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書記坐在炕延邊,倆手來回搓著,熬了大半夜,對於個老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爸讓我給兩人倒水。我問算破天喝茶水還是白開水,他搖頭說不喝。給老書記衝了點“老壽星”茶葉,他喝了一口緩了緩,聲音沙啞的說道
“二醜上午帶著孩子回來了,昨天晚上一家子在衛生院折騰了一夜,又是化驗,又是輸液的,那孩子好不容易才醒了,把去水庫的事說了個七七八八。
二醜就是嘉園他爸,父輩之中大部分都有個不怎麽好聽的小名,有人說賴名好養活,什麽二狗,二醜,狗剩子,我們姓劉家裏人丁不旺。我爺爺希望兒子多點,就給我爸叫了個“全來子”,意為多來兒子,早些年兒子就是勞動力,家裏也會寬裕一些。
老書記繼續道
原來那天那三小子本來是想找我們踢球的,從張煥軍家房後經過。他家房子後麵是片大野地,原先他家也不住這邊,我們這村子分為上下村,下村是老村,村裏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後來附近開始有了煤礦,外麵來煤礦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就在村子上麵又一點點蓋起了新房。新房越蓋越多,慢慢就形成了規模。成了上下兩片村落,靠東因為地勢略高,就叫新村,原來的就成了老村,也叫老堡。
新村占用的地以前叫“郭家墳”,村裏倆大姓,早些年姓郭的老人人沒了,就埋這邊,北邊是“史家墳”,姓史的老人走了,就埋那邊。再往後家家戶戶靠著附近煤礦掙錢了,附近煤礦因為要掏村子地下的煤,這些老墳就算是一戶,給用磚頭砌成個圓保護起來,家裏老人在這邊的都拿到了補償款,慢慢也就不講究這些了,村裏人日益增多,加上煤礦掏空了地下,能用的地越來越少,就在這原來的“郭家墳”蓋起了房子,人是越來越多。
張煥軍他爸近些年掙了錢,就在新村這邊蓋了新房,一家子搬了過去。因為他家蓋房子的位置在最東邊,幾個人從他家出來要路過一片墳包,本就玩心大起的年紀,看啥都有意思。幾個人正走著的時候,碰到一個老婦人,七八十歲的樣子。
老婦人也不說話,就盯著幾個孩子看。那老婦瘦骨嶙峋,頭上罩著塊土黃色頭巾,隻留出來一雙小眼睛。褲子很長,極不合身,腳被褲子掩住。
三人之中趙曉琪體格子最棒,平時插科打諢習慣了。便上前問道
“奶奶,你這大中午的罩塊頭巾,又是夏天,不嫌捂得慌啊”說完便嘻嘻的笑著,語氣中透露著些譏諷
“老了,有點風吹就頭疼,記性也不行了,忘了出來幹啥來了,也忘了回去的路了”老婦邊說邊把頭巾往嚴實了塞了塞,生怕掉了一般。
嘉園是個熱心腸,幹啥都積極的不行。平常在學校也是搶著勞動,用他的話說,少先隊員就是要勤勞勇敢,誠實活潑。這八個字是我們那會教室裏的標語,被他時刻記在了心裏。
煥軍搶著說道“奶奶,你還記得你住哪不,我們送你回去,大中午的,你再中暑了。”其餘兩人聽見他這麽說,三人本來就一起出來,此時說不去的話哪裏還是幾個半大小子的性格,哥們義氣在那年代就是檢驗幾人相好程度的最好標準。今天你夠哥們,跟我幹了我想幹的事,我們就是好兄弟,下次你有事我也上。你要是不跟我做,那咱這情分就是紙糊的,下次玩一定不叫你。
另外兩人也便隨口而出“是啊,遠不,哪一片住著呢”
“你不是這個村裏的吧奶奶,我沒見過你,你要是住的遠著呢,外村的,我們送你也不能白送,你給我們五毛錢,保證把你送到家門口”。此時的趙曉琪跟他爸是一模一樣,幹啥都不吃虧,盡想著占便宜。
“行,奶奶是上麵串堡的,也不遠,你們送我啊,那奶奶給你們綠票,五毛咋夠呢。”說完就咯咯的笑了起來
幾個人一尋思,綠票,我們小時候說的綠票是兩塊錢,綠色的。那是過年的時候才能收到的壓歲錢,這可是巨款。於是乎三人一合計,就立馬攙扶起老婦往串堡走去,已經忘了老婦說不記得路也不記得家的話了,一門心思都是那綠票。
從我們這新村到串堡走大路起碼有個五六裏地,幾個小子扶著個老太太,加上還約好了踢球,自然就選了很近的小路。大路一般都過的是拉煤車,行人來去都是走小路,壞就壞在前幾天不是下了好幾天的雨,也就是我跟算破天初識的那幾天。一連下了好幾天,這附近地下都被煤礦掏空了,下雨下的很多路都塌了,好巧不巧的這條小路半道塌了一大片,根本過不去了。正在幾人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老婦告訴幾人,沿著水庫走,繞過個廢棄的寺廟就到串堡了。
話是沒錯,可自從修了水庫,就再沒有人走過水庫說是邪門的很。當初修水庫的時候因為水庫是個溝,又是要顧及幾個村子,就在中間築了一道壩子,上麵走人,下麵壩子開了口,讓水庫的水流到附近的兩個溝,這樣水庫就連在了一起,水庫大了,附近村子的人也方便,隻是傳言說修水庫是為了改善我們這片土地風水,煤礦在地下挖壞了地勢,築壩子的土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土裏當時經常能抖摟出骨頭,老人說都是些墳坑的土,後來者壩子就沒人再走了,怕衝了運氣。
這時三人騎虎難下,走到快一半了,哪有回頭的道理,加上那綠票的誘惑,三個半大小子索性就聽了老婦的建議,準備沿著水庫走,過了那壩子,再走一段土路就到了串堡。
打定主意,三人的速度加快。老婦跟在幾人身後,時不時塞一下頭巾,一兩點的太陽正是夏日毒辣的時候,走了沒一會幾人就走不太動,趙曉琪最先提出要休息會。另外兩人一拍即合,正欲找個歇腳的地方,一旁的老婦又道
“奶奶知道再往前走個幾百米有個破院,院子裏有棵大鬆樹,一年四季常綠,那鬆樹大著呢,能遮住整個院子,要休息,就到那院裏休息,涼快的緊。”
三人聽說有個乘涼的地,不禁喜出望外,腳下的步子又加快了幾分。
我們小時候,綠化遠沒有現在到位。哪哪都是樹,夏天還有灑水車灑水。那年月,路都是土路,政府的重心在快速發展經濟,資源便是最快最實際的,哪還管的上種樹修路,更何況這是小道,路上野草不少,就是樹沒有一棵。
言歸正傳,幾人不多時就到了老婦說的破院,說是破院,其實是一座小寺廟。寺的名字幾代人前就忘記了,口口相傳稱此處為中國寺,寺中原本有兩個道士,一老一少。戰爭年代,這寺裏一老一少加入抗日隊伍。後麵就荒了,全國都在抗戰,大丈夫又豈能躲避廟堂之中。
說到此處寺廟的時候,算破天便插嘴說道
“都知道個啥,那根本不是寺廟,寺是和尚住的,裏麵既然是道士,就該是觀,什麽寺,中國古代寺本是國家辦公機構,相傳漢朝時期佛教第一次傳入中國,白馬將佛經駝到了寺這個地方,漢明帝便命名為白馬寺,天下佛事都出自於此,後人就稱呼和尚住的地方為寺廟,既然裏麵是住的是道士,何來中國寺一說,中國的是觀!道觀!”
我們也不理他,反正他動不動就這樣,大家已經習慣他的自說自話。老書記繼續講道
三個傻小子跟老婦進入破院,發現此處果真如老婦所說,院中有一棵大鬆樹,發到三人合抱不能抱住,枝葉遮天蔽日,延展到院子外麵,正房三間,西邊房子已經坍塌,幾人正是由塌了的口子進入。正房除中間一間正中有個台案,半個泥塑雕像已經倒了,隻剩下半身,此前下雨正房已經露了,泥塑像的上半身倒在積水的水坑裏,其餘兩間門窗都已經爛了,隻剩下兩張土炕。
三個孩子坐在大鬆樹下,酣暢淋漓的享受這樹蔭帶來的涼爽之意。老婦還是那副模樣,對著幾人說道:“走了這麽久,是不是乏了,這麽熱的天,家裏都沒有這裏涼快吧,不行就睡一會,這麽涼快,肯定睡的香”
幾人平時也是精力充沛的小夥,踢一天球都不覺得乏累,此時不知道為什麽,竟都不約而同的有了困意。趙曉琪膽子大,拿起地上院牆倒下之後的土塊當枕頭就躺樹下,作勢就要休息。其他兩人也靠在樹上,嘉園本還想著送老婦回家,嘴裏想告訴二人要先送老婦,還要回去找我們踢球,此刻也是兩眼仿佛千斤重,昏昏沉沉就睡著了,耳邊似乎聽到了老婦的笑聲。
說到此處,我聽的是雲裏霧裏,說了半天,不在一句正點子上,孩子不是在水庫出的事,怎麽又跑到那所謂的中國觀了,那老婦又是誰,孩子們出事的時候她又去哪裏了,一連串的疑問。
我爸打斷了老書記的話,問出了我心裏的問題。
“那後來咋到水庫了,送完人不回家”
“送啥人啊,根本沒送”
我跟我爸一臉懵逼,不是說送老婦去了,咋又沒送,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算破天看出了我們的疑問
“哪有老婦,那根本就不是人,著了道了”
“不是人,那是啥,大中午的難不成還有鬼啊”我立馬出聲笑道“大中午的,太陽那麽大,他三是不是中暑曬昏了,出了幻覺了?”
中暑是很危險的,我們這就出現過中暑以後幻覺的人,一個放羊的羊倌,中暑了,不知道咋回事,口渴的喝飲羊的水撐死了。因為有過這樣的事,我才這麽問道。
“誰告訴你大中午就啥也沒了,誰告訴你那是鬼了”
“那不然是啥,js啊”
我爸跟老書記顯然知道的比我多,都沒有說話,算破天也沒繼續搭理我,自顧自點了根煙,也沒問我爸跟老書記,自己蹲地上就抽了起來,像是在思考著什麽,眼珠不停轉著。
老書記看了他一眼,看他不說話了,又繼續把後麵的事講完。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二醜上午帶著孩子回來了,昨天晚上一家子在衛生院折騰了一夜,又是化驗,又是輸液的,那孩子好不容易才醒了,把去水庫的事說了個七七八八。
二醜就是嘉園他爸,父輩之中大部分都有個不怎麽好聽的小名,有人說賴名好養活,什麽二狗,二醜,狗剩子,我們姓劉家裏人丁不旺。我爺爺希望兒子多點,就給我爸叫了個“全來子”,意為多來兒子,早些年兒子就是勞動力,家裏也會寬裕一些。
老書記繼續道
原來那天那三小子本來是想找我們踢球的,從張煥軍家房後經過。他家房子後麵是片大野地,原先他家也不住這邊,我們這村子分為上下村,下村是老村,村裏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後來附近開始有了煤礦,外麵來煤礦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就在村子上麵又一點點蓋起了新房。新房越蓋越多,慢慢就形成了規模。成了上下兩片村落,靠東因為地勢略高,就叫新村,原來的就成了老村,也叫老堡。
新村占用的地以前叫“郭家墳”,村裏倆大姓,早些年姓郭的老人人沒了,就埋這邊,北邊是“史家墳”,姓史的老人走了,就埋那邊。再往後家家戶戶靠著附近煤礦掙錢了,附近煤礦因為要掏村子地下的煤,這些老墳就算是一戶,給用磚頭砌成個圓保護起來,家裏老人在這邊的都拿到了補償款,慢慢也就不講究這些了,村裏人日益增多,加上煤礦掏空了地下,能用的地越來越少,就在這原來的“郭家墳”蓋起了房子,人是越來越多。
張煥軍他爸近些年掙了錢,就在新村這邊蓋了新房,一家子搬了過去。因為他家蓋房子的位置在最東邊,幾個人從他家出來要路過一片墳包,本就玩心大起的年紀,看啥都有意思。幾個人正走著的時候,碰到一個老婦人,七八十歲的樣子。
老婦人也不說話,就盯著幾個孩子看。那老婦瘦骨嶙峋,頭上罩著塊土黃色頭巾,隻留出來一雙小眼睛。褲子很長,極不合身,腳被褲子掩住。
三人之中趙曉琪體格子最棒,平時插科打諢習慣了。便上前問道
“奶奶,你這大中午的罩塊頭巾,又是夏天,不嫌捂得慌啊”說完便嘻嘻的笑著,語氣中透露著些譏諷
“老了,有點風吹就頭疼,記性也不行了,忘了出來幹啥來了,也忘了回去的路了”老婦邊說邊把頭巾往嚴實了塞了塞,生怕掉了一般。
嘉園是個熱心腸,幹啥都積極的不行。平常在學校也是搶著勞動,用他的話說,少先隊員就是要勤勞勇敢,誠實活潑。這八個字是我們那會教室裏的標語,被他時刻記在了心裏。
煥軍搶著說道“奶奶,你還記得你住哪不,我們送你回去,大中午的,你再中暑了。”其餘兩人聽見他這麽說,三人本來就一起出來,此時說不去的話哪裏還是幾個半大小子的性格,哥們義氣在那年代就是檢驗幾人相好程度的最好標準。今天你夠哥們,跟我幹了我想幹的事,我們就是好兄弟,下次你有事我也上。你要是不跟我做,那咱這情分就是紙糊的,下次玩一定不叫你。
另外兩人也便隨口而出“是啊,遠不,哪一片住著呢”
“你不是這個村裏的吧奶奶,我沒見過你,你要是住的遠著呢,外村的,我們送你也不能白送,你給我們五毛錢,保證把你送到家門口”。此時的趙曉琪跟他爸是一模一樣,幹啥都不吃虧,盡想著占便宜。
“行,奶奶是上麵串堡的,也不遠,你們送我啊,那奶奶給你們綠票,五毛咋夠呢。”說完就咯咯的笑了起來
幾個人一尋思,綠票,我們小時候說的綠票是兩塊錢,綠色的。那是過年的時候才能收到的壓歲錢,這可是巨款。於是乎三人一合計,就立馬攙扶起老婦往串堡走去,已經忘了老婦說不記得路也不記得家的話了,一門心思都是那綠票。
從我們這新村到串堡走大路起碼有個五六裏地,幾個小子扶著個老太太,加上還約好了踢球,自然就選了很近的小路。大路一般都過的是拉煤車,行人來去都是走小路,壞就壞在前幾天不是下了好幾天的雨,也就是我跟算破天初識的那幾天。一連下了好幾天,這附近地下都被煤礦掏空了,下雨下的很多路都塌了,好巧不巧的這條小路半道塌了一大片,根本過不去了。正在幾人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老婦告訴幾人,沿著水庫走,繞過個廢棄的寺廟就到串堡了。
話是沒錯,可自從修了水庫,就再沒有人走過水庫說是邪門的很。當初修水庫的時候因為水庫是個溝,又是要顧及幾個村子,就在中間築了一道壩子,上麵走人,下麵壩子開了口,讓水庫的水流到附近的兩個溝,這樣水庫就連在了一起,水庫大了,附近村子的人也方便,隻是傳言說修水庫是為了改善我們這片土地風水,煤礦在地下挖壞了地勢,築壩子的土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土裏當時經常能抖摟出骨頭,老人說都是些墳坑的土,後來者壩子就沒人再走了,怕衝了運氣。
這時三人騎虎難下,走到快一半了,哪有回頭的道理,加上那綠票的誘惑,三個半大小子索性就聽了老婦的建議,準備沿著水庫走,過了那壩子,再走一段土路就到了串堡。
打定主意,三人的速度加快。老婦跟在幾人身後,時不時塞一下頭巾,一兩點的太陽正是夏日毒辣的時候,走了沒一會幾人就走不太動,趙曉琪最先提出要休息會。另外兩人一拍即合,正欲找個歇腳的地方,一旁的老婦又道
“奶奶知道再往前走個幾百米有個破院,院子裏有棵大鬆樹,一年四季常綠,那鬆樹大著呢,能遮住整個院子,要休息,就到那院裏休息,涼快的緊。”
三人聽說有個乘涼的地,不禁喜出望外,腳下的步子又加快了幾分。
我們小時候,綠化遠沒有現在到位。哪哪都是樹,夏天還有灑水車灑水。那年月,路都是土路,政府的重心在快速發展經濟,資源便是最快最實際的,哪還管的上種樹修路,更何況這是小道,路上野草不少,就是樹沒有一棵。
言歸正傳,幾人不多時就到了老婦說的破院,說是破院,其實是一座小寺廟。寺的名字幾代人前就忘記了,口口相傳稱此處為中國寺,寺中原本有兩個道士,一老一少。戰爭年代,這寺裏一老一少加入抗日隊伍。後麵就荒了,全國都在抗戰,大丈夫又豈能躲避廟堂之中。
說到此處寺廟的時候,算破天便插嘴說道
“都知道個啥,那根本不是寺廟,寺是和尚住的,裏麵既然是道士,就該是觀,什麽寺,中國古代寺本是國家辦公機構,相傳漢朝時期佛教第一次傳入中國,白馬將佛經駝到了寺這個地方,漢明帝便命名為白馬寺,天下佛事都出自於此,後人就稱呼和尚住的地方為寺廟,既然裏麵是住的是道士,何來中國寺一說,中國的是觀!道觀!”
我們也不理他,反正他動不動就這樣,大家已經習慣他的自說自話。老書記繼續講道
三個傻小子跟老婦進入破院,發現此處果真如老婦所說,院中有一棵大鬆樹,發到三人合抱不能抱住,枝葉遮天蔽日,延展到院子外麵,正房三間,西邊房子已經坍塌,幾人正是由塌了的口子進入。正房除中間一間正中有個台案,半個泥塑雕像已經倒了,隻剩下半身,此前下雨正房已經露了,泥塑像的上半身倒在積水的水坑裏,其餘兩間門窗都已經爛了,隻剩下兩張土炕。
三個孩子坐在大鬆樹下,酣暢淋漓的享受這樹蔭帶來的涼爽之意。老婦還是那副模樣,對著幾人說道:“走了這麽久,是不是乏了,這麽熱的天,家裏都沒有這裏涼快吧,不行就睡一會,這麽涼快,肯定睡的香”
幾人平時也是精力充沛的小夥,踢一天球都不覺得乏累,此時不知道為什麽,竟都不約而同的有了困意。趙曉琪膽子大,拿起地上院牆倒下之後的土塊當枕頭就躺樹下,作勢就要休息。其他兩人也靠在樹上,嘉園本還想著送老婦回家,嘴裏想告訴二人要先送老婦,還要回去找我們踢球,此刻也是兩眼仿佛千斤重,昏昏沉沉就睡著了,耳邊似乎聽到了老婦的笑聲。
說到此處,我聽的是雲裏霧裏,說了半天,不在一句正點子上,孩子不是在水庫出的事,怎麽又跑到那所謂的中國觀了,那老婦又是誰,孩子們出事的時候她又去哪裏了,一連串的疑問。
我爸打斷了老書記的話,問出了我心裏的問題。
“那後來咋到水庫了,送完人不回家”
“送啥人啊,根本沒送”
我跟我爸一臉懵逼,不是說送老婦去了,咋又沒送,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算破天看出了我們的疑問
“哪有老婦,那根本就不是人,著了道了”
“不是人,那是啥,大中午的難不成還有鬼啊”我立馬出聲笑道“大中午的,太陽那麽大,他三是不是中暑曬昏了,出了幻覺了?”
中暑是很危險的,我們這就出現過中暑以後幻覺的人,一個放羊的羊倌,中暑了,不知道咋回事,口渴的喝飲羊的水撐死了。因為有過這樣的事,我才這麽問道。
“誰告訴你大中午就啥也沒了,誰告訴你那是鬼了”
“那不然是啥,js啊”
我爸跟老書記顯然知道的比我多,都沒有說話,算破天也沒繼續搭理我,自顧自點了根煙,也沒問我爸跟老書記,自己蹲地上就抽了起來,像是在思考著什麽,眼珠不停轉著。
老書記看了他一眼,看他不說話了,又繼續把後麵的事講完。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