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七個字的自我介紹,引得台下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要不是自己清楚內幕,都懷疑這些學生是花錢請來的托。


    台上放著一張大紅布蓋著的桌,一個話筒,一個水杯老幹部標配。


    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蔣明春在心裏給自我催眠。


    全都是白菜,全都是大白菜!


    等待掌聲結束,蔣明春的聲音緩緩從擴音器裏傳出。


    “春明是我寫作的筆名,大家也可以喊我的真名,蔣明春。在來燕大讀書之前,我是村小學的一名老師。記得第一次給孩子們介紹名字的時候,有個孩子問我是不是打老蔣的蔣,我說是那個蔣,但我可不是反動派。”


    台下頓時響起一片笑聲。


    “說實在的,我不認為我一個剛剛入學的學生,有資格給在座的各位演講。”


    說到這裏,蔣明春回手指了指背後空空如也的黑板:


    “所以,我今天並沒有讓他們在上麵寫標題。”


    “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一場思考性的辯論。沒有正方,反方,所有人都是‘我方’。至於辯論的題目那就是《認知與文化》”


    說著蔣明春在黑板上寫下了大大的五個字。


    劉主任陪同著幾個教授和副校長坐在同一排,看到這五個字,眾人也來了興趣。


    台下的張萌萌和陳月紅靜靜地聽著,張萌萌的視線一直在蔣明春的臉上。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的認知和汲取文化的程度。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信息閉塞,難以接觸到書籍刊物的小村子。


    不怕你們笑話,我是進了燕大的圖書館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有這麽多的書。如果比認知,比讀過的書,我想在場的任何一位都能當我的老師。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你讀的書這麽少,為什麽還能成為作家,還能寫出像《活著》和《老兵》這樣的作品。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思考和辯論的東西!”


    “一個人的認知真的可以完全決定他的文化水平和優劣嗎?”


    隨著蔣明春發出的疑問,在場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思考。忽然前排的一個女生舉起手。


    “春明同誌,我是師大78級的新生。我想要反駁您剛才的觀點。”


    蔣明春點頭示意:


    “咱們都是一屆的,喊我名字就好,稱呼您,顯得我有多老似的。”


    聽著周圍同學的笑聲,女孩有些臉紅低低的嗯了一聲,然後又大聲道:


    “我覺得你剛才說的太過於謙虛了,我不相信,一個沒有文化和認知的人可以寫出這麽好的作品。我認為,認知和文化的關係是必然的。一個沒有認知的人寫書,就等同於閉門造車。”


    在後台聽著的憲成傑和李田一人都麻了,說好的演講,怎麽直接進入問答環節了?


    不過也沒辦法,人家的舞台人家說了算。


    不知何時陳教授帶著一個老人從後麵進來,幾個同學趕忙讓出座位,陳教授笑了笑示意他們繼續坐,自己和老人一起站在後麵看向台上。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學生?”


    老人看著台上發問。


    陳教授引以為傲的點了點頭:


    “是啊,我這個學生可了不得,上次被列入國慶優秀節目《我和我的祖國》就是出自於他。”


    “哦?”


    老人眼睛微微一亮,不再言語。


    台上蔣明春笑了笑絲毫不慌:


    “說完全沒有認知和文化,那是胡扯。 我所說的認知和文化是基於一定的受教育基礎。 一個連字都不認識的人何以去談寫作?


    如果我們把文化比作一條路,那麽一個人的認知就是這條路的寬度。


    就拿我寫過的三部作品來說,大家可以清楚的發現,它都是基於一定的曆史背景,和現實發生的人和事物。《老兵》中的何衛國《活著》裏的徐富貴,他們都是有現實參照的。


    它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受到大家歡迎。是我在寫實這條路上,走的比大家遠一些,路比別人長一些。


    一條路不止有寬度,還要有長度。一個人在某一領域深耕,就是在鋪墊路的長度。文化也是如此!”


    一個男生舉起手:


    “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您覺得文化這條路的長度比寬度重要呢?”


    蔣明春搖頭:


    “不不不!我並不這麽認為。相反我自己現在也在瘋狂的讀書,吸取新的知識麵,拓寬自己的文化道路。


    當然了,一條路的寬度和長度都是重要的,沒有寬度的文化容易被自己狹隘的思想所羈絆,這樣寫出的作品往往隻是片麵的,單調的。


    而沒有長度的文化則是膚淺的,幼稚的,是經不起推敲和深挖的。”


    合著就是和稀泥唄?正的,反的都讓你給說了。這還辯論個毛?


    台下的學子們雖然對這個回答不滿,可也架不住人家說的確實在理。


    人群中的何存軍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本子,飛速的將這幾句話記錄下來。旁邊也有不少同學和他一樣。


    “好啊!用路的長度和寬度來形容文化,這個比喻太貼切了!”


    劉主任輕輕的感慨道。


    本以為這小子會圍繞自己的作品來講,沒想到直接給放了個大衛星,講上廣義的文化了!


    陳月紅滿是星星的看著蔣明春,剛才她都忍不住想要舉手提問了。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蔣明春清了清嗓子:


    “現在我們重新回到剛開始的問題,認知真的能決定文化的水平和優劣嗎? ”


    蔣明春的目光掃過台下的眾人,在一雙雙期待的目光中,緩緩開口:


    “我的答案是,不能! ”


    眼看下方的學子們一個個麵露質疑和不滿,蔣明春接著說明道。


    “我們身邊有博學多才的人,也有一條路苦心研究的人。博學多才的人往往身處聚光燈下,受到人們讚美和歡迎。


    他們歌古頌今,使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


    而走在單一路上的獨行者,他們為了一部古籍,為了一段曆史,甚至是為了一個真理,不惜花費一生的時間。


    最終隻有出頭的那一天才會被人知曉,甚至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成功,隻能被埋沒在歲月長河裏,無人問津。


    難道你能說獨行者追求的文化是差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好197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文弄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文弄墨並收藏你好197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