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親後,方無應終日陪謝毓晚采藥曬藥、研讀醫書、陪她四處玩鬧。
以血換血的辦法雖然起初成效不錯,可是越到後期卻好像越是無用,蠱蟲也漸漸沒有活力,常常難以催動,她以為是毒素傷害蠱蟲的緣故,一直致力於怎麽調養蠱蟲。
謝毓晚一直沉溺於各種古籍,想要找到原因,方無應就一直陪著她采藥製藥,忙得沒空理他的時候,便與袁賀秋、謝祁在一處消遣,像對最平凡不過的小夫妻。
楚、黎兩國當時局勢緊張,太後一黨對謝奉之的話也信了幾分,同意以極低姿態與朝瀛交好,可是隻派出何勉便震懾住了黎國,成功風波平息,太後一黨心上又添了幾分威風與傲氣。
公主恃寵多年頗有野心,又怎會甘願放棄當前一切權利嫁去朝瀛當個擺設,日日求著要留在楚國,承歡於太後膝下。
太後也是心裏瞧不上朝瀛,又有母女之情,心上舍不得自己這唯一且極懂她心思、跟她一樣野心勃勃的女兒。
鎮北侯體察母女二人心意,便依了門客偷天換日的計策,將真的公主送出宮安頓,找了自己府上一位貌美的歌姬替公主嫁入朝瀛。
鎮北侯以為做得人不知鬼不覺,可真的公主又實在是極有野心卻不夠聰慧堅毅,受不得躲躲藏藏的苦,時常半夜被接入宮中與太後團聚、享樂。
已經出嫁的公主多次出現在宮中的消息不知道從什麽人口中走漏出去,朝野猜測四起,替嫁隱情被徹底抖落出來,遍傳四野。
朝瀛乃是蠻族建立的朝廷,這件流傳到了朝瀛,就是楚國公主瞧不起朝瀛是外族的草莽之人,所以才搞了這出卑賤歌姬變和親公主的替嫁戲碼,折盡朝瀛顏麵。
而此次楚、黎摩擦後和談,黎國既派公主和親,也替皇子向楚國求親,與之和親的人選都是真正的宗室貴女。
謝奉之尋回躲藏在外的公主,修書給朝瀛想求轉圜,朝瀛雖心有不悅,但終歸為大局有所顧慮,再派迎親使入楚國求娶公主。
朝瀛已受大辱,此次再來也算誠意十足,楚國隻要給一個過得去的解釋和台階,兩國便也能各得其所。
但太後還沉浸在戰勝的榮耀之中,態度十分倨傲,宴會尚未結束,公主披發赤足,短劍抵在脖頸間闖入拒嫁。
朝瀛來使沒得到一個解釋還被輕視侮辱,遭到公主當庭以死相逼、當場拒婚,一氣之下拂袖歸國,楚國與朝瀛的關係自此破裂,不可挽回。
謝奉之氣得不能自已,當場便殺了公主身邊那個油頭粉麵的近侍,再次令太後大怒,指責他將公主和親於蠻荒之地,還振振有詞是為國為民,居心叵測,罔顧人倫,罔顧皇家顏麵。
和親之事一波三折,徹底破裂,與潮瀛結盟不成,楚、黎兩國和親此時又再起波瀾。
黎國入楚國和親的送親使臣與和親公主於使館內被刺身亡,黎國借機翻臉要楚國給一個交代,明知是陷阱,楚國卻無法自證,兩國和親不成,紛爭再起。
次年春末,多年與黎國頗為曖昧的東昌部落內亂,而後因為內亂被朝瀛攻占滅亡,而後黎國、朝瀛頻頻接觸,謝奉之想爭取的力量倒向了黎國。
而黎國轉頭撕毀和談約定,借口送親使在楚國遇難得不到交代抽調北境軍與南府兵匯聚在邊境,共多方兵力共匯聚了二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向楚國正式宣戰,一路勢如破竹,向楚挺進。
上次摩擦隻是為今日所做的一次試探,休養多年、籌謀多年,是要打算背水一戰。
謝奉之上書要太後和天子修書致歉朝瀛並給出更多好處換取支持,必須讓黎國對朝瀛有一些防備之心,離間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
“楚、黎兩國相爭多年,朝瀛才在東境有機會發展,中原一統,與朝瀛而言也絕非好事,朝瀛此舉不過求娶不得的一時意氣,請太後、陛下體察,促成同盟,待再有兩年,對上黎國,臣仍舊有信心可一戰”。
太後卻未有半分動容,“區區朝瀛小國,謝柱國未免太過長他人誌氣了。還是在柱國心中,君上榮辱並不重要,才對哀家的女兒苦苦相逼,要去犧牲她的一生去那未開化的蠻夷之地,柱國也有掌上明珠,對此對待一個女子,於心何忍?”
“可她是我楚國的公主,受天下供養,這是她的責任,她豈可避而不聞。”,勞心盡力的老人痛心疾首,於殿前高聲替天下質問道。
太後聽後勃然大怒,當庭罵道:“家國興衰寄於女子一身,要滿庭軍將何用?區區蠻夷之地欲辱君上,滿朝大臣不思破局之道,反而苦諫君上屈從,受此脅迫折辱,荒唐至極。”
一時之間,太後一派找準時間當庭大罵謝奉之居心叵測、折辱君王,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此起彼伏。
兩派之間唇槍舌劍來往不休,謝奉之看在眼裏卻隻有回力無天之感,倨傲無知、不可救藥,當庭請旨道:“臣無用,君辱臣死,願以此身擋黎國千軍萬馬於前線,老臣請旨出征,不死不歸。”
黔驢技窮,這是他最後能為先帝囑托所做的了;將來如何,皆是這個國家的運數了。
袁賀秋跪在他父親書房門前不斷勸說,“黎國野心之大是,唯有天子暫時拉下臉麵求和朝瀛鉗製住黎國,求得休養生息的時間,將來出征才有一戰的可能。”
可袁述卻認為現在求和並不是時機又何必勸諫,袁賀秋震驚地看著自己這個父親,開口詢問道:“在爹心裏,何時才是時機?”
“其一:朝瀛不過一時之氣,他們決不願看著黎國一統,我們隻要求和,他們便會重新考慮平衡;其二,黎國有北境部落虎視眈眈,齊家必要坐鎮北境不會全力參戰也不敢拖長時間,如此聲勢浩蕩不過是虛有其形,經不住神翼軍所耗;隻要謝家和神翼軍被拖進戰爭消耗,徹底折斷謝氏一族,而後我再求和借力朝瀛和京中常備軍必能抗衡,可能會損失一些國土,但是假以時日我定可以再奪回,也唯有如此,我才有機會。”
“父親,若是黎國賭上全部背水一戰,謝家倒下之時,我們這些人當真有活路嗎?您和太後這般不顧家國安危,想置謝家於死地到底為了什麽?為了那個童謠所言的女主天下的美夢嗎?”
袁述氣急敗壞踹了他一腳,“你放肆,你在胡說什麽”
袁賀秋氣憤到雙目猩紅,艱難地從地上站起,“這一戰必定伏屍百萬,血流成河,會死無數人,所有人都逃不掉,我祝父親和太後娘娘在不可挽回之時為今天所做悔恨終身。”
讓謝家以命相拚來消耗再借力,賭對了從此再無攔路之人,為了權利,送自己人去死,拿國家安穩、百姓性命去賭,袁賀秋心中之悲憤難以名狀。
“你這逆子,你敢詛咒你老子,我看這些年我就是看在你娘的麵子上太驕縱你了。”,袁述氣急敗壞罵道。
“江山權利本是白骨堆成,你以為袁家有今日,靠的是心慈手軟嗎?謝奉之自侍先皇囑托,屢屢跋扈犯上,是他自掘墳墓。你給我老實回雲城去待著,朝廷之事你既選擇了逃離,就不要牽扯進來。”
袁賀秋不敢相信自己父親這樣偏執和盲目,在心中因血脈而存在的那點兒希冀,都讓這幾句話徹底澆滅了。
他和太後心裏最重要的是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利,為此已經蒙昧到看不清局勢,想要實現那個荒唐的美夢。
他自己洋洋灑灑寫了諫書上呈天子,想求太後能為長久計,弓一次腰,可是奏折送進宮中便沒了下文,或許比起袁家,太後更不希望謝奉之能活著,街頭巷尾那些狂悖傳言或許早就成了她心中的極度渴望,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他做不了什麽,唯有讓自己走在國破家亡前,朝廷籌備出兵,他自願請命為謝奉之先鋒,出征應敵。
如果他父親權利的寶座要用鮮血和白骨澆築,他願意將自己的血肉也堆砌在上,讓他日夜恐懼難安。
以血換血的辦法雖然起初成效不錯,可是越到後期卻好像越是無用,蠱蟲也漸漸沒有活力,常常難以催動,她以為是毒素傷害蠱蟲的緣故,一直致力於怎麽調養蠱蟲。
謝毓晚一直沉溺於各種古籍,想要找到原因,方無應就一直陪著她采藥製藥,忙得沒空理他的時候,便與袁賀秋、謝祁在一處消遣,像對最平凡不過的小夫妻。
楚、黎兩國當時局勢緊張,太後一黨對謝奉之的話也信了幾分,同意以極低姿態與朝瀛交好,可是隻派出何勉便震懾住了黎國,成功風波平息,太後一黨心上又添了幾分威風與傲氣。
公主恃寵多年頗有野心,又怎會甘願放棄當前一切權利嫁去朝瀛當個擺設,日日求著要留在楚國,承歡於太後膝下。
太後也是心裏瞧不上朝瀛,又有母女之情,心上舍不得自己這唯一且極懂她心思、跟她一樣野心勃勃的女兒。
鎮北侯體察母女二人心意,便依了門客偷天換日的計策,將真的公主送出宮安頓,找了自己府上一位貌美的歌姬替公主嫁入朝瀛。
鎮北侯以為做得人不知鬼不覺,可真的公主又實在是極有野心卻不夠聰慧堅毅,受不得躲躲藏藏的苦,時常半夜被接入宮中與太後團聚、享樂。
已經出嫁的公主多次出現在宮中的消息不知道從什麽人口中走漏出去,朝野猜測四起,替嫁隱情被徹底抖落出來,遍傳四野。
朝瀛乃是蠻族建立的朝廷,這件流傳到了朝瀛,就是楚國公主瞧不起朝瀛是外族的草莽之人,所以才搞了這出卑賤歌姬變和親公主的替嫁戲碼,折盡朝瀛顏麵。
而此次楚、黎摩擦後和談,黎國既派公主和親,也替皇子向楚國求親,與之和親的人選都是真正的宗室貴女。
謝奉之尋回躲藏在外的公主,修書給朝瀛想求轉圜,朝瀛雖心有不悅,但終歸為大局有所顧慮,再派迎親使入楚國求娶公主。
朝瀛已受大辱,此次再來也算誠意十足,楚國隻要給一個過得去的解釋和台階,兩國便也能各得其所。
但太後還沉浸在戰勝的榮耀之中,態度十分倨傲,宴會尚未結束,公主披發赤足,短劍抵在脖頸間闖入拒嫁。
朝瀛來使沒得到一個解釋還被輕視侮辱,遭到公主當庭以死相逼、當場拒婚,一氣之下拂袖歸國,楚國與朝瀛的關係自此破裂,不可挽回。
謝奉之氣得不能自已,當場便殺了公主身邊那個油頭粉麵的近侍,再次令太後大怒,指責他將公主和親於蠻荒之地,還振振有詞是為國為民,居心叵測,罔顧人倫,罔顧皇家顏麵。
和親之事一波三折,徹底破裂,與潮瀛結盟不成,楚、黎兩國和親此時又再起波瀾。
黎國入楚國和親的送親使臣與和親公主於使館內被刺身亡,黎國借機翻臉要楚國給一個交代,明知是陷阱,楚國卻無法自證,兩國和親不成,紛爭再起。
次年春末,多年與黎國頗為曖昧的東昌部落內亂,而後因為內亂被朝瀛攻占滅亡,而後黎國、朝瀛頻頻接觸,謝奉之想爭取的力量倒向了黎國。
而黎國轉頭撕毀和談約定,借口送親使在楚國遇難得不到交代抽調北境軍與南府兵匯聚在邊境,共多方兵力共匯聚了二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向楚國正式宣戰,一路勢如破竹,向楚挺進。
上次摩擦隻是為今日所做的一次試探,休養多年、籌謀多年,是要打算背水一戰。
謝奉之上書要太後和天子修書致歉朝瀛並給出更多好處換取支持,必須讓黎國對朝瀛有一些防備之心,離間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
“楚、黎兩國相爭多年,朝瀛才在東境有機會發展,中原一統,與朝瀛而言也絕非好事,朝瀛此舉不過求娶不得的一時意氣,請太後、陛下體察,促成同盟,待再有兩年,對上黎國,臣仍舊有信心可一戰”。
太後卻未有半分動容,“區區朝瀛小國,謝柱國未免太過長他人誌氣了。還是在柱國心中,君上榮辱並不重要,才對哀家的女兒苦苦相逼,要去犧牲她的一生去那未開化的蠻夷之地,柱國也有掌上明珠,對此對待一個女子,於心何忍?”
“可她是我楚國的公主,受天下供養,這是她的責任,她豈可避而不聞。”,勞心盡力的老人痛心疾首,於殿前高聲替天下質問道。
太後聽後勃然大怒,當庭罵道:“家國興衰寄於女子一身,要滿庭軍將何用?區區蠻夷之地欲辱君上,滿朝大臣不思破局之道,反而苦諫君上屈從,受此脅迫折辱,荒唐至極。”
一時之間,太後一派找準時間當庭大罵謝奉之居心叵測、折辱君王,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此起彼伏。
兩派之間唇槍舌劍來往不休,謝奉之看在眼裏卻隻有回力無天之感,倨傲無知、不可救藥,當庭請旨道:“臣無用,君辱臣死,願以此身擋黎國千軍萬馬於前線,老臣請旨出征,不死不歸。”
黔驢技窮,這是他最後能為先帝囑托所做的了;將來如何,皆是這個國家的運數了。
袁賀秋跪在他父親書房門前不斷勸說,“黎國野心之大是,唯有天子暫時拉下臉麵求和朝瀛鉗製住黎國,求得休養生息的時間,將來出征才有一戰的可能。”
可袁述卻認為現在求和並不是時機又何必勸諫,袁賀秋震驚地看著自己這個父親,開口詢問道:“在爹心裏,何時才是時機?”
“其一:朝瀛不過一時之氣,他們決不願看著黎國一統,我們隻要求和,他們便會重新考慮平衡;其二,黎國有北境部落虎視眈眈,齊家必要坐鎮北境不會全力參戰也不敢拖長時間,如此聲勢浩蕩不過是虛有其形,經不住神翼軍所耗;隻要謝家和神翼軍被拖進戰爭消耗,徹底折斷謝氏一族,而後我再求和借力朝瀛和京中常備軍必能抗衡,可能會損失一些國土,但是假以時日我定可以再奪回,也唯有如此,我才有機會。”
“父親,若是黎國賭上全部背水一戰,謝家倒下之時,我們這些人當真有活路嗎?您和太後這般不顧家國安危,想置謝家於死地到底為了什麽?為了那個童謠所言的女主天下的美夢嗎?”
袁述氣急敗壞踹了他一腳,“你放肆,你在胡說什麽”
袁賀秋氣憤到雙目猩紅,艱難地從地上站起,“這一戰必定伏屍百萬,血流成河,會死無數人,所有人都逃不掉,我祝父親和太後娘娘在不可挽回之時為今天所做悔恨終身。”
讓謝家以命相拚來消耗再借力,賭對了從此再無攔路之人,為了權利,送自己人去死,拿國家安穩、百姓性命去賭,袁賀秋心中之悲憤難以名狀。
“你這逆子,你敢詛咒你老子,我看這些年我就是看在你娘的麵子上太驕縱你了。”,袁述氣急敗壞罵道。
“江山權利本是白骨堆成,你以為袁家有今日,靠的是心慈手軟嗎?謝奉之自侍先皇囑托,屢屢跋扈犯上,是他自掘墳墓。你給我老實回雲城去待著,朝廷之事你既選擇了逃離,就不要牽扯進來。”
袁賀秋不敢相信自己父親這樣偏執和盲目,在心中因血脈而存在的那點兒希冀,都讓這幾句話徹底澆滅了。
他和太後心裏最重要的是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利,為此已經蒙昧到看不清局勢,想要實現那個荒唐的美夢。
他自己洋洋灑灑寫了諫書上呈天子,想求太後能為長久計,弓一次腰,可是奏折送進宮中便沒了下文,或許比起袁家,太後更不希望謝奉之能活著,街頭巷尾那些狂悖傳言或許早就成了她心中的極度渴望,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他做不了什麽,唯有讓自己走在國破家亡前,朝廷籌備出兵,他自願請命為謝奉之先鋒,出征應敵。
如果他父親權利的寶座要用鮮血和白骨澆築,他願意將自己的血肉也堆砌在上,讓他日夜恐懼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