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地處中部,除卻那些新的州府外,剩餘各地氣候差距不大,水稻種植時間也相同,按照季度可以分為早稻,中稻,晚稻三種。
早稻一般播種於三月底到四月初,中稻一般播種於四月初到五月底,晚稻則通常在六中下旬播種。
江南地區通常種植兩季稻,一季於四月初播種,七月初便可收獲,二季稻於七月初播種,十月中旬收獲。
(不是很懂種地,百度來的。)
使臣團此次來學習的時間剛好是中稻的種植時間。
車隊經過城郊的農田時,地裏還有人在忙活,雖因著彎腰看不清麵部,但在同一塊田裏忙活,便猜測應當是一家人。
穿著短打光著腳的男子,不光顧著地裏的活計還時不時的抬頭去看田埂。
封同和這才發現那田埂上還坐著個孩子,看著大概有六七歲,頭上紮著花繩,還是個女娃娃,口中好像在背著什麽,農田距離水泥路有些距離,意思隻能聽到是什麽“皆辛苦”。
“哈哈,這孩子也坐的住,是個有耐心的。”封同和與車架旁的侍衛聊道。
那侍衛沒有看那稚童,目光放在了路旁的一個身影上,他道:“丞相大人,您看,那處還有一個畫師。”
梁國的畫師?
封同和順著侍衛目光看去,發現水泥路旁還有一個文人,擺弄著畫架。
封同和擺手遣退了跟著的護衛,上前去看那畫師的畫。
他認識這文人右臂上綁著的綢緞,應當是宣傳部下屬各州府裏的畫師。
那畫師畫架上畫的便是這農民田間勞作的場景,不過用的畫法是他不曾見過的。
上麵的人腦袋都特別大,身子和腿加起來也不過兩個頭的高度,就連天上掛在半空的太陽,都是一張胖臉,都還在笑著。
整幅畫與麵前風景一般無二,但又處處不同,麵前場景裏是播種的是糧食,可畫裏播種的卻是希望。
整幅畫向外透露著一陣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感覺。
封同和看的渾身舒暢,莫名輕鬆,隻覺得進來趕路的困乏與辛苦都被這畫給治愈。
那畫師好似準備換個角度,扶住畫架挪動,轉身被身後的封同和嚇了一跳。
“你是?”
封同和急忙拱手行了個文人之間的禮節,稱讚道:“先生畫技出神入化,在下從未見過這般神乎其神的畫技,一時看的有些失神,還望不要見怪。”
這話裏帶著的評價太高,別說畫師本就沒有生氣,就是生氣也被一句話撫平,他右手拿著畫筆,左手拿著顏料盒,不太好擺手,但還是努力揚了揚手,麵上是藏不住的高興,聲音也帶著幾分飄然道:“無礙無礙,我這就是畫畫插畫,你看吧,不耽誤的。”
封同和點頭道謝,目光又被他手中的盒子吸引,大約有三十個左右,像是一塊整木頭掏出的凹槽,每個凹槽的大小一樣整齊地擺列著。
每個凹槽裏都有一個單獨的顏色。
畫師注意到了他的視線:“這個叫做便攜式畫盒,我們宣傳部的畫師專用的,出來帶著可方便了。”
封同和不懂,但他看出了梁國朝廷為官員所想,之前聽說會發米麵糧油布匹,就算是俸祿最低的小官也能養活的起家人。
封同和便又打聽起這畫。
畫師道:“這位大人不知道是否有聽過我梁國要舉辦幼兒學校,雖然隻是剛開始實施,但大家都很期待,我們縣裏就有一個。”
說著畫師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這畫是畫給孩子看的,所以畫的都胖了些,京中已經整理好了幼兒的課本,裏麵就有我們這裏的故事,我要將這些畫麵畫下來,送去臨安,若被選上就會刊印在課本裏,讓天下的孩子都知道這裏的樣子。
你看我這畫法也是為了迎合幼兒的審美,我們部長說了,陛下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個美好的童年,那些黑暗的事離他們很遠,所以畫裏必須是亮色,建議大家把人畫的矮一些胖一些。”
封同和心裏感慨萬千,楚國一直在征戰的路上,去年就算是學習梁國的科舉法子,也沒有來得及實施,此次再來,梁國又變了一個樣子。
去年隻是臨安才有的公交牛車,如今也出現在一些州府之中。
再看看這滿目的綠水青山,良田萬頃。
封同和饞的心肝都疼了。
但又不得不承認,隻有梁國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世界,也隻有梁皇才能有這般心思為了百姓服務。
不是他說他們楚國陛下不好,而是,雙方的關注點不同,陛下希望楚國不被任何人欺負,改變從前的處境,最好能夠是去欺負別人。
而梁皇則是,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目標在於百姓,而不是國家。
皇帝能把百姓放心裏,百姓便能將皇帝放在頭上。
楚不如梁。
……
西洲地域遼闊,多是平原,人口多以牧民為主,有了養殖場後,將人聚集起來,形成了不少的新縣。
這也是一塊大地方,劉鴻信帶著人將道路修整的差不多後,又細心的繪製了一份西洲地圖,準備帶回臨安,這些土地不能浪費,百姓們還有很多沒有活計,若是能夠在此地多設置幾個工廠,也是好事一樁。
一能增加土地利用,二能增加百姓收入,三還能引進人口。
這簡直是賺翻了的買賣。
劉鴻信已經迫不及待想回到臨安,麵見陛下。
遠在臨安的劉宗,還不知道,自己的傻兒子也會成為將來爭奪聖寵的一員。
他最近幾日一直在家中盤算,陛下前幾日召見他,把準備成立一個新部門分擔些戶部工作的想法與他說了一遍。
讓他先盤算盤算,到底要將戶部的什麽移交出去。
按照他的打算是想將那些難辦,易得罪人之事交接出去。
可戶部自古之事都是高風險高回報,雖然得罪人,但錢也是真的多。
交出去就如同在他身上割肉,就算到時候他豁出去臉麵再給要回來,對他的傷害也會變成傷疤,留在他的軀殼上。
這麽一想就更不想交出去了。
還有商戶,他承認他之前說話的聲音大了些,找陛下的頻率高了些,可商戶都是錢,梁國商稅比重不高,陛下重視商戶,不過40%左右,法定商稅率為5%(過稅2%+住稅3%)
(百度來的古代某朝代的稅收,沒什麽能考究的,就當個數字看吧。)
他隻是前段時間忙起來的時候,壓力太大,沒穩住,可如今他已經能夠正常處理這些事務,哪裏還用再開一個部門。
這新部門建設要錢吧,新官員要錢吧,本錢俸祿都要從國庫走。
“不行了,不能再想了。”劉宗捂住心口,隻覺得藏在身體裏的心髒跳的咚咚響。
心裏忍不住想起上月朝廷官員體檢時,龔中的話。
朝廷每季度一次官員體檢,百姓體檢是要求每年一次,都是一次免費,多了自己掏錢。
劉宗雖然家大業大,但他不愛往外花錢,就連報紙都是蹭的夫人的。
龔中說他多思多慮,心髒壓力大,現在還好,若是長此以往,身上的毛病就會越來越多,而且這種心理上引起的毛病不好治。
說的一大堆,許多劉宗都記不住,不過中心思想他理解,一句話,不改以後就完蛋,龔中治不好。
當然比他慘的也有,焦和雅與壽國公被龔中直接點名要減肥,說了一大堆聽不懂的名詞。
壽國公是愛吃,是個饕客。焦和雅是減不下去。
一個覺得對方不識貨,一個覺得口腹之欲低端,二人都瞧不起對方,卻被歸類到了一塊。
無人明白焦和雅那一瞬間的難受。
壽國公倔脾氣上來,拉著焦和雅理論,拉著龔中非要與龔中討論,他這是富態,尊貴之相,一般人家都養不出來這種呢。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焦和雅心底更是多了幾分難受,還好於池來的及時,壽國公為了躲他,溜的很快。
不然焦和雅估計會成為今年第一個在金鑾殿上鬥毆事故的當事人,就算沒有焦和雅練劍的功底在,壽國公也不是他的對手。
畢竟這人是出了名的中看不中用,不是身體上,是所有。
當然身體好的大臣也有。
朝廷僅有的幾個武將身體都不錯。
他們在去年龔中第一次檢查時,檢查出身上隻有些年輕時候練功或征戰時留下的暗傷,類似膝蓋痛,或者某些手指用不上力氣這種。
龔中之前早就給過方子讓他們去調理,如今檢查顯示已經好了大半,隻告訴他們要少喝些酒,一個兩個的都有了些肚子。
在劉宗看來,能靠著吃藥治好的病都不叫事,就拿龔中說的多思多慮,他怎麽能不多思多慮,他晚上睡覺,做夢逛個街都要把一分錢掰開花,如果砍價成功還能笑醒。
這種怎麽改,又不是賭錢還能戒掉。
可轉念一想,一毛不拔的人又不止他一個,陛下怎麽沒有?
早稻一般播種於三月底到四月初,中稻一般播種於四月初到五月底,晚稻則通常在六中下旬播種。
江南地區通常種植兩季稻,一季於四月初播種,七月初便可收獲,二季稻於七月初播種,十月中旬收獲。
(不是很懂種地,百度來的。)
使臣團此次來學習的時間剛好是中稻的種植時間。
車隊經過城郊的農田時,地裏還有人在忙活,雖因著彎腰看不清麵部,但在同一塊田裏忙活,便猜測應當是一家人。
穿著短打光著腳的男子,不光顧著地裏的活計還時不時的抬頭去看田埂。
封同和這才發現那田埂上還坐著個孩子,看著大概有六七歲,頭上紮著花繩,還是個女娃娃,口中好像在背著什麽,農田距離水泥路有些距離,意思隻能聽到是什麽“皆辛苦”。
“哈哈,這孩子也坐的住,是個有耐心的。”封同和與車架旁的侍衛聊道。
那侍衛沒有看那稚童,目光放在了路旁的一個身影上,他道:“丞相大人,您看,那處還有一個畫師。”
梁國的畫師?
封同和順著侍衛目光看去,發現水泥路旁還有一個文人,擺弄著畫架。
封同和擺手遣退了跟著的護衛,上前去看那畫師的畫。
他認識這文人右臂上綁著的綢緞,應當是宣傳部下屬各州府裏的畫師。
那畫師畫架上畫的便是這農民田間勞作的場景,不過用的畫法是他不曾見過的。
上麵的人腦袋都特別大,身子和腿加起來也不過兩個頭的高度,就連天上掛在半空的太陽,都是一張胖臉,都還在笑著。
整幅畫與麵前風景一般無二,但又處處不同,麵前場景裏是播種的是糧食,可畫裏播種的卻是希望。
整幅畫向外透露著一陣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感覺。
封同和看的渾身舒暢,莫名輕鬆,隻覺得進來趕路的困乏與辛苦都被這畫給治愈。
那畫師好似準備換個角度,扶住畫架挪動,轉身被身後的封同和嚇了一跳。
“你是?”
封同和急忙拱手行了個文人之間的禮節,稱讚道:“先生畫技出神入化,在下從未見過這般神乎其神的畫技,一時看的有些失神,還望不要見怪。”
這話裏帶著的評價太高,別說畫師本就沒有生氣,就是生氣也被一句話撫平,他右手拿著畫筆,左手拿著顏料盒,不太好擺手,但還是努力揚了揚手,麵上是藏不住的高興,聲音也帶著幾分飄然道:“無礙無礙,我這就是畫畫插畫,你看吧,不耽誤的。”
封同和點頭道謝,目光又被他手中的盒子吸引,大約有三十個左右,像是一塊整木頭掏出的凹槽,每個凹槽的大小一樣整齊地擺列著。
每個凹槽裏都有一個單獨的顏色。
畫師注意到了他的視線:“這個叫做便攜式畫盒,我們宣傳部的畫師專用的,出來帶著可方便了。”
封同和不懂,但他看出了梁國朝廷為官員所想,之前聽說會發米麵糧油布匹,就算是俸祿最低的小官也能養活的起家人。
封同和便又打聽起這畫。
畫師道:“這位大人不知道是否有聽過我梁國要舉辦幼兒學校,雖然隻是剛開始實施,但大家都很期待,我們縣裏就有一個。”
說著畫師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這畫是畫給孩子看的,所以畫的都胖了些,京中已經整理好了幼兒的課本,裏麵就有我們這裏的故事,我要將這些畫麵畫下來,送去臨安,若被選上就會刊印在課本裏,讓天下的孩子都知道這裏的樣子。
你看我這畫法也是為了迎合幼兒的審美,我們部長說了,陛下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個美好的童年,那些黑暗的事離他們很遠,所以畫裏必須是亮色,建議大家把人畫的矮一些胖一些。”
封同和心裏感慨萬千,楚國一直在征戰的路上,去年就算是學習梁國的科舉法子,也沒有來得及實施,此次再來,梁國又變了一個樣子。
去年隻是臨安才有的公交牛車,如今也出現在一些州府之中。
再看看這滿目的綠水青山,良田萬頃。
封同和饞的心肝都疼了。
但又不得不承認,隻有梁國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世界,也隻有梁皇才能有這般心思為了百姓服務。
不是他說他們楚國陛下不好,而是,雙方的關注點不同,陛下希望楚國不被任何人欺負,改變從前的處境,最好能夠是去欺負別人。
而梁皇則是,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目標在於百姓,而不是國家。
皇帝能把百姓放心裏,百姓便能將皇帝放在頭上。
楚不如梁。
……
西洲地域遼闊,多是平原,人口多以牧民為主,有了養殖場後,將人聚集起來,形成了不少的新縣。
這也是一塊大地方,劉鴻信帶著人將道路修整的差不多後,又細心的繪製了一份西洲地圖,準備帶回臨安,這些土地不能浪費,百姓們還有很多沒有活計,若是能夠在此地多設置幾個工廠,也是好事一樁。
一能增加土地利用,二能增加百姓收入,三還能引進人口。
這簡直是賺翻了的買賣。
劉鴻信已經迫不及待想回到臨安,麵見陛下。
遠在臨安的劉宗,還不知道,自己的傻兒子也會成為將來爭奪聖寵的一員。
他最近幾日一直在家中盤算,陛下前幾日召見他,把準備成立一個新部門分擔些戶部工作的想法與他說了一遍。
讓他先盤算盤算,到底要將戶部的什麽移交出去。
按照他的打算是想將那些難辦,易得罪人之事交接出去。
可戶部自古之事都是高風險高回報,雖然得罪人,但錢也是真的多。
交出去就如同在他身上割肉,就算到時候他豁出去臉麵再給要回來,對他的傷害也會變成傷疤,留在他的軀殼上。
這麽一想就更不想交出去了。
還有商戶,他承認他之前說話的聲音大了些,找陛下的頻率高了些,可商戶都是錢,梁國商稅比重不高,陛下重視商戶,不過40%左右,法定商稅率為5%(過稅2%+住稅3%)
(百度來的古代某朝代的稅收,沒什麽能考究的,就當個數字看吧。)
他隻是前段時間忙起來的時候,壓力太大,沒穩住,可如今他已經能夠正常處理這些事務,哪裏還用再開一個部門。
這新部門建設要錢吧,新官員要錢吧,本錢俸祿都要從國庫走。
“不行了,不能再想了。”劉宗捂住心口,隻覺得藏在身體裏的心髒跳的咚咚響。
心裏忍不住想起上月朝廷官員體檢時,龔中的話。
朝廷每季度一次官員體檢,百姓體檢是要求每年一次,都是一次免費,多了自己掏錢。
劉宗雖然家大業大,但他不愛往外花錢,就連報紙都是蹭的夫人的。
龔中說他多思多慮,心髒壓力大,現在還好,若是長此以往,身上的毛病就會越來越多,而且這種心理上引起的毛病不好治。
說的一大堆,許多劉宗都記不住,不過中心思想他理解,一句話,不改以後就完蛋,龔中治不好。
當然比他慘的也有,焦和雅與壽國公被龔中直接點名要減肥,說了一大堆聽不懂的名詞。
壽國公是愛吃,是個饕客。焦和雅是減不下去。
一個覺得對方不識貨,一個覺得口腹之欲低端,二人都瞧不起對方,卻被歸類到了一塊。
無人明白焦和雅那一瞬間的難受。
壽國公倔脾氣上來,拉著焦和雅理論,拉著龔中非要與龔中討論,他這是富態,尊貴之相,一般人家都養不出來這種呢。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焦和雅心底更是多了幾分難受,還好於池來的及時,壽國公為了躲他,溜的很快。
不然焦和雅估計會成為今年第一個在金鑾殿上鬥毆事故的當事人,就算沒有焦和雅練劍的功底在,壽國公也不是他的對手。
畢竟這人是出了名的中看不中用,不是身體上,是所有。
當然身體好的大臣也有。
朝廷僅有的幾個武將身體都不錯。
他們在去年龔中第一次檢查時,檢查出身上隻有些年輕時候練功或征戰時留下的暗傷,類似膝蓋痛,或者某些手指用不上力氣這種。
龔中之前早就給過方子讓他們去調理,如今檢查顯示已經好了大半,隻告訴他們要少喝些酒,一個兩個的都有了些肚子。
在劉宗看來,能靠著吃藥治好的病都不叫事,就拿龔中說的多思多慮,他怎麽能不多思多慮,他晚上睡覺,做夢逛個街都要把一分錢掰開花,如果砍價成功還能笑醒。
這種怎麽改,又不是賭錢還能戒掉。
可轉念一想,一毛不拔的人又不止他一個,陛下怎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