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詹哈哈一笑,道:“再爛,也是兵,這些義軍和剛剛投降的朝鮮八旗兵,加起來人數都快六萬人了,再有我朝三鎮精兵,多打旗幟,號稱二十萬人,嚇也得嚇個濟爾哈朗半死。”


    說完後,胡詹又湊了過來,對高進庫低聲說道:“聽說朝廷已經調了南安郡王,以鄭家的水師,來運送步軍登陸旅順,清廷敗跡已經十分明顯了,無論是黃成和蒙古聯軍,還是趙帥那邊,清軍都擋不住了,而且那邊三路離沈陽比咱們都近,不快一些,怕是連湯都喝不上了!”


    高進庫一驚,問道:“我這邊都沒收到朝廷要在旅順登陸的消息,你怎麽知道的?”


    胡詹得意洋洋的笑笑,道:“我好歹在陛下跟前待了那麽久,多少還是有些人脈的,不過,朝廷的軍令應該很快就會到咱們這了。”


    高進庫越想越覺得胡詹說的很有道理,於是立馬召集梁敏,楊三吾二將,商議快速行軍的討論,結果二人一致表示,早該如此,讓博洛跑出來了都對朝廷不好交代,若還是拖拖拉拉的,怕是將來朝廷要怪罪了。


    於是高進庫急令全軍,多備旗幟,又以朝鮮仆從軍為先鋒,號稱集兵二十萬,攻向沈陽。


    雖然朝鮮兵有六萬人,不過除了朝鮮八旗的軍械稍微強了點,義軍這邊的軍械那就是五花八門了,拿什麽的都有,有乾軍的製式裝備,有清軍的兵刃,有李朝時期的兵械,甚至還有自製的木矛。


    裝備不行,不過人畢竟有這麽多,還有朝鮮王李淏跟在軍中,對朝鮮各地的士民還有那麽幾分號召力,所以在平壤北上後,各地是望風而降。


    還在朝鮮境內的高進庫部,在博洛逃離後,那是一路高歌猛進,沿途沒有遭遇到任何阻攔抵抗,沿途的朝鮮人都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而在蓋州的鄭成功,此時卻遇到了麻煩。


    鄭成功在奪取蓋州後,繼續北上,輕易攻克海州城,隨後毫不停歇,繼續行軍,試圖奪取遼陽這座擋在自己兵臨沈陽的最後屏障。


    而駐守遼陽的,依然是高進庫之前的對手祝世胤,上次祝世胤在麵對高進庫時,因兵力極少,寡不敵眾,所以棄城而逃,而這次,祝世胤卻得到了援兵,他決定,死守遼陽,給朝廷於城下創造擊潰乾軍的機會。


    濟爾哈朗知道,想要讓孟浚熄了徹底覆滅大清的念頭,那就必須要打疼他,隻有讓孟浚看到,想要滅了大清,必須得磕掉一口牙,隻有這樣,建州女真才有一條生路。


    皇帝可以退位,大清的國號也可以不要,但是赫圖阿拉以及周邊的地域,都必須在建州女真的手中,隻有那樣,大清才有重新開始的希望。


    因此,濟爾哈朗苦思冥想,權衡利弊後,覺得隻有旅順登陸的這一支乾軍,是大清現在能吃的下。


    黃成和十二部聯軍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想要殲滅,幾乎是不可能,趙用平所部又太大,兵力雄厚,就是把大清所有的兵都調上去,都不一定能吃的下,而高進庫又太遠,鞭長莫及。


    隻有鄭成功這一路,人數剛好,不多不少兩萬餘眾,且其中一鎮是全火器兵,而鄭家的步軍,濟爾哈朗認為其戰力不佳,而最重要的是,拜音圖離他不遠!


    黃成那一路,全是騎兵,濟爾哈朗輕易不敢讓滿達海和蘇克薩哈撤兵,那一不注意,黃成都能直衝盛京,而趙用平所部,大部分都是步軍,隻要在寧錦防線上留些兵力,拖延趙用平,那麽大清就能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打一個時間差,滅掉一路乾軍。


    雖然這麽一來,寧錦防線就等於徹底失守,但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已經是大清最後一戰中,能取得些許優勢的機會。


    濟爾哈朗忍不住仰天長歎,道:“範學士,果是大才啊!”


    昭武二年,九月,十二日。


    鄭成功和餘有田兵臨遼陽城下,接連兩日,發起猛攻,火炮轟鳴,箭矢如雨,但遼陽城牆堅固,祝世胤得到援兵,信心倍增,次次擊退攻勢,令鄭成功極為惱怒。


    而這時,餘有田再次勸說鄭成功,言:“遼陽堅固,寧錦一帶尚有清軍重兵,咱們這已經是孤軍深入,不如暫緩攻城,先退往海州,等待友軍匯合。”


    而鄭成功此時已經極為惱怒,自己的水師橫行大海,無人能敵,而步軍卻如此不堪,於是在第三日攻城失敗後,鄭成功殺退卻之卒四百餘人,嚴令,未聞令,而擅撤則,無論何人,皆斬。


    餘有田見鄭成功一副不破遼陽絕不罷兵的態度後,心中有些不安,餘有田在乾軍中,有福將之稱,曆經那麽多場大仗,惡仗,隻有這一次,讓餘有田的心中,慌慌沒有底。


    但鄭成功是主將,他決定了怎麽打,餘有田又改變不了他的想法,在又一次勸說失敗後,餘有田回到營中,忍不住吐槽道:“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無論是跟著林帥還是趙帥,老子都沒今天這麽憋屈!”


    馬三喜疑惑的問道:“將軍,這形勢不是一片大好嗎?你怎麽老是讓鄭帥撤兵?這要換我,我也不撤。”


    餘有田罵道:“你懂個屁,咱們現在是孤軍深入,再等等,其他三路大軍就要來了,非得弄險,哎呀我的娘嘞,氣死老子了!”


    餘有田越想越不安,於是命軍中斥候,全力偵查寧錦一帶的清軍,餘有田現在生怕清軍趁大軍攻城之際,從後背突襲,這要是被騎兵一突,就鄭家的兵,和自己的火器兵,能跑出五分之一,那都是祖宗保佑了。


    正當鄭成功大軍準備全力攻堅之時,意外來臨。拜音圖率兩萬騎,試圖悄悄接近鄭成功,從後麵襲擊攻城的乾軍。


    所幸被乾軍斥候拚死將消息傳回,鄭成功有些詫異,沒想到真讓餘有田說中了,但鄭成功不敢遲疑,現在撤回大營怕是有些來不及,於是鄭成功急令大軍就地結成密陣,全力掩護餘有田的火器鎮,試圖以火器擊退清軍。


    現在大軍腹背受敵,鄭成功對自家步軍的實力,也有那麽幾分認知,前方遼陽又不能攻克,後方又有騎兵突襲,兩麵夾擊,處境已十分危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