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的吳州城,盡顯冬末春至之態,靜待春來花滿枝。


    吳州民意平庸無奇,原本在大郡版圖裏就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個小城地兒。


    半年前,當蕭家老爺和夫人帶著四公子都回到吳州。時至今日,這條獨巷子裏兩大家的“玄學”事兒。在算小整五年裏翻天覆地的變化,仍被傳頌得有聲有色。


    在兩家的聲望下吳州城在大郡提高了知名度。


    回說到四年前,當今聖上郡豐帝龍椅尚沒坐熱幾年,秦太後就異常熱情的舉國甄選,招攬各地適齡秀女們入宮侍奉帝君。


    理由是,豐帝最初登基時,大郡後宮隻有一位大皇子程鄺為陸皇後嫡所出。


    陸皇後為人善妒,心如毒蠍。聖上不喜,但由於是秦太後所選,兩人感情相對淡薄拘謹,膝下多年僅有一子便再無所出。


    陸皇後雖有自家陸氏與太後覃氏兩族黨羽擁護在後,不免後宮因兩黨把持奪權,朝綱一度紊亂不堪。


    一山不容二虎,秦太後也不全由著陸皇後性子亂來,照祖製為皇帝廣納賢妃入宮,合情合理不是?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太後想將自己的秦氏黨羽提拔上來的野心昭然若揭,更有意圖壟斷想要壯大的皇後陸氏一黨,重新掌控全局。


    立儲並非一人作主,太後這招著實高,太子可以另擇人選,斷了陸皇後心念。


    誰背後實力強誰說了算。


    陸皇後這邊幹著急,但也無濟於事,隻能降低態度,同意豐帝納妃。


    於是,選妃時期,郡豐帝在吳州城巡遊時就相中了簫家三姐妹。


    蕭家三姐妹容顏秀美,德才兼備。在吳州城本就很受讚譽,三個人身上各有吸引聖上的特點,還真挑不出什麽大毛病來。


    所以,聖上極力排除非議隻獨納三姐妹為妃,他人皆已不入君目。


    起先,秦太後有所質疑。曾逐一查閱蕭家三姐妹們的背景。發現她們身世也不過就是一家胭脂鋪的小家碧玉們,姿色不錯還稍有文采罷了。最重要的是,她們身後無任何朝中勢力站隊,在自己麵前根本做不得妖,絕對威脅不到秦氏一族。


    想來聖上不過就單純為三姐妹的容貌癡迷罷了,太後這才鬆懈容姐妹三人榮選入宮為妃。


    從此蕭家三姐妹平步青雲,獨攬聖恩。依照太後的算盤,是要能為皇家多生皇嗣,再妄想將蕭家三姐妹也納入自己戰隊任意擺置。之後拿捏其中一人的後嗣為儲備太子,一來能夠製衡一貫囂張的陸皇後又能牽製豐帝。


    不曾想,蕭家三姐妹們在大郡後宮與其他嬪妃們相處下來非但不爭不鬧,在本就暗奪紛爭的宮闈裏展現屬實難得的大度風範。


    甚至三人與陸皇後之間幾番周旋下來竟也能和睦相處,禮讓相融的場景令人大跌眼鏡。


    三姐妹們很快被列為皇室賢妃典範,被大郡後宮女眷們爭相效仿之楷模。


    隻是他們尚且不知,蕭家三姐妹身後正因為是臨宗門鄭氏一族的支持。以鄭家當年與先帝君臨天下之前,雙雙在江湖上私下交好的微妙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釀青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汐玥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汐玥璃並收藏釀青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