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客觀物質循環鏈,以彼此連接、相互對應、互為依存、捉對交換的並列結構,在信息與實物交換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或一榮俱榮或一損俱損的平衡發展。主觀逃避相應責任——拒不兼顧循環鏈上彼此利益的一己獨大、巧取強奪,阻擾物質循環平衡平穩運行,觸碰物質不滅鐵律底線,將被罰沒其紅利甚至生命的老本。


    在人類演化中,曾經出現了四大文明古國。不幸的是,隻有華夏大地上的炎黃子孫,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列,其它文明古國的子孫,早已不知所蹤(消失在一損俱損的相互掠奪中)。


    從客觀循環鏈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周而複始的全要素視角看,人類之所以能夠崛起為地球的主宰,最首要的是,具備了利他必利己的團結互助、共識共贏,順應和具備了物質不滅的循環鏈平衡穩定的可持續性供給的係列要素。具體體現在,依靠語言、文字突破信息循環的係列瓶頸,通過共識共贏的早期智慧,豐富了團結互助的集體行為內涵,憑借農耕知識與技術,加速借鑒、借助他人它物經驗教訓和他人它物外溢能量,有效武裝、強大了自己。


    不論是口口相傳,還是對炎黃子孫影響深遠的諸子百家,均無一例外地凸顯了仁愛的基本內涵(相對強硬和殘酷的法家思想,也絕非以斬盡殺絕為目的。也即,具有仁愛的一麵),本質上繼承和強健了團結互助、共識共贏的智慧“基因”。數千年以來,盡管也內部矛盾層出不窮,也飽受外強侮辱,也步履闌珊病入膏肓,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忠君愛國”傳統,早已成為炎黃子孫的主流共識,成為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高舉集體主義的共同富裕偉大旗幟,進一步鞏固和豐富了我國團結互助、共識共贏的仁愛傳統文化,廣泛凝聚華夏兒女共識,使炎黃子孫在亡國亡種的邊緣上再次站起來。


    改革開放,進一步順應、滿足經濟繁榮客觀循環鏈發展需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道路,是確保萬物萬象、生生不息的平衡平穩供給的偉大舉措。精神文明建設和法治建設等“兩手一起抓”係列重大措施,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排除障礙。從“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到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將成為不可逆轉的滾滾洪流。


    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凡事皆有矛與盾的兩麵性。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以一家一戶、各自打掃門前雪的小農經濟思想體係(本質上是在開智慧及其科學技術演化的倒車),尚根深蒂固的束縛著我們的思維,內在和外在的個人至上等阻礙文明進步的思潮(首先阻礙人際智慧循環,繼而阻礙經濟循環),尚廣泛存在,我們的文明進步、我們的共同富裕,尚任重道遠。


    脫離集體主義精神、團隊精神共識,本質上就是害人害己害子孫的行徑。智慧及其科學技術,同樣具有雙重取向性:少數具有天賦和雄厚基礎知識的科學家,確實為人類的科學技術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這些科學家並不是脫離公眾認知等環境而孤立存在。公眾實踐的點點滴滴經驗教訓,廣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點點滴滴,若不能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傳承和積累,適時連接成對各自配套有用的經驗教訓,過時不候,將白白浪費這些散亂、零星而寶貴的智慧資源。


    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智慧及其科學技術,更主要源自於彼此之間的經驗教訓大循環。團隊的組織建設、人才開發,重中之重的第一靈魂要素,是智慧的有機有序有效大循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Pk時代前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Kcan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Kcanx並收藏Pk時代前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