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山,魯東南第一高山,史上著名的宋代文學大家蘇軾曾多次賦詩讚美其雄奇巍麗。就在這座名山之前、五蓮山以東、以南的叩官、潮河、戶部一帶,於清代乾隆年間後,出了一大戶人家,其影響之大,幾乎家喻戶曉。直到上世紀中後期,仍有劇目唱詞提到“馬耳山前我為王”,我在《五蓮山上一山莊,科舉世家名遠揚》一文(以下稱前文,載入9月29日《五蓮樂鄉遊》公眾號)中曾提過,這就是由諸城相州落戶五蓮叩官的王氏家族。但因受篇幅和資料所限,沒有詳細展開,讀者有待繼續了解其盛況。為此,抽節日閑暇,拜訪了我初中的校友、留守叩官的王氏十六世紹榮先生,查閱了他珍藏的《琅琊叩村王氏家譜》。該譜是1988年夏由早年遷徙台灣的學者、叩官王氏十五世熙昶,在先父遺存的紀事冊基礎上編修的,約16萬字,蘊含著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現選其要點,與讀者共享。
家族的緣起
該家族屬著名的琅琊王氏,譜中的一世祖庠,明前期由諸城西鄉小店村定居於諸城北相州鎮,故稱相州王氏。二世隆、三世仁,四世績,至五世允升,官至明代監察禦史,享有“王半朝”之譽。其墓旁、路邊曾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字樣的碑坊。七世鉞、八世沛恂、九世椿、十世元麅,均為清廷命官,詳見前文,不再贅述。
王氏雖曆代為官,但其八世祖沛恂棄官隱居九仙山數十年,享世外桃源生活,著《匡山集》傳世的逸民家風,卻永傳後世,到其曾孫、十一世增傑,便“淡泊名利,酷愛山水,南遊縣內之五蓮、九仙山時,喜其景色優麗,遂興宋蘇子所雲‘隱君子’之誌意,於九仙山麓,鳩工建別墅,並薄置田產,擬久居焉”(誌載其族祖王柯亦曾在此建過別墅,是否為同一處,待考)。別墅建成後,“以周圍都為山麓,即命名’為團麓子’。入住之後,流連忘返。不久病逝於相州。曾續修道光十八年相州王氏族譜,為相州王氏德高望重之輩。
增傑之側室樂太君,“性堅毅,才智高,治家有道”,“居團麓子別墅約二年,以其規模狹小,四周環山,不逸居家,乃遷居三子籌建之從碧園中,是園位於五蓮山前寇(叩)官莊之西側”。
樂太君三子,即十一世增傑與樂太君所生的三個兒子,又稱為三祖,為叩官王氏十二世的三位先祖。長子名鍾獻,次子名以鈴,三子名以鍵。今叩官王氏後裔所分三支,就是這三祖後裔。
從碧園的興衰
樂太君三個兒子隨母南遷後,“同秉遺傳之德性,共受嚴親之熏陶,南抵團麓子,目睹山水之勝,亦堅偕隱之誌”,遂於叩官莊建從碧園,奉母遷居。用“紹德”為堂號,含繼承祖德之意。三子分居後,次子以鈴於紹德堂西側建“聞德堂”,含德高名望之意。三子以鍵於從碧園東門外以“宜謙”為號建堂,因其長兄鍾獻以三弟才高氣傲而得名。
紹德、聞德二堂並立於從碧園中,東西大道之北,其中紹德堂懸有“甥劉墉書”的堂匾。這是因為樂太君的長女適配為東闊大學士劉統勳,生子劉墉,劉墉題字屬向舅家獻禮:“劉文清公(劉墉),雖知舅家,足能德服四鄰,使宵小卻步,獨恐萬一之失”。劉墉不但親書紹德匾以贈,還代請朝廷禦賜牌坊,以彰外祖母樂太君氣節。此坊匾懸門楣,跨大道,路人皆仰。劉墉名震朝野,叩官王氏與其從碧園業因此名聲大振,在周邊特別是馬耳山前,幾乎無人不曉!
劉、王二家親上加親。劉墉的妹妹嫁於其二舅家的表兄(或)弟。劉墉還作媒將濟南茅家巷茅國老孫女嫁於三舅家表弟濬庸,迎親於新起的“宜恕堂”,鄉人稱為“前宅”。“劉家四代,皆懇勸王家,出仕於當代,石庵對舅家,尤能多方關愛”。叩官王氏有劉家這樣密切的近親,又與諸城、日照一些望族聯姻,隻要王家有意為官,那是輕而易舉的!但王氏仍依戀於山水園田,尊循“為紹祖德,絕意仕進”“以讀書為至樂,謹守‘孝弟力田’之家訓。”
該家族淡泊名利,還表現在改村名上。該村原為王家的佃戶村,並無寇姓,樂太君來後,以“寇”字不雅,遂改名為“叩官莊”,後因三個兒子愛山水不愛做官,即簡稱為“叩村”。又因“官”字音相近於“古”字,鄉人俗稱“叩古莊”。這裏三麵溪水環繞,又靠山近海,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其後裔在該村延續至今。
據譜中考,從碧園為叩官王氏祖居,創建於清乾隆末年,約在公元1795年前後,位於叩官村西側,北嶺下,約數十畝,外形方正,四周有圍牆,東西各有一門。東門外為叩官村,為王家佃農集聚地,有東西村路一條,為村民通道,南北村路一條,為縣中大道,道兩邊有店舖多家。初有數十戶村民。西門外為栗行,屬王氏家族所有。園內路北居中建有紹德堂,由大門至正堂需進三道門。正堂門前有月台,台下為堂階,兩側為廂房,中間為庭院,對月台有屏門,屏後有通往前院、大門的過道,過前院,出二門,經另院,可出大門。路南遍植花草樹木,建有亭台池沼等,四周長有茂密的桑、榆鬆、竹,從碧園由此而名。紹德堂對麵是花園,其東西為書室,藏書萬餘冊,均蓋有“從碧園藏書”印記,看出該家族為書香門第。聞德堂分家後,又平園中池沼,在紹德堂對麵建衣德堂,後又於花亭北公建東西二祠堂,將書移於聞德堂,將花亭改為享堂。紹德堂三傳後,再於家祠北建修德堂,自此,從碧園便成為叩官王氏家祠專稱。
從碧園曆經清乾隆年間後多代,直到上世紀30年代日軍入侵後,逐步遭到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叩官王氏家族多外遷它地,山東保安二師張步雲部(投降日軍)進駐叩官,將聞德堂設為師部,紹德堂為家眷住所,將祠堂主樓和祠內珍貴物品焚燒,將樹木花草剔除,在東西兩邊各建炮台一座,變為家祠的從碧園成為他們訓練幹部的場所!此後又經土改複查,在“左”的錯誤路線指導下,亂打亂殺,“掃地出門”,多數族人遷徙台灣,也有部分遷外村,留居本村族人已寥寥無幾。正如譜中所記:“不止散布邑之四境,且多僑居國外者,即以來台定居者言,除叩(官)村三支後人之一部外,其他鄉村,及始終居於相州之族家,來台者,也不少”。原來富麗堂皇的從碧園,至今也隻剩五間祠堂和一株玉蘭樹!祠堂前幾年快要倒塌,近來已經縣文化部門撥款修複。
王八北林和僧王廟
叩官王氏家族崇尚儒家文化,力求忠孝節義,以‘孝’為先。突出表現在建林與修廟上,即曾建有一座規模較大的林地——北林和聞名遐邇的僧王廟。
北林,位於叩官村北嶺東坡下,是叩官王氏祖塋地,由相州南遷叩官村的十一世祖妣樂太君及十二世之三祖考妣之墓,位居於中,三支後人之墓,圍繞四周。林中大墓,都有供案、墓碑等,讓後人不忘祖德。有溪水自東北來,環林而流向村東。林中植有柞樹。四周為莊稼,環境優美。據說因該林地風水好,連過去常年看林戶也沾了光,其後代多有出息。後該林同其它所有林塋一樣被平,但後人照常前往祭祖,在外後人對回鄉祭祖更加器重。
僧王廟,位於叩官村北,村人俗稱北廟,為叩官王氏所修建。此廟共3間,供奉的是清朝晚期名將僧格林沁(今屬內蒙古人,蒙古族),道光五年(1825年)襲科爾沁郡王爵,曆任禦前大臣、都統等職。該將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深得軍民愛戴。清鹹豐九年(1859年),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痛擊英法聯軍,重傷英軍海軍司令員何伯(賀布)。成為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打的第一次勝仗。同治四年,在魯南追擊戰中遭到不幸。清政府以親王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葬禮,叩官王氏族人也因其仁人愛物,忠於職守,建廟塑像以悼念。這在全國少見,看出該家族對弘揚傳統文化的器重和對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敬!王五其人
在馬耳山前的叩官、潮河、戶部一帶,提起叩官王氏家族,人們談論最多的有兩人,一是王八,二是王五,但不知其名字,也不知其關係,連我撰寫的上文也將其父子倆誤為兄弟倆,在此,加以糾正並作以下簡要介紹:
王八,名濬(音xun),字繁九,為叩官王氏十二世以鍵幼子,叔兄弟排行為八,王五的父親。王八與兄弟分家後,其居宅建於宜謙堂北,三進入堂,另有東院,與宜謙堂並列大門,鄉人稱為“東宅”。據傳,王八是當時馬耳山前“三條龍”之首,財大氣粗,體健氣壯,“豁達而不修邊幅,及壯,即任俠好義,能急人之急,未屆六十,‘八太爺’即譽滿遐邇,家業已耗之大半”。至今仍有傳說:當年隻要有人有求於他,他都慷慨解囊或設法相助。有一佃戶因生活所迫,偷殺了人家一棵樹,怕吃官司,跪求於他。他不但不拒之門外,嚴加教訓,還好麵子接待,幫助想出一法:將樹幹順茬截去一截,就證明沒有作案。此法果然有效,該戶感激不已。
王五,名乃棟,字雲浦,王八的第五個兒子,叔兄弟排行九,為最小。人們習慣按胞兄弟稱。《琅琊叩村王氏家譜》編修熙昶的父親。生於1897年5月。自幼勤奮攻讀詩文、經史,書法小有名氣,入學後,文才顯露,“理明詞達,且多創建卓識”。15歲後,來往於諸城縣城與濟南省城之間,很少回故裏。畢業於濟南高等學堂後,即加入中國國民黨,獻身革命。
王五始任諸城縣教育局局長,曾不辭勞苦,數次赴今青島市西海岸區琅琊台,尋獲已失蹤千年的琅琊台碑。此後,為配合革命軍北伐,攜家眷至省城濟南,服務於省政府,進行革命工作。軍閥張宗昌部搜捕革命黨人,雲浦曾租住四合院,掩護同誌。一次因孩子玩火,誤將宣傳品攜出,差點被暴露。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該出租房被炸毀,幸早已轉移親戚家,得免大難。
北伐勝利後,雲浦出任山東省高唐縣縣長。在任期間通過由本縣到臨縣,多方了解取證,在摸清事情來龍去脈的基礎上,解決了一樁自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一直沒有解決的、百姓年年向政府雙倍繳糧的懸案,徹底解除了全縣民眾的重大額外負擔,人們歡呼雀躍!不久,雲浦決定調任藤縣縣長,民眾聽說後派出代表多方挽留,有人甚至設障阻攔,均無效。上任藤縣後,又聯合國民黨軍,解決了受張宗昌部誘惑的道會組織“無極道”亂政擾民問題,人心大快!
此後,因國民黨內部鬥爭激烈,雲浦族侄、改組派骨幹王樂平被暗殺,雲浦一度愧悔於“不求仕進”的祖訓,絕意辭職,回鄉讀書自娛。離家一段時間後,又因家用所需,出任安徽省糖捐稅局局長,繼應邀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主辦總務。七七事變後,山東省議會成立,雲浦又應邀任主任秘書代行秘書長之職,這就是上文中所說任韓複渠的秘書。期間,隨抗戰形勢變化,或輾轉流離,或協調地方保安部隊關係,特別在協調於(學忠)張(步雲)之間的關係中,奔波流離,做了大量工作,消除了隱患。抗戰勝利後,回重慶處理山大複校、收回校產等事務。返回後形勢逆轉,省政府轉移,從此失去聯係,直到1949年5月率家眷由青島乘船去台灣。下船後,全家14口人,曾露宿基隆街頭,靠購木板路邊搭房,賣饅頭維生。繼而因病居家臥床十年,1976年8月8日逝世,享年79歲。
家族的緣起
該家族屬著名的琅琊王氏,譜中的一世祖庠,明前期由諸城西鄉小店村定居於諸城北相州鎮,故稱相州王氏。二世隆、三世仁,四世績,至五世允升,官至明代監察禦史,享有“王半朝”之譽。其墓旁、路邊曾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字樣的碑坊。七世鉞、八世沛恂、九世椿、十世元麅,均為清廷命官,詳見前文,不再贅述。
王氏雖曆代為官,但其八世祖沛恂棄官隱居九仙山數十年,享世外桃源生活,著《匡山集》傳世的逸民家風,卻永傳後世,到其曾孫、十一世增傑,便“淡泊名利,酷愛山水,南遊縣內之五蓮、九仙山時,喜其景色優麗,遂興宋蘇子所雲‘隱君子’之誌意,於九仙山麓,鳩工建別墅,並薄置田產,擬久居焉”(誌載其族祖王柯亦曾在此建過別墅,是否為同一處,待考)。別墅建成後,“以周圍都為山麓,即命名’為團麓子’。入住之後,流連忘返。不久病逝於相州。曾續修道光十八年相州王氏族譜,為相州王氏德高望重之輩。
增傑之側室樂太君,“性堅毅,才智高,治家有道”,“居團麓子別墅約二年,以其規模狹小,四周環山,不逸居家,乃遷居三子籌建之從碧園中,是園位於五蓮山前寇(叩)官莊之西側”。
樂太君三子,即十一世增傑與樂太君所生的三個兒子,又稱為三祖,為叩官王氏十二世的三位先祖。長子名鍾獻,次子名以鈴,三子名以鍵。今叩官王氏後裔所分三支,就是這三祖後裔。
從碧園的興衰
樂太君三個兒子隨母南遷後,“同秉遺傳之德性,共受嚴親之熏陶,南抵團麓子,目睹山水之勝,亦堅偕隱之誌”,遂於叩官莊建從碧園,奉母遷居。用“紹德”為堂號,含繼承祖德之意。三子分居後,次子以鈴於紹德堂西側建“聞德堂”,含德高名望之意。三子以鍵於從碧園東門外以“宜謙”為號建堂,因其長兄鍾獻以三弟才高氣傲而得名。
紹德、聞德二堂並立於從碧園中,東西大道之北,其中紹德堂懸有“甥劉墉書”的堂匾。這是因為樂太君的長女適配為東闊大學士劉統勳,生子劉墉,劉墉題字屬向舅家獻禮:“劉文清公(劉墉),雖知舅家,足能德服四鄰,使宵小卻步,獨恐萬一之失”。劉墉不但親書紹德匾以贈,還代請朝廷禦賜牌坊,以彰外祖母樂太君氣節。此坊匾懸門楣,跨大道,路人皆仰。劉墉名震朝野,叩官王氏與其從碧園業因此名聲大振,在周邊特別是馬耳山前,幾乎無人不曉!
劉、王二家親上加親。劉墉的妹妹嫁於其二舅家的表兄(或)弟。劉墉還作媒將濟南茅家巷茅國老孫女嫁於三舅家表弟濬庸,迎親於新起的“宜恕堂”,鄉人稱為“前宅”。“劉家四代,皆懇勸王家,出仕於當代,石庵對舅家,尤能多方關愛”。叩官王氏有劉家這樣密切的近親,又與諸城、日照一些望族聯姻,隻要王家有意為官,那是輕而易舉的!但王氏仍依戀於山水園田,尊循“為紹祖德,絕意仕進”“以讀書為至樂,謹守‘孝弟力田’之家訓。”
該家族淡泊名利,還表現在改村名上。該村原為王家的佃戶村,並無寇姓,樂太君來後,以“寇”字不雅,遂改名為“叩官莊”,後因三個兒子愛山水不愛做官,即簡稱為“叩村”。又因“官”字音相近於“古”字,鄉人俗稱“叩古莊”。這裏三麵溪水環繞,又靠山近海,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其後裔在該村延續至今。
據譜中考,從碧園為叩官王氏祖居,創建於清乾隆末年,約在公元1795年前後,位於叩官村西側,北嶺下,約數十畝,外形方正,四周有圍牆,東西各有一門。東門外為叩官村,為王家佃農集聚地,有東西村路一條,為村民通道,南北村路一條,為縣中大道,道兩邊有店舖多家。初有數十戶村民。西門外為栗行,屬王氏家族所有。園內路北居中建有紹德堂,由大門至正堂需進三道門。正堂門前有月台,台下為堂階,兩側為廂房,中間為庭院,對月台有屏門,屏後有通往前院、大門的過道,過前院,出二門,經另院,可出大門。路南遍植花草樹木,建有亭台池沼等,四周長有茂密的桑、榆鬆、竹,從碧園由此而名。紹德堂對麵是花園,其東西為書室,藏書萬餘冊,均蓋有“從碧園藏書”印記,看出該家族為書香門第。聞德堂分家後,又平園中池沼,在紹德堂對麵建衣德堂,後又於花亭北公建東西二祠堂,將書移於聞德堂,將花亭改為享堂。紹德堂三傳後,再於家祠北建修德堂,自此,從碧園便成為叩官王氏家祠專稱。
從碧園曆經清乾隆年間後多代,直到上世紀30年代日軍入侵後,逐步遭到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叩官王氏家族多外遷它地,山東保安二師張步雲部(投降日軍)進駐叩官,將聞德堂設為師部,紹德堂為家眷住所,將祠堂主樓和祠內珍貴物品焚燒,將樹木花草剔除,在東西兩邊各建炮台一座,變為家祠的從碧園成為他們訓練幹部的場所!此後又經土改複查,在“左”的錯誤路線指導下,亂打亂殺,“掃地出門”,多數族人遷徙台灣,也有部分遷外村,留居本村族人已寥寥無幾。正如譜中所記:“不止散布邑之四境,且多僑居國外者,即以來台定居者言,除叩(官)村三支後人之一部外,其他鄉村,及始終居於相州之族家,來台者,也不少”。原來富麗堂皇的從碧園,至今也隻剩五間祠堂和一株玉蘭樹!祠堂前幾年快要倒塌,近來已經縣文化部門撥款修複。
王八北林和僧王廟
叩官王氏家族崇尚儒家文化,力求忠孝節義,以‘孝’為先。突出表現在建林與修廟上,即曾建有一座規模較大的林地——北林和聞名遐邇的僧王廟。
北林,位於叩官村北嶺東坡下,是叩官王氏祖塋地,由相州南遷叩官村的十一世祖妣樂太君及十二世之三祖考妣之墓,位居於中,三支後人之墓,圍繞四周。林中大墓,都有供案、墓碑等,讓後人不忘祖德。有溪水自東北來,環林而流向村東。林中植有柞樹。四周為莊稼,環境優美。據說因該林地風水好,連過去常年看林戶也沾了光,其後代多有出息。後該林同其它所有林塋一樣被平,但後人照常前往祭祖,在外後人對回鄉祭祖更加器重。
僧王廟,位於叩官村北,村人俗稱北廟,為叩官王氏所修建。此廟共3間,供奉的是清朝晚期名將僧格林沁(今屬內蒙古人,蒙古族),道光五年(1825年)襲科爾沁郡王爵,曆任禦前大臣、都統等職。該將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深得軍民愛戴。清鹹豐九年(1859年),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痛擊英法聯軍,重傷英軍海軍司令員何伯(賀布)。成為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打的第一次勝仗。同治四年,在魯南追擊戰中遭到不幸。清政府以親王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葬禮,叩官王氏族人也因其仁人愛物,忠於職守,建廟塑像以悼念。這在全國少見,看出該家族對弘揚傳統文化的器重和對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敬!王五其人
在馬耳山前的叩官、潮河、戶部一帶,提起叩官王氏家族,人們談論最多的有兩人,一是王八,二是王五,但不知其名字,也不知其關係,連我撰寫的上文也將其父子倆誤為兄弟倆,在此,加以糾正並作以下簡要介紹:
王八,名濬(音xun),字繁九,為叩官王氏十二世以鍵幼子,叔兄弟排行為八,王五的父親。王八與兄弟分家後,其居宅建於宜謙堂北,三進入堂,另有東院,與宜謙堂並列大門,鄉人稱為“東宅”。據傳,王八是當時馬耳山前“三條龍”之首,財大氣粗,體健氣壯,“豁達而不修邊幅,及壯,即任俠好義,能急人之急,未屆六十,‘八太爺’即譽滿遐邇,家業已耗之大半”。至今仍有傳說:當年隻要有人有求於他,他都慷慨解囊或設法相助。有一佃戶因生活所迫,偷殺了人家一棵樹,怕吃官司,跪求於他。他不但不拒之門外,嚴加教訓,還好麵子接待,幫助想出一法:將樹幹順茬截去一截,就證明沒有作案。此法果然有效,該戶感激不已。
王五,名乃棟,字雲浦,王八的第五個兒子,叔兄弟排行九,為最小。人們習慣按胞兄弟稱。《琅琊叩村王氏家譜》編修熙昶的父親。生於1897年5月。自幼勤奮攻讀詩文、經史,書法小有名氣,入學後,文才顯露,“理明詞達,且多創建卓識”。15歲後,來往於諸城縣城與濟南省城之間,很少回故裏。畢業於濟南高等學堂後,即加入中國國民黨,獻身革命。
王五始任諸城縣教育局局長,曾不辭勞苦,數次赴今青島市西海岸區琅琊台,尋獲已失蹤千年的琅琊台碑。此後,為配合革命軍北伐,攜家眷至省城濟南,服務於省政府,進行革命工作。軍閥張宗昌部搜捕革命黨人,雲浦曾租住四合院,掩護同誌。一次因孩子玩火,誤將宣傳品攜出,差點被暴露。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該出租房被炸毀,幸早已轉移親戚家,得免大難。
北伐勝利後,雲浦出任山東省高唐縣縣長。在任期間通過由本縣到臨縣,多方了解取證,在摸清事情來龍去脈的基礎上,解決了一樁自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一直沒有解決的、百姓年年向政府雙倍繳糧的懸案,徹底解除了全縣民眾的重大額外負擔,人們歡呼雀躍!不久,雲浦決定調任藤縣縣長,民眾聽說後派出代表多方挽留,有人甚至設障阻攔,均無效。上任藤縣後,又聯合國民黨軍,解決了受張宗昌部誘惑的道會組織“無極道”亂政擾民問題,人心大快!
此後,因國民黨內部鬥爭激烈,雲浦族侄、改組派骨幹王樂平被暗殺,雲浦一度愧悔於“不求仕進”的祖訓,絕意辭職,回鄉讀書自娛。離家一段時間後,又因家用所需,出任安徽省糖捐稅局局長,繼應邀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主辦總務。七七事變後,山東省議會成立,雲浦又應邀任主任秘書代行秘書長之職,這就是上文中所說任韓複渠的秘書。期間,隨抗戰形勢變化,或輾轉流離,或協調地方保安部隊關係,特別在協調於(學忠)張(步雲)之間的關係中,奔波流離,做了大量工作,消除了隱患。抗戰勝利後,回重慶處理山大複校、收回校產等事務。返回後形勢逆轉,省政府轉移,從此失去聯係,直到1949年5月率家眷由青島乘船去台灣。下船後,全家14口人,曾露宿基隆街頭,靠購木板路邊搭房,賣饅頭維生。繼而因病居家臥床十年,1976年8月8日逝世,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