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會憤怒於官場解決問題的速度問題,明明一個簡單的事,卻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幾年的時間。


    其實這很好解釋,一般來說,最大概率是沒人敢站出來拍板,因為怕擔責任;其次,多半是此事涉及到多方利益衝突,沒有協調好,所以才拖那麽久。


    燕趙之事,則是兩點原因都有,而且每個都很棘手。


    比如朝廷如今忌憚的,無非是成德新研發成功的火炮,其數量多達十幾門,這不得不讓人忌憚,僅靠河北或者山東的一門火炮,很可能不足以抵擋,如此一來,就隻能從其他地方調集火力。


    但誰敢提議將長安、洛陽的三門大炮調去前線呢?拉走大炮,看似合理,但卻十分不妥當,這兩個地方,一個西京、一個東都,權貴多不勝數,新式的大炮威力驚人,兩地人早就將此神器當做底氣看待了,有火炮在,他們就有安全感,如果誰提議將火炮從兩地帶走拉去前線,大概率被圍攻,因此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


    當然,德宗肯定有這個權力,但是他如今昏迷;大家思想來想去,也就擁有等身金印的霍子玉能做這個決定,但霍子玉也不敢直接表態將大炮帶走。


    霍子玉也有自己的擔心,如今長安城僅有幾萬兵力,一旦有變,比如有其他節度使圍攻長安,那就危險了!


    “陛下,其實洛陽那門大炮倒是可以拉走,隻是長安這兩門炮有點棘手,聽說長安不少人都認為這兩門大炮在,他們才有安全感,如果拉走了,難免有些人想發難。”


    德宗也是聰明人,大致猜到了霍子玉的想法,隻不過,他開玩笑地對霍子玉道:“或許,新式火炮不該造出來,把它造出來以後,沒人敢信任將士的作戰勇猛,隻對火炮才有安全感!”


    霍子玉沒直接接話,畢竟當初敢隻在長安留幾萬士兵,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有新式火炮和新式火槍的震懾在,不過德宗說這個話,霍子玉還是要為將士們爭口氣:“陛下,可能在他們心目中,沒有安全感的原因還是您依舊在昏迷之中吧,國日無君,民心不穩。”


    “哈哈,行了,不跟你開玩笑了,朕知道的,大炮再厲害,不還是要將士們用麽?光有大炮沒有人怎麽行,看看西域,若不是兵員短缺,你可能已經在打龜茲了吧?”德宗說道。


    “不過朕並不打算立刻讓世人知道朕已經醒了,”德宗望著霍子玉說道:“其實,剛才說這麽多,是因為朕有個謀劃,需要你的配合。”


    “還望陛下明示!”


    “把虎團的火槍隊和騎兵師給朕各留下一千人,其餘人,你都帶去河北,還有那兩門神威大炮,當然,包括洛陽城頭那一門也帶走。”


    “陛下,隻留千人火槍隊……”


    “不必擔心,”德宗打斷了霍子玉的話,笑著說道:“不是還有一千騎兵和馬瑞增的人馬麽?”


    “但是那也太危險了呀陛下,長安城近兩百萬人口,隻留……”


    “嗬嗬,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德宗再次打斷霍子玉,意味深長地對霍子玉道:“你呀,還不懂,聽朕的安排即可,朕這次要玩一個大的。”


    霍仙鳴聞言,望了望德宗,在心裏迅速揣摩起德宗的意圖來。


    首先,如果霍子玉帶兵和炮離開,德宗又昏迷,長安城最大的危險是什麽?


    霍仙鳴剛想到這裏,腦袋裏立刻閃現出一個可怕的念頭,然後裝作雲淡風輕地望著德宗,心中驚駭異常,好家夥,誰能想到德宗一把年紀,剛從鬼門關前走了一趟,剛醒過來就敢這麽玩!


    而霍子玉也同時在內心快速思索起來,但他隻能隱約感覺出來德宗是想釣魚,至於釣什麽魚,他一時想不出來,但卻深深的擔憂起來,擔憂什麽?還能有什麽,自然是擔心德宗釣魚不成,反而被大魚拖下水!


    德宗看見霍子玉一臉擔憂的樣子,以為霍子玉大致猜到了他的用意,同時看到他深深擔憂的神情,心裏也很感到安慰,於是出言笑著安慰說:“放心,在這長安城,沒人敢亂來,我們不還有錦衣衛麽?誰能逃脫朕的眼線?”


    霍子玉還要說什麽,德宗擺手道:“行了,就這麽決定了,朕剛才的安排,你去布置吧,朕要繼續昏迷了!”


    說著,德宗便自顧自地歪了下身子,作勢要躺下,霍仙鳴見狀,趕緊去服侍他躺下。


    霍子玉見狀,連忙問安告退,前往天策軍大營。


    而霍仙鳴剛服侍德宗躺下,便聽德宗道:“你覺得朕能成功麽?”


    “老奴雖然不知陛下要做什麽事,但陛下洪福齊天,您想做的,一定能成功!”


    “嗬嗬,行啊,你個老東西,那孫子都走了你還跟我裝糊塗?”德宗笑罵道。


    霍仙鳴“嘿嘿”一笑:“老奴覺得,五五開吧,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


    “仙鳴,你今晚是蘿卜吃多了吧?”德宗疑問道。


    “怎麽了陛下,何出此言?”霍仙鳴奇怪道。


    “蘿卜沒吃多,怎麽會淨踏馬放屁!”德宗打趣道。


    霍仙鳴聞言,心中一陣陣無語,不禁心道,你是懂漢語言文學的!


    而霍子玉找來楊義、馬瑞增、張玄佐等將,向幾人說明了情況以及安排,而後對張玄佐和薑可年道:“你二人留下統領虎團和騎兵,務必保護好陛下的安危!”


    二人躬身拜倒,拱手齊道:“末將誓死保衛陛下與長安!”


    “嗯好,起來吧,”隨後,霍子玉開始寫起了軍令,然後加蓋德宗所賜金印,交給楊義道:“楊義,去兵部傳令吧,兵部有什麽需要下達的其他軍令或者給工部、戶部的聖旨,你收集整理下,直接在兵部起草了送去興慶宮,我來加蓋金印。”


    “末將遵令!”楊義雙手接過軍令,轉身走出了軍帳而去。


    霍子玉隨後也跟著走出了大帳,再次直奔興慶宮複命。


    不過,複命後他本想出殿守衛,但德宗忽然問了一句:“子玉,你說要不要調張秉全回來?”


    霍子玉忽然聽到德宗這句話,不動聲色地起身望去,隻見霍仙鳴麵露無奈之色搖頭,決定實話實說:“陛下,在您沒有蘇醒之前,子玉原本就打算招張秉全回來的。”


    “嗯,不過如果是你調他回來,可能就會引來你嶽父泰山的記恨吧?”德宗道:“這種拉仇恨的事,還是讓朕來做吧。”


    望見霍子玉麵露疑問,德宗笑道:“這次去河北和山東,讓張秉全機靈點,隻要立了功,朕就有借口能調他回來,當然,張家的這個人情都會承你的,太子也不會因此猜忌你。”


    霍子玉聞言,立刻轉身,雙膝跪地拜道:“子玉叩謝皇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唐我來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鳳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鳳九並收藏這個大唐我來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