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是為了當官。
自己三人現在就是官。
雖說參加科舉之後能有機會做更大的官,可是自己三人現在身上的楊係標簽太過於濃厚。
就他楊駙馬在官場上的人緣,吳彥虎和陳墨、呂鵬覺得自己就算能考中進士,又有哪個上官願意接納自己?
他們在楊駙馬那裏受的氣,會不會撒到自己身上?
所以,與其去賭一個不太明確的科舉做官路線,倒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跟在他楊駙馬身邊,隻要他楊駙馬不倒,自己三個人就不需要擔心其他的事情。
楊少峰多少也猜到了吳彥虎等三人的想法,因此也沒有再勸說三人去參加科舉,而是笑眯眯的看起了三人的工作報告。
寧陽縣的春耕沒問題,夏收夏播也沒問題,豆撅子已經開始平等的攻擊每一個寧陽縣百姓,寧陽縣的丁口數量又增加了一百多個。
因為有了大量的色目勞工,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那條路已經修好了一大半,預計在入冬之前差不多就能修完,等明年開春之後就可以修第二條路。
除此之外,縣裏的各個工坊也都運轉良好,造紙工坊已經開始穩定,印刷工坊更是日夜不停的印刷著各種書籍。
也正是因為各個工坊的存在,現在縣城裏的鋪子又多了一些,預計洪武三年能從商鋪收到的商稅將達到史無前例的五百貫,十倍於洪武二年所能收到的商稅。
如果再算上寧陽縣各個工坊所繳納的商稅,寧陽縣在洪武三年所能收到的商稅甚至有可能達到三千貫。
而更讓楊少峰重視的預備倉,在秋收之前的存糧足夠寧陽縣現有三千多百姓吃上半年,等到秋收之後,總的存糧數量估計能讓寧陽縣百姓吃上一年。
唯獨有一點比較可惜也是唯一讓楊少峰感覺頭疼的,是繼蝗蟲粉項目徹底涼涼之後,午餐肉工坊可能很快也要涼涼。
而午餐肉工坊要涼涼的原因說起來多少有點兒搞笑。
豬不夠用了。
不僅僅隻是寧陽縣養殖場裏的豬不夠用,而是連附近州縣的豬都已經被禍害一空,午餐肉工坊現在正麵臨著無米下鍋的窘境。
至於說派人去江南一帶搜羅生豬……這種事情楊少峰倒也不是沒想過,可是這種想法也隻能在心裏想想,真要是派人去江南購買生豬,且不說怎麽保證買來的生豬怎麽活著到達寧陽縣,怎麽在運輸的過程當中不掉膘,光是運送肥豬需要的人力物力都足夠讓人頭疼。
畢竟人要吃,豬也要吃,在沒有卡車運載的情況下,大量的肥豬就意味著必須有大量的人手來和馬車來運輸,來回動輒千裏的運輸路程,哪怕隻是稍微想想都能讓人發瘋。
至於說增加澱粉的含量,降低對豬肉的使用量……這個倒也不是不行,畢竟這玩意兒主要就是賣給徐達當軍糧用,隻要能保證吃了頂餓,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澱粉也不是那麽好弄的,最起碼寧陽縣的綠豆產量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生產澱粉,就算把附近那些州縣的綠豆全加起來也是一樣。
除非派人去江南大量購買綠豆。
略微琢磨一番後,楊少峰忽然眼前一亮。
不對。
生豬的運輸需要考慮存活和保重,綠豆這玩意兒需要考慮個錘子?
隻要注意防曬和通風,從江南往寧陽縣運輸綠豆是完全可行的。
至於說午餐肉的口感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雖然豬肉的含量少了,甚至一斤午餐肉裏都沒有一兩肉,但是本官是誰?
本官是登州知府啊。
登州沿海,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蝦和紫菜一類的玩意兒。
本官找百姓買魚蝦和紫菜,把蝦粉和紫菜磨成粉當味精用,再用雞和豬骨吊一吊高湯,味道的鮮美方麵肯定沒問題。
關鍵是登州府的百姓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賺到錢,更能在這個過程中解決掉登州府缺少糧食和農具的問題——登州府的糧食產量不高,寧陽縣的糧食產量可不低。寧陽縣沒有海產品來搞味精,登州府可不缺這玩意兒。登州府的百姓缺少農具,寧陽縣卻有冶鐵工坊,生產農具根本不叫個事兒!
這特麽不就是兩地聯動發展麽!
不對,還不止是兩地。
因為寧陽縣和登州府之間的距離並不近,運輸過程中要經過好幾個縣,負責運輸的人肯定要在這幾個縣裏休息吃飯,隻不過有的是短暫休息,有的會過夜休息。
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有可能產生消費。
別管能產生的消費金額有多低,哪怕隻有十文錢,也能帶動一個縣十文錢的發展,而這十文錢又有可能帶動其他方麵,最後產生的效果就是十文錢撬動起十貫錢的體量。
更關鍵的是,隻要寧陽縣的午餐肉工坊花錢從登州百姓的手裏購買海鮮,登州府的百姓肯定就會有人自發的去打漁。
這也是變相的在推進登州府百姓對於朝廷和官府的信任度。
當百姓對於朝廷和官府的信任度高了之後,鹽田鹽灶的事兒就可以比原定計劃更提前一些。
許正和曲明傑那些王八蛋留下來的爛攤子也就有了解決的希望。
楊少峰越想就越是覺得靠譜,幹脆就對吳彥虎和陳墨、呂鵬說道:“本官還有兩件事情要安排你們去做。”
“第一個就是派人去江南大量收購綠豆,能收來多少算多少,收來之後全部運回咱們寧陽縣裏做成澱粉,回頭給午餐肉工坊那邊。”
“第二個就是讓縣裏的冶鐵工坊多生產一些鐵鍬、鋤頭、釘耙、犁頭之類的玩意兒,先按照一萬套來生產,每生產一千套,就讓人運往登州府。”
等吳彥虎三人都拱手應下後,楊少峰又繼續說道:“這幾天秋收過去後,本官就得先回一趟登州,你們三個還是要多多操心咱們寧陽縣的事情。”
“除了保證秋收和各個工坊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盯著百姓識字,百姓家裏有適齡入學的孩童也一定要盯緊了,該入學的一定要入學,千萬不能耽擱。”
自己三人現在就是官。
雖說參加科舉之後能有機會做更大的官,可是自己三人現在身上的楊係標簽太過於濃厚。
就他楊駙馬在官場上的人緣,吳彥虎和陳墨、呂鵬覺得自己就算能考中進士,又有哪個上官願意接納自己?
他們在楊駙馬那裏受的氣,會不會撒到自己身上?
所以,與其去賭一個不太明確的科舉做官路線,倒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跟在他楊駙馬身邊,隻要他楊駙馬不倒,自己三個人就不需要擔心其他的事情。
楊少峰多少也猜到了吳彥虎等三人的想法,因此也沒有再勸說三人去參加科舉,而是笑眯眯的看起了三人的工作報告。
寧陽縣的春耕沒問題,夏收夏播也沒問題,豆撅子已經開始平等的攻擊每一個寧陽縣百姓,寧陽縣的丁口數量又增加了一百多個。
因為有了大量的色目勞工,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那條路已經修好了一大半,預計在入冬之前差不多就能修完,等明年開春之後就可以修第二條路。
除此之外,縣裏的各個工坊也都運轉良好,造紙工坊已經開始穩定,印刷工坊更是日夜不停的印刷著各種書籍。
也正是因為各個工坊的存在,現在縣城裏的鋪子又多了一些,預計洪武三年能從商鋪收到的商稅將達到史無前例的五百貫,十倍於洪武二年所能收到的商稅。
如果再算上寧陽縣各個工坊所繳納的商稅,寧陽縣在洪武三年所能收到的商稅甚至有可能達到三千貫。
而更讓楊少峰重視的預備倉,在秋收之前的存糧足夠寧陽縣現有三千多百姓吃上半年,等到秋收之後,總的存糧數量估計能讓寧陽縣百姓吃上一年。
唯獨有一點比較可惜也是唯一讓楊少峰感覺頭疼的,是繼蝗蟲粉項目徹底涼涼之後,午餐肉工坊可能很快也要涼涼。
而午餐肉工坊要涼涼的原因說起來多少有點兒搞笑。
豬不夠用了。
不僅僅隻是寧陽縣養殖場裏的豬不夠用,而是連附近州縣的豬都已經被禍害一空,午餐肉工坊現在正麵臨著無米下鍋的窘境。
至於說派人去江南一帶搜羅生豬……這種事情楊少峰倒也不是沒想過,可是這種想法也隻能在心裏想想,真要是派人去江南購買生豬,且不說怎麽保證買來的生豬怎麽活著到達寧陽縣,怎麽在運輸的過程當中不掉膘,光是運送肥豬需要的人力物力都足夠讓人頭疼。
畢竟人要吃,豬也要吃,在沒有卡車運載的情況下,大量的肥豬就意味著必須有大量的人手來和馬車來運輸,來回動輒千裏的運輸路程,哪怕隻是稍微想想都能讓人發瘋。
至於說增加澱粉的含量,降低對豬肉的使用量……這個倒也不是不行,畢竟這玩意兒主要就是賣給徐達當軍糧用,隻要能保證吃了頂餓,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澱粉也不是那麽好弄的,最起碼寧陽縣的綠豆產量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生產澱粉,就算把附近那些州縣的綠豆全加起來也是一樣。
除非派人去江南大量購買綠豆。
略微琢磨一番後,楊少峰忽然眼前一亮。
不對。
生豬的運輸需要考慮存活和保重,綠豆這玩意兒需要考慮個錘子?
隻要注意防曬和通風,從江南往寧陽縣運輸綠豆是完全可行的。
至於說午餐肉的口感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雖然豬肉的含量少了,甚至一斤午餐肉裏都沒有一兩肉,但是本官是誰?
本官是登州知府啊。
登州沿海,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蝦和紫菜一類的玩意兒。
本官找百姓買魚蝦和紫菜,把蝦粉和紫菜磨成粉當味精用,再用雞和豬骨吊一吊高湯,味道的鮮美方麵肯定沒問題。
關鍵是登州府的百姓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賺到錢,更能在這個過程中解決掉登州府缺少糧食和農具的問題——登州府的糧食產量不高,寧陽縣的糧食產量可不低。寧陽縣沒有海產品來搞味精,登州府可不缺這玩意兒。登州府的百姓缺少農具,寧陽縣卻有冶鐵工坊,生產農具根本不叫個事兒!
這特麽不就是兩地聯動發展麽!
不對,還不止是兩地。
因為寧陽縣和登州府之間的距離並不近,運輸過程中要經過好幾個縣,負責運輸的人肯定要在這幾個縣裏休息吃飯,隻不過有的是短暫休息,有的會過夜休息。
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有可能產生消費。
別管能產生的消費金額有多低,哪怕隻有十文錢,也能帶動一個縣十文錢的發展,而這十文錢又有可能帶動其他方麵,最後產生的效果就是十文錢撬動起十貫錢的體量。
更關鍵的是,隻要寧陽縣的午餐肉工坊花錢從登州百姓的手裏購買海鮮,登州府的百姓肯定就會有人自發的去打漁。
這也是變相的在推進登州府百姓對於朝廷和官府的信任度。
當百姓對於朝廷和官府的信任度高了之後,鹽田鹽灶的事兒就可以比原定計劃更提前一些。
許正和曲明傑那些王八蛋留下來的爛攤子也就有了解決的希望。
楊少峰越想就越是覺得靠譜,幹脆就對吳彥虎和陳墨、呂鵬說道:“本官還有兩件事情要安排你們去做。”
“第一個就是派人去江南大量收購綠豆,能收來多少算多少,收來之後全部運回咱們寧陽縣裏做成澱粉,回頭給午餐肉工坊那邊。”
“第二個就是讓縣裏的冶鐵工坊多生產一些鐵鍬、鋤頭、釘耙、犁頭之類的玩意兒,先按照一萬套來生產,每生產一千套,就讓人運往登州府。”
等吳彥虎三人都拱手應下後,楊少峰又繼續說道:“這幾天秋收過去後,本官就得先回一趟登州,你們三個還是要多多操心咱們寧陽縣的事情。”
“除了保證秋收和各個工坊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盯著百姓識字,百姓家裏有適齡入學的孩童也一定要盯緊了,該入學的一定要入學,千萬不能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