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芝心裏的疑慮一天天加重。她緘默不語。跟謝啟德說什麽,沒有根據來由,淨挑撥小兒子和謝啟德之間的父子關係。然而直覺非常不妙。這個謝春生一定在憋著什麽大招,許榮芝擔心這貨終有一天將全家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許榮芝何嚐不知道對於大兒子謝秋明的離世,她和丈夫難辭其咎。隻是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不是要麵對生活的磨難。最優秀的大兒子沒了,她是這個世界最痛心的人,那是她第一次身為母親擁有的長子啊。那麽一個萌噠噠的軟糯糯的小萌娃,在她最重要的一段身份變換的過程裏,她是多麽感恩和知足。
謝秋明腦子特別好用,她早早就發現了,帶著望子成龍的期盼,她帶孩子的時候總是為孩子朗讀點什麽。《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她不遺餘力地用好零碎時間,收獲和回報很驚人。謝秋明五歲的時候就能奶聲奶氣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背對全本的《三字經》和《弟子規》,唐詩宋詞會背二三百首之多。
會背也就罷了,他還明白字裏行間的意思。那會兒的許榮芝,完全相信謝秋明會有一個燦爛無比的未來。
許榮芝還記得有一次,謝秋明大概六七歲,她和自己的小姐妹帶著各自的小孩兒去春遊。東方廠當時的青年工人,待遇比周邊其他廠子好,所以大家很有興致帶著孩子各種名目地玩。她們帶了戶外運動用的的那種氣爐氣罐,就是想著孩子需要熱奶也好,大人想要喝茶也好,都有辦法能有特別熱乎的東西吃喝。
大家都捧了牛奶或者奶茶咖啡在喝的時候,許榮芝說這可真好。再也說不出什麽。所有的人都微微笑著,小小的謝秋明說:“幾朵野花,一杯熱茶。看行人三三兩兩,啃漢堡回味無窮。真好。媽媽說。”
一群人都驚呆了。許榮芝的自豪油然而生。看吧,這是我兒子。她和謝啟德不免得意。那會兒,同齡的青工們都在傳說,東方廠的那兩口子是人物,孩子養得真好。怎麽個好法?哎呀,那就是啥都會,會背詩詞,會背很多東西,還會自己寫詩,嘎嘎好。
謝秋明就是這樣,給弟妹做著榜樣長大的。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謝啟德晚上在被窩裏跟老婆說,“我們這秋明以後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吧。那種隻能在電視機裏看到的人物。”許榮芝雖然說你低調點兒,咱還上中學呢,以後都沒影的事兒。別讓人家笑話咱,沒見過世麵。
謝秋明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因為她許榮芝當媽的不夠格,讓孩子心灰意冷決絕而去,許榮芝的一小半生命都死掉了,精氣神兒沒了。長子沒了之後,兩口子老得飛快,麵部表情都缺失了不少,很長時間他倆都不會笑了。
小兒子謝春生對父母的恨,他們怎麽不清楚。他們對自己也恨啊,那麽好的孩子,給養丟了,沒了,這不是父母的錐心之痛是什麽。孩子們恨就對了,許榮芝自己也恨。但是上有老下有小,能丟下這一切跟了秋明去嗎?不能,那豈不是更不負責任了。死了的人已經走了,活著的人更艱難啊。
這段時間,謝春生不太對勁兒,許榮芝一直隱隱地擔著心。她擔心謝春生去找外孫女陳珊的麻煩。上次被他聽了點有的沒的,他的眼神讓母親許榮芝害怕,這是賭徒的眼神。他要幹什麽?
跟女兒女婿通報了那天的失誤,就是希望女兒女婿能護佑外孫女,陳珊。那是個多好的孩子啊,單純可愛,宅心仁厚。雖然,這孩子跟謝家和陳家都沒有血緣關係,並不妨礙她的招人喜愛。陳珊的靈氣,在某種程度上,一度讓老領口誤以為這是秋明投胎而來的孩子。
前天,陳珊打電話給外婆,說:“外婆你快過生日了吧,想要什麽給我說,我給你買,我發了一筆很大的獎金,好多錢呐!你說要什麽我買給你,真的,別擔心,我有好多錢。女人八十也是花,我給您買新衣服和帽子吧,再買一個蛋糕一束花?還能買個金手鐲呢!”
許榮芝看到了電視上的新聞,好像是什麽國社科還是國自科項目,珊珊拿了個非常大的獎,還有什麽市場轉化,新聞上說珊珊拿到手的獎金是五十萬。看電視的老兩口嚇了一跳,多少?五十萬,那不是都快能買房子了!我的天呢。
許榮芝何嚐不知道對於大兒子謝秋明的離世,她和丈夫難辭其咎。隻是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不是要麵對生活的磨難。最優秀的大兒子沒了,她是這個世界最痛心的人,那是她第一次身為母親擁有的長子啊。那麽一個萌噠噠的軟糯糯的小萌娃,在她最重要的一段身份變換的過程裏,她是多麽感恩和知足。
謝秋明腦子特別好用,她早早就發現了,帶著望子成龍的期盼,她帶孩子的時候總是為孩子朗讀點什麽。《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她不遺餘力地用好零碎時間,收獲和回報很驚人。謝秋明五歲的時候就能奶聲奶氣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背對全本的《三字經》和《弟子規》,唐詩宋詞會背二三百首之多。
會背也就罷了,他還明白字裏行間的意思。那會兒的許榮芝,完全相信謝秋明會有一個燦爛無比的未來。
許榮芝還記得有一次,謝秋明大概六七歲,她和自己的小姐妹帶著各自的小孩兒去春遊。東方廠當時的青年工人,待遇比周邊其他廠子好,所以大家很有興致帶著孩子各種名目地玩。她們帶了戶外運動用的的那種氣爐氣罐,就是想著孩子需要熱奶也好,大人想要喝茶也好,都有辦法能有特別熱乎的東西吃喝。
大家都捧了牛奶或者奶茶咖啡在喝的時候,許榮芝說這可真好。再也說不出什麽。所有的人都微微笑著,小小的謝秋明說:“幾朵野花,一杯熱茶。看行人三三兩兩,啃漢堡回味無窮。真好。媽媽說。”
一群人都驚呆了。許榮芝的自豪油然而生。看吧,這是我兒子。她和謝啟德不免得意。那會兒,同齡的青工們都在傳說,東方廠的那兩口子是人物,孩子養得真好。怎麽個好法?哎呀,那就是啥都會,會背詩詞,會背很多東西,還會自己寫詩,嘎嘎好。
謝秋明就是這樣,給弟妹做著榜樣長大的。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謝啟德晚上在被窩裏跟老婆說,“我們這秋明以後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吧。那種隻能在電視機裏看到的人物。”許榮芝雖然說你低調點兒,咱還上中學呢,以後都沒影的事兒。別讓人家笑話咱,沒見過世麵。
謝秋明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因為她許榮芝當媽的不夠格,讓孩子心灰意冷決絕而去,許榮芝的一小半生命都死掉了,精氣神兒沒了。長子沒了之後,兩口子老得飛快,麵部表情都缺失了不少,很長時間他倆都不會笑了。
小兒子謝春生對父母的恨,他們怎麽不清楚。他們對自己也恨啊,那麽好的孩子,給養丟了,沒了,這不是父母的錐心之痛是什麽。孩子們恨就對了,許榮芝自己也恨。但是上有老下有小,能丟下這一切跟了秋明去嗎?不能,那豈不是更不負責任了。死了的人已經走了,活著的人更艱難啊。
這段時間,謝春生不太對勁兒,許榮芝一直隱隱地擔著心。她擔心謝春生去找外孫女陳珊的麻煩。上次被他聽了點有的沒的,他的眼神讓母親許榮芝害怕,這是賭徒的眼神。他要幹什麽?
跟女兒女婿通報了那天的失誤,就是希望女兒女婿能護佑外孫女,陳珊。那是個多好的孩子啊,單純可愛,宅心仁厚。雖然,這孩子跟謝家和陳家都沒有血緣關係,並不妨礙她的招人喜愛。陳珊的靈氣,在某種程度上,一度讓老領口誤以為這是秋明投胎而來的孩子。
前天,陳珊打電話給外婆,說:“外婆你快過生日了吧,想要什麽給我說,我給你買,我發了一筆很大的獎金,好多錢呐!你說要什麽我買給你,真的,別擔心,我有好多錢。女人八十也是花,我給您買新衣服和帽子吧,再買一個蛋糕一束花?還能買個金手鐲呢!”
許榮芝看到了電視上的新聞,好像是什麽國社科還是國自科項目,珊珊拿了個非常大的獎,還有什麽市場轉化,新聞上說珊珊拿到手的獎金是五十萬。看電視的老兩口嚇了一跳,多少?五十萬,那不是都快能買房子了!我的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