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百官問罪
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 作者:顧興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話一出,可是嚇傻了李可灼,他隻想謀個富貴,沒想到卻給全族招來如此大的災禍。
麵對這樣混亂的場麵,徐天爵和朱由校卻很自在,根本沒有參與到其中,也不管文官他們怎麽說,一個閉目養神,一個打瞌睡,完全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但這兩人一個是先帝的兒子,一個是先帝的近臣。按理來說,他們兩個應該最關心才是,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文臣們在下麵爭辯的口幹舌燥,畢竟有人要殺李可灼和崔文升,有人便想保他們,畢竟各黨派之間可都看對方不順眼,而且最重要的是崔文升是太監,光憑這一點司禮監就不想讓步。
畢竟自己這邊的人,憑什麽你們那邊說殺就殺呀!即便是真殺,那也應該由自己來。
於是雙方爭論不休,而李可灼和崔文升隻能絕望的跪在地上,等待著最後的結果,是生是死,完全掌握在他人的手裏。
另一邊,崔文升看著李可灼被問責的樣子,雖然強作鎮定,但眼神中仍透露出恐懼。
畢竟先皇服了他的藥,隻不過是加重了,按理來說,他應該能免除死罪,畢竟是先帝讓他開的藥,隻要有人為他說情,可以說他是尊了先帝的旨意。
最多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可惜兵科給事中楊漣顯然不想讓她好過,直接指著崔文升道:“崔文升,你進獻通利藥,加重聖上病情,簡直罪不可赦,按律當斬!”
崔文升見狀也不嘴硬,連忙叩頭道:“大人明察,奴才絕無加害聖上之心啊!”
可惜不管他說什麽,東林黨的人今天就是不想讓他活,畢竟多年謀劃落空,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都有天大的怒氣。
而朱由校的不在意,最終也引起了大臣們的注意,方從哲這依舊是充當透明人,不發表任何意見。
但是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刑部尚書不能什麽都不說,不然明天少不了言官的彈劾,現在討論的事兒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畢竟他們的職能在這裏。
除此之外大理寺卿、督察院左都禦史、右都禦史,都是齊齊出列,不過麵對這樣的局麵,朱由校卻異常淡定。
隻是淡淡開口問道:“你們看著朕幹什麽,商量出什麽結果了嗎?內閣說說你們的意見。”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原本還想著勸諫皇帝的話,瞬間都憋了回去,現在皇帝放權給他們,他們卻爭辯不出來一個結果,又有什麽臉去看皇帝?
另一邊,一提到內閣,方從哲這個內閣首輔也是活了過來,他先是看了看劉一燝和韓爌其他幾位閣員,其實他們之前商量過。
對於他們兩人的處理方案也是很明確,李可灼直接抄家斬首,按謀逆論處,男子充軍,女子遣散,畢竟先帝朱常洛的死和他有直接關係,再加上他一個小小的從六品鴻臚寺丞有沒有人幫他撐腰,為他說話,這樣的小人物,死了就死了。
至於內監崔文升,方從哲以為可以留他一命,發配到南京守陵,一輩子遠離政治中心就行了,但和宦官過不去的東林黨人卻嚴詞否決了,尤其是劉一燝他的反應最大,再加上其他的閣臣反對。
但他畢竟是司禮監的人還真不好處理,最後給的結果也依舊是在商量商量,主要是他們想看看尤福財是怎麽說的。
其實要是按尤福財的想法來說的話,直接殺了就好,畢竟誰讓這個王八蛋玩意兒之前在他麵前得瑟的。
活該。
對視過眼神後,方從哲也是將之前商討好的說了一遍,其實他真不想出這個頭,容易得罪人,我是死人也好,活人也罷,他都不想得罪,但沒辦法,誰讓他是內閣首輔呢?
說完以後,朱由校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這可嚇壞了李可灼,如果要按這個結論來的話,那他李家就真的完了。
但不管怎麽說,隻能怪他自己貪心不足蛇吞象,都是他自找的,怪不得別人。
畢竟要是沒有他,朱常洛說不定還能多活些時日。
“皇上,皇上微臣冤枉啊,微臣乃是奉旨進藥,是先皇讓微臣獻的藥,司禮監尤公公可以給我作證,當時是由公公帶錦衣衛去的我家,微臣一切都是奉命行事. . . . . .。”
“大膽,竟敢在大殿上喧嘩。”
尤福財也是慌了,原本他還是樂嗬嗬的站在一邊看戲,但現在卻莫名的牽連到他,這李可灼真是該死。
其實他這件事可大可小,不過,現在李可灼必死無疑,和他牽連上,絕對沒有好事。
要是讓這些文官趁機攀咬上,還真有可能掉一層皮,所以,他隻能不顧禮儀的及時打斷,避免情況繼續惡化。
而朱由校顯然沒有興趣聽他辯解,徐天爵也是冷眼旁觀,這樣的蠢貨,救了也沒有什麽用,所以他也不會出手。
就這樣,此事蓋棺定論。
“此事就按你們說的辦,李可灼謀害先帝,按律當斬,刑部收監擇日問斬,徐天爵、駱思恭你們兩個去抄家,崔文升獻藥致使先帝病情加重,外放南京,充孝陵淨軍,永世不得回京。”
“臣等領旨。”
“陛下,陛下冤枉啊!”
“堵住他們的嘴,帶下去。”
至此,大明三大謎案之一的紅案案就此結案,不過它在曆史上卻幾次被翻出來用作黨爭的工具,可見其影響之大。
與此同時,得了命令的徐天爵也直奔李可灼的府邸,隻不過和他一塊去的不是駱思恭而是他的兒子駱養性。
畢竟他要是去了,雙方之間有些尷尬,畢竟誰指揮誰,這就是個問題,再說一個小小從六品的府邸,也沒有多少油水,還不如賣個麵子給徐天爵。
所以讓駱養性去,可謂是一舉三得,既能鍛煉兒子,又能與徐天爵打好關係,還不至於牽連上紅丸案,畢竟即便是日後翻案了,或者是出了什麽事,都和他駱思恭沒有直接關係。
麵對這樣混亂的場麵,徐天爵和朱由校卻很自在,根本沒有參與到其中,也不管文官他們怎麽說,一個閉目養神,一個打瞌睡,完全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但這兩人一個是先帝的兒子,一個是先帝的近臣。按理來說,他們兩個應該最關心才是,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文臣們在下麵爭辯的口幹舌燥,畢竟有人要殺李可灼和崔文升,有人便想保他們,畢竟各黨派之間可都看對方不順眼,而且最重要的是崔文升是太監,光憑這一點司禮監就不想讓步。
畢竟自己這邊的人,憑什麽你們那邊說殺就殺呀!即便是真殺,那也應該由自己來。
於是雙方爭論不休,而李可灼和崔文升隻能絕望的跪在地上,等待著最後的結果,是生是死,完全掌握在他人的手裏。
另一邊,崔文升看著李可灼被問責的樣子,雖然強作鎮定,但眼神中仍透露出恐懼。
畢竟先皇服了他的藥,隻不過是加重了,按理來說,他應該能免除死罪,畢竟是先帝讓他開的藥,隻要有人為他說情,可以說他是尊了先帝的旨意。
最多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可惜兵科給事中楊漣顯然不想讓她好過,直接指著崔文升道:“崔文升,你進獻通利藥,加重聖上病情,簡直罪不可赦,按律當斬!”
崔文升見狀也不嘴硬,連忙叩頭道:“大人明察,奴才絕無加害聖上之心啊!”
可惜不管他說什麽,東林黨的人今天就是不想讓他活,畢竟多年謀劃落空,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都有天大的怒氣。
而朱由校的不在意,最終也引起了大臣們的注意,方從哲這依舊是充當透明人,不發表任何意見。
但是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刑部尚書不能什麽都不說,不然明天少不了言官的彈劾,現在討論的事兒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畢竟他們的職能在這裏。
除此之外大理寺卿、督察院左都禦史、右都禦史,都是齊齊出列,不過麵對這樣的局麵,朱由校卻異常淡定。
隻是淡淡開口問道:“你們看著朕幹什麽,商量出什麽結果了嗎?內閣說說你們的意見。”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原本還想著勸諫皇帝的話,瞬間都憋了回去,現在皇帝放權給他們,他們卻爭辯不出來一個結果,又有什麽臉去看皇帝?
另一邊,一提到內閣,方從哲這個內閣首輔也是活了過來,他先是看了看劉一燝和韓爌其他幾位閣員,其實他們之前商量過。
對於他們兩人的處理方案也是很明確,李可灼直接抄家斬首,按謀逆論處,男子充軍,女子遣散,畢竟先帝朱常洛的死和他有直接關係,再加上他一個小小的從六品鴻臚寺丞有沒有人幫他撐腰,為他說話,這樣的小人物,死了就死了。
至於內監崔文升,方從哲以為可以留他一命,發配到南京守陵,一輩子遠離政治中心就行了,但和宦官過不去的東林黨人卻嚴詞否決了,尤其是劉一燝他的反應最大,再加上其他的閣臣反對。
但他畢竟是司禮監的人還真不好處理,最後給的結果也依舊是在商量商量,主要是他們想看看尤福財是怎麽說的。
其實要是按尤福財的想法來說的話,直接殺了就好,畢竟誰讓這個王八蛋玩意兒之前在他麵前得瑟的。
活該。
對視過眼神後,方從哲也是將之前商討好的說了一遍,其實他真不想出這個頭,容易得罪人,我是死人也好,活人也罷,他都不想得罪,但沒辦法,誰讓他是內閣首輔呢?
說完以後,朱由校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這可嚇壞了李可灼,如果要按這個結論來的話,那他李家就真的完了。
但不管怎麽說,隻能怪他自己貪心不足蛇吞象,都是他自找的,怪不得別人。
畢竟要是沒有他,朱常洛說不定還能多活些時日。
“皇上,皇上微臣冤枉啊,微臣乃是奉旨進藥,是先皇讓微臣獻的藥,司禮監尤公公可以給我作證,當時是由公公帶錦衣衛去的我家,微臣一切都是奉命行事. . . . . .。”
“大膽,竟敢在大殿上喧嘩。”
尤福財也是慌了,原本他還是樂嗬嗬的站在一邊看戲,但現在卻莫名的牽連到他,這李可灼真是該死。
其實他這件事可大可小,不過,現在李可灼必死無疑,和他牽連上,絕對沒有好事。
要是讓這些文官趁機攀咬上,還真有可能掉一層皮,所以,他隻能不顧禮儀的及時打斷,避免情況繼續惡化。
而朱由校顯然沒有興趣聽他辯解,徐天爵也是冷眼旁觀,這樣的蠢貨,救了也沒有什麽用,所以他也不會出手。
就這樣,此事蓋棺定論。
“此事就按你們說的辦,李可灼謀害先帝,按律當斬,刑部收監擇日問斬,徐天爵、駱思恭你們兩個去抄家,崔文升獻藥致使先帝病情加重,外放南京,充孝陵淨軍,永世不得回京。”
“臣等領旨。”
“陛下,陛下冤枉啊!”
“堵住他們的嘴,帶下去。”
至此,大明三大謎案之一的紅案案就此結案,不過它在曆史上卻幾次被翻出來用作黨爭的工具,可見其影響之大。
與此同時,得了命令的徐天爵也直奔李可灼的府邸,隻不過和他一塊去的不是駱思恭而是他的兒子駱養性。
畢竟他要是去了,雙方之間有些尷尬,畢竟誰指揮誰,這就是個問題,再說一個小小從六品的府邸,也沒有多少油水,還不如賣個麵子給徐天爵。
所以讓駱養性去,可謂是一舉三得,既能鍛煉兒子,又能與徐天爵打好關係,還不至於牽連上紅丸案,畢竟即便是日後翻案了,或者是出了什麽事,都和他駱思恭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