢?這就不能確定了。
除了用葉子包裹的角粽,那時還有用筒裝的“粽子”。比如蘇軾有雲“香黍筒為粽,靈苗艾作人”,所謂“靈苗艾作人”,就是用艾草紮成人的形狀,用來辟邪。這也是古代端午的一種節俗。又如歐陽修有雲“楚俗傳筒黍,江人喜競船”,所謂“競船”就是龍舟比賽,這種風俗也一直流傳到現在。
唐玄宗李隆基的這場禦宴,吃的是粽子,但這粽子如何吃呢?宮中的吃法跟民間還真不一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也就是說,把粉團和“角黍”粽子放在金盤裏,用小牛角做成弓,用箭射,射中的才可以吃。這種宴會上的遊戲,類似“投壺”,很具有趣味性。
開元十五年,唐玄宗李隆基大宴群臣,飲酒賦詩,吃了粽子和龜、魚等食物。除了這些吃的,玄宗的詩裏還說“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這說的是端午節的另一個風俗——長命縷。
長命縷,就是現在端午節俗中的五色絲繩,因為絲繩是長而且連綿不絕的,所以古人認為這種東西可以續命。絲繩續命,當然是人們在端午節表達的一種美好願望。那長命縷,如同一道絢麗的彩虹,纏繞在人們的手腕上,仿佛在訴說著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粽子、長命縷,這些端午節俗不獨出現在玄宗的禦宴之中,在民間也很普遍。那麽,宮廷的端午禦宴有何特別之處呢?有的。張說的詩中寫道“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為何要嚐麥子和豬肉呢?原來,《禮記·月令》中說,孟夏之月,君王“乃以彘嚐麥”;季夏之月,要“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月令》這一篇文章,講了每個月君王要做些什麽,吃些什麽,對後來的影響很大,一直影響到了唐玄宗的端午禦宴。《月令》說夏天要就著麥子吃豬肉,要進龜等水產,所以這些東西都出現在了玄宗的端午餐桌上。
其實,《月令》不僅影響了君王的行為,還影響了整個社會。前麵說到“俎龜角黍”,不就是民間的端午節俗麽?甚至作為粽子的“角黍”,也有《月令》的影子。在唐玄宗的時代,粽子餡兒一般用大米,不用黍米,但人們還是習慣把它叫做“角黍”,可能就是因為《月令》中說仲夏之月,“農乃登黍”,君王要“以雛嚐黍”,即就著黍吃小雞肉。
在唐朝,端午節的時候,除了會宴群臣之外,還經常賞賜衣服。有一年端午,張九齡就轉寄給被流放在夜郎的李白兩套羅衣,李白為此寫了一首詩:“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慚君錦繡緞,贈我慰相思。鴻鵠複矯翼,鳳凰憶故池。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無獨有偶,杜甫也曾寫過一首《端午日賜衣》:“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日賜羅衣,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所以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拿到了輕羅衣衫,還是激動地寫了首詩。而端午之所以會有賜衣的習慣,主要原因還是入夏天氣變得熱了,要換成夏天穿的輕薄衣裳,君王就給群臣賜衣,以示恩寵。另外,《月令》中也說仲夏君王開始換上薄紗衣服,這些文字也有可能影響了後世的賜衣製度。
寫端午賜衣,可能還是花蕊夫人的這首《宮詞》比較有情調:“端午生衣進禦床,赭黃羅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
以上,就是開元十五年唐玄宗的端午禦宴的大致情況。從玄宗和張說的這幾首詩之中,我們似乎已經隱隱能感受到一種“盛唐氣象”,一種升平、輕鬆、自由的空氣。這場禦宴之後,張說垂垂老矣,即將卸任文壇盟主的職位,而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這些年輕人,也將陸續來到長安,共同締造一個詩歌的盛唐。他們如同璀璨的星辰,即將在曆史的天空中綻放出絢麗奪目的光彩。他們的才情與抱負,將為這個輝煌的時代增添更加絢爛的色彩。
開元十五年的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場宮廷的盛宴,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見證了過去的輝煌,也預示著未來的燦爛。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裏,詩人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同書寫著中國文學史上的壯麗篇章。他們的詩歌,將穿越時空,流傳千古,成為後人敬仰和傳頌的經典。而這個充滿詩意的端午節,也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成為人們心中一段美好的回憶。
彼時,民間盛行以蘆葉精心包裹糯米而成的祭祀食品——粽子。這粽子猶如穿越時光的使者,滿懷著對先秦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追思。每逢初五,家家戶戶莊重地擺起屈原牌位,嫋嫋青煙升起,散發清幽香氣的粽子承載著人們的敬意,被虔誠地用於祭祀。在江河湖海之畔,人們懷著崇敬之情,輕輕將粽子投入水中,這莊重的儀式,便是端午節最初的模樣,如同一顆剛從泥土中探出腦袋的稚嫩嫩芽,蘊含蓬勃生命力,在歲月的潤澤下茁壯成長。
在端午節和粽子這件事上,唐玄宗李隆基可謂煞費苦心。開元十五年的端午節,他在美輪美奐的興慶宮大開禦宴,熱情遍邀群臣,舉辦了一場“端午三殿宴群臣”的盛大慶祝活動。
唐玄宗李隆基,仿若一座巍峨高聳、雄偉壯麗的山峰,屹立在盛唐波瀾壯闊的曆史舞台之上。他不僅是一位傑出卓越、威震四方的帝王,更是一位多才多藝、才華橫溢的演奏家、詩人、書法家。他自幼接受嚴格的貴族音樂教育,音樂活動如一張巨大而精密的網,涵蓋創作、演奏、排練、組織和理論等各個領域。他像一位偉大的舵手,引領著盛唐音樂之船在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推動盛唐音樂邁向巔峰。他擅長作曲,才思敏捷如山間靈動跳躍的清泉,靈感一來,旋律便如泉水般自然流淌,隨意即成。他創作的音樂作品,如《霓裳羽衣曲》《紫雲回》《夜半樂》等,仿若一個個美麗動人、翩翩起舞的音符精靈,在人們耳畔輕盈舞動。他對音樂演奏充滿熱情,尤其是羯鼓,演奏技巧恰似一道震撼人心的閃電,令人驚歎不已,堪稱一絕,同時他還善於吹笛,悠揚的笛聲仿佛能夠穿越時空隧道,將人們帶入如夢如幻的世界。而且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排練者和指揮者,曾教導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那場景恰似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在指揮千軍萬馬,氣勢恢宏。
他的詩文作品也如同璀璨奪目、價值連城的寶石,涵蓋散文、五言律詩、五言排律等多種形式。他的散文,如《皇太子諸王改名敕》等,仿若一麵麵清晰明亮的鏡子,將他作為帝王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智慧清晰映照出來。他的五言律詩《幸蜀西至劍門》,生動描繪了劍閣高聳險峻的地勢,筆鋒轉折恰似人生跌宕起伏,將詩人複雜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五言排律《早登太行山中言誌》,則描繪了詩人重新登上太行山時的場景與心情,以及與太行山人民的親切交流,字裏行間充滿了他勵精圖治、建立盛唐的堅定決心和無比信心。《幸張說巡邊》展現了他對國家的深切關懷,那情感恰似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熾熱而濃烈。唐玄宗李隆基這些作品仿若一串串晶瑩剔透、圓潤光滑的珍珠,不僅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學造詣,也彰顯了他作為一位帝王的寬廣情懷和深遠遠見。他的一生恰似一部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史詩,在盛唐絢麗多彩的曆史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光輝燦爛的一筆。而端午節的粽子,在他的重視與推動下,也承載著盛唐的文化底蘊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曆史的長河中悠悠散發著獨特清香。
在曆史的浩瀚長河中,開元十五年,恰似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耀眼的光芒。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正值年富力強的壯年,四十三歲的他,猶如一輪光芒萬丈的驕陽,意氣風發地君臨天下。彼時的他,威風凜凜,霸氣十足,仿佛整個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燕國公張說已至耳順之年,六十一歲的他,仿若一棵飽經滄桑的參天大樹,雖曆經歲月磨礪,卻依舊散發著智慧光芒。他的每一道皺紋,都仿佛是歲月刻下的智慧紋路;每一根白發,都如同記載著曆史的篇章。與他並肩而立的許國公蘇頲,五十八歲的年紀,猶如一座沉穩的山峰,他們共同撐起了當時的文壇,被譽為“燕許大手筆”。然而,歲月不饒人,他們已漸漸步入生命的暮年,如同夕陽西下,雖有餘暉,卻也預示著一個文學時代的落幕。但與此同時,一個更為輝煌燦爛的時代——盛唐,正悄然來臨,似黎明的曙光,充滿著希望與活力。
這一年,王維年僅二十七歲,他宛如一顆璀璨的新星,憑借天資聰穎與才華橫溢,在長安城裏綻放出絢麗光彩。他四處交遊王公貴族,如一隻靈動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努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才情,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們心間;他的風采,恰似一道絢麗的彩虹,令人矚目。兩年後,他將狀元及第,開啟人生新的輝煌篇章,如同展翅高飛的雄鷹,衝向廣闊的天空。
同樣是二十七歲的李白,早已離開家鄉,踏上遍遊神州的征程。他就像一位不羈的俠客,仗劍天涯,追尋著心中的夢想。他的身影,在山水之間穿梭,如同一縷自由的風,無拘無束。在安陸,他結識了三十九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如同一座寧靜的湖泊,深邃而沉穩。他們的相遇,仿佛是兩顆星辰的交匯,綻放出絢麗光芒。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暢談人生,那畫麵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令人陶醉。
剛滿三十歲的王昌齡,也已進士及第,在長安城中聲名鵲起。他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鋒芒畢露,令人矚目。他的詩歌,充滿豪情壯誌,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激發著人們的鬥誌。
而此時的杜甫,還隻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在河南鞏縣南瑤灣村的老家,安靜地讀書。這個年紀的杜甫,十分調皮,正如他自己所寫:“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十五歲的他,還是個整天爬樹摘棗吃的頑皮孩子,但他的天賦也在此時初露鋒芒。“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三年後,杜甫將漫遊山東和吳越,揮筆寫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千古名句,如同一位天才的畫家,用文字描繪出壯麗的山河畫卷。
開元十五年,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後來,殷璠在《河嶽英靈集》的序言中探討盛唐詩歌的形成時,說道:“開元十五年後,聲律風骨始備矣。”於是,人們將這一年視為盛唐詩歌的元年。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中,開元十五年,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為何殷璠會將開元十五年定為如此特別的一年呢?學者們對此進行了諸多研究,但這一年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麽特別重大的事件。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等人,此時有的初露頭角,有的默默無聞,在這一年也並未做出什麽驚人之舉。不過,我們知道,在這一年的端午節,曾有一場詩酒風流的盛會。
開元十五年,玄宗禦宇,四海升平。他遙想漢武帝時,文學之士齊聚朝堂,文采斐然,那場麵如同百花盛開,絢麗多彩;魏文帝也曾廣邀詞人,作頌獻賦,那情景恰似繁星閃爍,璀璨奪目。玄宗本就是一位優秀的詩人,又逢端午佳節,豈能無詩?於是,他追慕漢武帝、魏文帝的故事,在宮中大開禦宴,遍邀群臣。眾人分韻作詩,熱鬧非凡,仿佛一場盛大的文學狂歡。
所謂“分韻作詩”,就是在紙片上各寫一個字作為韻腳字,然後放進罐子裏,眾人抓鬮。抓到哪個字,所賦詩歌就得押那個字的韻。玄宗幸運地抓到了一個“神”字,於是揮筆寫下《端午三殿宴群臣》:“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玄宗的這首詩,如同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現出端午佳節的神聖與熱鬧。詩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跳動的音符,奏響了盛唐的樂章。那“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猶如洪鍾大呂,氣勢磅礴,仿佛在訴說著天地間的神秘與和諧;“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恰似一縷縷輕柔的絲線,纏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如同一場絢麗的花事,九子粽如同一個個可愛的精靈,在花叢中爭奇鬥豔。
群臣之中,張說抓鬮抓到了“魚”字,他也不甘示弱,寫下《端午三殿侍宴應製》:“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齊長命縷,來續大恩餘。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禦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張說的詩,如同一塊精美的玉石,溫潤而富有內涵。他與玄宗的唱和,可謂一時之盛。玄宗作為曆代君王中詩才出眾之人,張說又是當時的文壇巨匠,這場盛會令人歎為觀止。但是,詩中提到的“九子粽”“長命縷”究竟是什麽東西?“蜻蜓”“蟾蜍”又是怎麽回事呢?看來,如果不了解當時端午節的風俗,還真未必能讀懂這幾首詩。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唐玄宗李隆基為何在端午節宴會群臣。一年之中,佳節眾多,但宮內端午節的慶典卻格外熱鬧。唐玄宗李隆基在詩中寫道:“五日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端午節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才會讓人覺得“無事不稱神”呢?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幹支紀時。所謂“端午”,其實就是午月午日的節日。以前的端午節未必在“五月五日”,但一定要在“午月午日”,具體日期則隨幹支而變動。然而,在魏晉以後,人們覺得每年都要根據幹支來推算節日日期太過麻煩,於是就把端午節固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
因為端午節本在午月午日,日月相諧,古人心目中覺得這有一種神秘的意味,所以端午節也因此變得神聖起來。當然,端午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本來,端午與夏至是兩個不同的節日,但由於相距很近,後來這兩個節日便合並了。夏至這天是長日之至,也稱“中天節”。在漢代以來的一些經學家眼中,夏至是南郊祭天的日子。唐宋時期,端午節在宮中非常重要,有很多次大型的宴會賦詩活動。宋代的一次端午宴會賦詩,蘇軾一人就寫了五十六首詩。這未嚐不和端午、夏至的重要地位有關。此次唐玄宗李隆基大宴群臣,也是唐宋時期端午宮廷禦宴的一個生動例子。
順便提一句,端午還叫“浴蘭節”,因為這一天人們用蘭花草泡水沐浴,滿身香氣,讓人不禁想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端午節也可稱為“蒲節”,因為農曆五月菖蒲成熟,人們紛紛采下菖蒲插在門上,或者用菖蒲泡酒。
說到端午的節俗,今人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吃粽子。其實,吃粽子的風俗古已有之。晉代周處的《風土記》裏記述了當時人們過端午的風俗。人們在端午的前一天,用菰菜葉子裹上黏米,把栗木、棗木燒成灰,摻進湯裏煮粽子。之所以要摻上灰,是為了增加湯的堿性,防止粽子裏的黏米在煮的時候散開。現在我們煮粽子還要加蘇打粉,也是同樣的道理。頭一天煮熟,第二天過節就可以享用了。除此之外,還要煮一隻肥大的烏龜,燉爛、去骨,在裏麵裝上鹽豆豉和秋蓼,這個和粽子一起叫做“俎龜黏米”。這個“黏米”,在晉朝時就被稱作“粽”,還稱為“角黍”。粽子的名目其實有很多,陳元靚《歲時廣記》裏說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又有九子粽”,基本上是根據粽子的形狀來命名的。
唐代的粽子都是用大米作餡兒,但以前,大多是黍米餡兒,用菰菜葉等植物葉子包裹成有角的、挺然翹然的形狀,所以稱作“角黍”。唐玄宗李隆基吃的粽子,就是用蘆葦葉包黏米做成的,跟現在的粽子基本一樣。
張說的詩裏說到的“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也正好能從周處的《風土記》裏得到印證,這就是所謂的“俎龜角黍”之“俎龜”。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常識。南方多魚,端午節吃魚也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要吃龜呢?原來,古人認為龜是水產,屬陰;而牲畜是陸產,屬陽。在龜殼裏塞進肉,就象征著“陽內陰外”“陰陽未分”。五月陽氣正盛,但陰氣也漸生,古人就用“俎龜”來象征這個月的節氣。
端午吃粽子,曆來是詩人們樂於歌詠的話題。正如蘇軾的一句詩:“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傳豈足矜。”可見,在北宋的時候,粽子已經成了端午節的代名詞。唐朝末年的徐鉉說“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吃“角黍”粽子,飲菖蒲酒,在唐宋是端午節最流行的風俗。
論吃粽子,還是蘇軾的花樣比較多。他吃的粽子,不僅有“香菰黏米”這樣傳統型的,還有很別致的“楊梅粽”:“上林珍木暗池台,蜀產吳包萬裏來。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裏得楊梅。”宋代竟有楊梅餡兒的水果粽,這在今人看來,可能比較新奇。除了楊梅粽,當時可能還有一種“薑粽”。蘇軾說:“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薑黍報豐年。”其中有“薑黍”,所謂“黍”,就是“角黍”粽子。那麽“薑黍”是否為生薑餡兒的粽子呢?這就不能確定了。
除了用葉子包裹的角粽,那時還有用筒裝的“粽子”。比如蘇軾有雲“香黍筒為粽,靈苗艾作人”,所謂“靈苗艾作人”,就是用艾草紮成人的形狀,用來辟邪。這也是古代端午的一種節俗。又如歐陽修有雲“楚俗傳筒黍,江人喜競船”,所謂“競船”就是龍舟比賽,這種風俗也一直流傳到現在。
唐玄宗李隆基的這場禦宴,吃的是粽子,但這粽子如何吃呢?宮中的吃法跟民間還真不一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也就是說,把粉團和“角黍”粽子放在金盤裏,用小牛角做成弓,用箭射,射中的才可以吃。這種宴會上的遊戲,類似“投壺”,很具有趣味性。
開元十五年,唐玄宗李隆基大宴群臣,飲酒賦詩,吃了粽子和龜、魚等食物。除了這些吃的,玄宗的詩裏還說“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這說的是端午節的另一個風俗——長命縷。
長命縷,就是現在端午節俗中的五色絲繩,因為絲繩是長而且連綿不絕的,所以古人認為這種東西可以續命。絲繩續命,當然是人們在端午節表達的一種美好願望。那長命縷,如同一道絢麗的彩虹,纏繞在人們的手腕上,仿佛在訴說著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粽子、長命縷,這些端午節俗不獨出現在玄宗的禦宴之中,在民間也很普遍。那麽,宮廷的端午禦宴有何特別之處呢?有的。張說的詩中寫道“助陽嚐麥彘,順節進龜魚”。為何要嚐麥子和豬肉呢?原來,《禮記·月令》中說,孟夏之月,君王“乃以彘嚐麥”;季夏之月,要“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月令》這一篇文章,講了每個月君王要做些什麽,吃些什麽,對後來的影響很大,一直影響到了唐玄宗的端午禦宴。《月令》說夏天要就著麥子吃豬肉,要進龜等水產,所以這些東西都出現在了玄宗的端午餐桌上。
其實,《月令》不僅影響了君王的行為,還影響了整個社會。前麵說到“俎龜角黍”,不就是民間的端午節俗麽?甚至作為粽子的“角黍”,也有《月令》的影子。在唐玄宗的時代,粽子餡兒一般用大米,不用黍米,但人們還是習慣把它叫做“角黍”,可能就是因為《月令》中說仲夏之月,“農乃登黍”,君王要“以雛嚐黍”,即就著黍吃小雞肉。
在唐朝,端午節的時候,除了會宴群臣之外,還經常賞賜衣服。有一年端午,張九齡就轉寄給被流放在夜郎的李白兩套羅衣,李白為此寫了一首詩:“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慚君錦繡緞,贈我慰相思。鴻鵠複矯翼,鳳凰憶故池。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無獨有偶,杜甫也曾寫過一首《端午日賜衣》:“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日賜羅衣,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所以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拿到了輕羅衣衫,還是激動地寫了首詩。而端午之所以會有賜衣的習慣,主要原因還是入夏天氣變得熱了,要換成夏天穿的輕薄衣裳,君王就給群臣賜衣,以示恩寵。另外,《月令》中也說仲夏君王開始換上薄紗衣服,這些文字也有可能影響了後世的賜衣製度。
寫端午賜衣,可能還是花蕊夫人的這首《宮詞》比較有情調:“端午生衣進禦床,赭黃羅帕覆金箱。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
以上,就是開元十五年唐玄宗的端午禦宴的大致情況。從玄宗和張說的這幾首詩之中,我們似乎已經隱隱能感受到一種“盛唐氣象”,一種升平、輕鬆、自由的空氣。這場禦宴之後,張說垂垂老矣,即將卸任文壇盟主的職位,而王維、李白、王昌齡、孟浩然、杜甫這些年輕人,也將陸續來到長安,共同締造一個詩歌的盛唐。他們如同璀璨的星辰,即將在曆史的天空中綻放出絢麗奪目的光彩。他們的才情與抱負,將為這個輝煌的時代增添更加絢爛的色彩。
開元十五年的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場宮廷的盛宴,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見證了過去的輝煌,也預示著未來的燦爛。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裏,詩人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同書寫著中國文學史上的壯麗篇章。他們的詩歌,將穿越時空,流傳千古,成為後人敬仰和傳頌的經典。而這個充滿詩意的端午節,也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成為人們心中一段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