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魯國慶父之亂
東周列國誌注釋白話文 作者:陳七文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前662年,魯莊公薨,在位32年。
注:【魯莊公:姬姓,名同,是魯桓公與正妻文薑的長子。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在位,在位32年。他有三位兄弟慶父、叔牙、季友,三人的後代在魯國政壇世代承襲執政之位,被稱為三桓。即都是魯桓公的後代。】
公子般繼位。計劃明年改元。
公子般是魯莊公與孟任的兒子,時年28歲。
到了冬季十月,子般感念姥姥家黨氏的恩德,聽說姥爺黨臣病逝,就前去參加葬禮了。
公子慶父(魯莊公的庶兄,子般的伯父)就秘密找來圉人犖(yu ren luo養馬的官)說:“你不記得被皮鞭暴揍的仇恨了嗎?現在蛟龍出水(子般外出),你一個人單槍匹馬就能幹掉他了,你現在去黨氏家裏尋找機會報仇,我給你做主。”
於是圉人犖懷揣利刃,夜黑人靜時翻牆進入黨氏家裏,埋伏到天明,趁小太監開門打水時突然進入子般的房間,刺殺了子般。
圉人犖隨後也被眾人砍死。
公子季友得到消息,心裏知道這件事是慶父指使幹的,恐怕自己遭到殃禍,就出逃到陳國避難去了。
慶父假裝不知情,為洗脫自己,就把圉人犖的家人都給殺了。
夫人哀薑因為與慶父私通,早已謀劃篡位奪取,這下機會來了,就打算讓慶父作君主。
慶父說:“二公子(季友)還活著呢,不解決了他,我還不能當這個君主。”
哀薑說:“那立子申(是魯莊公的妾風氏所生)嗎?”
慶父說:“子申長大了,不好控製呀。不如立子啟(是哀薑的妹妹叔薑所生)吧。”
於是為子般發喪,立子啟為君主。子啟時年八歲,史稱魯閔公。
注:【魯閔公:姬姓,名啟,又作魯湣公,公元前661年-公元前660年在位,在位2年。魯莊公之子,母親為叔薑。】
魯閔公是叔薑的兒子,叔薑是哀薑的妹妹,一同隨嫁給魯莊公的。而哀薑、叔薑是齊襄公(齊襄公、齊桓公是兄弟)的女兒,所以魯閔公是齊桓公的外孫。
注:【魯閔公老爹魯莊公是文薑的兒子,文薑是齊桓公的姐姐,魯莊公是齊桓公的外甥。這姻親關係,得慢慢梳理哈】。
魯閔公對內畏懼哀薑,對外畏懼慶父(魯閔公的伯父),心裏就想要借助姥爺家(齊國)的勢力,幫助自己穩定局麵,所以派人約見齊桓公在落姑(山東平陰縣)這個地方相會。
相見後,魯閔公牽著齊桓公的衣服,私下裏訴說慶父專權的事,垂淚不止。
齊桓公說:“如今魯國的官員誰最可靠還有能力呢(今者魯大夫誰最賢)?”
魯閔公說:“隻有季友最有能力還可靠,現在在陳國避難呢。”
齊桓公問:“為啥不召回來委以重任呢?”
回答:“害怕慶父猜疑陷害啊。”
齊桓公說:“把他召回來吧,就說是我的意思,看他們誰敢違抗?”
於是魯閔公就以齊桓公的指示派人前往陳國請季友回國。
隨後魯閔公親自來到郎地(山東費縣東南魯郎城)迎接季友回國,等到季友來到郎地,就同坐一輛車回國,拜季友為相,宣稱這是按照齊桓公的指示安排的工作任務,眾官員沒人敢不服從的。
這是周惠王六年、魯閔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61年的事。
注:【《東周列國誌》的原文有誤,應該是周惠王十六年】
當年冬天,齊桓公擔心魯國這個小外孫的君位不穩,就派大夫仲孫湫前往魯國探望並查訪慶父的動向。
魯閔公見到了仲孫湫,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泣不成聲,滿腹辛酸事。
仲孫湫又拜見公子申,與他談論起魯國的軍政民情,公子申都能講的非常清楚。
仲孫湫評價說:“這才是治國的能人大才呀(此治國之器也)!”
於是囑咐季友要善待公子申,又勸季友及早除掉慶父,季友伸出一個巴掌提示仲孫湫,我是孤掌難鳴啊。
仲孫湫明白其中的難處,就說:“我回去向齊侯匯報這些情況,如果有變故,不會坐視不管的。”
慶父得知仲孫湫來訪,帶著厚禮前來拜見,仲孫湫說:“如果公子您能忠於社稷好好協助君主發展魯國,我們齊國都能得到實際意義上的好處,何況是我個人呢(苟公子能忠於社稷,寡君亦受其賜,豈惟湫乎)?”堅決推辭,不接受這些賄賂。
慶父心情複雜的告辭了。
仲孫湫回國,向齊桓公匯報說:“不把慶父除掉,魯國是不會安寧的。”
齊桓公說:“那我就發兵去把他幹掉。”
仲孫湫說:“慶父的罪惡行為還沒有那麽張狂,我們出兵討伐他有點小題大做了,以我的觀察,他的誌向不會安居於人下,以後必有變故,那時拿住他的把柄再派兵誅殺他,這才是霸主該做的事啊(慶父凶惡未彰,討之無名,臣觀其誌,不安於為下,必複有變,乘其變而誅之,此霸王之業也)。”
齊桓公同意了。
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
慶父加緊為篡位奪權做準備,隻是顧慮魯閔公是齊桓公的外孫,且又有季友輔佐,才不敢輕舉妄動。
忽然一天,閽(hun)人(守門人)來報:“大夫卜齮(yi)來訪。”
慶父迎進書房,卜齮說:“我的田地與太傅(魯閔公的老師)慎不害(老師的名字)的相鄰,近日被慎不害強行占據,我向主公(魯閔公)告狀,主公偏護老師,反而勸我忍讓他,我就於心不甘,特意前來肯求您,求您給我說說情。”
慶父單獨對卜齮說:“主公年幼無知,就是跟他說了也白說。如果你能為我辦件大事,我就把慎不害殺了,你看如何(主公年幼無知,雖言不聽,子若能行大事,我為子殺慎不害何如)?”
卜齮說:“季友掌權,恐怕都會被追查,逃不掉幹係吧(季友在,懼不免)?”
慶父說:“主公現在是個小孩,童心未泯,總是在天黑以後脫離安保人員去鬧市中遊玩(嚐夜出武闈,遊行街市)。你就找個安保人員做臥底,等到他出來時刺殺他,隻是說被盜賊所害,誰能知道真相?我再拿國母的指示,更換君主,驅逐季友那就太容易了。”
卜齮答應了。
重金求得名叫秋亞的勇士,交給他鋒利的匕首,混入在安保隊伍中(使伏武闈)。
魯閔公果然天黑出來了,秋亞突然衝上前,刺殺了魯閔公。
安保人員驚呼,擒住了秋亞,卜齮率領家丁把秋亞搶走了,慶父殺了慎不害全家。
季友得到消息,連忙半夜來到公子申家裏,告知慶父作亂,倆人連夜逃奔邾國避難。
注:【邾國:又稱邾婁國、鄒國,曹姓,子爵,周代東方方國之一,史稱邾子國。今山東鄒城市】
髯翁有詩雲:
子般遭弑閔公戕,操刃當時誰主張?
魯亂盡由宮閫起,娶妻何必定齊薑!
魯國人民向來尊敬佩服季友,聽說魯侯被殺,宰相出逃,全國人民都憤怒了,舉行抗議遊行活動,堅決打倒慶父!
全國人民一致響應。
慶父害怕了,知道人心不附,肯定饒不了自己,就盤算著逃亡,想起齊侯(小白)逃亡莒國,曾借助莒國的幫助得以複國,齊、莒有恩,可以利用莒國幫自己在齊國麵前開脫責任,況且文薑原有莒醫一脈交情,如今魯國國母哀薑,是文薑侄女,有了這些關係,萬事不愁,都可以找到關係了。
於是扮作商人,裝載金銀財寶,逃奔莒國。
魯國國母哀薑聽說慶父逃奔莒國,也想與情夫一起走,宮女太監勸說:“夫人因為慶父遭到國民怨恨,如今又要與慶父一起逃到一個國家去,誰敢收留你?現在季友在邾國,國人都心向季友,夫人不如去邾國,請求他憐憫寬恕你(夫人以仲故得罪國人,今複聚一國,誰能容之?季友在邾,眾所與也,夫人不如適邾,以乞憐於季)。”
於是哀薑逃奔到邾國,求見季友,季友拒絕了,不見!
季友聽說了慶父、哀薑都已經出逃,就帶領公子申回國,同時向齊國報告魯國內亂的經過,請求齊侯協助扶立公子申即位。
齊桓公對仲孫湫說:“現在魯國沒有君主,我們就趁這機會把他吞並了,你看如何呢?”
仲孫湫說:“魯國,是秉禮之國,雖遭到弑亂,隻是一時間的變故,人心還是沒有忘記周公的禮教,暫時還不能兼並。而且現在公子申有處理國家政事的能力,季友有撥亂反正的才能,一定能夠安邦定國,處理好國際關係,不如幫助他們把魯國政權穩定下來,讓國家安定發展起來(況公子申明習國事,季友有戡亂之才,必能安集眾庶,不如因而守之)。”
齊桓公同意了。
於是命令上卿高溪,率南陽(山東肥城)的甲士三千人。暗中囑咐高溪相機而動:“如果公子申是擔當君主的料,就扶立為君,如果人品和能力都不行,那就少廢話,直接滅了他、兼並他就完了。”
注:1.【上卿高溪:受周天子之命,為齊之監國上卿,地位顯赫,德高望重。就是朝廷任命的地方諸侯國的監察官員,地位很高,必須任職上卿,諸侯隻能任命自己的最高官員為下卿,然後是大夫、士的級別。這種朝廷任命的監國上卿,是世襲製,所以世代地位顯赫。齊國的高、國兩家都是如此。】
2.【南陽:齊國地名。在大汶河以北一帶。今山東肥城、平陰等地。與魯國接壤。】
高溪奉命來到魯國,見到了公子申和季友。
高溪見公子申相貌端莊,思路清晰,談吐大方,心中十分敬重,就與季友合作,擁立公子申為君,史稱魯僖公。
注:【魯僖公:姬姓,名申,公元前659年―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魯莊公之子。】
高溪擁立魯僖公即位後,命令兵士幫助魯國建築鹿門,以防邾、莒兩國侵犯。
注:1.【鹿門:古城門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杜預注:‘魯,南城東門’。】
2.【邾國,今山東鄒城市;莒國,今山東莒縣。】
季友派遣公子奚斯(子魚),跟隨高溪一起來到齊國,感謝齊侯的定君安國之功。同時派人前往莒國,要求借助莒人的手殺了慶父,承諾厚禮回報。
卻說慶父逃奔莒國之時,就帶來了魯國的象征君權的寶器,通過莒醫(以前文薑相好的那位)送給了莒子(莒國國君,子爵)。
莒子既接受了慶父的賄賂,這時又貪戀魯國的厚禮承諾,於是派人告訴慶父:“莒國弱小,繼續收留你恐怕會招引來戰禍,請您還是選擇一個勢力強大的國家投靠去吧(莒國褊小,懼以公子為兵端,請公子改適他國)。”
慶父還在考慮能到哪裏去呢,莒子已經下令:驅逐出境!
慶父想到齊國豎貂曾經接受過賄賂,相處交好過,於是就從邾國來到齊國,可是齊國邊界的官員向來知道慶父的所作所為,不讓他入境,隻好先暫時在邊界的汶水(山東大汶河)附近逗留。
恰好公子奚斯在齊國外事交流完畢回國,在汶水與慶父相見,就想要帶著慶父一起回國。
慶父說:“季友必定不能容我了,子魚(公子奚斯)如果能夠為我求情,看在先君(魯桓公,是慶父、叔牙、季友的老爹)的一脈之情,留下我這條命,即使讓我做一個平民就很感謝了(乞念先君一脈,願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奚斯回到魯國匯報了與齊國外事交流情況,又把慶父想要回國的情況做了匯報。
魯僖公就要答應,季友馬上說:“不誅殺弑君的人,還怎麽能警戒後人?”
然後私下裏對奚斯說:“慶父如果能自殺謝罪,還可以讓他的後代繼承官職,不至於斷了香火祭祀。”
奚斯接受了命令,再次前往汶上,想要把這些話說給慶父,又難以啟齒,於是就在大門外嚎啕大哭。
慶父聽到聲音,知道是奚斯回來了,就仰天長歎:“子魚不進來相見而悲哀痛哭,這是沒有饒恕我,還是要我死啊!”
於是自縊而死,奚斯收殮入葬,回報魯僖公。
魯僖公歎息不已。
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
忽報:“莒子派他的弟弟贏拿,領兵駐紮在邊境,聽說慶父已死,特來索取承諾的賄賂。”
季友說:“莒人並沒有抓捕慶父給我們送來,反倒來向我們請功邀賞,哪有這個道理?”
於是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迎戰,魯僖公解下自己的寶刀贈給季友,說:“此刀名叫‘孟勞’,長雖不足一尺,卻鋒利無比。叔父要好好愛惜它。”
季友把寶刀藏在腰間,謝恩,領兵出發。
行軍來到酈地(山東諸城境內),莒國公子贏拿列陣對峙。
季友思量:“我魯國新君剛即位,國家還沒安定,若戰敗了,人心動搖。莒國贏拿貪婪,沒有謀略,我應該用計戰勝他。”
於是來到陣前,請贏拿出陣講話,對贏拿說:“今天兩軍對陣,是你我二人的事,與士卒無關。聽說公子功夫很好,不如咱倆單打獨鬥,一決勝負,咋樣?”
贏拿同意了。
倆人就讓兵士退後,就在戰場上,倆人單獨決鬥,一來一往,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季友的兒子,名叫行父,時年八歲,季友非常喜愛他,就帶著隨軍觀看。
此時行父眼見父親不能取勝,連忙大喊:“‘孟勞’何在?”
季友聽到提醒,故意賣個破綻,讓贏拿搶入一步,季友略一轉身,抽出“孟勞”,回手一揮,連眉帶額削去半個天靈蓋,刀刃無血,真寶刀也!
莒國兵士見主將被殺,各自逃命。
季友全勝,奏凱還朝。
這就是史稱的“酈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59年。
魯僖公親自前往郊外迎接,拜季友為上相,賜費邑(山東費縣西北)為之采邑。
季友上奏:“我與慶父、叔牙都是桓公的子孫(應為魯桓公之子)。我為了江山社稷,毒死了叔牙、逼死了慶父,大義滅親,實在是出於無奈呀。現在這兩個公子都絕後了,而隻有我獨自享受高官厚祿,還封賞我這麽大的采邑,我死後,還有何麵目去地下與桓公相見呢(臣與慶父、叔牙並是桓公之孫,臣以社稷之故,酖叔牙,縊慶父,大義滅親,誠非得已,今二子俱絕後,而臣獨叨榮爵,受大邑,臣何顏見桓公於地下)?”
魯僖公說:“這倆人作惡造反,再封賞他們這也不符合禮法規矩呀(二子造逆,封之得無非典)?”
季友說:“這倆人有叛逆造反的心思,但是沒有造反的行動,況且都不是死在刀劍之下,應該給他倆一起建祠堂,立後嗣,以表達宗親情誼(二子有逆心,無逆形,且其死非有刀鋸之戮也,宜並建之,以明親親之誼)。”
魯僖公同意了。
於是把公孫敖繼立為慶父的後人,是為孟孫氏。慶父字仲,後人經常以字為氏,本來應該叫仲孫,因為忌諱慶父的惡名聲,就改為孟。孟孫氏食采於成。(食邑(采邑)在成邑。成邑,今山東泰安市區東南)
把公孫茲繼立為叔牙的後人,是為叔孫氏,食采於郈(hou)(山東東平縣)。
季友食采於費(山東費縣西北),又加封了汶陽(山東泰安縣西南樓上村)的田地,是為季孫氏。
於是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一同主持魯國的國政,被稱為“三桓”(就是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後代)。
當天,魯南門無故自崩,識者以為高而忽傾,異日必有淩替之禍,兆已見矣。
詩雲:
手文征異已褒功,孟叔如何亦並封?
亂世天心偏助逆,三家宗裔是桓公。
卻說齊桓公得知哀薑逃亡在邾國,對管仲說:“魯國桓、閔兩位君主都是被殺而亡,這都是因為我薑氏的女人惹的禍啊,如果不處理她,魯國人必定以此為戒,再也不會迎娶齊國的女人了,這不就斷了姻親的關係了嗎?”
管仲說:“女子既然已經嫁人了,那就聽從夫家的處置。女子得罪了夫家,外家不能插手解決。如果您想要處理這件事,應該秘密去做,不要聲張。”
齊桓公同意了,就派豎貂前去邾國,送哀薑歸魯。
哀薑啟程來到夷地(齊國邑名,故址待考),找個賓館住下,豎貂對哀薑說:“夫人參與弑殺了兩個君主,齊國和魯國人們都知道這件事,夫人就是回到魯國,還有臉麵去拜太廟嗎?不如自裁,還可以掩蓋這些醜事。”
哀薑聽後,閉門哭泣,到了半夜,自縊而死。
豎貂通知當地官員,置辦棺材入殮,然後報告給魯僖公。
魯僖公把棺材迎接回來,以國母的禮儀安葬,說:“母子之情,不可絕也。”諡號為哀,所以稱為哀薑。
之後八年,魯僖公以莊公沒有夫人牌位相配,就把哀薑牌位送到太廟,陪在魯莊公的牌位旁。這也是給予哀薑極大地尊重啊(僖公以莊公無配,仍袝哀薑於太廟,此乃過厚之處)。
注:【袝:fu,合祭。即奉新死者之神主之位供奉在祖廟以祭祀之。】
這是公元前652年的事。
注:【魯莊公:姬姓,名同,是魯桓公與正妻文薑的長子。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在位,在位32年。他有三位兄弟慶父、叔牙、季友,三人的後代在魯國政壇世代承襲執政之位,被稱為三桓。即都是魯桓公的後代。】
公子般繼位。計劃明年改元。
公子般是魯莊公與孟任的兒子,時年28歲。
到了冬季十月,子般感念姥姥家黨氏的恩德,聽說姥爺黨臣病逝,就前去參加葬禮了。
公子慶父(魯莊公的庶兄,子般的伯父)就秘密找來圉人犖(yu ren luo養馬的官)說:“你不記得被皮鞭暴揍的仇恨了嗎?現在蛟龍出水(子般外出),你一個人單槍匹馬就能幹掉他了,你現在去黨氏家裏尋找機會報仇,我給你做主。”
於是圉人犖懷揣利刃,夜黑人靜時翻牆進入黨氏家裏,埋伏到天明,趁小太監開門打水時突然進入子般的房間,刺殺了子般。
圉人犖隨後也被眾人砍死。
公子季友得到消息,心裏知道這件事是慶父指使幹的,恐怕自己遭到殃禍,就出逃到陳國避難去了。
慶父假裝不知情,為洗脫自己,就把圉人犖的家人都給殺了。
夫人哀薑因為與慶父私通,早已謀劃篡位奪取,這下機會來了,就打算讓慶父作君主。
慶父說:“二公子(季友)還活著呢,不解決了他,我還不能當這個君主。”
哀薑說:“那立子申(是魯莊公的妾風氏所生)嗎?”
慶父說:“子申長大了,不好控製呀。不如立子啟(是哀薑的妹妹叔薑所生)吧。”
於是為子般發喪,立子啟為君主。子啟時年八歲,史稱魯閔公。
注:【魯閔公:姬姓,名啟,又作魯湣公,公元前661年-公元前660年在位,在位2年。魯莊公之子,母親為叔薑。】
魯閔公是叔薑的兒子,叔薑是哀薑的妹妹,一同隨嫁給魯莊公的。而哀薑、叔薑是齊襄公(齊襄公、齊桓公是兄弟)的女兒,所以魯閔公是齊桓公的外孫。
注:【魯閔公老爹魯莊公是文薑的兒子,文薑是齊桓公的姐姐,魯莊公是齊桓公的外甥。這姻親關係,得慢慢梳理哈】。
魯閔公對內畏懼哀薑,對外畏懼慶父(魯閔公的伯父),心裏就想要借助姥爺家(齊國)的勢力,幫助自己穩定局麵,所以派人約見齊桓公在落姑(山東平陰縣)這個地方相會。
相見後,魯閔公牽著齊桓公的衣服,私下裏訴說慶父專權的事,垂淚不止。
齊桓公說:“如今魯國的官員誰最可靠還有能力呢(今者魯大夫誰最賢)?”
魯閔公說:“隻有季友最有能力還可靠,現在在陳國避難呢。”
齊桓公問:“為啥不召回來委以重任呢?”
回答:“害怕慶父猜疑陷害啊。”
齊桓公說:“把他召回來吧,就說是我的意思,看他們誰敢違抗?”
於是魯閔公就以齊桓公的指示派人前往陳國請季友回國。
隨後魯閔公親自來到郎地(山東費縣東南魯郎城)迎接季友回國,等到季友來到郎地,就同坐一輛車回國,拜季友為相,宣稱這是按照齊桓公的指示安排的工作任務,眾官員沒人敢不服從的。
這是周惠王六年、魯閔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61年的事。
注:【《東周列國誌》的原文有誤,應該是周惠王十六年】
當年冬天,齊桓公擔心魯國這個小外孫的君位不穩,就派大夫仲孫湫前往魯國探望並查訪慶父的動向。
魯閔公見到了仲孫湫,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泣不成聲,滿腹辛酸事。
仲孫湫又拜見公子申,與他談論起魯國的軍政民情,公子申都能講的非常清楚。
仲孫湫評價說:“這才是治國的能人大才呀(此治國之器也)!”
於是囑咐季友要善待公子申,又勸季友及早除掉慶父,季友伸出一個巴掌提示仲孫湫,我是孤掌難鳴啊。
仲孫湫明白其中的難處,就說:“我回去向齊侯匯報這些情況,如果有變故,不會坐視不管的。”
慶父得知仲孫湫來訪,帶著厚禮前來拜見,仲孫湫說:“如果公子您能忠於社稷好好協助君主發展魯國,我們齊國都能得到實際意義上的好處,何況是我個人呢(苟公子能忠於社稷,寡君亦受其賜,豈惟湫乎)?”堅決推辭,不接受這些賄賂。
慶父心情複雜的告辭了。
仲孫湫回國,向齊桓公匯報說:“不把慶父除掉,魯國是不會安寧的。”
齊桓公說:“那我就發兵去把他幹掉。”
仲孫湫說:“慶父的罪惡行為還沒有那麽張狂,我們出兵討伐他有點小題大做了,以我的觀察,他的誌向不會安居於人下,以後必有變故,那時拿住他的把柄再派兵誅殺他,這才是霸主該做的事啊(慶父凶惡未彰,討之無名,臣觀其誌,不安於為下,必複有變,乘其變而誅之,此霸王之業也)。”
齊桓公同意了。
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
慶父加緊為篡位奪權做準備,隻是顧慮魯閔公是齊桓公的外孫,且又有季友輔佐,才不敢輕舉妄動。
忽然一天,閽(hun)人(守門人)來報:“大夫卜齮(yi)來訪。”
慶父迎進書房,卜齮說:“我的田地與太傅(魯閔公的老師)慎不害(老師的名字)的相鄰,近日被慎不害強行占據,我向主公(魯閔公)告狀,主公偏護老師,反而勸我忍讓他,我就於心不甘,特意前來肯求您,求您給我說說情。”
慶父單獨對卜齮說:“主公年幼無知,就是跟他說了也白說。如果你能為我辦件大事,我就把慎不害殺了,你看如何(主公年幼無知,雖言不聽,子若能行大事,我為子殺慎不害何如)?”
卜齮說:“季友掌權,恐怕都會被追查,逃不掉幹係吧(季友在,懼不免)?”
慶父說:“主公現在是個小孩,童心未泯,總是在天黑以後脫離安保人員去鬧市中遊玩(嚐夜出武闈,遊行街市)。你就找個安保人員做臥底,等到他出來時刺殺他,隻是說被盜賊所害,誰能知道真相?我再拿國母的指示,更換君主,驅逐季友那就太容易了。”
卜齮答應了。
重金求得名叫秋亞的勇士,交給他鋒利的匕首,混入在安保隊伍中(使伏武闈)。
魯閔公果然天黑出來了,秋亞突然衝上前,刺殺了魯閔公。
安保人員驚呼,擒住了秋亞,卜齮率領家丁把秋亞搶走了,慶父殺了慎不害全家。
季友得到消息,連忙半夜來到公子申家裏,告知慶父作亂,倆人連夜逃奔邾國避難。
注:【邾國:又稱邾婁國、鄒國,曹姓,子爵,周代東方方國之一,史稱邾子國。今山東鄒城市】
髯翁有詩雲:
子般遭弑閔公戕,操刃當時誰主張?
魯亂盡由宮閫起,娶妻何必定齊薑!
魯國人民向來尊敬佩服季友,聽說魯侯被殺,宰相出逃,全國人民都憤怒了,舉行抗議遊行活動,堅決打倒慶父!
全國人民一致響應。
慶父害怕了,知道人心不附,肯定饒不了自己,就盤算著逃亡,想起齊侯(小白)逃亡莒國,曾借助莒國的幫助得以複國,齊、莒有恩,可以利用莒國幫自己在齊國麵前開脫責任,況且文薑原有莒醫一脈交情,如今魯國國母哀薑,是文薑侄女,有了這些關係,萬事不愁,都可以找到關係了。
於是扮作商人,裝載金銀財寶,逃奔莒國。
魯國國母哀薑聽說慶父逃奔莒國,也想與情夫一起走,宮女太監勸說:“夫人因為慶父遭到國民怨恨,如今又要與慶父一起逃到一個國家去,誰敢收留你?現在季友在邾國,國人都心向季友,夫人不如去邾國,請求他憐憫寬恕你(夫人以仲故得罪國人,今複聚一國,誰能容之?季友在邾,眾所與也,夫人不如適邾,以乞憐於季)。”
於是哀薑逃奔到邾國,求見季友,季友拒絕了,不見!
季友聽說了慶父、哀薑都已經出逃,就帶領公子申回國,同時向齊國報告魯國內亂的經過,請求齊侯協助扶立公子申即位。
齊桓公對仲孫湫說:“現在魯國沒有君主,我們就趁這機會把他吞並了,你看如何呢?”
仲孫湫說:“魯國,是秉禮之國,雖遭到弑亂,隻是一時間的變故,人心還是沒有忘記周公的禮教,暫時還不能兼並。而且現在公子申有處理國家政事的能力,季友有撥亂反正的才能,一定能夠安邦定國,處理好國際關係,不如幫助他們把魯國政權穩定下來,讓國家安定發展起來(況公子申明習國事,季友有戡亂之才,必能安集眾庶,不如因而守之)。”
齊桓公同意了。
於是命令上卿高溪,率南陽(山東肥城)的甲士三千人。暗中囑咐高溪相機而動:“如果公子申是擔當君主的料,就扶立為君,如果人品和能力都不行,那就少廢話,直接滅了他、兼並他就完了。”
注:1.【上卿高溪:受周天子之命,為齊之監國上卿,地位顯赫,德高望重。就是朝廷任命的地方諸侯國的監察官員,地位很高,必須任職上卿,諸侯隻能任命自己的最高官員為下卿,然後是大夫、士的級別。這種朝廷任命的監國上卿,是世襲製,所以世代地位顯赫。齊國的高、國兩家都是如此。】
2.【南陽:齊國地名。在大汶河以北一帶。今山東肥城、平陰等地。與魯國接壤。】
高溪奉命來到魯國,見到了公子申和季友。
高溪見公子申相貌端莊,思路清晰,談吐大方,心中十分敬重,就與季友合作,擁立公子申為君,史稱魯僖公。
注:【魯僖公:姬姓,名申,公元前659年―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魯莊公之子。】
高溪擁立魯僖公即位後,命令兵士幫助魯國建築鹿門,以防邾、莒兩國侵犯。
注:1.【鹿門:古城門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杜預注:‘魯,南城東門’。】
2.【邾國,今山東鄒城市;莒國,今山東莒縣。】
季友派遣公子奚斯(子魚),跟隨高溪一起來到齊國,感謝齊侯的定君安國之功。同時派人前往莒國,要求借助莒人的手殺了慶父,承諾厚禮回報。
卻說慶父逃奔莒國之時,就帶來了魯國的象征君權的寶器,通過莒醫(以前文薑相好的那位)送給了莒子(莒國國君,子爵)。
莒子既接受了慶父的賄賂,這時又貪戀魯國的厚禮承諾,於是派人告訴慶父:“莒國弱小,繼續收留你恐怕會招引來戰禍,請您還是選擇一個勢力強大的國家投靠去吧(莒國褊小,懼以公子為兵端,請公子改適他國)。”
慶父還在考慮能到哪裏去呢,莒子已經下令:驅逐出境!
慶父想到齊國豎貂曾經接受過賄賂,相處交好過,於是就從邾國來到齊國,可是齊國邊界的官員向來知道慶父的所作所為,不讓他入境,隻好先暫時在邊界的汶水(山東大汶河)附近逗留。
恰好公子奚斯在齊國外事交流完畢回國,在汶水與慶父相見,就想要帶著慶父一起回國。
慶父說:“季友必定不能容我了,子魚(公子奚斯)如果能夠為我求情,看在先君(魯桓公,是慶父、叔牙、季友的老爹)的一脈之情,留下我這條命,即使讓我做一個平民就很感謝了(乞念先君一脈,願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奚斯回到魯國匯報了與齊國外事交流情況,又把慶父想要回國的情況做了匯報。
魯僖公就要答應,季友馬上說:“不誅殺弑君的人,還怎麽能警戒後人?”
然後私下裏對奚斯說:“慶父如果能自殺謝罪,還可以讓他的後代繼承官職,不至於斷了香火祭祀。”
奚斯接受了命令,再次前往汶上,想要把這些話說給慶父,又難以啟齒,於是就在大門外嚎啕大哭。
慶父聽到聲音,知道是奚斯回來了,就仰天長歎:“子魚不進來相見而悲哀痛哭,這是沒有饒恕我,還是要我死啊!”
於是自縊而死,奚斯收殮入葬,回報魯僖公。
魯僖公歎息不已。
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
忽報:“莒子派他的弟弟贏拿,領兵駐紮在邊境,聽說慶父已死,特來索取承諾的賄賂。”
季友說:“莒人並沒有抓捕慶父給我們送來,反倒來向我們請功邀賞,哪有這個道理?”
於是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迎戰,魯僖公解下自己的寶刀贈給季友,說:“此刀名叫‘孟勞’,長雖不足一尺,卻鋒利無比。叔父要好好愛惜它。”
季友把寶刀藏在腰間,謝恩,領兵出發。
行軍來到酈地(山東諸城境內),莒國公子贏拿列陣對峙。
季友思量:“我魯國新君剛即位,國家還沒安定,若戰敗了,人心動搖。莒國贏拿貪婪,沒有謀略,我應該用計戰勝他。”
於是來到陣前,請贏拿出陣講話,對贏拿說:“今天兩軍對陣,是你我二人的事,與士卒無關。聽說公子功夫很好,不如咱倆單打獨鬥,一決勝負,咋樣?”
贏拿同意了。
倆人就讓兵士退後,就在戰場上,倆人單獨決鬥,一來一往,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季友的兒子,名叫行父,時年八歲,季友非常喜愛他,就帶著隨軍觀看。
此時行父眼見父親不能取勝,連忙大喊:“‘孟勞’何在?”
季友聽到提醒,故意賣個破綻,讓贏拿搶入一步,季友略一轉身,抽出“孟勞”,回手一揮,連眉帶額削去半個天靈蓋,刀刃無血,真寶刀也!
莒國兵士見主將被殺,各自逃命。
季友全勝,奏凱還朝。
這就是史稱的“酈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59年。
魯僖公親自前往郊外迎接,拜季友為上相,賜費邑(山東費縣西北)為之采邑。
季友上奏:“我與慶父、叔牙都是桓公的子孫(應為魯桓公之子)。我為了江山社稷,毒死了叔牙、逼死了慶父,大義滅親,實在是出於無奈呀。現在這兩個公子都絕後了,而隻有我獨自享受高官厚祿,還封賞我這麽大的采邑,我死後,還有何麵目去地下與桓公相見呢(臣與慶父、叔牙並是桓公之孫,臣以社稷之故,酖叔牙,縊慶父,大義滅親,誠非得已,今二子俱絕後,而臣獨叨榮爵,受大邑,臣何顏見桓公於地下)?”
魯僖公說:“這倆人作惡造反,再封賞他們這也不符合禮法規矩呀(二子造逆,封之得無非典)?”
季友說:“這倆人有叛逆造反的心思,但是沒有造反的行動,況且都不是死在刀劍之下,應該給他倆一起建祠堂,立後嗣,以表達宗親情誼(二子有逆心,無逆形,且其死非有刀鋸之戮也,宜並建之,以明親親之誼)。”
魯僖公同意了。
於是把公孫敖繼立為慶父的後人,是為孟孫氏。慶父字仲,後人經常以字為氏,本來應該叫仲孫,因為忌諱慶父的惡名聲,就改為孟。孟孫氏食采於成。(食邑(采邑)在成邑。成邑,今山東泰安市區東南)
把公孫茲繼立為叔牙的後人,是為叔孫氏,食采於郈(hou)(山東東平縣)。
季友食采於費(山東費縣西北),又加封了汶陽(山東泰安縣西南樓上村)的田地,是為季孫氏。
於是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一同主持魯國的國政,被稱為“三桓”(就是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後代)。
當天,魯南門無故自崩,識者以為高而忽傾,異日必有淩替之禍,兆已見矣。
詩雲:
手文征異已褒功,孟叔如何亦並封?
亂世天心偏助逆,三家宗裔是桓公。
卻說齊桓公得知哀薑逃亡在邾國,對管仲說:“魯國桓、閔兩位君主都是被殺而亡,這都是因為我薑氏的女人惹的禍啊,如果不處理她,魯國人必定以此為戒,再也不會迎娶齊國的女人了,這不就斷了姻親的關係了嗎?”
管仲說:“女子既然已經嫁人了,那就聽從夫家的處置。女子得罪了夫家,外家不能插手解決。如果您想要處理這件事,應該秘密去做,不要聲張。”
齊桓公同意了,就派豎貂前去邾國,送哀薑歸魯。
哀薑啟程來到夷地(齊國邑名,故址待考),找個賓館住下,豎貂對哀薑說:“夫人參與弑殺了兩個君主,齊國和魯國人們都知道這件事,夫人就是回到魯國,還有臉麵去拜太廟嗎?不如自裁,還可以掩蓋這些醜事。”
哀薑聽後,閉門哭泣,到了半夜,自縊而死。
豎貂通知當地官員,置辦棺材入殮,然後報告給魯僖公。
魯僖公把棺材迎接回來,以國母的禮儀安葬,說:“母子之情,不可絕也。”諡號為哀,所以稱為哀薑。
之後八年,魯僖公以莊公沒有夫人牌位相配,就把哀薑牌位送到太廟,陪在魯莊公的牌位旁。這也是給予哀薑極大地尊重啊(僖公以莊公無配,仍袝哀薑於太廟,此乃過厚之處)。
注:【袝:fu,合祭。即奉新死者之神主之位供奉在祖廟以祭祀之。】
這是公元前652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