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鵝腸菜03
美滋美味的六零養娃日常 作者:喜歡繡球鬆的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福正在拉住搗亂的多喜,沒顧得上聽他們這邊的對話;高國景埋頭摘鵝腸菜,一心想多帶一些回家。
於如嘉:“你摘些回去試試就知道,摘這種尖尖上的,嫩,老的不好吃。”
過來勸說於如嘉別吃草的張招娣受不了誘惑,加入了采摘的隊伍。
人多力量大,這裏的鵝腸菜又長得厚實,很快就裝滿了兩隻籃子。
上午滿滿的一大籃明顯不夠吃,高書景夾了兩筷子嚐個味就沒了,他們下午就帶了兩個大籃子過來。
看起來多,一過開水就落了下去,最後能盛出一個滿盆就算多的了。
平時他們家一餐也是要炒最少兩盆青菜的,兩籃子鵝腸菜一餐就能吃完。
知青院的人見到張招娣帶了一把鵝腸菜回去,以為是用來喂雞的。
根據最新規定,一個戶口本能養兩隻雞,他們知青院四個人四個戶口本共養了八隻雞。
光靠菜園子裏長出來的草跟老菜葉喂不飽這些雞,他們幾人平時出去時便會帶些鵝腸菜回來喂雞,便沒有過問。
張招娣將菜涼拌了端上桌,幾人開始沒注意,直到菜入口,才發現這個菜竟然前所未有的嫩。
陳漫漫忍不住問道:“招娣,這個菜太好吃了,我們之前好像沒吃過,是什麽菜呀?”
張招娣:“就是我們平時拿來喂雞的那種草,我回來時拿在手裏的那把,如嘉說這是鵝腸菜,可作藥也可作菜,做法多種多樣,我就拿回來試試,沒想到真的好吃。”
“以前用來喂雞真是虧大了,雞都比我們吃得好。”
路闊海:“於知青是醫生,比我們認識的植物多,懂這些不奇怪,我們明後天再去弄點回來,比我們自己種的菜還嫩,吃了這個菜都不想吃其他青菜了。”
連向來話少的周北發夾菜的動作都忍不住快了幾分:“弄,我跟你一起去。”
幾人你一下我一下,一盤菜很快就吃了個精光。
陳漫漫舔了舔嘴:“招娣怎麽不弄多點回來,這麽一點吃的根本不夠癮。”
張招娣也在遺憾自己當時沒多摘一些:“以前沒吃過,我擔心弄得不好吃,浪費油鹽,就先摘點回來試試,沒想到竟意外的好吃,明天去多摘一些回來。”
在他們去地裏采摘鵝腸菜的第二天,同鋒大隊的方大隊長提著東西過來找高書景。
方大隊長:“高幹事,恭喜你正式成為公社的一員,以後我們大隊的事還得勞煩你多上心。”
高書景:“方大隊長客氣了,你將我們從市裏帶回來,這可是幫我大忙了,你這次過來是為了通電的事吧?”
方大隊長:“正是,新年將至,我們還想在過年前通上電,為今年的新春添份喜意,不知道高幹事可有時間?”
高書景:“我已經做好準備了,同鋒大隊有多少戶人家?”
方大隊長:“我們同鋒大隊沒有上汾大隊人多,隻有一百多戶人家,總人數才幾百。”
高書景:“麻煩方大隊長給我找幾個機靈的人做幫手,我會順便教他們一些關於電路的知識,天氣好的話,應該能趕在過年之前將電通好。”
方大隊長:“這太好了,有高幹事幫忙培養學徒,以後我們同鋒大隊遇到問題,就可以讓他們先看一下,多謝高幹事。”
高書景:“為大隊服務是應該的,我收拾一下,今天就跟方大隊長去同鋒大隊。”
方大隊長:“高幹事為人爽快,別的我就不多說了,以後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請盡管來找我。”
方大隊長雖隻是東元公社老末的大隊長,但他的能力其實比劉社長大。
單看他能將土匪窩安頓的踏踏實實,又能拿到東元公社所有大隊需要的電線,這可是連劉社長都做不到的,便足以看出他的能耐。
他還沒有四十歲,肯定不會一個大隊長做到底,將來上升的空間絕對比劉社長大。
高書景無意中又結交了一個有用的人脈。
當然了,方大隊長會對他釋放善意,也是高書景確實有能力,值得人家結交。
高書景開始了為各大隊通電,家裏的活大多教給了於如嘉和高國景,當然是高國景承擔了大部分。
於如嘉心裏正盤算著接下來要做些什麽時,就見到孩子頭高國景帶著幾個孩子往廚房走去,嘴裏還信誓旦旦的說著什麽絕對好吃。
於如嘉心裏有些好奇,高國景的廚藝就那樣,隻能說能吃,跟好吃沾不上邊,他話說的這樣滿,到底做了什麽吃的?
好奇心上來的她跟著幾人進了廚房,高國景正拿著一根棍子在灶裏挖來挖去,於如嘉明白這人是在灶裏烤吃得了。
說起來,她好像很久沒有吃過烤的東西了,於如嘉在心裏想著什麽時候吃個燒烤好了。
高國景這邊已經從灶裏扒出一個黑漆漆的東西,看形狀於如嘉就知道是烤地瓜。
愛幹淨的多福看著這黑呼呼的東西有些打退堂鼓:“國景叔叔,這個就是你說的好吃的嗎?”
高國景手中的棍子依然在灶裏翻找著,嘴裏應答道:“對,這是烤地瓜,是國景叔叔最喜歡的美味之一哦,你們今天有福了。”
多福:“會不會吃壞肚子?”
年紀還小的他沒見過從灶裏直接挖東西出來吃的,以前他所知道的就是放進灶裏燒過的柴火餘下的灰是不能吃的,叔叔都是將灰直接拿去灑在菜地裏。
高國景:“不會,絕對好吃,等國景叔叔弄好你就知道了。”
勇士多祿心裏隻有好吃的,為了在第一時間嚐到味道,他可是幹過不少見了新東西就上嘴的事情。
聽到高國景說這個好吃,哪忍得住,當即就伸手過去碰黑呼呼的地瓜,站在他們後麵的於如嘉見到這一幕,馬上將小家夥提了起來。
雙腳懸空的多祿不自覺的‘啊’了一聲,然後動了兩下小肥腿,沒感覺到摔地上的痛, 耳邊已傳來多福幾位兄弟叫喚‘姑姑’的聲音。
於如嘉:“你摘些回去試試就知道,摘這種尖尖上的,嫩,老的不好吃。”
過來勸說於如嘉別吃草的張招娣受不了誘惑,加入了采摘的隊伍。
人多力量大,這裏的鵝腸菜又長得厚實,很快就裝滿了兩隻籃子。
上午滿滿的一大籃明顯不夠吃,高書景夾了兩筷子嚐個味就沒了,他們下午就帶了兩個大籃子過來。
看起來多,一過開水就落了下去,最後能盛出一個滿盆就算多的了。
平時他們家一餐也是要炒最少兩盆青菜的,兩籃子鵝腸菜一餐就能吃完。
知青院的人見到張招娣帶了一把鵝腸菜回去,以為是用來喂雞的。
根據最新規定,一個戶口本能養兩隻雞,他們知青院四個人四個戶口本共養了八隻雞。
光靠菜園子裏長出來的草跟老菜葉喂不飽這些雞,他們幾人平時出去時便會帶些鵝腸菜回來喂雞,便沒有過問。
張招娣將菜涼拌了端上桌,幾人開始沒注意,直到菜入口,才發現這個菜竟然前所未有的嫩。
陳漫漫忍不住問道:“招娣,這個菜太好吃了,我們之前好像沒吃過,是什麽菜呀?”
張招娣:“就是我們平時拿來喂雞的那種草,我回來時拿在手裏的那把,如嘉說這是鵝腸菜,可作藥也可作菜,做法多種多樣,我就拿回來試試,沒想到真的好吃。”
“以前用來喂雞真是虧大了,雞都比我們吃得好。”
路闊海:“於知青是醫生,比我們認識的植物多,懂這些不奇怪,我們明後天再去弄點回來,比我們自己種的菜還嫩,吃了這個菜都不想吃其他青菜了。”
連向來話少的周北發夾菜的動作都忍不住快了幾分:“弄,我跟你一起去。”
幾人你一下我一下,一盤菜很快就吃了個精光。
陳漫漫舔了舔嘴:“招娣怎麽不弄多點回來,這麽一點吃的根本不夠癮。”
張招娣也在遺憾自己當時沒多摘一些:“以前沒吃過,我擔心弄得不好吃,浪費油鹽,就先摘點回來試試,沒想到竟意外的好吃,明天去多摘一些回來。”
在他們去地裏采摘鵝腸菜的第二天,同鋒大隊的方大隊長提著東西過來找高書景。
方大隊長:“高幹事,恭喜你正式成為公社的一員,以後我們大隊的事還得勞煩你多上心。”
高書景:“方大隊長客氣了,你將我們從市裏帶回來,這可是幫我大忙了,你這次過來是為了通電的事吧?”
方大隊長:“正是,新年將至,我們還想在過年前通上電,為今年的新春添份喜意,不知道高幹事可有時間?”
高書景:“我已經做好準備了,同鋒大隊有多少戶人家?”
方大隊長:“我們同鋒大隊沒有上汾大隊人多,隻有一百多戶人家,總人數才幾百。”
高書景:“麻煩方大隊長給我找幾個機靈的人做幫手,我會順便教他們一些關於電路的知識,天氣好的話,應該能趕在過年之前將電通好。”
方大隊長:“這太好了,有高幹事幫忙培養學徒,以後我們同鋒大隊遇到問題,就可以讓他們先看一下,多謝高幹事。”
高書景:“為大隊服務是應該的,我收拾一下,今天就跟方大隊長去同鋒大隊。”
方大隊長:“高幹事為人爽快,別的我就不多說了,以後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請盡管來找我。”
方大隊長雖隻是東元公社老末的大隊長,但他的能力其實比劉社長大。
單看他能將土匪窩安頓的踏踏實實,又能拿到東元公社所有大隊需要的電線,這可是連劉社長都做不到的,便足以看出他的能耐。
他還沒有四十歲,肯定不會一個大隊長做到底,將來上升的空間絕對比劉社長大。
高書景無意中又結交了一個有用的人脈。
當然了,方大隊長會對他釋放善意,也是高書景確實有能力,值得人家結交。
高書景開始了為各大隊通電,家裏的活大多教給了於如嘉和高國景,當然是高國景承擔了大部分。
於如嘉心裏正盤算著接下來要做些什麽時,就見到孩子頭高國景帶著幾個孩子往廚房走去,嘴裏還信誓旦旦的說著什麽絕對好吃。
於如嘉心裏有些好奇,高國景的廚藝就那樣,隻能說能吃,跟好吃沾不上邊,他話說的這樣滿,到底做了什麽吃的?
好奇心上來的她跟著幾人進了廚房,高國景正拿著一根棍子在灶裏挖來挖去,於如嘉明白這人是在灶裏烤吃得了。
說起來,她好像很久沒有吃過烤的東西了,於如嘉在心裏想著什麽時候吃個燒烤好了。
高國景這邊已經從灶裏扒出一個黑漆漆的東西,看形狀於如嘉就知道是烤地瓜。
愛幹淨的多福看著這黑呼呼的東西有些打退堂鼓:“國景叔叔,這個就是你說的好吃的嗎?”
高國景手中的棍子依然在灶裏翻找著,嘴裏應答道:“對,這是烤地瓜,是國景叔叔最喜歡的美味之一哦,你們今天有福了。”
多福:“會不會吃壞肚子?”
年紀還小的他沒見過從灶裏直接挖東西出來吃的,以前他所知道的就是放進灶裏燒過的柴火餘下的灰是不能吃的,叔叔都是將灰直接拿去灑在菜地裏。
高國景:“不會,絕對好吃,等國景叔叔弄好你就知道了。”
勇士多祿心裏隻有好吃的,為了在第一時間嚐到味道,他可是幹過不少見了新東西就上嘴的事情。
聽到高國景說這個好吃,哪忍得住,當即就伸手過去碰黑呼呼的地瓜,站在他們後麵的於如嘉見到這一幕,馬上將小家夥提了起來。
雙腳懸空的多祿不自覺的‘啊’了一聲,然後動了兩下小肥腿,沒感覺到摔地上的痛, 耳邊已傳來多福幾位兄弟叫喚‘姑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