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長安的任務之後,夏先衍馬不停蹄地返回了川蜀蓉城,繼續對靈源之地進行探索。相對之前緊湊的行程來說,這次夏先衍輕鬆多了。已經開展的功法傳授工作讓他不再那麽焦慮,現在終於可以專心對靈源之地進行考察了。


    原本的計劃是直接從川蜀下黔州,去往滇雲,然後再去粵西,完成整個西南地區靈源之地的調查。但沒想到,剛進入川蜀,就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整個蜀地的水脈似乎都發生了變化!


    夏先衍驚訝地發現,長江支流上的這些水脈,仿佛在同一時間從沿岸的靈源之地獲取了靈氣,然後通過整個水脈把靈氣輸送到可以覆蓋的地區。


    浩浩蕩蕩的江水攜帶著濃鬱的靈氣與少量的造化之氣,如一條巨龍般奔騰而下,滋潤著每一寸土地,滋養著這片廣袤大地的人民。


    到了蓉城後,李風禾和曆忱雨前去邀請林青遠加入禦靈部,而夏先衍則獨自留在房間裏,開始規劃接下來的行程。望著眼前的地圖,他又又又更改了自己的計劃。


    李風禾與曆忱雨非常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很快就返回了。正如所料那般,林青遠也覺醒了靈覺,李風禾說明來意後,她就直接同意了。


    她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跟前來川蜀地區進行功法傳授工作的人員進行匯合。未來一段時間,她將和他們一同承擔起川蜀修行者功法傳授的重任。


    兩人回來後,夏先衍的計劃也已經製定完成,於是他帶領著大家徑直從蓉城乘船,沿著金馬河一路順流而下。在金馬河與府河交匯融入岷江的三江口處,著一處靈源之地,那便是江口沉銀博物館所孕育出的靈源。


    這座江口沉銀博物館坐落於川蜀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銀原址旁的岷江和府河兩江匯流形成的三角洲之上,被列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更是華夏唯一一座以金銀器為主題的博物館。


    根據華夏的曆史資料記載,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張獻忠在順著岷江轉移財物之時,不幸遭遇明將楊展的伏擊,最終戰敗船沉,無數珍貴財物隨之沉入江底。


    在過去的300多年裏,“江口沉銀”始終不曾被淡忘,一首童謠“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個成都府”因暗藏寶藏線索而在民間代代相傳。


    時間來到2016年12月,一段神秘的傳說就此揭開。華夏國家文物局批準啟動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江口沉銀遺址曆經三次水下考古發掘,共出水文物餘件,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蜀王金寶、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和“蜀世子寶”金印等文物。由此,江口沉銀博物館應運而生。


    夏先衍停船在江口停留,他用神識觀察這座靈源之地,發現這座靈源之地與岷江徹底貫通。


    源源不斷的靈氣和造化之氣從靈源之地湧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流入了岷江之中。這意味著,靈源之地的影響範圍不再局限於自身周圍,而是借助岷江,將其影響力擴展到更廣闊的區域。


    他一路下來,金馬河之中的靈氣始終沒有斷過,匯流入岷江後,靈氣又得到了江口沉銀博物館靈源之地的補充。這個發現讓夏先衍心中一動,一個新奇的想法湧上心頭,可以稱呼這種蘊含靈氣的水脈江河為“靈脈”!。也就是說,這些流經靈源之地的江河,通過靈源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靈氣,從而形成了一條充滿靈氣的靈脈。


    既然如此,那之前的金馬河可以稱之為“金馬河靈脈”同理,府河也應該被稱為“府河靈脈”。當岷江在都江堰分流成內江和外江之後,在這裏又重新匯聚成一條河流。這條河流流經整個蓉城地區,而蓉城的靈源之地卻將其靈氣匯入河流之中。就這樣,岷江靈脈正式形成!


    岷江南下又經過不同的城市,這些城市消耗著岷江靈脈之中的靈氣,但是城市中的靈源也不斷向靈脈中補充靈氣。這樣一來,靈氣豐富的地區會把多餘的靈氣帶到靈氣匱乏的地區。


    在這裏有了新的發現之後,夏先衍整個人都變得興奮不已,開始順著岷江觀察這座靈脈沿岸的變化。


    沿江順流而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眉山,夏先衍在江邊發現了一座靈源之地,是一座博物館形成的靈源——江口漢崖墓博物館靈源之地。


    以江口崖墓為依托興建起來的江口崖墓博物館,分為三個展區:一是以崖墓為主的遺址展示區,二是以明代古建築梓潼宮為陳列室的曆代文物展示區,三是以稀世少有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為內容的雕塑廳展示區。


    夏先衍在此稍作停留神識掃了一遍後便離開了,然後直奔眉山市區,他已經感覺到了,眉山市區的靈源之地。


    眉山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因為是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故鄉而聞名於世。


    一城風華,一閱千年。眉山是東坡文化的發源地,從三蘇祠、蟆頤山,到短鬆岡、中岩寺,千載於今,與蘇軾有關的大量遺址遺跡亦在眉山得到了保護與傳承。


    三蘇祠位於眉山市東坡區紗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故居。南宋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擬重建,是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吊三蘇的文化聖地。蘇軾在此生活二十六年,其多篇詩文如《南軒夢語》《記先夫人不殘鳥雀》《天石硯銘》等都回憶到兒時在此生活的情境。


    眉山是東坡文化浸潤眉山的城市文明,千載詩書城,人文第一州,三蘇祠孕育出了眉山最大的靈源之地。


    此刻,夏先衍站在岷江河畔,目光遠遠地望向三蘇祠的方向。由於他已經掌握了如何利用靈源之地的力量,所以無需親自踏入三蘇祠內部,隻需憑借自己的神識,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那裏的一切情況。當然這也是因為距離近的原因,岷江距離三蘇祠直線距離不到兩公裏,距離太遠就不行了。


    對於夏先衍來說,此次長安之行給他帶來的最大收獲,便是對自身神識的運用。風少君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傳授給了他,讓他受益匪淺。


    三蘇祠內紅牆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 “三分水,二分竹” 的特色,被兩公裏之外的夏先衍看的清清楚楚。


    夏先衍通過神識感知到了這座靈源之地所蘊含的文化,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文化精神孕育出了一座大型靈源之地。


    蘇洵被稱為“?老泉”,蘇軾被稱為“?東坡”,蘇轍被稱為“?潁濱”。他們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文學造詣極深,各具特色。?


    蘇洵的文學創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議論文,往往直接針對北宋社會的現實而作。其散文以氣勢勝,具有荀子和戰國縱橫家的雄辯之風,觀點明確,析理深透,語言犀利,結構謹嚴,妙喻連篇,呈現出雄奇高古的風格。


    蘇洵是一個“得史遷筆”的史學家、主張“有為而作”的文論家、“精深有味,語不徒發”的詩人、“博辯宏偉”的散文家和培養出蘇軾兄弟的教育家,更是一個具有離經叛道傾向的思想家、力主革新的政論家、“本好言兵”的軍事理論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麵取得很高成就,其文化內涵深厚而多元。


    蘇軾的詩詞,盡顯豪邁奔放與婉約細膩的完美融合。他既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的磅礴氣勢,展現出對曆史變遷的深刻思索和豁達胸懷;又有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的深情款款。


    他以詩詞為筆,描繪自然之美,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將西湖的神韻刻畫得入木三分;又抒發人生感悟,“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蘊含著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


    在文學創作上,蘇軾主張 “有為而作”,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他的散文縱橫捭闔,如《赤壁賦》等,既有對人生的哲學思考,又有優美的文學意境。他以其獨特的文風,打破了傳統的文學束縛,為後世樹立了典範。


    蘇軾的人生態度更是其文化內涵的重要體現。他一生曆經坎坷,多次被貶,卻始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在困境中,他能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麵對生活的磨難;又能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困苦之地尋找生活的樂趣。


    蘇軾還是一位美食家,他發明的東坡肉等美食,不僅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更成為了華夏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他以美食為媒介,傳遞著對生活的品味和追求。


    蘇軾的文化內涵豐富而深刻,他的詩詞、散文、人生態度和美食文化,共同構成了一座璀璨的文化寶庫,對華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兄長蘇軾的豪放不羈相比,蘇轍的文化內涵更加內斂和深沉。?


    蘇轍的文風和文學觀點可以總結為:文風平淡而有靈秀之氣,擅長通過敘事和議論來表達深刻的見解,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


    蘇轍的文學成就亦頗為卓越。他的散文以議論為主,語言平實卻意蘊深遠,既繼承了父親蘇洵的古文傳統,又吸收了兄長蘇軾的創新精神,形成了獨特風格。


    蘇轍在政治上也曾擔任過多個重要官職,注重民生和教育,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理念,對華夏古代的政治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離開眉山之後,夏先衍一行人一路南下,他感知到沿途岷江流域的小靈源也不斷為岷江靈脈輸入靈氣。


    到達樂山後,確定了這裏確實有兩座大的靈源之地,其中之一就是江邊的樂山大佛靈源之地,另一個則是四十公裏之外的峨眉山靈源之地。


    進入樂山後船速度開始慢了下來,江水悠悠,帶著歲月的低語,輕輕拍打著船舷,一側的山巒起伏,青山如黛,遠看雲霧繚繞,近看翠影搖曳。


    夏先衍下令讓船隻向大佛靠攏,他站在船頭遠遠望去,隻見樂山大佛依山而鑿,端坐在淩雲山棲鸞峰西壁。那龐大的身軀與山體渾然一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拔地而起,直插雲霄。佛頭與山齊,頭頂的螺髻排列整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古樸而神秘的光芒。


    大佛的麵容慈祥而莊嚴,雙目微閉,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慈悲與智慧。那微微上揚的嘴角,似是在默默誦讀著世間的慈悲經卷,又似在為蒼生祈福,庇佑這方土地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隨著船隻的緩緩靠近,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大佛的雄偉壯觀。它那高挺的鼻梁,線條流暢;方麵大耳,額頭寬廣,麵如方田,仿佛能承載世間所有的苦難與哀愁。大佛的耳朵長垂至肩,似乎在傾聽著岷江的悠悠訴說和眾生的虔誠祈願。


    他的袈裟紋理已經被植物覆蓋,但仍可透過縫隙看到那細膩的紋路,每一道褶皺都像是歲月鐫刻的痕跡,記錄著千年來的風雨滄桑。大佛的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給人一種沉穩、莊重之感,仿佛在以一己之力鎮壓著三江的洶湧波濤,守護著過往的船隻和芸芸眾生。


    在大佛另一側的牆壁上,遊人順著階梯而下,有人發現了停靠在邊上不屬於景區的船好奇的打量著。有工作人員朝著船上揮了揮似乎在示意他們不要靠的太近,王言笑著跟平台上的工作人員解釋了一下,就在這裏考察一會兒就走。工作人員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來靈源之地進行調查的人員。


    夏先衍仔細觀察了一番周圍環境和地形地貌,然後用神識對整個靈源之地進行了全麵的調查。經過調查發現,這裏孕育而生的靈源之地,與岷江融為一體,成為了岷江靈脈的一部分。這個靈源之地不僅維係著岷江的靈脈,還通過岷江靈脈將造化之氣傳遞到了樂山市區。


    最後也確定了這裏的靈源是由佛教石窟文化孕育而生的,夏先衍感受到了腳下江水滔滔、奔騰不息的力量,他突然意識到,靈脈可能具有傳遞靈源信息的功能,那麽接下來就不用親自去峨眉山靈源之地了。


    隻需要找一條從峨眉山下來的河流就能大致了解峨眉山靈源的具體情況。李風禾打開地圖找到了一條發源於峨眉山的河流——峨眉河。


    於是他們離開了樂山大佛腳下,開始進入大渡河,根據地圖找到了匯流進入大渡河的峨眉河。這條發源於峨眉山的河流,流淌的河水中傳遞著峨眉山靈源之地的信息。夏先衍通過探查峨眉河對峨眉山靈源之地了解個大概。


    峨眉山是華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之一。但是孕育峨眉山靈源之地的文化卻不僅僅是佛教文化,還有道教文化,武術文化以及?山茶文化?。


    峨眉山在較長的曆史時期內,是道教佛教並存,各自發展的地方。在峨眉山的發展過程中,道教和佛教的力量時有消長,發展時有興衰。唐宋時代,兩教比較盛行。到了明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無峰不寺,緇流往來;而道教則日趨式微,宮觀幾無人進祀。到了清代初期,道教泯滅,全山宮觀改為寺廟,獨尊普賢菩薩,從此峨眉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普賢道場。


    如今的峨眉山雖然沒有道觀,沒有道士,但是依然保留有許多道教遺跡。


    峨眉山的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當時,?張道陵在此創立了“?五鬥米道”,即?天師道,峨眉山因此成為道教的重要聖地。峨眉山曾一度成為道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無數的信徒前來朝拜。?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將峨眉山列為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稱之為“?靈陵太妙洞天”。?


    峨眉武術是起源於四川峨眉山地區並廣泛流傳於整個川蜀乃至西南地區的武術的總稱。峨眉武術孕育時間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成型於春秋戰國,以白猿祖師(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為曆史依據。


    峨眉武術形成於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傳於巴蜀(西南大部)地域範圍內的武術各流派由於相近的地理環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風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術”相稱,形成為以峨眉山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術派係——峨眉派。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成就了“峨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的美譽。在峨眉山有文字記載以來4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中,峨眉山茶史及其茶文化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它們同峨眉山道、釋、儒文化及峨眉派武術文化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觀,根據可以考究的古典文獻,峨眉山茶史即茶事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區最早出現的原始農耕時期,這一時期大致距今有3000餘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闌風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闌風伏雨並收藏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