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時候,日本陸軍是不用罐頭作為應急食品供應的,那時他們采用飯團為戰時應急口糧。直到一八七七年爆發西南戰爭,當時日本國內為了鎮壓叛軍的軍事需求,才從美國訂購了三千多罐牛肉罐頭,此後,罐頭也便成了日本軍隊正式的應急口糧。


    到了一八八一年時,日本自己也開始生產以鴨子為原料的肉類罐頭,由當時《朝野新聞》的主編澤田直溫取名為‘大和煮’。隨後,‘大和煮’由於供不應求,由原本的鴨肉改成了當時在日本剛剛興起的牛肉。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軍人戰時給予規則細則》中規定,日本陸軍攜帶的應急口糧包括約二點六公斤的大米、七百克餅幹和肉幹、六百克鹹魚幹、一點四公斤的研所餅幹、約六百克味增調料和三百克的幹菜。除此之外,日軍士兵偶爾還能得到一罐一百八十克的肉罐頭。而這份規則中提到的肉罐頭就是卡特找到的這種‘大和煮’肉罐頭。


    但是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正式切斷,日本國內的物資儲備也在飛速的減少,國力也在快速下降。到了一九四二年以後,這種配給給日軍的‘大和煮’牛肉罐頭中的牛肉含量開始減少,後麵就用牛雜代替牛肉,最後甚至用豆製品混合牛血或者幹脆就是帶著一點牛肉味的蔬菜罐頭了。


    但即使是這樣粗製濫造的罐頭,當時在日軍中也是稀缺的存在,並不是每個普通士兵每天都能輕易得到的。所以在這個秘密要塞裏竟然會有這種‘大和煮’牛肉罐頭,而且還被隨意丟棄,說明這駐紮在這個要塞裏的日軍部隊的待遇相當的好,這也說明這支部隊或者這個要塞對於當時的日本關東軍來時極其重要。


    “你說這些罐頭還能不能吃?”卡特問道。


    “你餓了?”我疑惑道。


    我們是吃了晚飯才從寶龍閣出來的,看看時間,現在離我們下到這個要塞裏也就過去了三個多小時,按說卡特是不應該這麽快就感到饑餓的。


    “沒有,我隻是好奇。有個新聞說這種罐頭食品可以存放幾十年都不會變質。”卡特解釋道。


    “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說著,我摘下背上的背包,從裏麵翻出瑞士軍刀扔給卡特。


    卡特接住刀,掰開上麵的罐頭起子,開始開罐頭。我也隨即拖了個凳子過來坐在上麵休息。


    把罐頭打開,卡特先是對著亮光看了看,又放到鼻子底下聞了聞,然後說道,“看上去好像真的沒有變質。”


    說完,他便直接用瑞士軍刀紮起了罐頭裏的一塊肉塊兒似的東西放到嘴裏咀嚼起來。隨之,他眼睛一亮,興奮的說,“真的可以吃呀,而且味道還不錯。”


    “你要不要嚐嚐。”他把罐頭推到我麵前。


    我搖搖頭,示意我不需要,讓他自己吃吧。我現在並不餓,而且就算是餓了,我寧可吃包裏的壓縮餅幹,也不想嚐試這種放了幾十年的肉罐頭。


    見我興致缺缺,卡特拿回罐頭,自顧自的吃了起來,沒一會兒,一盒罐頭便被他吃了個底朝天。


    把空罐頭盒扔到一邊,卡特拿起桌上剩餘的幾個罐頭塞進背包,然後從裏麵取出那半瓶水。


    “我們隻有這些飲用水嗎?”他晃著手裏的水瓶問道。


    我點點頭說是。


    這瓶水還是我拿背包時順手從汽車後備箱裏取的,剛才給卡特洗手還用掉了半瓶。我們根本沒料到會下到這個地下要塞裏來,更沒料到會困在這裏,所以並沒有提前準備應急的物資。


    卡特似乎是口渴了想喝水,但聽了我的話猶豫了一下,又把水瓶塞回到了背包裏。


    其實剛才走了這麽久,我也感覺到有些口渴了,但是我並不認為在這種地方能夠找到幹淨的水源,所以就一直忍著。好在這種口渴的感覺並不是很強烈,還能繼續堅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狼紋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高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高芬並收藏狼紋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