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因村:五蓮縣牆夼水庫上遊的翡翠明珠與生態智慧》


    在山東半島的腹地,五蓮縣境內,有一處鮮為人知卻又令人驚豔的世外桃源——仲因村。它藏匿於牆夼水庫上遊的秀美山水之間,猶如一顆未經雕琢的翡翠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仲因村不僅擁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風光,更在生態建設、曆史文化及鄉村振興方麵展現出獨到的智慧與魅力。


    一、自然的恩澤,生態的綠洲


    仲因村倚靠連綿的山脈,俯瞰碧波蕩漾的牆夼水庫,四周被茂密的植被所包圍,空氣清新,水質純淨。春夏之際,萬紫千紅,鳥語花香;秋冬之時,層林盡染,霜雪鋪白。村旁的小溪清澈見底,魚兒悠遊其中,偶爾幾聲清脆的鳥鳴打破了山間的寂靜,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之中。這裏的每一處景色,都是大自然最真實的饋贈,也是仲因村生態綠洲的真實寫照。


    二、曆史的積澱,文化的沃土


    仲因村雖然遠離塵囂,但其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使其獨具魅力。村中散落著一些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它們見證了時光的流轉和家族的興衰。每年的傳統節日,村民們仍保持著祭祖、賽龍舟、舞獅等風俗習慣,這些儀式不僅僅是對過去的紀念,更是文化血脈的延續。村裏的老藝人擅長各種民間藝術,如剪紙、陶藝、皮影戲等,他們的作品精美絕倫,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與情感。


    三、綠色轉型,鄉村振興的典範


    近年來,仲因村緊抓機遇,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的政策導向,走出了一條綠色轉型的特色發展之路。村集體鼓勵村民種植有機作物,如綠茶、獼猴桃、山藥等,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也拓寬了銷售渠道。借助互聯網+農業的東風,仲因村的產品遠銷各地,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此外,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仲因村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建設了多個生態農場和民宿,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田園生活,感受鄉村的魅力,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四、和諧社區,幸福家園的共建


    仲因村高度重視社區建設,致力於打造一個和諧、宜居的幸福家園。村兩委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如修建公路、安裝路燈、設立垃圾回收點等,極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同時,村內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農民運動會、書畫展、音樂會等,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值得稱讚的是,村裏成立了互助小組,幫助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


    五蓮縣仲因村古塔


    在山窮水盡之時,忽然間,我又想起了縣博物館的一個領導,或許他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於是,我就撥通了他的電話,當我說起這座古塔時,他說手頭上沒有關於這座古塔的文字材料,其還以為是高澤鎮的萊公塔,關於這座古塔的來曆他也沒有太多的答案,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他說這並不奇怪,因為在漢代以前,我們這裏的文明是很發達的。我想也是,山東大地是由齊國、魯國和莒國組成,齊桓公執政時期的齊國在當時是非常強盛的,而魯國以孔子為代表也蜚聲海內外,惟有莒國名聲較小,是當時的一個小國,但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強盛之邦,齊桓公到莒國避難時就留下了“勿忘在莒”的典故和“管鮑之交”的成語。而現在新修建的莒國古城離我們這裏隻有50多公裏。所以,這領導說的不奇怪應是基於此而言,他說我們現在博物館裏的藏品大都是漢代以前的,由汪湖鎮的張家仲崮的漢墓出土,並遺憾的說古跡遺址都淹在牆夼水庫的下麵了,已無法發掘。


    他的這些提示似乎提醒了我,在小時候,村後的黃土裏,不時地會有人拾到一些古舊,隻是沒有人在意,還有村裏的有些地名也讓人們覺得好生奇怪,比如驢屎蓋子、羊腸子、馬鞍子、豬尾巴溝等,按照我的猜測,應該是古代的墟市遺址,這或許與之是相吻合的。


    為什麽古塔的信息會如此之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這些齊魯之邦的新新人類,曆史記載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徙而來,還有一些姓氏都是來自江蘇省的東海縣,對以前的文明缺乏了解這也很正常。


    帶著諸多的疑問,我曾經多次考證這座古塔會不會和靈姑山之間有一定的聯係。靈姑山上有座廟,在我小時候,有一塊斷碣上麵,約略寫著同治年間重修的字樣,靈姑山是當地人祈雨的神山,當地有句諺語:“靈姑山戴帽,大雨不久就來到。”而在距靈姑山以北不遠的高澤鎮,有個昆山侯國,巧合的是這裏也有一個萊公塔和靈山寺,摘錄有關文獻如下:


    “萊公塔”位於五蓮縣高澤鎮境內昆山腳下清水溪旁。在綠樹叢中有一塊500平方米的開闊地,屹立著一座已有六百餘年的“萊公塔”。塔呈六角形,直徑約兩米,高六米半,灰磚結構。當地人稱其為“萊公和尚塔”。“萊公塔”是萊公和尚楊化的舍利塔。楊化是南宋末年抗擊金兵的一位民族英雄。入靈山寺隱姓埋名,取法號曰“萊公”。其寺院就在“萊公塔”以東的開闊地上,現僅存遺址。據傳,楊化來此不幾年因老住持圓寂歸西,他就做了靈山寺的住持。萊公當了靈山寺的住持以後,重整寺規,又著手籌資修寺,曆時數載,寺院煥然一新。寺院內大殿、配殿皆雕梁畫棟,琉瓦紅牆,金碧輝煌。從此靈山寺聞名遐邇。


    寺院麵對昆山,風景如畫,為便於遊人徒步登山賞景,修築了一座石墩磚拱單孔橋,名曰“老楓橋”。據史載,橋因山門前的紅楓而得名。這溪水伴楓橋形成了昆山一景。清光緒《日照縣誌》載:“老楓橋建於宋代,橋畔鐫‘老楓化人’四字,係明代隱士張暹所書。” “老楓化人”四字刻於溪畔南石壁上,字已模糊不清。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萊公坐化而終,壽高一百三十歲。眾僧對其虔敬尊重,遂為之建塔。


    我也曾經駐足過齊國故都臨淄,從那車轔轔馬蕭蕭的戰車遺址,看到了曆史的浩繁;從那碩大的青塚漢墓,看到了王侯的威武。一馬平川的黃土地下,到底埋藏著怎樣的漢前秘史?


    顧盼遠古,時空綿延,撫今追昔,思緒萬千。一個是靈山寺,一個是靈姑山,一個是仲因塔,這裏麵會不會有著千絲萬縷的交集?麵對浩繁的曆史,高澤湖底的古城又有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藏品?埋沒著怎樣的史前文明?


    一個個不得而知,或許永遠成謎,或許---這就是曆史。


    千尋萬尋,我尋不到答案;苦思冥想,我終不得其解。


    於是乎,與有心人共享那一曲《曆史的天空》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鄉美0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東人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東人秦並收藏家鄉美0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