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樣的?”景豔有些好奇。
“就是那種簡單的,幾根木料組合一下就成了,放在外麵可以當晾衣架,放在屋裏可以掛衣裳,除了沒有外麵罩子,功能都差不多。”元小玲拿著紙筆給她畫了個簡圖。
景豔看著圖,覺得也行,“你把這個圖留下來唄,等下周誌軍回來了我問問他。”
元小玲也覺得這樣的東西很多人家都不願意找人做,因為實在是沒有技術含量,而且沒有衣櫃的那種私密性,她並不強求,很爽快的答應了後,就要告辭離開。
但是今天元小玲幫了不小的忙,景豔怎麽著也不好意思讓人家空手走,給錢顯得見外,那隻能給東西了,東翻西找,找出來差不多半斤的奶糖,又抓了五六個雞蛋塞給她:“帶回去給孩子甜甜嘴兒,今天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
元小玲推辭:“這就是一個小事兒,景豔你這樣是跟我見外了不是。”
“要是真見外就直接給你錢了,哪用費心思給你這些,快收著,這東西又不是給你的,是給孩子的,帶回去,要不以後有事兒都不要意思麻煩你了,你可是百事通,你不會不願意讓我總找你幫忙吧?”景豔繼續勸說。
元小玲又推辭了下,最終沒有拗過她,把禮物收了才回家。
景豔把大門鎖好,現在雖說是民風相對淳樸的時代,但是該有的防人之心可不能沒有,確認門戶緊閉,這才打了水把今天運回來的家具都給擦了一遍,一想到等何誌軍回來看見屋子裏再也不是空蕩蕩的樣子她都忍不住樂嗬。
等收拾完了,看著自己的家,景豔很感慨,曾經的她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能住上這麽大的房子,而現在她不止有了房子還有了疼愛自己的丈夫,不管這是夢境還是現實,她都知足了。
懷孕的人都會有些嗜睡,她睡了一覺起來天光已經大亮,剛收拾好,隨便吃了點兒麵條,就有人敲大門了,景豔很疑惑,這裏她沒多少認識人,左鄰右舍也不熟悉,元小玲應該已經去上學了,誰還能來?
不過她也沒糾結太多,直接去開大門,打開門就見到門外站著的是一個身材嬌小,微胖,但麵容精致的女人,看樣子也不過四十來歲,“你好,你找誰?”景豔確認她不認得這個人,應該不曾見過麵,一點印象也沒有。
女人你笑了笑,開口聲音軟糯糯的,音色倒是跟元小玲有幾分相似:“我是元小玲的媽媽,她說你要買小雞仔,讓我今天帶你去挑。”
景豔恍然,連忙把大門口讓開,“阿姨好,您快進來,這事兒元姐跟我說過,這兩天記性不太好,讓我給忘了,麻煩阿姨了。”
女人的笑容很溫柔,“沒關係,那你收拾下,帶個籃子裝小雞,小玲說你還想要隻小貓,我朋友家的貓下的小貓崽還有幾天就能滿月了,周末吧,我帶你去挑挑。”
景豔把包斜背在身上,又挎上個籃子,邊鎖門邊回答:“那就麻煩阿姨了,元姐說隻要給主人家五毛錢就行,會不會有點少?你們幫我找貓已經是幫了大忙,不好再搭人情的。”
女人看著景豔的眼神更是慈愛:“不少,就是個意思,也算是給母貓買點吃的錢,其實如果你不要,他們家也養不起那麽些貓,扔掉舍不得,送人也不是誰家都願意養的,
現在能把自己家人養好就不容易了,哪還有多餘的錢財養寵物,你呀,這還算是幫了他忙呢,不會搭人情的。”
景豔聽她這麽說才放了心:“那成,周六我去你家?”
女人搖頭:“不用,到時候我來找你,正好順路,要是你來找我那咱們就都有些繞遠了。”
“謝謝阿姨。”景豔真心道謝。
走的路不算近了,而且這回都是大路,至少都是方方正正的路線,而不是七扭八拐的小巷,走了將近倆小時這才看見有房子,元阿姨帶著她直奔一個農家小院。
“這是個村子,叫閆家村,這裏大部分人都姓閆,據說以前是一個家族定居在這兒繁衍生息,不過這個村子的人不排外,很多家的媳婦兒都是外地人。
這裏已經是海市的邊緣了,算是鄉下,供銷社裏賣的青菜啥的大都出自海市周邊的鄉下,這戶人家裏的婆婆孵小雞那可是很厲害的,破殼率很高,成活率也高,
可惜前幾年管得嚴,這手藝都浪費了,現如今沒啥人管了,她就算隻靠這手藝也能養活一家子人。”
景豔也認同:“是啊,有一門手藝傍身那是受用終身的。”
估計每天來訪的人不少,這大門根本就沒關,倆人進了門,就看見院子裏被圍了很大的一個雞窩,至少是景豔家四五倍的樣子,裏麵的小雞也是大大小小一大堆,
嫩黃色毛茸茸的小雞仔步履蹣跚的跟著大雞的屁股後麵跑來跑去,大雞不時的在地上啄一下,也不知道吃的是啥,沒看見有放雞食盆,隻有一盆水放在角落,偶爾有雞去喝一口,看著很熱鬧。
“他家養的雞真多。”景豔不由得感歎。
這時候一個穿著已經漿洗發白的外衫,深藍色的褲子,頭發盤成一個發揪揪的五十來歲的女人抱著一個裝著雞食的盆走了過來,看見她們笑著開口:
“呦,青草妹子,你今天咋過來了?你家今年不是不用抓雞崽子嘛,還能下一年的蛋,明年再換雞苗就成。”
元阿姨笑著回她:“大姐說笑了,我家今年確實不用抓雞崽子,這是景豔,今年剛搬過來的,她想養幾隻小雞,我就帶她過來找你了。”
大娘看向景豔:“小姑娘要抓四隻?要小公雞還是小母雞?”
景豔笑笑:“阿姨好,我準備養四隻母雞,平時可以吃雞蛋。”
大娘一點兒也不含糊:“雞苗一毛錢一隻,四隻就是四毛錢。”
景豔微微皺了下眉頭:“阿姨,我在老家也養過小雞,我們那邊小雞苗也不過三四分錢一隻,咋這邊這麽貴?”
大娘也沒覺得她問的有啥奇怪:“那種雞苗我這兒五分錢一隻也可以的,不過我一般不賣那種,剛孵出來的沒點兒技術可是不容易養活的,
我賣的都是這種已經能養住了的雞苗,糧食、時間、精力哪個耗費都不小,當然價格會貴一些,你們絕對也不虧哦。”
景豔這才想到,當初的何大姐也是把她的雞崽子放在自家養了一段時間才給她,不過何大姐沒收她看護的費用,這麽一想也就明白了,沒有猶豫的掏出了四毛錢遞給大娘。
大娘把錢收了揣進兜裏,打開雞窩的門,進去把雞食盆放在水盆旁邊,一堆大大小小的雞迅速圍了過去,爭先恐後的啄吃了起來。
元阿姨湊近她說:“這錢花的很值,你看這些雞崽子都有精神,一看就是身體好的,她家的價格一直都是周邊最貴的,但是來買的人也是最多,就是因為好養活。”
景豔點頭,看著她:“我知道的阿姨,謝謝你帶我過來,她家的雞也賣嗎?就是那種吃肉的。”
元阿姨沒太懂她的意思:“她家每年都有不下蛋的老母雞,大都是賣給周邊生產後需要補充營養的婦人,一般人家平日裏都舍不得吃雞的,你要是想買雞吃雞肉,等下你問問她。”
景豔點點頭,那邊大娘已經開始在挑雞了,“小姑娘,把你的籃筐遞給我,我給你抓雞。”景豔把挎籃隔著柵欄遞了過去,大娘很快就撈了四隻雞裝進去,把挎籃遞還給她。
景豔接過挎籃,問:“阿姨,你這兒的成雞賣不?我想買兩隻回去做菜吃。”
大娘連忙道:“賣啊,咱家養的雞要不就是小公雞,肉嫩,要不就是老母雞,煲湯、燉肉,味兒香,你要哪種?”
“我要肉嫩一些的,想要做燉菜。”
“那就給你挑兩隻小公雞吧,剛滿一年的,肉質最好。”大娘說著就瞅準了進去抓了兩隻出來,把柵欄門關好,在院子裏找了兩根麻繩,把兩隻雞的雞腳捆在一起,找了個網兜塞了進去:
“我家也沒稱,不過我掂量了下,一隻雞怎麽著也有四斤多,兩隻你給我八塊錢就成,要是以後你家想要買老母雞,一隻差不多五六塊錢,到時候你來,我給你挑。”
景豔接過網兜,也是這掂了掂,嗯,評估不出來有多重,但也沒再多說啥,想著回去自己稱稱看再說,直接把八塊錢結算給了大娘。
兩個人剛要出門,就撞見從門外要進門的程春華,她看見景豔時還挺驚訝:“哎呀,妹子,你怎麽來我們村兒了?”
景豔抬了抬胳膊上的籃子:“來買小雞仔,這就是你們村兒?離我家還真近哎。”
大娘聽到聲音也走過來,看見程春華有些好奇:“你們倆認識?程丫頭,你來幹啥?”
程春華笑著回她:“張妹子之前在我這兒買過雞蛋,還買了我家的菜籽油,這不就認識了。對了大娘,我婆婆讓我過來挑一隻老母雞,她明天要去城裏看我家大姑子。
大姑子前幾天剛生了孩子,剛才消息才送回來,我婆婆就讓我趕緊過來挑,大娘,你家有能賣的老母雞吧?”
大娘點頭:“老母雞當然有,那一會兒你自己選。”
程春華道了謝,看向景豔:“妹子,你這不就知道我們村兒了嘛,以後有時間來找我玩,我家就在這條路往裏走,走到最末的那一家就是。”
景豔笑著應下:“那程姐你先忙,我們先回了,這小雞仔我著急放進雞窩裏。”
倆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分開,元阿姨走了一段,看著景豔笑道:“你這孩子人緣兒還真不錯,沒來多久就有認識人了,不過我聽小玲說你好像跟鄰居沒啥往來?”
景豔皺了皺鼻子:“家裏附近的人說話我都聽不懂,所以就沒打交道,之前元姐跟我說這邊年紀稍微大些的都隻會說本地話,咋今天看到的阿姨也能說普通話,雖然有口音,但我能聽得懂。”
元阿姨笑著說:“那是因為這閆家村外來人多,這邊宅基地好批,各家園子都大,種的菜自家吃不完大部分就會背到市區去賣,多少能換點錢,所以並不堅持隻說本地話,這樣在外麵遇見隻會說普通話的人,也不影響生意嘛。”
“這邊不種糧食嘛?”景豔疑惑,過來一路上除了各家園子裏的菜,外麵見到的都是一片片的油菜花,雖說好看,但是也不能當糧食啊。
“我們這邊糧食種的少,周邊縣城都會有大麵積種植,這邊一年兩季,等油菜籽收了,就會種一茬小麥,多少也算好似糧食,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也不太懂種地,咋,你想種地嗎?很辛苦的。”元阿姨說了幾句她知道的。
景豔搖頭:“我也覺得種地辛苦,不愛幹,但是這邊種啥集體不管嗎?這邊應該也是工分製吧。”
“對呀,不過我們家都在市裏很多年了,一家子上班,這邊的事還真沒怎麽關注過,反正秋收的時候供銷社就會上新糧。
新糧好吃,我們這些職工發的商品糧都不怎麽會有新糧,大都是頭年的糧食,想要吃好的,還得花錢票去買。”元阿姨說。
“對了,你家男人上學,那不是就沒有商品糧了?那你的糧票夠嗎,如果不夠,這個村子每年秋收後都會留下不少糧食自家吃,你可以跟他們買,不要票,就是價格上會稍微貴一點點,但絕對是新糧,我家每年都會在她家買些糧食呢。”元阿姨繼續說。
景豔恍然:“難怪我覺得你跟賣雞的阿姨很熟悉,原來是這樣,這事兒我記得了,謝謝阿姨,對了,我聽說市裏的屠宰場對於內部員工每天都有特價肉的福利,這方麵阿姨可有渠道?”
元阿姨點頭:“屠宰場內部員工倒是認識幾個,你想要買肉?那要多少?”
景豔點頭:“我先要十斤五花肉,十斤排骨行嗎,量會不會大了些?”
“就是那種簡單的,幾根木料組合一下就成了,放在外麵可以當晾衣架,放在屋裏可以掛衣裳,除了沒有外麵罩子,功能都差不多。”元小玲拿著紙筆給她畫了個簡圖。
景豔看著圖,覺得也行,“你把這個圖留下來唄,等下周誌軍回來了我問問他。”
元小玲也覺得這樣的東西很多人家都不願意找人做,因為實在是沒有技術含量,而且沒有衣櫃的那種私密性,她並不強求,很爽快的答應了後,就要告辭離開。
但是今天元小玲幫了不小的忙,景豔怎麽著也不好意思讓人家空手走,給錢顯得見外,那隻能給東西了,東翻西找,找出來差不多半斤的奶糖,又抓了五六個雞蛋塞給她:“帶回去給孩子甜甜嘴兒,今天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
元小玲推辭:“這就是一個小事兒,景豔你這樣是跟我見外了不是。”
“要是真見外就直接給你錢了,哪用費心思給你這些,快收著,這東西又不是給你的,是給孩子的,帶回去,要不以後有事兒都不要意思麻煩你了,你可是百事通,你不會不願意讓我總找你幫忙吧?”景豔繼續勸說。
元小玲又推辭了下,最終沒有拗過她,把禮物收了才回家。
景豔把大門鎖好,現在雖說是民風相對淳樸的時代,但是該有的防人之心可不能沒有,確認門戶緊閉,這才打了水把今天運回來的家具都給擦了一遍,一想到等何誌軍回來看見屋子裏再也不是空蕩蕩的樣子她都忍不住樂嗬。
等收拾完了,看著自己的家,景豔很感慨,曾經的她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能住上這麽大的房子,而現在她不止有了房子還有了疼愛自己的丈夫,不管這是夢境還是現實,她都知足了。
懷孕的人都會有些嗜睡,她睡了一覺起來天光已經大亮,剛收拾好,隨便吃了點兒麵條,就有人敲大門了,景豔很疑惑,這裏她沒多少認識人,左鄰右舍也不熟悉,元小玲應該已經去上學了,誰還能來?
不過她也沒糾結太多,直接去開大門,打開門就見到門外站著的是一個身材嬌小,微胖,但麵容精致的女人,看樣子也不過四十來歲,“你好,你找誰?”景豔確認她不認得這個人,應該不曾見過麵,一點印象也沒有。
女人你笑了笑,開口聲音軟糯糯的,音色倒是跟元小玲有幾分相似:“我是元小玲的媽媽,她說你要買小雞仔,讓我今天帶你去挑。”
景豔恍然,連忙把大門口讓開,“阿姨好,您快進來,這事兒元姐跟我說過,這兩天記性不太好,讓我給忘了,麻煩阿姨了。”
女人的笑容很溫柔,“沒關係,那你收拾下,帶個籃子裝小雞,小玲說你還想要隻小貓,我朋友家的貓下的小貓崽還有幾天就能滿月了,周末吧,我帶你去挑挑。”
景豔把包斜背在身上,又挎上個籃子,邊鎖門邊回答:“那就麻煩阿姨了,元姐說隻要給主人家五毛錢就行,會不會有點少?你們幫我找貓已經是幫了大忙,不好再搭人情的。”
女人看著景豔的眼神更是慈愛:“不少,就是個意思,也算是給母貓買點吃的錢,其實如果你不要,他們家也養不起那麽些貓,扔掉舍不得,送人也不是誰家都願意養的,
現在能把自己家人養好就不容易了,哪還有多餘的錢財養寵物,你呀,這還算是幫了他忙呢,不會搭人情的。”
景豔聽她這麽說才放了心:“那成,周六我去你家?”
女人搖頭:“不用,到時候我來找你,正好順路,要是你來找我那咱們就都有些繞遠了。”
“謝謝阿姨。”景豔真心道謝。
走的路不算近了,而且這回都是大路,至少都是方方正正的路線,而不是七扭八拐的小巷,走了將近倆小時這才看見有房子,元阿姨帶著她直奔一個農家小院。
“這是個村子,叫閆家村,這裏大部分人都姓閆,據說以前是一個家族定居在這兒繁衍生息,不過這個村子的人不排外,很多家的媳婦兒都是外地人。
這裏已經是海市的邊緣了,算是鄉下,供銷社裏賣的青菜啥的大都出自海市周邊的鄉下,這戶人家裏的婆婆孵小雞那可是很厲害的,破殼率很高,成活率也高,
可惜前幾年管得嚴,這手藝都浪費了,現如今沒啥人管了,她就算隻靠這手藝也能養活一家子人。”
景豔也認同:“是啊,有一門手藝傍身那是受用終身的。”
估計每天來訪的人不少,這大門根本就沒關,倆人進了門,就看見院子裏被圍了很大的一個雞窩,至少是景豔家四五倍的樣子,裏麵的小雞也是大大小小一大堆,
嫩黃色毛茸茸的小雞仔步履蹣跚的跟著大雞的屁股後麵跑來跑去,大雞不時的在地上啄一下,也不知道吃的是啥,沒看見有放雞食盆,隻有一盆水放在角落,偶爾有雞去喝一口,看著很熱鬧。
“他家養的雞真多。”景豔不由得感歎。
這時候一個穿著已經漿洗發白的外衫,深藍色的褲子,頭發盤成一個發揪揪的五十來歲的女人抱著一個裝著雞食的盆走了過來,看見她們笑著開口:
“呦,青草妹子,你今天咋過來了?你家今年不是不用抓雞崽子嘛,還能下一年的蛋,明年再換雞苗就成。”
元阿姨笑著回她:“大姐說笑了,我家今年確實不用抓雞崽子,這是景豔,今年剛搬過來的,她想養幾隻小雞,我就帶她過來找你了。”
大娘看向景豔:“小姑娘要抓四隻?要小公雞還是小母雞?”
景豔笑笑:“阿姨好,我準備養四隻母雞,平時可以吃雞蛋。”
大娘一點兒也不含糊:“雞苗一毛錢一隻,四隻就是四毛錢。”
景豔微微皺了下眉頭:“阿姨,我在老家也養過小雞,我們那邊小雞苗也不過三四分錢一隻,咋這邊這麽貴?”
大娘也沒覺得她問的有啥奇怪:“那種雞苗我這兒五分錢一隻也可以的,不過我一般不賣那種,剛孵出來的沒點兒技術可是不容易養活的,
我賣的都是這種已經能養住了的雞苗,糧食、時間、精力哪個耗費都不小,當然價格會貴一些,你們絕對也不虧哦。”
景豔這才想到,當初的何大姐也是把她的雞崽子放在自家養了一段時間才給她,不過何大姐沒收她看護的費用,這麽一想也就明白了,沒有猶豫的掏出了四毛錢遞給大娘。
大娘把錢收了揣進兜裏,打開雞窩的門,進去把雞食盆放在水盆旁邊,一堆大大小小的雞迅速圍了過去,爭先恐後的啄吃了起來。
元阿姨湊近她說:“這錢花的很值,你看這些雞崽子都有精神,一看就是身體好的,她家的價格一直都是周邊最貴的,但是來買的人也是最多,就是因為好養活。”
景豔點頭,看著她:“我知道的阿姨,謝謝你帶我過來,她家的雞也賣嗎?就是那種吃肉的。”
元阿姨沒太懂她的意思:“她家每年都有不下蛋的老母雞,大都是賣給周邊生產後需要補充營養的婦人,一般人家平日裏都舍不得吃雞的,你要是想買雞吃雞肉,等下你問問她。”
景豔點點頭,那邊大娘已經開始在挑雞了,“小姑娘,把你的籃筐遞給我,我給你抓雞。”景豔把挎籃隔著柵欄遞了過去,大娘很快就撈了四隻雞裝進去,把挎籃遞還給她。
景豔接過挎籃,問:“阿姨,你這兒的成雞賣不?我想買兩隻回去做菜吃。”
大娘連忙道:“賣啊,咱家養的雞要不就是小公雞,肉嫩,要不就是老母雞,煲湯、燉肉,味兒香,你要哪種?”
“我要肉嫩一些的,想要做燉菜。”
“那就給你挑兩隻小公雞吧,剛滿一年的,肉質最好。”大娘說著就瞅準了進去抓了兩隻出來,把柵欄門關好,在院子裏找了兩根麻繩,把兩隻雞的雞腳捆在一起,找了個網兜塞了進去:
“我家也沒稱,不過我掂量了下,一隻雞怎麽著也有四斤多,兩隻你給我八塊錢就成,要是以後你家想要買老母雞,一隻差不多五六塊錢,到時候你來,我給你挑。”
景豔接過網兜,也是這掂了掂,嗯,評估不出來有多重,但也沒再多說啥,想著回去自己稱稱看再說,直接把八塊錢結算給了大娘。
兩個人剛要出門,就撞見從門外要進門的程春華,她看見景豔時還挺驚訝:“哎呀,妹子,你怎麽來我們村兒了?”
景豔抬了抬胳膊上的籃子:“來買小雞仔,這就是你們村兒?離我家還真近哎。”
大娘聽到聲音也走過來,看見程春華有些好奇:“你們倆認識?程丫頭,你來幹啥?”
程春華笑著回她:“張妹子之前在我這兒買過雞蛋,還買了我家的菜籽油,這不就認識了。對了大娘,我婆婆讓我過來挑一隻老母雞,她明天要去城裏看我家大姑子。
大姑子前幾天剛生了孩子,剛才消息才送回來,我婆婆就讓我趕緊過來挑,大娘,你家有能賣的老母雞吧?”
大娘點頭:“老母雞當然有,那一會兒你自己選。”
程春華道了謝,看向景豔:“妹子,你這不就知道我們村兒了嘛,以後有時間來找我玩,我家就在這條路往裏走,走到最末的那一家就是。”
景豔笑著應下:“那程姐你先忙,我們先回了,這小雞仔我著急放進雞窩裏。”
倆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分開,元阿姨走了一段,看著景豔笑道:“你這孩子人緣兒還真不錯,沒來多久就有認識人了,不過我聽小玲說你好像跟鄰居沒啥往來?”
景豔皺了皺鼻子:“家裏附近的人說話我都聽不懂,所以就沒打交道,之前元姐跟我說這邊年紀稍微大些的都隻會說本地話,咋今天看到的阿姨也能說普通話,雖然有口音,但我能聽得懂。”
元阿姨笑著說:“那是因為這閆家村外來人多,這邊宅基地好批,各家園子都大,種的菜自家吃不完大部分就會背到市區去賣,多少能換點錢,所以並不堅持隻說本地話,這樣在外麵遇見隻會說普通話的人,也不影響生意嘛。”
“這邊不種糧食嘛?”景豔疑惑,過來一路上除了各家園子裏的菜,外麵見到的都是一片片的油菜花,雖說好看,但是也不能當糧食啊。
“我們這邊糧食種的少,周邊縣城都會有大麵積種植,這邊一年兩季,等油菜籽收了,就會種一茬小麥,多少也算好似糧食,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也不太懂種地,咋,你想種地嗎?很辛苦的。”元阿姨說了幾句她知道的。
景豔搖頭:“我也覺得種地辛苦,不愛幹,但是這邊種啥集體不管嗎?這邊應該也是工分製吧。”
“對呀,不過我們家都在市裏很多年了,一家子上班,這邊的事還真沒怎麽關注過,反正秋收的時候供銷社就會上新糧。
新糧好吃,我們這些職工發的商品糧都不怎麽會有新糧,大都是頭年的糧食,想要吃好的,還得花錢票去買。”元阿姨說。
“對了,你家男人上學,那不是就沒有商品糧了?那你的糧票夠嗎,如果不夠,這個村子每年秋收後都會留下不少糧食自家吃,你可以跟他們買,不要票,就是價格上會稍微貴一點點,但絕對是新糧,我家每年都會在她家買些糧食呢。”元阿姨繼續說。
景豔恍然:“難怪我覺得你跟賣雞的阿姨很熟悉,原來是這樣,這事兒我記得了,謝謝阿姨,對了,我聽說市裏的屠宰場對於內部員工每天都有特價肉的福利,這方麵阿姨可有渠道?”
元阿姨點頭:“屠宰場內部員工倒是認識幾個,你想要買肉?那要多少?”
景豔點頭:“我先要十斤五花肉,十斤排骨行嗎,量會不會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