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未來科技離譜傳說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 作者:漫言紅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月的未來科技異常忙碌。
李顏布置的各項任務全麵鋪開了,上上下下一片忙碌。
幾百人的公司,放眼望去愣是個個都在幹活,偶爾有起身倒水聊天的,過不了一會兒就回到工位了。
很像電視劇裏為了表現忙碌特地演出來的效果。
其實按理說李顏極少去“視察”大家的工作情況,對於工作摸魚至少看起來毫不在意,乃至對上下班打卡幾乎都沒有要求,這樣的管理,應該工作氛圍甚是輕鬆(摸魚佬很多)才對。
但因為李顏分的項目很多,給的工期又緊張,所以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有非常具體的任務。
算是直接拿分工表“操控”大家的全新版本。
隻是這次李顏沒有布置得太細,是大家為了完成任務必須通力協作。
各個項目之間需要大量的溝通,有時候自己手上工作做著,另一邊就有人過來問對接問題,偏偏自己還不能不答,因為說不定下一秒自己就有問題要去問別人……
總而言之,氛圍非常好,好到令孫淼周揚這種在大公司幹過的人嘖嘖稱奇。
“分工明確”其實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很容易被忽略。
而且單就“工作價值”來說,這種具有一定挑戰性又不至於忙到透支的工作強度,搭配“創造曆史”級別的工作預期,對於本來就圖創造價值又還處於新鮮感未過期狀態的員工們來說,簡直甘之如飴。
哪有什麽內鬥,這種狀態至少能保持幹他個兩個月,然後才開始會有老黃牛受累不滿、諂媚之人取巧、部門之間有不愉快等亂七八糟的事情。
但到了這個時候,手機都搞出來咯。
所以李顏沒怎麽去分析或者思考什麽“管理智慧”,手機搞出來之後必然變天,變成豔陽天還是黑雲壓城那是後話。
他這麽安排就是圖自己省事,能不去琢磨什麽管理體係的事情。
然後就可以針對難點爆破,其他時候又非常自由。
對他來說還是挺爽的。
整個三月是收獲的三月,各項工作都穩步推進,雖然遇到了許多難解的問題,但在李顏的爆破工作中進展依舊稱得上順風順水。
由此,李顏用技術力征服了以高技術力人員為主的未來科技員工團體。
例如銀行擔憂的係統安全。
支付平台技術上不算難——甚至用不著李顏出手,在銀行與未來科技合作搞出客戶端的時候,“支付通”就已經蓄勢待發了。
但在此之前,銀行剛跟未來科技研發部合作搞客戶端的時候,就嚐試過暗戳戳找團隊攻擊河圖係統。
安全測試團隊非常自信,羅伯特這種開源之後一堆工程師維護測試的,他們都能輕鬆搞出一堆bug,區區半年國產自研,還是百人團隊搞的……算球。
測試團隊負責人如此跟華夏銀行的副行長老黃說道:
“他們能做出來邏輯自洽、功能完備的係統就很了不起了,係統安全這種東西,肯定是模板化套路化的,別人不攻擊倒是沒問題,像我們這種專業選手出馬,觸之即潰。”
老黃鄭重點頭,還為未來科技好生考量了一番,“畢竟張高官表達了支持,還是不要做太狠。”
“懂的懂的,畢竟我們不是什麽黑客團隊,搞安全測試就是為了查漏補缺嘛。”負責人還笑道,“李顏能做出來國產係統,還是很值得肯定的,有不足也正常。”
“就是這發言太狠了,”老黃沉吟道,“點點他。”
“理解理解,我要是這麽年輕搞出來自研係統,我比他還飄。”
“年少總是輕狂嘛。”老黃說道。
然後兩人哈哈大笑。
結果攻擊著攻擊著就笑不出來了。
安全測試的結果是非常安全。
老黃一度忍不住問是不是覺得找出漏洞不好交代,還想著給這哥們做心理建設。
結果愣是看到這個團隊給河圖係統出具了安全測試報告。
他大感震撼,然後就聽李顏給他打了個電話:
“感謝黃行長心係河圖係統,還願意出資找公司給我出測試報告。”
搞得他非常尷尬,隻能反過來誇讚李顏的係統穩如泰山堅如磐石,他對於未來的合作表示了高度的期待。
話說到這份上,後續工作自然順利了。
老黃怒氣衝衝地找到安全測試團隊,質疑他們倒打一耙。
結果被訴苦曰,攻擊河圖係統的時候被逮住了,不得已隻能出個測試報告,把事情變好看點。
老黃表示好看個屁,這完全就是戰敗書。
李顏這工作幹得輕描淡寫的,甚至未來科技的工作人員一度都不知情。
收到測試報告之後才傳開來,給了許多新員工一點小小的李顏震撼。
還例如“流水線優化魔法”。
三月中,黃展曾主動找李顏交流手機生產的流程。
主要是他畢竟造出來過w8,在經驗上肯定要比空白狀態的李顏更豐富。
一方麵是為了兩人合作的項目能有更好的未來,一方麵則是……難得我有比你牛逼的地方,不顯擺顯擺渾身難受。
結果讓他不太好接受。
首先是李顏的手機在硬件上有不少讓他疑惑的地方,大了不止一點的屏幕、沒有下方按鈕、突出的鏡頭與相對薄不少的機身、以及許多驚人的細節工藝。
這導致了他的經驗也不是非常可行,基礎的內容周揚團隊已經解決了,黃展本來準備跟李顏掰扯一些自己踩過的坑,結果發現要麽李顏壓根不走這條路,要麽……是黃展自己沒踩過的坑。
黃展以為李顏會要麽走極致平民路線,要麽走極致堆料路線,沒想到他硬件配置其實中規中矩,卻在一些有點莫名的地方下了狠料。
在他看來,李顏這個路子會導致價格虛高,顧客隻在乎配置性能,外觀細節差不多就行。
沒想到李顏的回複是“工藝這種東西學會了就可以壓成本”。
第二便是流水線的優化了。
黃展還在糾結李顏搞出來的需求跟他不一樣,開模還好說,後邊流水線調整可是件麻煩事。
然後就看到李顏展示了他設計的完整蛟龍手機生產流水線。
……直接設計出來?
這別說黃展懵逼了,未來科技硬件相關部門的,哪個不懵逼?
流水線又不是什麽連線遊戲,李顏就算再強也得遵照基本法吧?
李顏擁有的係統最令人難以理解的兩點,倒不是技能高度——例如他目前掌握的強悍計算機能力,大家都可以用“不世出天才”的說辭理解——而是“學習速度”跟“全能程度”。
人可以在某一方麵很突出,但方方麵麵都很突出就超出認知了。
人可以很有學習天賦快速掌握某一方麵知識技能,但把別人幾十年積累的時間跨度變成以“月”乃至“天”為跨度,就實在是太過分了。
現在這個獨立設計的流水線,直接從以上兩方麵刺激著新人舊人的神經。
一時間“李總竟然也會搞機械”跟“李總竟然一個月搞出流水線”兩句話在未來科技瘋狂流傳。
傳到最後就變成了“李總特別能搞”。
……李顏對此不予評價。
不過誇得多了,自然也有人多想,流水線這個東西可不是買現成的去拚裝,且不論李顏的設計到底實用性幾何,現在距離他自己承諾的發布時間也沒多久。
總不能從零開始搞流水線吧?
李顏表示為什麽不能?
他參考了各類自動化機械公司的模板化產品,從裏邊挑選組合,最終需要定製與修改的內容並不多。
而且他並不準備整套流程都靠自己的流水線,而是“拚”到黃展的工廠裏。
他直接把手機生產的流程一切三,自己這邊開頭,送到黃展那邊補充,再回來未來科技收尾。
就這麽硬生生接上了。
這其中到底要思考多少複雜的東西,黃展是不敢想的。
周揚團隊裏那些搞機械的員工,非常好奇李顏如何在購買模板化的流水模塊同時實現細節工藝的自動化,這倆聽起來就非常相悖。
李顏表示買回來自己寫程序就行了。
黃展看著這群目瞪口呆的年輕人,心裏突然湧起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
他看別人被李顏震撼得無以複加,竟然有一種“對就是這樣”的爽感。
相比之下,什麽搞定衛德地圖客戶端研發,什麽手勢操作的成功實現,都算不得太了不起的事。
在李顏可怕的實操能力表現下,連驚人點子的光芒都顯得不那麽閃耀了。
倒也正常,能力的強大是當下就能看出來的,想法的突出與先進,往往還需要時代的加持。
隨著李顏神奇事跡逐漸在公司內部流傳,他的威望也在不斷攀升。
對他心服口服的人越來越多——能力越強反而越服氣,公司裏目前最有反骨仔氣質的,都是那批作為中等管理層的中年人。
手上功夫比不了,滿腦子想著用經驗壓人。
可惜李顏完全不吃這一套,他們的上級唯李顏馬首是瞻,下屬又對李顏心服口服,所以他們也隻能乖乖幹活。
李顏還跟汪紫溫欣交流過,認為自己還是太保守,才需要招這麽一批所謂有管理經驗的老油條,實際上目前為止貢獻值非常低。
不過汪紫勸道:“管理工作總是看不見的,而且有些工作在八小時以外,在公司以外。”
算是把李顏給勸住了。
有了如此強悍的威望,李顏開會也越來越幹脆。
尤其是硬件開發相關的會議。
周揚還好,他自從見識了李顏搞流水線工作的強悍之後,慢慢下放了身段,對於李顏的要求,大部分時候選擇先落實再提問。
但李光德不一樣,他是搞設計的。
設計這東西,因為主觀審美的存在,也是一種“文無第一”。
李顏每次開硬件開發會議,基本都是在大刀闊斧地砍,堅決地否定。
最常說的幾句話是:“這個思路不需要再提,砍了。”
“我拒絕這種設計。”
“這塊東西沒必要加,砍了。”
“我說過否決的東西不要調整後再拿上來,砍了。”
獲得設計部私底下封號“怒砍天尊”。
這種開會方式讓李光德覺得自己不夠受尊重,他總認為李顏的一些想法並不夠美觀。
李顏則對他一直不按自己要求深入做好一版,動不動就發散思維這事兒感到不愉快。
好在周揚地位擺在那,從中斡旋效果還不錯。
李光德認為李顏太過任性強權,“如果他隻需要我來實現他腦子裏的東西,幹脆他自己做就行。”
結果周揚飯局上兩句話給他穩住心態了:
“老李,你想啊,李顏連流水線這東西都能說會就會,你覺得他是真做不來設計?我部門裏好多人都覺得自己根本可有可無,自我懷疑呢,你可是被需要的。”
“按你意思,李顏是想讓我在他框定的設計範圍內,盡力做出足夠好的設計來咯?”
李光德還是很會給自己找台階的。
“那自然是,要不我直接幫你去問問。”
“算了算了,畢竟也是他一手主導的項目,該做就做吧。”
周揚那天跟李光德碰杯後,突然悠悠地說了一句:“天上星下凡,切莫珍惜。”
當然,以上都隻是未來科技流傳李顏離譜傳說的一小部分。
他真正離譜的地方,在於“公司之外”。
按理說做了這麽多事,而且又是未來科技很緊張的階段,李顏應該成天泡在公司才對,在大家的想象裏,他應該是每天都全神貫注地處理工作事務,趁著年輕熬得動隨隨便便就通個宵。
然後等到研發完成的那一刻,肉眼可見越來越虛弱的李顏老板終於伴隨一個釋然的笑容,在眾人關切的“老板怎麽了”呼喊中暈過去。
再次醒來就是醫院,然後一堆親朋好友埋怨他“這麽拚命幹什麽”,而李顏看著手機節節攀升的笑臉,帶著微笑沉沉睡去……
大概這樣。
然而實際上的李顏總是玩突然消失,很多時候隻有在每周兩次的工作會上看到他。
想想,他媽的到了這種時候,一周才開兩場工作會。
但就是這麽兩場會——還不是長會,李顏就能把工作布置得服服帖帖。
給人一種強烈的遊刃有餘感。
而這個月裏,他竟然上了十幾節課。
主要是參加了化學與生物的實驗課,內容倒是不太新奇,對於李顏來說非常基礎。
不過實驗是探尋世界真理的一大方法,李顏不允許自己在技能提升的路上忽略這一塊。
可惜的是,或許因為實驗太過手把手太過基礎,李顏除了生物得到兩分提升,其他沒太多收獲。
倒是在物理高老師的吐槽中,一位來自臨大的數論教授對李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單獨給他開小灶。
李顏對此表示歡迎,並在第一節課就依托水平不俗的邏輯跟數學給了這位謝教授小小見麵禮。
與其他老師不同,謝教授雖然年齡不小,但保持著對數學很純粹的熱愛,他是真心想看看李顏能學到什麽程度,並期待李顏成為一個數學天才,反過來帶他探索一些他已經無法突破的世界。
如果說以上都還好理解能接受,那4月1日某個部門傳出的“我們吃到了李總做的飯”,就實在是不得不往愚人節玩笑想了。
因為他們居然說,自己在“慶華樓”吃到了李顏炒的菜。
李顏布置的各項任務全麵鋪開了,上上下下一片忙碌。
幾百人的公司,放眼望去愣是個個都在幹活,偶爾有起身倒水聊天的,過不了一會兒就回到工位了。
很像電視劇裏為了表現忙碌特地演出來的效果。
其實按理說李顏極少去“視察”大家的工作情況,對於工作摸魚至少看起來毫不在意,乃至對上下班打卡幾乎都沒有要求,這樣的管理,應該工作氛圍甚是輕鬆(摸魚佬很多)才對。
但因為李顏分的項目很多,給的工期又緊張,所以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有非常具體的任務。
算是直接拿分工表“操控”大家的全新版本。
隻是這次李顏沒有布置得太細,是大家為了完成任務必須通力協作。
各個項目之間需要大量的溝通,有時候自己手上工作做著,另一邊就有人過來問對接問題,偏偏自己還不能不答,因為說不定下一秒自己就有問題要去問別人……
總而言之,氛圍非常好,好到令孫淼周揚這種在大公司幹過的人嘖嘖稱奇。
“分工明確”其實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很容易被忽略。
而且單就“工作價值”來說,這種具有一定挑戰性又不至於忙到透支的工作強度,搭配“創造曆史”級別的工作預期,對於本來就圖創造價值又還處於新鮮感未過期狀態的員工們來說,簡直甘之如飴。
哪有什麽內鬥,這種狀態至少能保持幹他個兩個月,然後才開始會有老黃牛受累不滿、諂媚之人取巧、部門之間有不愉快等亂七八糟的事情。
但到了這個時候,手機都搞出來咯。
所以李顏沒怎麽去分析或者思考什麽“管理智慧”,手機搞出來之後必然變天,變成豔陽天還是黑雲壓城那是後話。
他這麽安排就是圖自己省事,能不去琢磨什麽管理體係的事情。
然後就可以針對難點爆破,其他時候又非常自由。
對他來說還是挺爽的。
整個三月是收獲的三月,各項工作都穩步推進,雖然遇到了許多難解的問題,但在李顏的爆破工作中進展依舊稱得上順風順水。
由此,李顏用技術力征服了以高技術力人員為主的未來科技員工團體。
例如銀行擔憂的係統安全。
支付平台技術上不算難——甚至用不著李顏出手,在銀行與未來科技合作搞出客戶端的時候,“支付通”就已經蓄勢待發了。
但在此之前,銀行剛跟未來科技研發部合作搞客戶端的時候,就嚐試過暗戳戳找團隊攻擊河圖係統。
安全測試團隊非常自信,羅伯特這種開源之後一堆工程師維護測試的,他們都能輕鬆搞出一堆bug,區區半年國產自研,還是百人團隊搞的……算球。
測試團隊負責人如此跟華夏銀行的副行長老黃說道:
“他們能做出來邏輯自洽、功能完備的係統就很了不起了,係統安全這種東西,肯定是模板化套路化的,別人不攻擊倒是沒問題,像我們這種專業選手出馬,觸之即潰。”
老黃鄭重點頭,還為未來科技好生考量了一番,“畢竟張高官表達了支持,還是不要做太狠。”
“懂的懂的,畢竟我們不是什麽黑客團隊,搞安全測試就是為了查漏補缺嘛。”負責人還笑道,“李顏能做出來國產係統,還是很值得肯定的,有不足也正常。”
“就是這發言太狠了,”老黃沉吟道,“點點他。”
“理解理解,我要是這麽年輕搞出來自研係統,我比他還飄。”
“年少總是輕狂嘛。”老黃說道。
然後兩人哈哈大笑。
結果攻擊著攻擊著就笑不出來了。
安全測試的結果是非常安全。
老黃一度忍不住問是不是覺得找出漏洞不好交代,還想著給這哥們做心理建設。
結果愣是看到這個團隊給河圖係統出具了安全測試報告。
他大感震撼,然後就聽李顏給他打了個電話:
“感謝黃行長心係河圖係統,還願意出資找公司給我出測試報告。”
搞得他非常尷尬,隻能反過來誇讚李顏的係統穩如泰山堅如磐石,他對於未來的合作表示了高度的期待。
話說到這份上,後續工作自然順利了。
老黃怒氣衝衝地找到安全測試團隊,質疑他們倒打一耙。
結果被訴苦曰,攻擊河圖係統的時候被逮住了,不得已隻能出個測試報告,把事情變好看點。
老黃表示好看個屁,這完全就是戰敗書。
李顏這工作幹得輕描淡寫的,甚至未來科技的工作人員一度都不知情。
收到測試報告之後才傳開來,給了許多新員工一點小小的李顏震撼。
還例如“流水線優化魔法”。
三月中,黃展曾主動找李顏交流手機生產的流程。
主要是他畢竟造出來過w8,在經驗上肯定要比空白狀態的李顏更豐富。
一方麵是為了兩人合作的項目能有更好的未來,一方麵則是……難得我有比你牛逼的地方,不顯擺顯擺渾身難受。
結果讓他不太好接受。
首先是李顏的手機在硬件上有不少讓他疑惑的地方,大了不止一點的屏幕、沒有下方按鈕、突出的鏡頭與相對薄不少的機身、以及許多驚人的細節工藝。
這導致了他的經驗也不是非常可行,基礎的內容周揚團隊已經解決了,黃展本來準備跟李顏掰扯一些自己踩過的坑,結果發現要麽李顏壓根不走這條路,要麽……是黃展自己沒踩過的坑。
黃展以為李顏會要麽走極致平民路線,要麽走極致堆料路線,沒想到他硬件配置其實中規中矩,卻在一些有點莫名的地方下了狠料。
在他看來,李顏這個路子會導致價格虛高,顧客隻在乎配置性能,外觀細節差不多就行。
沒想到李顏的回複是“工藝這種東西學會了就可以壓成本”。
第二便是流水線的優化了。
黃展還在糾結李顏搞出來的需求跟他不一樣,開模還好說,後邊流水線調整可是件麻煩事。
然後就看到李顏展示了他設計的完整蛟龍手機生產流水線。
……直接設計出來?
這別說黃展懵逼了,未來科技硬件相關部門的,哪個不懵逼?
流水線又不是什麽連線遊戲,李顏就算再強也得遵照基本法吧?
李顏擁有的係統最令人難以理解的兩點,倒不是技能高度——例如他目前掌握的強悍計算機能力,大家都可以用“不世出天才”的說辭理解——而是“學習速度”跟“全能程度”。
人可以在某一方麵很突出,但方方麵麵都很突出就超出認知了。
人可以很有學習天賦快速掌握某一方麵知識技能,但把別人幾十年積累的時間跨度變成以“月”乃至“天”為跨度,就實在是太過分了。
現在這個獨立設計的流水線,直接從以上兩方麵刺激著新人舊人的神經。
一時間“李總竟然也會搞機械”跟“李總竟然一個月搞出流水線”兩句話在未來科技瘋狂流傳。
傳到最後就變成了“李總特別能搞”。
……李顏對此不予評價。
不過誇得多了,自然也有人多想,流水線這個東西可不是買現成的去拚裝,且不論李顏的設計到底實用性幾何,現在距離他自己承諾的發布時間也沒多久。
總不能從零開始搞流水線吧?
李顏表示為什麽不能?
他參考了各類自動化機械公司的模板化產品,從裏邊挑選組合,最終需要定製與修改的內容並不多。
而且他並不準備整套流程都靠自己的流水線,而是“拚”到黃展的工廠裏。
他直接把手機生產的流程一切三,自己這邊開頭,送到黃展那邊補充,再回來未來科技收尾。
就這麽硬生生接上了。
這其中到底要思考多少複雜的東西,黃展是不敢想的。
周揚團隊裏那些搞機械的員工,非常好奇李顏如何在購買模板化的流水模塊同時實現細節工藝的自動化,這倆聽起來就非常相悖。
李顏表示買回來自己寫程序就行了。
黃展看著這群目瞪口呆的年輕人,心裏突然湧起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
他看別人被李顏震撼得無以複加,竟然有一種“對就是這樣”的爽感。
相比之下,什麽搞定衛德地圖客戶端研發,什麽手勢操作的成功實現,都算不得太了不起的事。
在李顏可怕的實操能力表現下,連驚人點子的光芒都顯得不那麽閃耀了。
倒也正常,能力的強大是當下就能看出來的,想法的突出與先進,往往還需要時代的加持。
隨著李顏神奇事跡逐漸在公司內部流傳,他的威望也在不斷攀升。
對他心服口服的人越來越多——能力越強反而越服氣,公司裏目前最有反骨仔氣質的,都是那批作為中等管理層的中年人。
手上功夫比不了,滿腦子想著用經驗壓人。
可惜李顏完全不吃這一套,他們的上級唯李顏馬首是瞻,下屬又對李顏心服口服,所以他們也隻能乖乖幹活。
李顏還跟汪紫溫欣交流過,認為自己還是太保守,才需要招這麽一批所謂有管理經驗的老油條,實際上目前為止貢獻值非常低。
不過汪紫勸道:“管理工作總是看不見的,而且有些工作在八小時以外,在公司以外。”
算是把李顏給勸住了。
有了如此強悍的威望,李顏開會也越來越幹脆。
尤其是硬件開發相關的會議。
周揚還好,他自從見識了李顏搞流水線工作的強悍之後,慢慢下放了身段,對於李顏的要求,大部分時候選擇先落實再提問。
但李光德不一樣,他是搞設計的。
設計這東西,因為主觀審美的存在,也是一種“文無第一”。
李顏每次開硬件開發會議,基本都是在大刀闊斧地砍,堅決地否定。
最常說的幾句話是:“這個思路不需要再提,砍了。”
“我拒絕這種設計。”
“這塊東西沒必要加,砍了。”
“我說過否決的東西不要調整後再拿上來,砍了。”
獲得設計部私底下封號“怒砍天尊”。
這種開會方式讓李光德覺得自己不夠受尊重,他總認為李顏的一些想法並不夠美觀。
李顏則對他一直不按自己要求深入做好一版,動不動就發散思維這事兒感到不愉快。
好在周揚地位擺在那,從中斡旋效果還不錯。
李光德認為李顏太過任性強權,“如果他隻需要我來實現他腦子裏的東西,幹脆他自己做就行。”
結果周揚飯局上兩句話給他穩住心態了:
“老李,你想啊,李顏連流水線這東西都能說會就會,你覺得他是真做不來設計?我部門裏好多人都覺得自己根本可有可無,自我懷疑呢,你可是被需要的。”
“按你意思,李顏是想讓我在他框定的設計範圍內,盡力做出足夠好的設計來咯?”
李光德還是很會給自己找台階的。
“那自然是,要不我直接幫你去問問。”
“算了算了,畢竟也是他一手主導的項目,該做就做吧。”
周揚那天跟李光德碰杯後,突然悠悠地說了一句:“天上星下凡,切莫珍惜。”
當然,以上都隻是未來科技流傳李顏離譜傳說的一小部分。
他真正離譜的地方,在於“公司之外”。
按理說做了這麽多事,而且又是未來科技很緊張的階段,李顏應該成天泡在公司才對,在大家的想象裏,他應該是每天都全神貫注地處理工作事務,趁著年輕熬得動隨隨便便就通個宵。
然後等到研發完成的那一刻,肉眼可見越來越虛弱的李顏老板終於伴隨一個釋然的笑容,在眾人關切的“老板怎麽了”呼喊中暈過去。
再次醒來就是醫院,然後一堆親朋好友埋怨他“這麽拚命幹什麽”,而李顏看著手機節節攀升的笑臉,帶著微笑沉沉睡去……
大概這樣。
然而實際上的李顏總是玩突然消失,很多時候隻有在每周兩次的工作會上看到他。
想想,他媽的到了這種時候,一周才開兩場工作會。
但就是這麽兩場會——還不是長會,李顏就能把工作布置得服服帖帖。
給人一種強烈的遊刃有餘感。
而這個月裏,他竟然上了十幾節課。
主要是參加了化學與生物的實驗課,內容倒是不太新奇,對於李顏來說非常基礎。
不過實驗是探尋世界真理的一大方法,李顏不允許自己在技能提升的路上忽略這一塊。
可惜的是,或許因為實驗太過手把手太過基礎,李顏除了生物得到兩分提升,其他沒太多收獲。
倒是在物理高老師的吐槽中,一位來自臨大的數論教授對李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單獨給他開小灶。
李顏對此表示歡迎,並在第一節課就依托水平不俗的邏輯跟數學給了這位謝教授小小見麵禮。
與其他老師不同,謝教授雖然年齡不小,但保持著對數學很純粹的熱愛,他是真心想看看李顏能學到什麽程度,並期待李顏成為一個數學天才,反過來帶他探索一些他已經無法突破的世界。
如果說以上都還好理解能接受,那4月1日某個部門傳出的“我們吃到了李總做的飯”,就實在是不得不往愚人節玩笑想了。
因為他們居然說,自己在“慶華樓”吃到了李顏炒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