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滿目瘡痍的景象,胡越不忍多看,轉頭向顏輕雪問道:“你何必答應她呢?”
突如其來的一問,顏輕雪有些疑惑,但轉念一想,她也很快明白了胡越的意思。
他不傻。
打從在嶺南,自己能拜托當時還在分舵「悲」字門的唐纖雲給他傳信時,他就知道自己與無心樓中還有人脈聯係。
可如今既然已經離了那裏,他該是不想看到自己因為與過往還有所牽連。
話說的聲音也不自覺的低了幾分。
但沒等胡越再開口,顏輕雪立刻反問:“我做錯了?”
看著那雙幽怨的雙眸,胡越被問得一愣,心中苦笑:都是義舉,哪還分什麽方式不成。
他搖了搖頭:“不是,這事兒牽扯很深,還與我要查的舊案有關,不該動用你的這些人脈。”
聽到這話,顏輕雪被勾起了幾分火氣。
“你我有必要分的這麽清楚嗎?”
胡越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待回過神,跟前的身影早已走遠。
他立刻快步跟了上去,言語間帶著幾分無奈,畢竟是出於好意,自己這般確實不妥,還不如順著話頭借著問下去。
“輕雪,你說的那位‘故人’要去哪兒找?”
“金陵!”
——————
洛都以西,滎陽城外的一水之隔。
二丈高牆沿著河道拔地而起,緊貼著滎澤水道圍出一處大院。
立於高處放眼望去,此處院落就如同城牆之外修築了一方矮小甕城。
其中民居商戶一應俱全,房屋鱗次櫛比,連結而起,猶如一方玄妙陣法。
但居於其中的卻並非滎陽的平民百姓,哪怕是滎陽守軍覺察到其中的異狀,也先和府衙報備才可入內探查,
眼下這城中巡夜的緇衣捕役,隻能在高門外,等通報之人喚來正主打探一二。
可看著眼前這位二十有六的健碩青年和他頭頂那書著「廣武院」三個金字的匾額,緇衣捕役麵露難色。
“少院主,方才城牆上值夜的崗哨鳴警,可是院中出了事兒?”
青年朗聲答道:“隻是院內一處屋舍走水,眼下已被院中弟子出手平息,所以方才有些嘈雜。然一切安好,如此關心,鄭驍先謝過了。”
可聽這話,捕役的麵色更難看了。
值夜哨兵上報的消息裏確實有走水的情況,可問題是起火地方可是院主府。
而且,救火怎麽會有刀兵聲和喊殺聲!?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不敢多問。
他知道「廣武院」在江湖上雖然名氣不大,又以武學駁雜出名,有意無意試圖照仿「淩雲閣」的路子。
可這裏麵出來的弟子多半都是「良家子」的人。
僅憑一點,就足以讓江湖中人不敢輕視。
自己確實能以公事為由硬闖,但萬一自己被眼前這位公子爺記恨上了,指不定以後會有什麽手段招呼到自己身上。
“那就煩請少院主寫個條,留個憑證,小的也好跟刺史大人通告......”
捕役話還沒說完,便看到身前這位公子眼中警示後藏著的殺意,心中不免發怵。
喉結一番滾動過後,隻得將手中正欲掏出的紙筆又給塞了回去。
“那在下先行告退,平息事端後也請少院主派人給刺史大人帶句話。”
“自然,回去且安心,就當今夜不曾來過。”
鄭驍也不為難麵前之人。
一底層小吏說白了也是混口飯吃,今夜敢來這兒,說明還有責任心,留著於百姓也是件好事。
捕役拱手告退,直到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後,他才緩緩退入身後的大門。
隻聽得一聲沙啞無力的聲音於夜風中傳來。
“驍兒應對的不錯。看來再有幾年,你爹我也能功成身退了。”
“父親正值壯年,莫要胡言。”
鄭驍將大門後的木銷掛上才回身行禮。
看著那曾經英武的身姿如今佝僂在輪椅之上,想到自己父親的軍伍出身,身上藏了多少暗傷隱疾都是有可能的,這話恐怕並非胡言。
但眼下可不是該考慮這事的時候。
“啞奴,可將那夜襲的賊人留下?”
鄭驍看向他父親身後推著輪椅的仆人問道,言語之間並無責備之意。
主仆二人從小長一起,雖說隻是仆人,但他一向寬厚以待。
啞奴神色黯然,搖了搖頭。
輪椅之上的人也隻是歎了一聲:“此人不僅輕功了得,而且隱匿之法同樣精妙。莫說四方崗哨,不少院內弟子一同圍剿也攆不上他。”
鄭驍不免困惑,當世的身法要術:論快,當屬「白鹿飛燕」白鳶;論隱,該是那「白裘客」風皓霜。
但要想在自家這廣武院的陣法內全身而退,這二人恐怕都難以做到。
“江湖上什麽時候又多了這麽號人物?”
“如今世道不太平,別看信王在北境上打了個勝仗,大同朝就可以安枕無憂了。若是行差踏錯,日後隻怕是要禍起蕭牆。”
見自己父親答非所問,鄭驍問道:“父親莫不是猜到了什麽?”
鄭驍此問並無質疑之意。
畢竟自己的父親於大同開國之前便已起於行伍,說起「黑雲騎」鄭望安的名號,就連漠北的蠻子都得膽寒三分。
如若當年沒有因故急流勇退,如今怎麽也是統領邊境軍鎮的一方大將。
他清楚自己與父親的眼界格局有著天塹鴻溝。
所以多問,總歸不會出錯。
鄭望安陷入沉思,手指在輪椅的扶手上來回摩挲:“「洛書現世」的流言甚廣,此番襲擊多是為此而來。為父要你親自去查查看近期江湖上有哪些勢力也遇了襲擊。”
“「洛書」?怎會找到我們這兒來?”
鄭驍不解,這還是父親近日來第一次主動提起這則傳言,況且他也想不到自家這廣武院跟那「洛書」能有何瓜葛。
“當年你尚在繈褓,或有耳聞,但非親身經曆自然不信此物之神奇。昔日亂世,不知有多少豪傑因「河圖」「洛書」而興起。如今國祚方興,不說改朝換代之事,得之可為一方江湖巨擘也是極為誘人的。”
話至此處,鄭望安的臉上也是晦暗難分,“隻怕是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了。”
“父親放心,我今夜就動身去「良家子」衙門。”
鄭望安漠然搖頭:“不可。”
“為何?”
“眼下朝局不定,不可妄動。”
說罷,鄭望安對著身旁的啞奴吩咐道:“稍後傳我令:今夜參與圍剿的,凡是「良家子」中遣來學藝的,近期一律禁足,不得外出,截留其信件!”
“父親,這是何意?”
“我懷疑這些個傳言就是「良家子」傳出去的,你再去問隻會被他們盯上。”
“可那樣您就不怕楊大帥......”
“無妨,等楊辰那小子真找上門來再說。”
鄭驍明白自己父親對於那位「良家帥」的不敬由來已久,也不多問:“那我該去哪兒獲取情報?”
“啞奴,去休門。”
啞奴聽罷,推著鄭望安,引著鄭驍在院牆內的樓閣之中快步穿梭。
街道小巷七拐八彎,繞得打小就在廣武院裏長大的鄭驍一時都有些頭昏。
三人足足轉了有一刻鍾的時間,鄭望安才停在了一處不起眼的民房前,對著木窗頗有節奏地連敲了四下。
片刻過後,木窗輕啟,一張紙條遞出。
上書五字——「金陵,烏衣樓」
“金陵?”
鄭驍不解,金陵這地方出來文人墨客不少,達官顯貴也是尋常。
畢竟曾經前朝戰亂中,中原南渡的高門望族不少都在定居在金陵城之中,底蘊深厚。
像是「陳郡謝氏」「琅琊王氏」就名列其中,但這兩大世家在多年戰亂過後便已沒落,如今隻在史書中留了個名而已。
而這「烏衣樓」......
鄭望安看著字條,稍稍頷首:“原來在這兒嗎?”
鄭驍問道:“這地方有點耳熟,我怎麽想不起是什麽地方?”
“你去過,耳熟是自然的,換個說法你就知道了,”鄭望安淡然道,
“無心樓——「生」字門總舵。”
突如其來的一問,顏輕雪有些疑惑,但轉念一想,她也很快明白了胡越的意思。
他不傻。
打從在嶺南,自己能拜托當時還在分舵「悲」字門的唐纖雲給他傳信時,他就知道自己與無心樓中還有人脈聯係。
可如今既然已經離了那裏,他該是不想看到自己因為與過往還有所牽連。
話說的聲音也不自覺的低了幾分。
但沒等胡越再開口,顏輕雪立刻反問:“我做錯了?”
看著那雙幽怨的雙眸,胡越被問得一愣,心中苦笑:都是義舉,哪還分什麽方式不成。
他搖了搖頭:“不是,這事兒牽扯很深,還與我要查的舊案有關,不該動用你的這些人脈。”
聽到這話,顏輕雪被勾起了幾分火氣。
“你我有必要分的這麽清楚嗎?”
胡越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待回過神,跟前的身影早已走遠。
他立刻快步跟了上去,言語間帶著幾分無奈,畢竟是出於好意,自己這般確實不妥,還不如順著話頭借著問下去。
“輕雪,你說的那位‘故人’要去哪兒找?”
“金陵!”
——————
洛都以西,滎陽城外的一水之隔。
二丈高牆沿著河道拔地而起,緊貼著滎澤水道圍出一處大院。
立於高處放眼望去,此處院落就如同城牆之外修築了一方矮小甕城。
其中民居商戶一應俱全,房屋鱗次櫛比,連結而起,猶如一方玄妙陣法。
但居於其中的卻並非滎陽的平民百姓,哪怕是滎陽守軍覺察到其中的異狀,也先和府衙報備才可入內探查,
眼下這城中巡夜的緇衣捕役,隻能在高門外,等通報之人喚來正主打探一二。
可看著眼前這位二十有六的健碩青年和他頭頂那書著「廣武院」三個金字的匾額,緇衣捕役麵露難色。
“少院主,方才城牆上值夜的崗哨鳴警,可是院中出了事兒?”
青年朗聲答道:“隻是院內一處屋舍走水,眼下已被院中弟子出手平息,所以方才有些嘈雜。然一切安好,如此關心,鄭驍先謝過了。”
可聽這話,捕役的麵色更難看了。
值夜哨兵上報的消息裏確實有走水的情況,可問題是起火地方可是院主府。
而且,救火怎麽會有刀兵聲和喊殺聲!?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不敢多問。
他知道「廣武院」在江湖上雖然名氣不大,又以武學駁雜出名,有意無意試圖照仿「淩雲閣」的路子。
可這裏麵出來的弟子多半都是「良家子」的人。
僅憑一點,就足以讓江湖中人不敢輕視。
自己確實能以公事為由硬闖,但萬一自己被眼前這位公子爺記恨上了,指不定以後會有什麽手段招呼到自己身上。
“那就煩請少院主寫個條,留個憑證,小的也好跟刺史大人通告......”
捕役話還沒說完,便看到身前這位公子眼中警示後藏著的殺意,心中不免發怵。
喉結一番滾動過後,隻得將手中正欲掏出的紙筆又給塞了回去。
“那在下先行告退,平息事端後也請少院主派人給刺史大人帶句話。”
“自然,回去且安心,就當今夜不曾來過。”
鄭驍也不為難麵前之人。
一底層小吏說白了也是混口飯吃,今夜敢來這兒,說明還有責任心,留著於百姓也是件好事。
捕役拱手告退,直到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後,他才緩緩退入身後的大門。
隻聽得一聲沙啞無力的聲音於夜風中傳來。
“驍兒應對的不錯。看來再有幾年,你爹我也能功成身退了。”
“父親正值壯年,莫要胡言。”
鄭驍將大門後的木銷掛上才回身行禮。
看著那曾經英武的身姿如今佝僂在輪椅之上,想到自己父親的軍伍出身,身上藏了多少暗傷隱疾都是有可能的,這話恐怕並非胡言。
但眼下可不是該考慮這事的時候。
“啞奴,可將那夜襲的賊人留下?”
鄭驍看向他父親身後推著輪椅的仆人問道,言語之間並無責備之意。
主仆二人從小長一起,雖說隻是仆人,但他一向寬厚以待。
啞奴神色黯然,搖了搖頭。
輪椅之上的人也隻是歎了一聲:“此人不僅輕功了得,而且隱匿之法同樣精妙。莫說四方崗哨,不少院內弟子一同圍剿也攆不上他。”
鄭驍不免困惑,當世的身法要術:論快,當屬「白鹿飛燕」白鳶;論隱,該是那「白裘客」風皓霜。
但要想在自家這廣武院的陣法內全身而退,這二人恐怕都難以做到。
“江湖上什麽時候又多了這麽號人物?”
“如今世道不太平,別看信王在北境上打了個勝仗,大同朝就可以安枕無憂了。若是行差踏錯,日後隻怕是要禍起蕭牆。”
見自己父親答非所問,鄭驍問道:“父親莫不是猜到了什麽?”
鄭驍此問並無質疑之意。
畢竟自己的父親於大同開國之前便已起於行伍,說起「黑雲騎」鄭望安的名號,就連漠北的蠻子都得膽寒三分。
如若當年沒有因故急流勇退,如今怎麽也是統領邊境軍鎮的一方大將。
他清楚自己與父親的眼界格局有著天塹鴻溝。
所以多問,總歸不會出錯。
鄭望安陷入沉思,手指在輪椅的扶手上來回摩挲:“「洛書現世」的流言甚廣,此番襲擊多是為此而來。為父要你親自去查查看近期江湖上有哪些勢力也遇了襲擊。”
“「洛書」?怎會找到我們這兒來?”
鄭驍不解,這還是父親近日來第一次主動提起這則傳言,況且他也想不到自家這廣武院跟那「洛書」能有何瓜葛。
“當年你尚在繈褓,或有耳聞,但非親身經曆自然不信此物之神奇。昔日亂世,不知有多少豪傑因「河圖」「洛書」而興起。如今國祚方興,不說改朝換代之事,得之可為一方江湖巨擘也是極為誘人的。”
話至此處,鄭望安的臉上也是晦暗難分,“隻怕是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了。”
“父親放心,我今夜就動身去「良家子」衙門。”
鄭望安漠然搖頭:“不可。”
“為何?”
“眼下朝局不定,不可妄動。”
說罷,鄭望安對著身旁的啞奴吩咐道:“稍後傳我令:今夜參與圍剿的,凡是「良家子」中遣來學藝的,近期一律禁足,不得外出,截留其信件!”
“父親,這是何意?”
“我懷疑這些個傳言就是「良家子」傳出去的,你再去問隻會被他們盯上。”
“可那樣您就不怕楊大帥......”
“無妨,等楊辰那小子真找上門來再說。”
鄭驍明白自己父親對於那位「良家帥」的不敬由來已久,也不多問:“那我該去哪兒獲取情報?”
“啞奴,去休門。”
啞奴聽罷,推著鄭望安,引著鄭驍在院牆內的樓閣之中快步穿梭。
街道小巷七拐八彎,繞得打小就在廣武院裏長大的鄭驍一時都有些頭昏。
三人足足轉了有一刻鍾的時間,鄭望安才停在了一處不起眼的民房前,對著木窗頗有節奏地連敲了四下。
片刻過後,木窗輕啟,一張紙條遞出。
上書五字——「金陵,烏衣樓」
“金陵?”
鄭驍不解,金陵這地方出來文人墨客不少,達官顯貴也是尋常。
畢竟曾經前朝戰亂中,中原南渡的高門望族不少都在定居在金陵城之中,底蘊深厚。
像是「陳郡謝氏」「琅琊王氏」就名列其中,但這兩大世家在多年戰亂過後便已沒落,如今隻在史書中留了個名而已。
而這「烏衣樓」......
鄭望安看著字條,稍稍頷首:“原來在這兒嗎?”
鄭驍問道:“這地方有點耳熟,我怎麽想不起是什麽地方?”
“你去過,耳熟是自然的,換個說法你就知道了,”鄭望安淡然道,
“無心樓——「生」字門總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