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這麽做的理由【一更,求收藏追讀】
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 作者:一隻笨蛋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天子宣布要為秦國國君加冕為王的消息瞬間傳遍了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人們讚頌周天子的慷慨,並且稱頌著秦國國君的仁義。
當然,也有許多人是不願意的,他們認為周天子並不是自願為秦國國君加冕的,隻是被蘇秦、張儀這兩個秦國派過去的使者逼迫,不得已之下才答應了這個事情。
於是,天下間很多心中依舊向往邦周的賢才朝著鞏進發,他們想要親自朝見天子,詢問天子此事是否乃是他真心誠意自己願意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少為了理想而願意奮鬥、犧牲的人。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
一個個的人朝著鞏而去,一個個人帶著失望以及震驚離開邦周最後一片淨土。
天子竟然是真的是自願的,並且口中對秦國國君多有稱讚!
這怎麽可能呢?
可想到這些年秦國國君以及秦國所做的事情,他們心中似乎也有了答案,那便是秦國國君是真的得到了天子的認可。
顯王四十四年的這個夏天,天下所有人都在期待著。
期待“官渡盟會”的舉行。
他們都知道,在這一場盟會上,會誕生一位新的“王”,且這位“王”的出現是合乎所有禮法的。
目前為止,除卻周天子之外,其餘三個“王”全都是妄自稱王的,即便他們自己覺著沒什麽,但天下其餘人永遠都會記著這一點,而曆史也會記載這一點。
齊、楚、魏,三國國君妄自矯詔稱王!
此乃僭越之舉!
無論光陰和山海如何改變,這份記載會伴隨著史家的存在而繼續存在於這個世上。
即便有人忘記了,記錄曆史的太史官職也會永遠的、世世代代的傳承這一份曆史,就像當年崔杼弑其君一樣。
........
秦,鹹陽城。
章台宮內
嬴駟聽著蘇秦、張儀的匯報,臉上帶著些許陰沉之色,並不是因為稱王而不開心,而是因為周天子的表現讓他覺著奇怪。
天子難道不會覺著這是僭越的事情麽?
為何竟然同意了?
不僅同意了,還昭告天下說要為自己加冕為王?
周天子到底想幹什麽?
更令嬴駟憂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他稱王的消息傳遍了天下,但其餘幾國的國君竟然沒有一丁點的動靜?
這不對勁兒。
他看向坐在一旁、十分平和,仿佛早已經預料到這一點的陳野,不由得開口問道:“老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天子的態度,其餘幾國國君的態度,都不對啊。”
陳野卻一點都不著急,抿了一口茶水之後,笑著說道:“君上,這便是我所說的,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稱王的原因啊。”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感慨的說道:“邦周的態度太正確了,沒有出乎我與老師的預料。”
“這才是天子應當有的態度。”
陳野輕笑一聲:“天子當然會同意秦國稱王的事情,一來是回報這麽多年來,因為秦國的緣故他能夠過上較為舒服的生活。二來麽......”
他看向嬴駟:“這就與其他幾位國君的態度有關係了。”
“君上,如今的天下局勢亂麽?”
嬴駟微微點頭:“亂。”
陳野再次詢問道:“那您覺著,如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是哪一個國家呢?”
嬴駟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我秦國!”
他頗為驕傲:“如今的秦國,即便是六國聯合起來,也頂多與秦國持平而已。”
“若分散,則沒有任何一個是秦國的對手!”
說到這裏,嬴駟猛的一愣,他看著麵前笑著的陳野,心中突然浮現出來了一個可能性:“您的意思是,這些都是周天子與其餘幾位國君的算計?”
陳野微微點頭:“天子也好,其餘國君也罷,他們都怕了,害怕秦國繼續發展下去。”
“如今的秦國,唯有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夠對抗。”
“可是如今的中原諸多大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像是一團亂麻般,他們怎麽能夠聯合起來呢?”
陳野看似發問,實則說出的全都是確定的話語:“君上,若是您是六國中的一位國君,您覺著該如何讓六國聯合起來?”
嬴駟神色難看的說道:“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陳野微微點頭:“是的,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那便是秦國。”
“且要有一個合理的借口或者說是理由。”
“這次的稱王便是一個合格的借口,能夠讓六國聯合起來。”
“憑什麽你秦國是正兒八經的、合乎禮的稱王,而我們就是僭越?”
“你是禮儀之序,那我們都是逆賊嘍?”
陳野笑著說出了這樣的話:“所以他們會聯合起來,秦國會成為其他幾個僭越稱王之國的共同敵人,隻要秦國存在一日,他們就會在對抗秦國的事情上達成共識。”
“因為唯有除掉秦國,他們身上的恥辱才能夠被抹去。”
陳野神色幽幽,他將手中的杯子輕輕放下,聲音中帶著感慨的說道:“所以,這才是我之前讓君上準備好的緣故啊。”
“從此之後,放眼望去,秦國大概不會再有盟友了。”
嬴駟聽了陳野的這話,不由得嗤笑一聲,這是他第一次在陳野麵前露出這樣略帶嘲笑的神色。
“老師這話說的,難道之前秦國就有盟友了麽?”
“自從商君變法之後,秦國便是孤立無援。”
陳野走到了嬴駟的麵前,微微一笑:“但是君上,臣教您最後一課吧。”
“這是臣最後的感悟了。”
他看向桌子上放著的棋盤,以及那棋盤上縱橫交錯的黑白棋子。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友誼,隻有永恒的利益!”
“隻要我們有充足的利益,哪怕在如今的情況下,也會有人願意頂著風險,頂著其餘幾國的憤怒而和秦國聯合的。”
“您等著就是了。”
........
惠文王十二年,秋。
道道秋風蕭瑟而起,旗幟在空中飄蕩著,下方站著士卒們。
天子緩緩的登階而立,神色肅穆。
嬴駟以及其餘幾位國君站在台上,臉上帶著恭謹、謙遜之色,即便所有人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他們也不會表露出來。
“咚!”
“當~”
編鍾聲、戰鼓聲同時響起,麵前的青銅爵鼎之上飄出道道青煙。
ps:晚了不好意思,明天一定準時;
人們讚頌周天子的慷慨,並且稱頌著秦國國君的仁義。
當然,也有許多人是不願意的,他們認為周天子並不是自願為秦國國君加冕的,隻是被蘇秦、張儀這兩個秦國派過去的使者逼迫,不得已之下才答應了這個事情。
於是,天下間很多心中依舊向往邦周的賢才朝著鞏進發,他們想要親自朝見天子,詢問天子此事是否乃是他真心誠意自己願意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少為了理想而願意奮鬥、犧牲的人。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
一個個的人朝著鞏而去,一個個人帶著失望以及震驚離開邦周最後一片淨土。
天子竟然是真的是自願的,並且口中對秦國國君多有稱讚!
這怎麽可能呢?
可想到這些年秦國國君以及秦國所做的事情,他們心中似乎也有了答案,那便是秦國國君是真的得到了天子的認可。
顯王四十四年的這個夏天,天下所有人都在期待著。
期待“官渡盟會”的舉行。
他們都知道,在這一場盟會上,會誕生一位新的“王”,且這位“王”的出現是合乎所有禮法的。
目前為止,除卻周天子之外,其餘三個“王”全都是妄自稱王的,即便他們自己覺著沒什麽,但天下其餘人永遠都會記著這一點,而曆史也會記載這一點。
齊、楚、魏,三國國君妄自矯詔稱王!
此乃僭越之舉!
無論光陰和山海如何改變,這份記載會伴隨著史家的存在而繼續存在於這個世上。
即便有人忘記了,記錄曆史的太史官職也會永遠的、世世代代的傳承這一份曆史,就像當年崔杼弑其君一樣。
........
秦,鹹陽城。
章台宮內
嬴駟聽著蘇秦、張儀的匯報,臉上帶著些許陰沉之色,並不是因為稱王而不開心,而是因為周天子的表現讓他覺著奇怪。
天子難道不會覺著這是僭越的事情麽?
為何竟然同意了?
不僅同意了,還昭告天下說要為自己加冕為王?
周天子到底想幹什麽?
更令嬴駟憂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他稱王的消息傳遍了天下,但其餘幾國的國君竟然沒有一丁點的動靜?
這不對勁兒。
他看向坐在一旁、十分平和,仿佛早已經預料到這一點的陳野,不由得開口問道:“老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天子的態度,其餘幾國國君的態度,都不對啊。”
陳野卻一點都不著急,抿了一口茶水之後,笑著說道:“君上,這便是我所說的,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稱王的原因啊。”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感慨的說道:“邦周的態度太正確了,沒有出乎我與老師的預料。”
“這才是天子應當有的態度。”
陳野輕笑一聲:“天子當然會同意秦國稱王的事情,一來是回報這麽多年來,因為秦國的緣故他能夠過上較為舒服的生活。二來麽......”
他看向嬴駟:“這就與其他幾位國君的態度有關係了。”
“君上,如今的天下局勢亂麽?”
嬴駟微微點頭:“亂。”
陳野再次詢問道:“那您覺著,如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是哪一個國家呢?”
嬴駟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我秦國!”
他頗為驕傲:“如今的秦國,即便是六國聯合起來,也頂多與秦國持平而已。”
“若分散,則沒有任何一個是秦國的對手!”
說到這裏,嬴駟猛的一愣,他看著麵前笑著的陳野,心中突然浮現出來了一個可能性:“您的意思是,這些都是周天子與其餘幾位國君的算計?”
陳野微微點頭:“天子也好,其餘國君也罷,他們都怕了,害怕秦國繼續發展下去。”
“如今的秦國,唯有六國聯合起來才能夠對抗。”
“可是如今的中原諸多大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像是一團亂麻般,他們怎麽能夠聯合起來呢?”
陳野看似發問,實則說出的全都是確定的話語:“君上,若是您是六國中的一位國君,您覺著該如何讓六國聯合起來?”
嬴駟神色難看的說道:“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陳野微微點頭:“是的,找一個共同的敵人。”
“那便是秦國。”
“且要有一個合理的借口或者說是理由。”
“這次的稱王便是一個合格的借口,能夠讓六國聯合起來。”
“憑什麽你秦國是正兒八經的、合乎禮的稱王,而我們就是僭越?”
“你是禮儀之序,那我們都是逆賊嘍?”
陳野笑著說出了這樣的話:“所以他們會聯合起來,秦國會成為其他幾個僭越稱王之國的共同敵人,隻要秦國存在一日,他們就會在對抗秦國的事情上達成共識。”
“因為唯有除掉秦國,他們身上的恥辱才能夠被抹去。”
陳野神色幽幽,他將手中的杯子輕輕放下,聲音中帶著感慨的說道:“所以,這才是我之前讓君上準備好的緣故啊。”
“從此之後,放眼望去,秦國大概不會再有盟友了。”
嬴駟聽了陳野的這話,不由得嗤笑一聲,這是他第一次在陳野麵前露出這樣略帶嘲笑的神色。
“老師這話說的,難道之前秦國就有盟友了麽?”
“自從商君變法之後,秦國便是孤立無援。”
陳野走到了嬴駟的麵前,微微一笑:“但是君上,臣教您最後一課吧。”
“這是臣最後的感悟了。”
他看向桌子上放著的棋盤,以及那棋盤上縱橫交錯的黑白棋子。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友誼,隻有永恒的利益!”
“隻要我們有充足的利益,哪怕在如今的情況下,也會有人願意頂著風險,頂著其餘幾國的憤怒而和秦國聯合的。”
“您等著就是了。”
........
惠文王十二年,秋。
道道秋風蕭瑟而起,旗幟在空中飄蕩著,下方站著士卒們。
天子緩緩的登階而立,神色肅穆。
嬴駟以及其餘幾位國君站在台上,臉上帶著恭謹、謙遜之色,即便所有人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他們也不會表露出來。
“咚!”
“當~”
編鍾聲、戰鼓聲同時響起,麵前的青銅爵鼎之上飄出道道青煙。
ps:晚了不好意思,明天一定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