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看著原培訓教學業務所遺留下的各類教材、技術資料等,如果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少說也有兩三萬元吧!盤點所剩餘的宣傳資料——《特技小刊》,還有五六千份沒有寄出。原宣傳資料之所以冠之為《特技小刊》,是因為每期在頭版等重要位置,安排固定專欄公開刊載新穎、適用的完整技術資料,被讀者公認為極富含金量。所推出的麵函授項目,以及數十項郵購技術資料種類,所有業務的收費標準均成倍低於同業同種。如郵購類中的《揭〈魯班下冊〉之迷》,其他機構(內容近似)有收超過百元的,而本處每冊含郵費僅四元,年均郵購量近萬份\/冊。


    僅此所創實際價值及其附帶拉動效應,料必遠非其他同業同種所能夠企及。其它郵購資料從幾元到十幾元,標價二十元的僅有尿激酶等極少部分。作為宣傳資料的《特技小刊》,每期尚有一個重要專欄,就是針對新風尚或時弊展開評論,旗幟鮮明地弘揚集體精神、揭露個人至上等害人害己本質,獲得如潮好評。總體而言,《特技小刊》普遍受到珍視和收藏,宣傳效果良好。以十周為有效周期統計(超過十周時間,效果開始呈下降趨勢,可以忽略不計),每投寄出一份平均能帶來五元左右的產值。《特技小刊》的主要功能,在於提升郵購技術資料的業務量。至於麵函授培訓的業務量,則主要依靠投資相關報刊,進行廣告宣傳。


    這一摞摞堆積起來的教材、技術資料、宣傳資料,產值數以萬計(均以實用價值和市場需求定價——不是以紙張等成本計價,未經盤存造冊,僅憑體積難以估算)。就成本來說,沒有萬元也不下七八千的。就市場價值來說,郵購價普遍不低於紙張等成本的十倍。按當前人日均5~6元的報酬計,3~4個人一年的收入未必能夠奠定這些基礎。這些,都是用自己的錢堆積起來的,沒有任何道理就這樣白白浪費。停止教學業務的根源,是嚴重缺乏人手。當前,化工廠停產,員工們正愁沒事可做,迫切需要就業機會。恢複原教學業務,純粹就是盤活原固有資源,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利人利己,一舉多得。


    信步進入郵局一經詢問,工作人員立即帶著充滿埋怨的神色和語氣道:“原來就是你哦!你看看,成山稱窖的信件遲遲不來領取,局領導都在聯係準備送往火葬場了。匯款單也源源不斷,過期還要辦理退還,給我們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壓力。是不是考慮立即取走信件和匯款單啊?”庶盶對此深表歉意,隨即表示道:“此來的目的就是先做些了解,正在考慮恢複業務。”“希望你們抓緊時間,盡快把這些取走。”信件裝在一個個大郵包內,碼在一個偌大房間的一頭,隻知“最少有幾萬封信件”。匯款單雖隻剩尚未退回的部分,但仍然堆積成一摞一摞的,隻得依據體積估計件數,以及隨意抽取一定件數金額折算平均匯款金額,用以評估總體匯款額。


    初步估算,自停業以來,月均信函在兩千件左右,匯款單金額在千元左右。尤其是匯款單,純粹是近期狀況(宣傳時效早已大幅下降)的真實反映。時隔如此之久,月均尚能維持如此之大的郵購業務量,這種效果大大出乎意料之外。這是《特技小刊》所產生的長期效應,更是品牌價值的實際反映。


    仔細品味各期《特技小刊》,時評成為各類宣傳資料中獨樹一幟的顯著特征。從《小農經濟思想體係的利與弊》到《一損俱損與一榮俱榮的不同取舍之道》,再到《論互利共贏的滾滾潮流》等,都從不同角度論證了互助共贏是追求最大價值的可靠捷徑。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曆史和自然規律中發掘證據,深刻揭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客觀實際。充分展示我方先利人更利己的價值觀,體現一以貫之的高質量低收費的具體方略和具體方法。難怪有人說“這些時評豈止一般霸道,分明就是在用事實和道理向世人呐喊:若求師問道,舍我其誰?”


    想來,盡管自己早已是遍體鱗傷,但卻還有如此難以撼動的牢固根基。不過,自己的思維節奏仍然落後於自己的成長節奏,仍然持續低估自己。在重啟化工廠之際,又一次如臨地獄大門般惶恐不可終日,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將培訓與化工廠雙重兼顧的可能性。現實中,自己的雙肩不再稚嫩,但潛意識中卻沒有生成與此相匹配的自信心。換言之,是潛意識壓根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足以應對化工廠與培訓疊加的複雜局麵,是故未聞硝煙而先膽怯。事實上,隻要主觀不輕易放棄,將一定能夠破浪前行。


    12.02


    停止原教學業務,並非主觀願望所決定的。當時,自己要經營化工廠,曉暉要帶孩子,還有豆製品(提供流動資金)必須兼顧。成天忙得頭暈腦脹,時間和精力被嚴重透支,哪裏顧得上培訓業務呢?從單一的方麵來講的確如此,但結合化工廠實際卻完全不同。化工廠人力資源充足,怕的就是缺乏就業機會。當時的培訓業務,麵授早已全麵壓縮和控製,從業人員根本就無需多少從業經驗。能夠勝任並樂意從事此類工作的人,在化工廠是一挑一大堆,隻需稍作布置就能獨立進行。


    如果當時能夠控製自己的急躁不安——確保客觀冷靜的清醒頭腦,將自然而然會聚焦利用一切可支配資源,繼而滴水不漏地排列分析推敲,應該能夠輕易發現化工廠與培訓高度互補的有利條件。利用化工廠人力資源、場地等有利條件,繼而轉化並發揮培訓業務的優勢。如此顯而易見的來因去果,偏偏長期被自己所視而不見。


    化工廠停產,客觀上為恢複培訓業務提供了場地、人手等優越條件,唯一的問題是以化工廠的名義展開培訓業務,顯得不夠名正言順。如果在化工廠大門口,並列掛出一塊適合培訓的招牌,則不僅可以展開培訓業務,而且可以逐步將食用菌、環己六醇磷酸酯等一並納入。一個領導班子,兩塊甚至多塊招牌,將為化工廠奠定多業並舉的新平台,可謂酌盈劑虛、利人利己、事半功倍。


    外麵對自己早形成多種多樣版本的傳聞,不少傳聞無疑會給自己造成一定負麵影響,但最多也不過是毀譽參半——並不能全麵掩蓋自己的正麵形象和聲譽。歸納起來,對自己抱持成見或不滿的,雖多為有權有勢的人士,但其中真正產生衝突的則寥寥無幾,誤認為不能或難以合作者居多。細數存在衝突的人,曾經開白紙條難下台的無疑會記恨,原成教學校和方林在衝突之列,曉暉娘家所在鄉也有幾位。梁哥為易大海抱不平而氣惱,但隨著真相大白料必遲早會盡釋前嫌。其他人士,普遍是依據孤立事件或傳聞,從而形成對本人的一定固有看法。應該說,對本人欲致死地而後快者即或存在,也可謂屈指難數,完全沒必要杯弓蛇影般固步自封。


    久未拜訪的恩師——柯老師,他依舊充滿慈祥關愛、推心置腹。一陣噓寒問暖,柯老師拿出一本精致的墎州地區《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慎重其事道:“在社會力量辦學方麵,你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執照對你來說很重要。有了它,你在全國各地辦培訓時都能夠暢通無阻。”對恩師的關懷備至無以言表,唯有無比珍愛地辦好《許可證》並慎重收藏。想到化工廠的現況,庶盶忽然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以社會力量辦學的名譽,在化工廠大門口掛出某某技術研發的招牌。這樣一來,化工廠一個班子多種業務就能夠順理成章。聞聽庶盶關於化工廠與辦培訓相結合的想法後,柯老師大加讚賞:“食用菌在墎州方興未艾,又是你的老行當,輕車熟路。環己六醇磷酸酯在周邊數省內尚屬空白,正當長袖善舞。化工廠占地麵積廣闊,圍牆外還連接大片荒山,場地要多寬有多寬,更加上有充足的人手可調配。其它交通、水電等條件一應俱全,真正的前途無量啊!”


    談及與原學校相關事宜,柯老師殷切地望著庶盶道:“我建議你還是繼續與學校合作!”對此,庶盶有些迷茫,提出唯恐難以盡釋前嫌的顧慮。柯老師微笑道:“你們並沒有產生多大、多嚴重的矛盾,而且都有點到為止的君子之雅。隻要你願意,我包你們盡釋前嫌!”品味恩師言明與校方繼續合作的期望,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對庶盶而言純粹是百利而無一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Pk時代前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Kcan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Kcanx並收藏Pk時代前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