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我好像刷到挺多關於ai的。


    沒關係,反正ai放不了我,因為我覺得他們用ai懟人性真的ai模仿對人性真的不大,因為那樣子好像容易刷新不出來。


    不過這真的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要是寫點其他文的話,唉,那就很容易被模仿。聽說現在有好多被ai的那個那個嗯被模仿了,希望大家都沒有抽到自己的作品吧。


    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一直在增強,平均每10億年,它釋放出的能量就會增加10%左右,按此計算,在10億年之後,地球表麵的溫度就將升至50攝氏度以上,屆時的地球將再也無法適合人類生存,而在50億年之後,太陽還會因為核心“燃料”的耗盡而膨脹成一顆紅巨星……


    總而言之,地球不會一直都適合人類居住,遲早有一天,人類必須要離開地球,甚至是離開太陽係,否則的話,人類文明將從宇宙中徹底消失。不過看上去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很多,或許我們可以樂觀地認為,在若幹億年之後,人類早就發展成能夠縱橫宇宙的超級文明了。


    然而來自宇宙的威脅並不是隻有太陽,要知道銀河係中存在著2000億至4000億顆恒星,它們和太陽一起圍繞著銀河係的質心運行,雖然銀河係中的恒星在整體上都在沿著同一個方向運動,但由於銀河係中的恒星數量龐大,其公轉速度又並不是整齊劃一的,再加上引力的作用,因此恒星與恒星之間出現異常靠近的現象幾乎不可避免。


    科學家再次確認,一顆恒星將在未來與太陽異常靠近


    科學家們一直都在關心太陽係在未來會不會遭到其它恒星的入侵,通過對衛星觀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科學家就可以計算出太陽附近區域的眾多恒星在未來的運行軌跡。


    1989年,依巴穀衛星(hipparcos)發射升空,該衛星專門用於測量銀河係中恒星的視差以及運動狀態,根據依巴穀衛星於2007年更新的測量數據,科學家計算出,有一顆名為“格利澤710”(gliese 710)的恒星會在大約150萬年後與太陽異常靠近,當時的計算結果為,屆時它將進入距離太陽1.1光年的範圍之內。


    2013年,依巴穀衛星的“繼任者”——蓋亞衛星(gaia)發射升空,與“前任”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大的探測範圍。近日,一個來自於聖彼得堡普爾科沃天文台的研究團隊,根據2020年12月3日更新的“蓋亞早期數據版本3”(gaia edr3)再次確認,“格利澤710”將在未來與太陽異常靠近。


    研究人員指出,“格利澤710”目前距離我們還有62光年,根據他們的計算,這顆恒星將在大約132萬年後入侵太陽係,屆時這顆恒星與太陽的距離比之前計算的要近得多,計算值為0.020±0.007秒差距。


    1秒差距約為3.26光年,也就是說,“格利澤710”與太陽的最近距離可以達到0.065光年(約4100個天文單位)以內,相對而言,太陽係半徑約為1光年(以奧特星雲為界)。


    “格利澤710”給太陽係造成什麽影響?


    觀測數據顯示,“格利澤710”是一顆橙矮星,在天空中位於巨蛇座方向,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60%,直徑約為80-90萬公裏。據此我們不難推測出,一顆如此巨大的恒星入侵太陽係之後會發生什麽。


    首當其衝的就是太陽係中的小天體,我們知道,在奧特星雲、柯伊伯帶以及小行星帶都運行著數量龐大的小天體,它們質量小、速度快,非常容易受到其它天體的引力攝動,可以想象的是,當“格利澤710”來臨之際,其巨大的引力將會使大量的小天體偏離原來的穩定軌道,從而使地球遭到小天體撞擊的風險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在天文學的尺度上,0.065光年已經是非常近的距離了,當一顆質量超過太陽一半的恒星出現在這麽近的位置上時,其引力也會影響到太陽係的八大行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八大行星依然會被太陽的引力牢牢地束縛,但它們的運行軌道或多或少地都會出現一定的偏移,而這帶來的後果將是不可預知的。


    總而言之,如果人類沒有在“格利澤710”到來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就可能會麵臨一場巨大的危機。好在人類還有132萬年的時間,按照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來看,這應該足夠讓人類發展出強大的科技來化解這場危機。


    可以想象的是,人類在未來可以通過恒星控製裝置改變一下太陽的運行軌道,從而使太陽和“格利澤710”在安全的距離上完美地錯過彼此,而假如屆時的人類科技足夠強大,甚至還可以直接摧毀這顆對人類威脅巨大的恒星。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點擊播放 gif


    蒙古國,這個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因與中國淵源頗深,而常常出現在曆史和政治的討論中。


    然而在翻開中蒙的地圖後,一些人會驚訝的發現,蒙古國東部的一塊領土幾乎直插中國腹地,深入內蒙古自治區340公裏,像一根長長的釘子,把本來連通的內蒙古草原分割成了兩塊。


    他們十分不解,當時蒙古脫離中國時,領土為何這樣劃分?


    曆史遺留問題


    在分析這一地理形態為何如此奇特之前,我們必須追溯到中蒙兩國曆史的深層背景。


    蒙古國,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和變遷,才最終脫離了中國的統治,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中國的“外蒙古”一度在清朝時期處於中國的領土之內,直到20世紀初,蒙古獨立的步伐加速,尤其是經過俄國的支持後,蒙古國在1921年宣布獨立。


    而這段邊界的劃定,正是曆史的結果,涉及到的爭議、協定以及大國博弈,都為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釘子”地帶提供了答案。


    蒙古國的東部邊界這一“突進”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


    當時,俄國為了擴張其勢力,開始對蒙古的控製進行滲透。


    清朝的衰弱給了俄國和蒙古獨立的機會。1915年,中俄簽署《中俄協約》,試圖通過此協定對蒙古問題進行妥善處理。


    然而,俄國與蒙古的關係卻愈加緊密,最終在1921年蒙古宣布完全脫離中國獨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在這一過程中,中蒙的邊界問題成為了雙方的焦點,尤其是在貝爾湖地區的劃分上,成為了矛盾的核心。


    中國與蒙古的邊界劃定,一直沒有完全明確。


    新中國成立後,關於中蒙邊界的爭議仍舊存在。


    蒙古東部的這一塊地帶,之所以呈現出“v”字型的外突形態,便是曆史上兩國在談判過程中留下的遺留問題。


    這一地帶的劃定,涉及到兩個重要的曆史因素:首先是蒙古與中國清朝的長期關係,其次則是蘇聯在其中的影響力。


    由於中蒙之間的曆史糾葛,以及兩國政治立場的分歧,最終導致了這一塊地帶的突進,成為今天的邊界形式。


    特別是貝爾湖地區的劃分,成了曆史上爭議的焦點。


    在清朝時期,貝爾湖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領土。但隨著蒙古的獨立,尤其是在蘇聯的支持下,蒙古堅持認為貝爾湖屬於其疆域。


    盡管中國不同意這一觀點,但在國際壓力和現實政治的考慮下,最終在1962年簽訂了《中蒙邊界條約》。


    根據該條約,中國獲得了貝爾湖的部分領土,而蒙古則得以進一步確立其對該地區的控製。


    這一邊界爭議的曆史背景,為蒙古國東部領土的“突進”提供了深刻的原因。


    中蒙兩國的邊界並非通過簡單的地理劃分所形成,而是通過複雜的曆史進程、外交博弈和大國間的權力鬥爭不斷演變的結果。


    蒙古東部那一塊突出的領土,雖然在今天的國際秩序下已經相對穩定,但它的存在仍舊提醒我們,兩國邊界的劃定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分隔,更是一段充滿曆史沉澱的政治遺產。


    突出領土影響下的中蒙關係


    現代的中蒙關係,已經逐漸超越了曆史遺留問題。隨著兩國經濟的深度融合,邊界問題逐漸不再成為兩國關係中的核心議題。


    近年來,雙方加強了在邊境地區的合作,通過建立聯合巡邏機製、開展資源共享等方式,有效地管理和維護邊界穩定。


    通過這些合作,中蒙兩國不僅改善了邊界地區的環境和安全,還增強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


    但即便如此,邊界的特殊地理形態依然存在,在某些領域,尤其是文化交流、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合作方麵,蒙古國東部的這塊“釘子”地帶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例如,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兩地的草原,原本應該是一個相對連通的區域,而如今因為蒙古東部的“突進”,兩地的往來變得相對複雜,許多需要跨境旅行的人必須繞行500多公裏才能到達目的地。


    這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旅遊業和草原牧業,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蒙兩國的經濟聯係更加緊密。


    蒙古國東部這一特殊的邊界形態,也開始成為推動兩國合作的新動力。


    隨著兩國在經濟和文化方麵的互動增加,邊界問題的爭議已經逐漸轉向合作的領域。


    例如,中蒙兩國已經在生態保護和能源資源開發方麵開展了多項合作項目,尤其是在草原生態恢複和礦產資源的共同開發上,雙方開展了多領域的合作,為未來的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邊界問題的曆史影響仍舊不可忽視。


    在未來,如何在尊重曆史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確保邊界的和平管理,將是中蒙兩國麵臨的重要課題。


    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區域安全形勢複雜的背景下,邊界問題不僅關係到兩國的領土主權,更涉及到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安全。


    兩國需要繼續通過多邊和雙邊機製,加強對邊界地區的動態管理,確保這一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在總結中蒙邊界的形成與變遷時,我們不難發現,曆史和現實之間的聯係是如此深刻。


    從清朝到民國,再到新中國的成立,幾百年的曆史沉澱為今天的邊界形態奠定了基礎。


    盡管中蒙兩國的邊界在曆史上曾經充滿爭議,但隨著雙方的持續對話與合作,邊界問題逐漸從爭議的焦點轉變為合作的機會。


    未來,隨著兩國關係的不斷發展,蒙古東部的這塊“釘子”地帶,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分界線,而是兩國共同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鏡並收藏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