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實驗基地遇襲
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 作者:懷疑探索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用過晚餐,張啟與謝鬱文便向楊振寧夫婦提出告辭。楊振寧與翁帆熱情地引領著他們向家門口走去,葛墨林院士和崔薈也相伴送行。
走到門口,楊振寧停下腳步,麵帶和藹的微笑,將一本精心準備的《晨曦集》遞到張啟手中,同時說道:“張啟啊,這本《晨曦集》權當是一份紀念贈予你,裏麵是我對諸多科學與人生感悟的一些整理,希望你能在閱讀中有所得,有所悟。今日與你交談甚歡,你是個很有潛力與想法的年輕人,以後若有機會,歡迎你常來做客,咱們可以繼續暢聊科學與文學的諸多妙處。我也計劃著改日到燕京大學去拜訪,到時候還得麻煩你帶我領略一番燕大的學術氛圍與校園風光啊。”
張啟趕忙雙手鄭重接過書籍,微微欠身,謙遜地回應道:“楊老,您如此厚愛,晚輩實在受寵若驚。您的著作定是字字珠璣,我定會如獲至寶般細細研讀。您的邀請更是讓我倍感榮幸,我在燕大隨時恭候您的大駕,隻盼能為您略盡地主之誼,也讓我能有更多機會聆聽您的教誨。”
此時,葛墨林院士走上前,拍了拍張啟的肩膀,笑著說:“小張啊,今天的交流很愉快,希望你在學術的道路上繼續保持這份熱情與探索精神。”
崔薈也微笑著點頭致意:“張啟,謝鬱文,期待下次再見,願你們一路順風。”
謝鬱文在一旁滿是感激地說道:“楊老,翁帆女士,葛院士,崔老師,今晚叨擾許久,真的是我等莫大的榮幸。能見到您幾位,真如夢幻一般,收獲的智慧與感悟足夠我回味許久。”
告別之後,張啟與謝鬱文轉身走向停車場之處。
謝鬱文難掩內心的澎湃,興奮地對張啟說道:“張啟哥哥,你能想象嗎?我現在的心情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楊振寧夫婦的親和謙遜,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大師遙不可及的印象。還有王晉康老師和江波老師,他們那些天馬行空的科幻構想在我腦海中不斷碰撞,我仿佛踏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宇宙,被無盡的智慧光芒所籠罩。還有袁嵐峰老師,果真是妙語連珠、見識宏達!”
張啟輕輕點頭,目光中帶著沉思與憧憬:“是啊,楊老的每一句話都如黃鍾大呂,振聾發聵,為我開啟了諸多未曾涉足的思維天地。我們回去確實要好好沉澱一番。”
兩人坐進麵包車內,車子緩緩啟動,逐漸融入夜色之中。而他們的內心,卻因這難忘的經曆而久久不能平靜……
張啟將謝鬱文送進燕京大學,又開車離開,前往京郊的實驗田基地。現在他長期駐守在實驗田那邊,畢竟他除了做科研工作,還需要修煉,燕京大學本部不太方便。
麵包車行駛正在馬路上的時候,張啟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丁麗打來的。“喂?張教授!”電話那頭傳來丁麗異常焦急的聲音,甚至帶著些許顫抖:“不好了!我們的實驗基地剛剛遭遇了襲擊!”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正在開車的張啟心中猛地一緊。
他緊緊握著方向盤,眉頭緊鎖。沒有絲毫猶豫,張啟用力地將右腳踩到油門踏板上,車子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飛速向著實驗基地的方向駛去。
一路上,張啟心急如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發生的糟糕情況。實驗基地對於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那裏不僅有燕京大學師生多年來辛苦研究的成果和珍貴的數據資料,更有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努力。如果真的遭受嚴重破壞或者被敵人搶走關鍵信息,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隨著距離實驗基地越來越近,張啟的心也越揪越緊。他恨不得立刻飛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並采取應對措施。
張啟心急如焚,駕駛著麵包車一路疾馳,終於趕到了實驗基地。眼前的景象讓他目眥欲裂,基地外圍的鐵絲網殘破不堪,斷裂處還冒著絲絲青煙,仿佛在訴說著剛剛遭受的暴行。他衝進基地,裏麵更是一片混亂,實驗田和大棚被肆意踐踏摧毀,殘枝敗葉散落一地,幾座建築物也牆傾瓦頹,滿目瘡痍。
張啟剛下車,劉小龍、劉倩芳、王玉娟、鄧選平、丁麗等弟子就滿臉悲憤地朝他奔來。
劉小龍眼眶通紅,聲音因憤怒而顫抖:“老師,您可算來了!就在剛才,幾百號人跟瘋了似的衝進基地,嘴裏喊著‘孟山都滾出去!’然後就到處打砸。欒教授實在看不下去,站出來嗬斥他們是不明真相的愚民,結果他們一擁而上,把欒教授圍毆致重傷!”
張啟心中怒火中燒,咬牙切齒地說道:“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王玉娟帶著哭腔說道:“張老師,現在網絡上全是謠言,說咱們燕京大學推廣轉基因是被孟山都收買了,說我們為了錢連良心都不要了。可孟山都在2008年就退出了華夏市場了,與我們國家早就沒有業務往來了。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張啟緊握著拳頭,關節泛白,心裏像有一團燃燒的怒火在炙烤。
鄧選平也低聲喝道:“這些造謠者實在可惡至極!他們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煽動這些人來破壞我們的心血,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了這些研究付出了多少努力,有多少個日夜是在這實驗田裏熬過來的。那位欒教授一心為科研,如今卻被這群被誤導的暴徒打傷,這口氣叫我如何咽得下!”
劉倩芳也滿臉怒容:“老師,我們一定要想辦法還我們自己清白,不能讓欒教授白白受傷。”
張啟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聲音依舊帶著壓抑不住的憤慨:“我們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先去看看欒教授的傷勢,然後整理證據,一定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讓這些造謠生事、肆意破壞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張啟懷著滿腔的悲憤與焦急,匆匆邁向欒教授原先所在的那棟小樓。他的五大弟子也紛紛跟上。一路上,他的腳步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似踏在他那顆滴血的心上。
來到小樓前,隻見原本完好的門板已被砸得粉碎,木屑散落一地,像是在無聲地哭泣。他邁過那殘碎的門框,踏入屋內,入眼之處盡是一片狼藉。那些曾承載著無數科研希望的實驗器材,此刻皆已淪為廢墟,玻璃的碎片在地上閃爍著刺目的光,昂貴的儀器被砸得麵目全非,就連電腦也未能幸免,顯示屏破碎,主機箱被踹得變形,零件七零八落。
牆壁上,那用血紅油漆塗寫的標語顯得格外猙獰——“誓死扞衛人民健康”“殺光孟山都走狗”“誰研究轉基因,誰就是人民的敵人”。
張啟的雙眼死死地盯著那些標語,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噴發般不可遏製:“這是何等的愚昧與無知!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對科研人員下此毒手,這是在扼殺科學的進步,是對知識的褻瀆!”
他強忍著怒火,快步向裏走去。在屋內的一角,看到五六個年輕人正圍聚在一起,他們的肩頭微微顫抖,壓抑的啜泣聲在這破敗的空間裏回蕩。張啟撥開人群,終於看到了欒教授。隻見欒教授遍體鱗傷,他的衣服被撕破,身上到處是清晰的腳印,整個人癱倒在地上,氣息奄奄,已是出氣多進氣少。
張啟的眼眶瞬間濕潤,臉色更顯得陰沉。
這時,一個女博士生“撲通”一聲跪倒在欒教授身旁,小心翼翼地握住欒教授的手,聲音哽咽:“欒教授,您一定要挺住啊!這些暴徒怎麽能如此喪心病狂!”可以看出來,她的內心在痛苦地呐喊,既為欒教授的遭遇而悲痛,又為這荒謬的現實而憤怒。
此時,周圍的年輕人紛紛哭訴起來。一個女生泣不成聲地說:“張老師,那些人衝進來的時候根本不聽我們解釋,見東西就砸,欒教授想要阻攔,他們就拳打腳踢……”
盡管欒教授的脾氣如同火山一般暴躁,因而被人們戲稱為“怪老頭”,然而這並不影響他那顆真誠待人的心。這位看似古怪的老者,實則常常默默地為學生們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排解各種難題。無論是學習上的困擾、生活中的煩惱,還是情感方麵的糾結,隻要學生向他求助,他都會盡心盡力地去解決。也正因如此,那些平日裏與他一同工作的助手們,對他始終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之情。在他們眼中,欒教授不僅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是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長輩。
張啟用神識一掃,看見欒教授渾身骨頭都斷了,五髒六腑都遭遇了嚴重的損傷。特別是他的腦部,出現了瘀血。看見如此慘狀,他的拳頭緊握,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他恨不得立刻將那些施暴者繩之以法:“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一定要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但此刻,他深知當務之急是挽救欒教授的生命,他強壓下心頭的仇恨,開始施展出“青木決”。
張啟掌心幽綠光芒乍現,手印變幻間,光芒如靈蛇般遊向欒教授身軀。先以柔和木係靈力探入經脈,小心翼翼地穩固那微弱的生機,猶如在狂風中護住一點燭火。隨後,神識緊緊鎖定腦部瘀血,靈力化作細絲靠近。那瘀血仿若堅固堡壘,盤踞在要害之處,分毫差錯都可能引發致命危機。張啟眉頭緊鎖,眼神堅毅而凝重,呼吸都放得極輕極緩。
此時,劉小龍等人匆忙趕到。劉小龍見眾人滿臉驚恐,趕忙安慰欒教授的學生:“放心吧,張教授神通廣大,精通道法,肯定能挽救欒教授。”眾人聽聞,目光中雖仍有擔憂,但也多了一絲希望,紛紛將視線投向張啟。
張啟全神貫注,操控靈力如精巧的工匠雕琢稀世珍寶。他先以靈力輕柔包裹腦部瘀血,嚐試從邊緣逐步瓦解。那瘀血卻抗拒著靈力的侵蝕。張啟不急不躁,微微調整靈力的強度與頻率,時而如涓涓細流輕拂,時而如洶湧波濤衝擊。每一次嚐試都驚心動魄,仿佛在生死邊緣徘徊。
時間仿若凝固,每一秒都承載著生死的重量。突然,一絲瘀血開始鬆動、消散,張啟心中一喜,卻不敢大意,繼續集中精力。隨著瘀血緩緩散去,欒教授的呼吸不再那麽急促,趨於平穩。張啟乘勝追擊,引導靈力湧向斷裂的骨頭與受損的內髒。木係靈力所到之處,奇跡發生,斷裂的骨頭像是被無形的巧手拚接,受損的內髒組織如枯木逢春,緩緩再生修複。
欒教授的臉色漸漸由慘白轉為紅潤,原本微弱難尋的脈搏也有力地跳動起來,身體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不多時,欒教授緩緩睜開雙眼,虛弱地看著周圍的人,雖未言語,但眼神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欒教授緩緩睜開雙眼,目光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感激,他虛弱地看向張啟,嘴唇微微顫抖:“張啟,這次多虧了你,若不是你及時施救,我這條老命恐怕就要交代在這裏了。大恩不言謝,這份情誼我欒某人記下了。”
周圍的學生們也紛紛圍攏過來,眼裏噙著淚花。一個學生激動地說:“張教授,您太厲害了,簡直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您,我們真不敢想象後果會怎樣。”
欒教授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浮現出一絲憤怒與無奈:“唉,這都是‘綠色基地’組織幹的好事。當時,我正在小樓裏整理實驗數據,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嘈雜聲。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一群人就衝了進來。他們個個眼神瘋狂,嘴裏喊著各種極端的口號,像‘孟山都滾出去’‘殺光轉基因研究者’之類的。”
劉小龍在一旁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補充道:“張老師,那些人簡直就是惡魔。他們一進來就開始砸東西,我上去試圖跟他們講道理,說我們跟孟山都沒有任何關係,可他們根本不聽。有個人還惡狠狠地對我說‘你們搞轉基因就是在毒害大夏人,你們就是賣國賊’,然後就推搡我。我看到他們把實驗器材砸得粉碎,心裏特別氣憤,可他們人太多了,我們根本阻攔不了。”
欒教授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站出來嗬斥他們是愚民,被謠言蒙蔽了雙眼。結果他們就像一群失去理智的僵屍,一擁而上。他們的拳腳和棍棒如雨點般落在我身上,我想反抗,可我哪裏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一邊打還一邊罵,說我是人民的敵人,要替天行道。我當時隻覺得全身劇痛,意識也漸漸模糊,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張啟聽著他們的講述,臉色越發陰沉。
鄧選平道:“這些人簡直不可理喻,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肆意傷人,破壞科研成果。他們所謂的‘愛國’,不過是打著正義旗號的暴行。我們絕不能就這麽算了,一定要讓他們受到應有的製裁。”
眾人紛紛點頭,心中滿是對“綠色基地”組織的憤恨,也堅定了要為自己正名、扞衛科研尊嚴的決心。
走到門口,楊振寧停下腳步,麵帶和藹的微笑,將一本精心準備的《晨曦集》遞到張啟手中,同時說道:“張啟啊,這本《晨曦集》權當是一份紀念贈予你,裏麵是我對諸多科學與人生感悟的一些整理,希望你能在閱讀中有所得,有所悟。今日與你交談甚歡,你是個很有潛力與想法的年輕人,以後若有機會,歡迎你常來做客,咱們可以繼續暢聊科學與文學的諸多妙處。我也計劃著改日到燕京大學去拜訪,到時候還得麻煩你帶我領略一番燕大的學術氛圍與校園風光啊。”
張啟趕忙雙手鄭重接過書籍,微微欠身,謙遜地回應道:“楊老,您如此厚愛,晚輩實在受寵若驚。您的著作定是字字珠璣,我定會如獲至寶般細細研讀。您的邀請更是讓我倍感榮幸,我在燕大隨時恭候您的大駕,隻盼能為您略盡地主之誼,也讓我能有更多機會聆聽您的教誨。”
此時,葛墨林院士走上前,拍了拍張啟的肩膀,笑著說:“小張啊,今天的交流很愉快,希望你在學術的道路上繼續保持這份熱情與探索精神。”
崔薈也微笑著點頭致意:“張啟,謝鬱文,期待下次再見,願你們一路順風。”
謝鬱文在一旁滿是感激地說道:“楊老,翁帆女士,葛院士,崔老師,今晚叨擾許久,真的是我等莫大的榮幸。能見到您幾位,真如夢幻一般,收獲的智慧與感悟足夠我回味許久。”
告別之後,張啟與謝鬱文轉身走向停車場之處。
謝鬱文難掩內心的澎湃,興奮地對張啟說道:“張啟哥哥,你能想象嗎?我現在的心情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楊振寧夫婦的親和謙遜,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大師遙不可及的印象。還有王晉康老師和江波老師,他們那些天馬行空的科幻構想在我腦海中不斷碰撞,我仿佛踏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宇宙,被無盡的智慧光芒所籠罩。還有袁嵐峰老師,果真是妙語連珠、見識宏達!”
張啟輕輕點頭,目光中帶著沉思與憧憬:“是啊,楊老的每一句話都如黃鍾大呂,振聾發聵,為我開啟了諸多未曾涉足的思維天地。我們回去確實要好好沉澱一番。”
兩人坐進麵包車內,車子緩緩啟動,逐漸融入夜色之中。而他們的內心,卻因這難忘的經曆而久久不能平靜……
張啟將謝鬱文送進燕京大學,又開車離開,前往京郊的實驗田基地。現在他長期駐守在實驗田那邊,畢竟他除了做科研工作,還需要修煉,燕京大學本部不太方便。
麵包車行駛正在馬路上的時候,張啟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丁麗打來的。“喂?張教授!”電話那頭傳來丁麗異常焦急的聲音,甚至帶著些許顫抖:“不好了!我們的實驗基地剛剛遭遇了襲擊!”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正在開車的張啟心中猛地一緊。
他緊緊握著方向盤,眉頭緊鎖。沒有絲毫猶豫,張啟用力地將右腳踩到油門踏板上,車子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飛速向著實驗基地的方向駛去。
一路上,張啟心急如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發生的糟糕情況。實驗基地對於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那裏不僅有燕京大學師生多年來辛苦研究的成果和珍貴的數據資料,更有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努力。如果真的遭受嚴重破壞或者被敵人搶走關鍵信息,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隨著距離實驗基地越來越近,張啟的心也越揪越緊。他恨不得立刻飛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並采取應對措施。
張啟心急如焚,駕駛著麵包車一路疾馳,終於趕到了實驗基地。眼前的景象讓他目眥欲裂,基地外圍的鐵絲網殘破不堪,斷裂處還冒著絲絲青煙,仿佛在訴說著剛剛遭受的暴行。他衝進基地,裏麵更是一片混亂,實驗田和大棚被肆意踐踏摧毀,殘枝敗葉散落一地,幾座建築物也牆傾瓦頹,滿目瘡痍。
張啟剛下車,劉小龍、劉倩芳、王玉娟、鄧選平、丁麗等弟子就滿臉悲憤地朝他奔來。
劉小龍眼眶通紅,聲音因憤怒而顫抖:“老師,您可算來了!就在剛才,幾百號人跟瘋了似的衝進基地,嘴裏喊著‘孟山都滾出去!’然後就到處打砸。欒教授實在看不下去,站出來嗬斥他們是不明真相的愚民,結果他們一擁而上,把欒教授圍毆致重傷!”
張啟心中怒火中燒,咬牙切齒地說道:“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王玉娟帶著哭腔說道:“張老師,現在網絡上全是謠言,說咱們燕京大學推廣轉基因是被孟山都收買了,說我們為了錢連良心都不要了。可孟山都在2008年就退出了華夏市場了,與我們國家早就沒有業務往來了。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張啟緊握著拳頭,關節泛白,心裏像有一團燃燒的怒火在炙烤。
鄧選平也低聲喝道:“這些造謠者實在可惡至極!他們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煽動這些人來破壞我們的心血,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了這些研究付出了多少努力,有多少個日夜是在這實驗田裏熬過來的。那位欒教授一心為科研,如今卻被這群被誤導的暴徒打傷,這口氣叫我如何咽得下!”
劉倩芳也滿臉怒容:“老師,我們一定要想辦法還我們自己清白,不能讓欒教授白白受傷。”
張啟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聲音依舊帶著壓抑不住的憤慨:“我們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先去看看欒教授的傷勢,然後整理證據,一定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讓這些造謠生事、肆意破壞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張啟懷著滿腔的悲憤與焦急,匆匆邁向欒教授原先所在的那棟小樓。他的五大弟子也紛紛跟上。一路上,他的腳步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似踏在他那顆滴血的心上。
來到小樓前,隻見原本完好的門板已被砸得粉碎,木屑散落一地,像是在無聲地哭泣。他邁過那殘碎的門框,踏入屋內,入眼之處盡是一片狼藉。那些曾承載著無數科研希望的實驗器材,此刻皆已淪為廢墟,玻璃的碎片在地上閃爍著刺目的光,昂貴的儀器被砸得麵目全非,就連電腦也未能幸免,顯示屏破碎,主機箱被踹得變形,零件七零八落。
牆壁上,那用血紅油漆塗寫的標語顯得格外猙獰——“誓死扞衛人民健康”“殺光孟山都走狗”“誰研究轉基因,誰就是人民的敵人”。
張啟的雙眼死死地盯著那些標語,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噴發般不可遏製:“這是何等的愚昧與無知!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對科研人員下此毒手,這是在扼殺科學的進步,是對知識的褻瀆!”
他強忍著怒火,快步向裏走去。在屋內的一角,看到五六個年輕人正圍聚在一起,他們的肩頭微微顫抖,壓抑的啜泣聲在這破敗的空間裏回蕩。張啟撥開人群,終於看到了欒教授。隻見欒教授遍體鱗傷,他的衣服被撕破,身上到處是清晰的腳印,整個人癱倒在地上,氣息奄奄,已是出氣多進氣少。
張啟的眼眶瞬間濕潤,臉色更顯得陰沉。
這時,一個女博士生“撲通”一聲跪倒在欒教授身旁,小心翼翼地握住欒教授的手,聲音哽咽:“欒教授,您一定要挺住啊!這些暴徒怎麽能如此喪心病狂!”可以看出來,她的內心在痛苦地呐喊,既為欒教授的遭遇而悲痛,又為這荒謬的現實而憤怒。
此時,周圍的年輕人紛紛哭訴起來。一個女生泣不成聲地說:“張老師,那些人衝進來的時候根本不聽我們解釋,見東西就砸,欒教授想要阻攔,他們就拳打腳踢……”
盡管欒教授的脾氣如同火山一般暴躁,因而被人們戲稱為“怪老頭”,然而這並不影響他那顆真誠待人的心。這位看似古怪的老者,實則常常默默地為學生們伸出援手,幫助他們排解各種難題。無論是學習上的困擾、生活中的煩惱,還是情感方麵的糾結,隻要學生向他求助,他都會盡心盡力地去解決。也正因如此,那些平日裏與他一同工作的助手們,對他始終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之情。在他們眼中,欒教授不僅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是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長輩。
張啟用神識一掃,看見欒教授渾身骨頭都斷了,五髒六腑都遭遇了嚴重的損傷。特別是他的腦部,出現了瘀血。看見如此慘狀,他的拳頭緊握,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他恨不得立刻將那些施暴者繩之以法:“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一定要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但此刻,他深知當務之急是挽救欒教授的生命,他強壓下心頭的仇恨,開始施展出“青木決”。
張啟掌心幽綠光芒乍現,手印變幻間,光芒如靈蛇般遊向欒教授身軀。先以柔和木係靈力探入經脈,小心翼翼地穩固那微弱的生機,猶如在狂風中護住一點燭火。隨後,神識緊緊鎖定腦部瘀血,靈力化作細絲靠近。那瘀血仿若堅固堡壘,盤踞在要害之處,分毫差錯都可能引發致命危機。張啟眉頭緊鎖,眼神堅毅而凝重,呼吸都放得極輕極緩。
此時,劉小龍等人匆忙趕到。劉小龍見眾人滿臉驚恐,趕忙安慰欒教授的學生:“放心吧,張教授神通廣大,精通道法,肯定能挽救欒教授。”眾人聽聞,目光中雖仍有擔憂,但也多了一絲希望,紛紛將視線投向張啟。
張啟全神貫注,操控靈力如精巧的工匠雕琢稀世珍寶。他先以靈力輕柔包裹腦部瘀血,嚐試從邊緣逐步瓦解。那瘀血卻抗拒著靈力的侵蝕。張啟不急不躁,微微調整靈力的強度與頻率,時而如涓涓細流輕拂,時而如洶湧波濤衝擊。每一次嚐試都驚心動魄,仿佛在生死邊緣徘徊。
時間仿若凝固,每一秒都承載著生死的重量。突然,一絲瘀血開始鬆動、消散,張啟心中一喜,卻不敢大意,繼續集中精力。隨著瘀血緩緩散去,欒教授的呼吸不再那麽急促,趨於平穩。張啟乘勝追擊,引導靈力湧向斷裂的骨頭與受損的內髒。木係靈力所到之處,奇跡發生,斷裂的骨頭像是被無形的巧手拚接,受損的內髒組織如枯木逢春,緩緩再生修複。
欒教授的臉色漸漸由慘白轉為紅潤,原本微弱難尋的脈搏也有力地跳動起來,身體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不多時,欒教授緩緩睜開雙眼,虛弱地看著周圍的人,雖未言語,但眼神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欒教授緩緩睜開雙眼,目光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感激,他虛弱地看向張啟,嘴唇微微顫抖:“張啟,這次多虧了你,若不是你及時施救,我這條老命恐怕就要交代在這裏了。大恩不言謝,這份情誼我欒某人記下了。”
周圍的學生們也紛紛圍攏過來,眼裏噙著淚花。一個學生激動地說:“張教授,您太厲害了,簡直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您,我們真不敢想象後果會怎樣。”
欒教授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浮現出一絲憤怒與無奈:“唉,這都是‘綠色基地’組織幹的好事。當時,我正在小樓裏整理實驗數據,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嘈雜聲。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一群人就衝了進來。他們個個眼神瘋狂,嘴裏喊著各種極端的口號,像‘孟山都滾出去’‘殺光轉基因研究者’之類的。”
劉小龍在一旁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補充道:“張老師,那些人簡直就是惡魔。他們一進來就開始砸東西,我上去試圖跟他們講道理,說我們跟孟山都沒有任何關係,可他們根本不聽。有個人還惡狠狠地對我說‘你們搞轉基因就是在毒害大夏人,你們就是賣國賊’,然後就推搡我。我看到他們把實驗器材砸得粉碎,心裏特別氣憤,可他們人太多了,我們根本阻攔不了。”
欒教授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站出來嗬斥他們是愚民,被謠言蒙蔽了雙眼。結果他們就像一群失去理智的僵屍,一擁而上。他們的拳腳和棍棒如雨點般落在我身上,我想反抗,可我哪裏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一邊打還一邊罵,說我是人民的敵人,要替天行道。我當時隻覺得全身劇痛,意識也漸漸模糊,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張啟聽著他們的講述,臉色越發陰沉。
鄧選平道:“這些人簡直不可理喻,僅憑毫無根據的謠言就肆意傷人,破壞科研成果。他們所謂的‘愛國’,不過是打著正義旗號的暴行。我們絕不能就這麽算了,一定要讓他們受到應有的製裁。”
眾人紛紛點頭,心中滿是對“綠色基地”組織的憤恨,也堅定了要為自己正名、扞衛科研尊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