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華亭人。


    漢末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陸遜出身江東大族吳郡陸氏。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


    曾率兵擊破丹陽山越首領費棧,得精兵數萬人。


    後娶孫策次女為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呂蒙襲取荊州的行動,因功累封婁侯。


    黃武元年(222年),蜀漢皇帝劉備大舉征吳,孫權命陸遜為東吳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破蜀漢軍四十餘營,加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黃武七年(228年),又於石亭之戰大敗魏揚州牧曹休大軍。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烏七年(244年),升任丞相、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


    在“二宮之爭”中,他被卷入孫權父子相爭中。因親屬多支持太子孫和,陸遜屢受孫權責備,最終在赤烏八年(245年)憂憤而死,終年六十三歲。


    孫休時被追諡為昭侯。


    陸遜文武兼備,追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


    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讚為“社稷之臣”,孫權將他與商朝的伊尹、周朝的薑尚相提並論。


    ………


    自陸遜被眾將推舉為臨時的主帥之後,陸遜隨即排兵布陣,居然是“圍三漏一”!


    一開始,眾將還沒有放應過來,直到陳慶第一個回過了神。


    “咦?陸帥三麵包圍,為何急召鄧羌率領炮灰營前來此處?難道陸帥要放過城南嗎?”陳慶不禁狐疑道。


    得了陳慶的提醒,其他將領這才回過味來,隻覺得有些懵逼。


    “城南,城南!倘若江陵方向有叛軍趕來支援,此處正是其入城方向!同理,在鄧羌將軍率領炮灰營離開後,城內軍民也可以從此處離開!如此一來,叛軍壓力大減,日後如何還會投降?”劉琦不禁分析道。


    “對啊對啊!”眾將齊聲附和。


    聞言,陸遜卻是笑而不語,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當初,慶為主帥,便下達了對襄陽城圍三缺一的命令!在如此壓力下,城內軍民必然不堪重負,糧草物資也早晚耗盡!假以時日,襄陽城必然投降!”陳慶說道。


    “是啊!如今若將城南放開,襄陽城就等於被解開了包圍。如此一來,不僅人員可以進出,甚至糧草物資也能出入。那我軍大半年的努力豈不就白廢了?”韓當不禁吐槽道。


    “陸帥,還請給我等一個解釋!”孫河當即說道。


    “唔…諸位將軍說的都對,可據遜所知,大半年前,劉縣令應當沒少前去對襄陽軍民勸降吧?”陸遜向劉琦問道。


    “不錯!在下勸降了半個月有餘,最後隻能無奈放棄!“劉琦說道。


    “劉縣令,各位將軍可知,為何襄陽叛軍不願意投降嗎?”陸遜隨即問向眾人道。


    “龐統善於蠱惑人心?”太史慈猜測道。


    “城內不缺糧草物資!”劉琦說道。


    “叛軍指望著漢中、巴蜀的援軍!”韓當說道。


    ……


    “不錯,不錯!諸位說的都對!可諸位卻是漏了最重要的一點!”陸遜說道。


    “哦?還請陸帥詳解!”陳慶當即問道。


    “圍三缺一乃是包圍三麵,並在另一麵設下埋伏!然而據遜所知,鄧羌將軍卻是每日在城南大張旗鼓,興師動眾地訓練降卒,搞得城中人盡皆知!加之,鄧羌將軍練兵嚴苛,降卒多有逃亡。鄧羌將軍卻是仗著馬快,將他們一一抓回,然後處以極刑!


    如此一來,城內不管是叛軍還是百姓,在如此高壓下便隻能死守城池!叛軍們害怕在投降後會步了降卒的後塵,百姓們則單純隻是無法出城而已!因此,原先的布置並不能夠促使襄陽舉城投降!


    而今,遜一改陳將軍的布置,將城南放開。如此一來,城內百姓可以進出,叛軍們也會壓力大減!”陸遜侃侃而談道。


    “……”


    一直到過了好一會,眾將才反應過來,但卻依舊不明所以。


    “陸帥,你才剛剛渡河而來,如何能夠知曉城南和城內之事?”陳慶不禁問道。


    “是啊!陸帥你又如何能夠判斷出,在放開城南後戰局能夠有所改變呢?”韓當不禁問道。


    “哈哈,遜為副軍師,手中有主公的秘密部隊可以調用!這些情報正是由秘密部隊所獲!”陸遜當即給了一個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回答。


    果不其然,聞言,眾將當即了然。


    既然是來自主公麾下秘密部隊的情報,那就沒錯了。


    “可為何陸帥料定,在解了城南包圍之後,城內情況會有所改變呢?”劉琦卻還是不解。


    “哼哼,那就是龐統善於蠱惑人心了!當初,各位率軍將襄陽團團包圍,就連一隻蒼蠅也放不進去。如此一來,城內必定人心惶惶,再加之龐統的蠱惑,則城內軍民上下一心,並抱有死守城池、負隅頑抗的決心!


    反之,我等若將城南放開,如此一來,襄陽、江陵之間必能取得聯係!日後,倘若江陵那邊戰局有變,便也能夠影響到襄陽這裏!


    再者,城南一放開,遜料定必有百姓會逃亡。隨著時間的流逝,逃亡的百姓也會越來越多。如此一來,叛軍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且人心不固,我軍給襄陽的壓力越大,城中軍民之心越穩。反之,我軍給襄陽的壓力越小,城中反而會人心思變!”陸遜侃侃而談道。


    聞言,眾將不禁開始回味陸遜所說的話,隻覺得越想越有道理。


    “哎呀!既然有了生路,叛軍便不會再負隅頑抗。屆時,就算龐統再會蠱惑人心,恐怕他的話也不好使了!等到劉裕援軍開到,我軍再將之擊敗。在叛軍絕望之際,城內必定人心惶惶。在下再對叛軍施以勸降,叛軍或逃亡,或投降!如此一來,襄陽必能不戰而降!”劉琦不禁越說越振奮,越想越覺得陸遜之策有道理。


    “好啊!不愧是陸帥!慶服了!”


    聽了陸遜和劉琦的講述,陳慶這才恍然大悟,連忙誇讚起陸遜來。


    “陸帥高瞻遠矚,謀略之高,我等不如!”眾將也緊接著齊聲說道。


    “哈哈!既然如此,還請諸位將軍速速移師!”陸遜隨即說道。


    “我等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