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前些年抗日神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隻要趁鬼子不注意,悄悄靠近,躲在炮樓的射擊死角,那麽端掉炮樓就是手拿把抓了,這其實是對真實抗戰的一種誤解。
炮樓在山西這種山區丘陵地帶,對八路軍遊擊隊的活動限製最大。通過控製交通線和地區的重要節點,將八路軍分割釘死在一小片地區,再派出軍隊對被分割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殘酷掃蕩,使得八路軍損失慘重。
與許多影視劇中表現得不一樣,炮樓並不是單個的建築,它是一個總體防禦體係,據點裏的高層炮樓隻是這個體係的核心。整個炮樓一般都是建在比較高的地方,在炮樓的外邊,會有一圈圍牆,圍牆上有射擊孔,圍牆圈成的院子裏,修築著倉庫以及住人的房子。
圍牆外邊,挖有壕溝,壕溝寬度在兩米以上,深度超過一米五,在壕溝以外,還有以鐵絲網或者木刺拒馬等等障礙物,這道障礙物組成的防線寬度大多在五米左右,人根本穿不過去,剪斷鐵絲網也很難清理出一條通路,並且鐵絲網上布置著地雷和手榴彈。
為了便於警戒,鬼子把炮樓前麵一大片樹木、雜草、石頭全都鏟平了,寸草不留,成了光禿禿的平地。鐵絲網以外是一大片空地,這片空地一般是二百米範圍,大一些甚至會有五百米,在這個範圍以內,不允許有民房,不允許種高粱、穀子、玉米之類的稈子比較高的莊稼,也不允許有任何的遮擋物。
沒有重火力的八路軍部隊,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來攻打這種鬼子的據點,基本上都會無功而返。白天進攻,部隊沒地方可以隱蔽,就成了活靶子。晚上也不好打,炮樓上兩個探照燈來回掃,把四周照得亮如白晝,一打起來,八路軍還是會暴露在機槍火力下。如果遇到圍攻,鬼子據點隻需要把吊橋拉起來固守待援就行,而在封鎖最嚴密的地方,炮樓之間甚至可以做到相互用機槍火力進行支援。
特務四連將要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狀況的破襲任務。
鬼子在白晉公路的據點,其實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修建了,不過大都位於白晉公路的最北段,基本上集中在東觀、峪口、來源、牛寺等鄉鎮。每個據點裏會布置一個12人的小分隊,相當於一個班的人數,帶有一挺機槍或者一具擲彈筒。
隨著日軍這次在晉中晉南(晉東南)軍事行動的展開,這一帶據點裏麵的鬼子大都被抽調南下到新建據點,原來的老據點由偽軍代替,一個據點除兩三個鬼子負責監視監督外,大部分都是偽軍。偽軍基本上隻有步槍和輕機槍,但是勝在人數比較多。
不知出於什麽原因,鬼子這次在山西的軍事行動,和在冀中冀南一樣,沒有讓偽軍部隊參與,但隨著日軍占領地的增加,兵力不足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
為了加強新增據點的兵力,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將北麵據點的日軍大部抽調出來,配合獨立第三混成旅團和騎兵第四旅團,沿白晉公路中段到南段進行駐守,不足的兵力隻能讓偽軍來代替。
潞城縣位於長治東北部,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東北邊緣,白晉公路其實不從該縣境內通過,隻是從潞城西北邊緣經過。從路城附近經過的白晉公路,屬於位於白晉公路的中南部,基本上處於整條公路的中段下遊,日軍在這一段公路上建設的據點較少(主要是還沒有來得及建設),特務四連往這個方向派遣的人員也不是很多,隻有一個排不到三十多人的小隊。
特務四連,也就是特種大隊,對外名義上也是三個排的編製,但在內部卻被劃分成了四個小隊,每一個小隊包括了兩個偵察組(6人)、一個爆破(排爆)小組(4人)、兩個狙擊小組(6人)、一個火力支援小組(8人)、三個突擊組(9人)
、一個醫療組(2人),加上正副指揮官共37人。
這樣的一個特種小隊,到了戰場上之後,也可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分解成兩個戰鬥小分隊,執行不同的任務。
白晉公路下遊段特務四連安排了一個小隊,從潞城往北的上遊地界,則安排了三個小隊一百餘人。換句話說,上遊的白晉公路才是他們的重點目標,特別是襄恒到沁縣、沁縣道祁縣這之間的公路。
根據每一次任務的不同,隊員們所攜帶的武器裝備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單兵裝備(除了火力支援小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加上m1911a1柯爾特手槍。
這兩款二戰美軍標準裝備,孫義成從美國洋輪“杜納巴茲號”上弄來之後基本上沒有用過。主要是加蘭德步槍的數量不足,雖然有2600支,聽起來不少,但要是考慮到後續戰損更換補充的話,2600支其實並不多。
特種大隊組建,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的毛瑟係列步槍(漢陽造、中正式、三八大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源自德國的毛瑟步槍)後,為了後勤補給方便以及持續的火力輸出,孫義成還是把世界上第一款半自動步槍拿了出來。
既然是特種部隊,不可能身上隻有一種武器,威力強大的柯爾特自動手槍當然也得拿出來,人手一支。
考慮到這次作戰任務要麵對的是鬼子的炮樓,所以61公斤的81毫米迫擊炮和58公斤的大口徑機槍就成了重點攜帶的武器,否則攻打炮樓的效果就會不佳。隊員們在攜帶了步槍和手槍之外,攜帶最多的就是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了。
將破襲重點放在了白晉公路上遊,孫義成的安排和日軍第一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兩人的安排差不多是針尖對麥芒,不謀而合,關鍵就看搞破襲的特務四連,做防守的日軍獨立第三混成旅團和騎兵第四旅團哪一個技高一籌了。
炮樓在山西這種山區丘陵地帶,對八路軍遊擊隊的活動限製最大。通過控製交通線和地區的重要節點,將八路軍分割釘死在一小片地區,再派出軍隊對被分割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殘酷掃蕩,使得八路軍損失慘重。
與許多影視劇中表現得不一樣,炮樓並不是單個的建築,它是一個總體防禦體係,據點裏的高層炮樓隻是這個體係的核心。整個炮樓一般都是建在比較高的地方,在炮樓的外邊,會有一圈圍牆,圍牆上有射擊孔,圍牆圈成的院子裏,修築著倉庫以及住人的房子。
圍牆外邊,挖有壕溝,壕溝寬度在兩米以上,深度超過一米五,在壕溝以外,還有以鐵絲網或者木刺拒馬等等障礙物,這道障礙物組成的防線寬度大多在五米左右,人根本穿不過去,剪斷鐵絲網也很難清理出一條通路,並且鐵絲網上布置著地雷和手榴彈。
為了便於警戒,鬼子把炮樓前麵一大片樹木、雜草、石頭全都鏟平了,寸草不留,成了光禿禿的平地。鐵絲網以外是一大片空地,這片空地一般是二百米範圍,大一些甚至會有五百米,在這個範圍以內,不允許有民房,不允許種高粱、穀子、玉米之類的稈子比較高的莊稼,也不允許有任何的遮擋物。
沒有重火力的八路軍部隊,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來攻打這種鬼子的據點,基本上都會無功而返。白天進攻,部隊沒地方可以隱蔽,就成了活靶子。晚上也不好打,炮樓上兩個探照燈來回掃,把四周照得亮如白晝,一打起來,八路軍還是會暴露在機槍火力下。如果遇到圍攻,鬼子據點隻需要把吊橋拉起來固守待援就行,而在封鎖最嚴密的地方,炮樓之間甚至可以做到相互用機槍火力進行支援。
特務四連將要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狀況的破襲任務。
鬼子在白晉公路的據點,其實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修建了,不過大都位於白晉公路的最北段,基本上集中在東觀、峪口、來源、牛寺等鄉鎮。每個據點裏會布置一個12人的小分隊,相當於一個班的人數,帶有一挺機槍或者一具擲彈筒。
隨著日軍這次在晉中晉南(晉東南)軍事行動的展開,這一帶據點裏麵的鬼子大都被抽調南下到新建據點,原來的老據點由偽軍代替,一個據點除兩三個鬼子負責監視監督外,大部分都是偽軍。偽軍基本上隻有步槍和輕機槍,但是勝在人數比較多。
不知出於什麽原因,鬼子這次在山西的軍事行動,和在冀中冀南一樣,沒有讓偽軍部隊參與,但隨著日軍占領地的增加,兵力不足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
為了加強新增據點的兵力,梅津美治郎不得不將北麵據點的日軍大部抽調出來,配合獨立第三混成旅團和騎兵第四旅團,沿白晉公路中段到南段進行駐守,不足的兵力隻能讓偽軍來代替。
潞城縣位於長治東北部,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東北邊緣,白晉公路其實不從該縣境內通過,隻是從潞城西北邊緣經過。從路城附近經過的白晉公路,屬於位於白晉公路的中南部,基本上處於整條公路的中段下遊,日軍在這一段公路上建設的據點較少(主要是還沒有來得及建設),特務四連往這個方向派遣的人員也不是很多,隻有一個排不到三十多人的小隊。
特務四連,也就是特種大隊,對外名義上也是三個排的編製,但在內部卻被劃分成了四個小隊,每一個小隊包括了兩個偵察組(6人)、一個爆破(排爆)小組(4人)、兩個狙擊小組(6人)、一個火力支援小組(8人)、三個突擊組(9人)
、一個醫療組(2人),加上正副指揮官共37人。
這樣的一個特種小隊,到了戰場上之後,也可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分解成兩個戰鬥小分隊,執行不同的任務。
白晉公路下遊段特務四連安排了一個小隊,從潞城往北的上遊地界,則安排了三個小隊一百餘人。換句話說,上遊的白晉公路才是他們的重點目標,特別是襄恒到沁縣、沁縣道祁縣這之間的公路。
根據每一次任務的不同,隊員們所攜帶的武器裝備各有不同,但基本的單兵裝備(除了火力支援小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加上m1911a1柯爾特手槍。
這兩款二戰美軍標準裝備,孫義成從美國洋輪“杜納巴茲號”上弄來之後基本上沒有用過。主要是加蘭德步槍的數量不足,雖然有2600支,聽起來不少,但要是考慮到後續戰損更換補充的話,2600支其實並不多。
特種大隊組建,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的毛瑟係列步槍(漢陽造、中正式、三八大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源自德國的毛瑟步槍)後,為了後勤補給方便以及持續的火力輸出,孫義成還是把世界上第一款半自動步槍拿了出來。
既然是特種部隊,不可能身上隻有一種武器,威力強大的柯爾特自動手槍當然也得拿出來,人手一支。
考慮到這次作戰任務要麵對的是鬼子的炮樓,所以61公斤的81毫米迫擊炮和58公斤的大口徑機槍就成了重點攜帶的武器,否則攻打炮樓的效果就會不佳。隊員們在攜帶了步槍和手槍之外,攜帶最多的就是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了。
將破襲重點放在了白晉公路上遊,孫義成的安排和日軍第一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兩人的安排差不多是針尖對麥芒,不謀而合,關鍵就看搞破襲的特務四連,做防守的日軍獨立第三混成旅團和騎兵第四旅團哪一個技高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