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狗縣令穩賺不賠
金手指太多腫麽辦?橫著走! 作者:耳朵拉拉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來到城門口,盤查的守衛在嗬斥難民:
“沒有錢還想進城?滾滾滾!”
其中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苦苦哀求:
“軍爺,我的孩子生病了,若再不能進城找郎中,怕是不行了,求軍爺行行好,讓我進去吧。”
守衛冷哼一聲,道:“你連十個銅板都拿不出,還想去看郎中?你這樣的我每天都能遇到好幾百個,都是想混進城蹭免費的粥吃的!趕緊滾!”
說著還故意一腳踹向那個女人。
女人一個趔趄,就要往後倒仰著摔倒,她懷裏還抱著孩子,若是摔實了,孩子很可能會摔出去。
顧昔見狀,立刻飛身上前,一把扶住那個女人,怒道:
“你怎麽打人?!”
“打她怎麽了?沒有錢還想進城,妨礙公務,不該打嗎?”守衛耀武揚威,大聲喝道。
他也是說給其他難民聽,省得那些臭哄哄的鄉巴佬總是往這邊擠。
顧昔聲音冷厲道:
“是誰規定進城要錢的?”
那個守衛見顧昔的氣勢不同尋常,身上的衣服也幹幹淨淨,不似難民,這才稍微收斂了一下倨傲的態度,但仍舊理直氣壯地說道:
“自然是縣太爺規定的!這麽多難民,如果全都進了城,城裏的人還怎麽生活?”
城門口人多眼雜,顧昔忍了,但她也記住了這個守衛。
“行,她的錢我出了。”顧昔拿出三十個銅板給守衛,正要跟楚昭一起進去,那名守衛又指著女人懷中的孩子說:
“小孩也算!”
顧昔忍!
又丟給他十個銅板。
守衛這才把那個攔人用的柵欄移開一點縫,讓幾人進去。
那個女人一走進去,立刻就要給顧昔跪下,“多謝恩公!”
顧昔實在沒辦法習慣這種動不動就下跪的事情,連忙把人扶住,說道:
“我看看孩子。”
小娃隻有兩三歲,顧昔摸了一下他的額頭,滾燙,昏昏沉沉睡著,還時不時抽搐一下。
這是感冒發燒了。
在現代很普通的小毛病,在這裏是真能死人的。
顧昔拿出一瓶美林,一盒兒童吃的感冒藥衝劑,還有一個水囊,遞給女人說:
“我也是大夫。這瓶藥,發高燒的時候給他吃一小口,不可過量,很快就能退燒。這盒藥粉,用熱水溶了,每天早晚吃一次,三天就好了。”
女人詫異地看著這些從來沒見過的藥,一看就很金貴,不似她們窮人吃的草藥。
但為了孩子,她還是顫抖著手接了過來。
她本來是想去城裏,哪怕自賣自身,也要求得郎中給孩子看病,沒想到在城門口就遇到了好心的大夫,感激得熱淚盈眶,想拜倒,恩公卻不肯,她隻得說道:
“恩公,民婦沒什麽本事,怕是還不起錢,若恩公不嫌棄,民婦可以為奴為婢,報答恩公。”
顧昔擺手道:
“不用,你們好好活著就行。”
說完,又拿出幾十個銅板,塞到女人手裏,轉身大踏步離開。
雖然她的空間裏金銀無數,但不管是鄭老漢,還是這個可憐的女人,她都不能多給,因為他們守不住,可能還會害他們遭受無妄之災。
楚昭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看向顧昔的眼神更加熾熱,他的女孩,跟那些養在深閨的大家閨秀可完全不同。
越是相處,越覺得她身上全是閃光點。
進了城,天已經漸漸黑了,延召縣遠不如定西縣繁華,但是比起城外,這裏也算天堂了。
主街上,有些小攤子,還有一些店鋪,隻不過沒幾個人光顧,看起來十分蕭條。
路邊還跪著一排小孩,女孩居多,有的哭哭啼啼,有的麵無表情,頭上都插著草標,父母或蹲或坐在旁邊,全是愁容滿麵,一見有人經過,就趕緊跪下磕頭,口中說著孩子什麽都能幹,求好心人能買走他家的孩子。
一到災年,過不下去了,百姓就會賣孩子,尤其是這些小女孩,更是會被父母首先賣掉。
顧昔心痛不已,從小她就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愛,不過她還有奶奶疼著,這些孩子可太可憐了。
她有心給些銀子,讓這些父母打消賣孩子的念頭,還沒過去呢,就見一個牙人帶著一位穿著綢緞的男人走了過來,那男人身後還帶著兩個小廝。
牙人諂媚地笑道:
“古管家,您挑挑看,有沒有中意的?有中意的隻管帶走,賣身契的事由小的搞定。”
一個管家就穿著如此光鮮,看來真是大戶人家。
古管家在那一排孩子的麵前走了一圈,隨後指著其中幾個長得還算周正的小女孩說:
“這個、那個、那個、還有那邊的兩個,這五個丫頭我要了。”
那五個女孩的父母立即感恩戴德地拉著孩子起來,眼巴巴地等著古管家付錢。
結果那牙人拿出五吊錢,丟給那五個女孩的父母每人一吊。
幾個父母大驚,忙道:
“前幾日,不是三吊錢嗎?”
一吊錢就是一兩銀子。
那牙人不耐煩道:
“三吊錢那是前幾日的價格,現在就是一吊錢!你若不賣就滾蛋!你們的女兒能進古家做個丫鬟是她們的福分,古家能讓她們吃飽穿暖,跟著你們還不是餓死?”
牙人說著,就要去他們手上搶回那一吊錢,幾個父母想到再賣不出去,全家都得餓死,最終還是屈服,接受了這一吊錢。
兩名小廝把五個小女孩趕上馬車,古管家把手中一個錢袋丟給牙人,扭頭上了另一輛馬車走了。
牙人掂了掂錢袋的份量,嘿嘿笑著也離去了。
楚昭對顧昔道:
“延召縣的縣令就姓古,看管家的排場就知道是縣令家的,我們跟上去看看。”
兩人跟在馬車後麵,拐了兩條街後,發現這裏有一個長長的難民隊伍,楚昭過去打聽了一下,說是古家每天早晚都會在後門處給難民施粥。
原來這就是鄭老漢說的城裏有大戶人家施粥,隻是他不知道,粥棚設在城內,沒錢進城,來了也白搭。
楚昭和顧昔往隊伍的最前麵走,那裏支著一口中大鍋,走近瞅了一眼,那粥清得可照人影。
這樣稀的粥,若有十個銅板,買的米夠一個人吃一個月了,狗縣令穩賺不賠呀!
“沒有錢還想進城?滾滾滾!”
其中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苦苦哀求:
“軍爺,我的孩子生病了,若再不能進城找郎中,怕是不行了,求軍爺行行好,讓我進去吧。”
守衛冷哼一聲,道:“你連十個銅板都拿不出,還想去看郎中?你這樣的我每天都能遇到好幾百個,都是想混進城蹭免費的粥吃的!趕緊滾!”
說著還故意一腳踹向那個女人。
女人一個趔趄,就要往後倒仰著摔倒,她懷裏還抱著孩子,若是摔實了,孩子很可能會摔出去。
顧昔見狀,立刻飛身上前,一把扶住那個女人,怒道:
“你怎麽打人?!”
“打她怎麽了?沒有錢還想進城,妨礙公務,不該打嗎?”守衛耀武揚威,大聲喝道。
他也是說給其他難民聽,省得那些臭哄哄的鄉巴佬總是往這邊擠。
顧昔聲音冷厲道:
“是誰規定進城要錢的?”
那個守衛見顧昔的氣勢不同尋常,身上的衣服也幹幹淨淨,不似難民,這才稍微收斂了一下倨傲的態度,但仍舊理直氣壯地說道:
“自然是縣太爺規定的!這麽多難民,如果全都進了城,城裏的人還怎麽生活?”
城門口人多眼雜,顧昔忍了,但她也記住了這個守衛。
“行,她的錢我出了。”顧昔拿出三十個銅板給守衛,正要跟楚昭一起進去,那名守衛又指著女人懷中的孩子說:
“小孩也算!”
顧昔忍!
又丟給他十個銅板。
守衛這才把那個攔人用的柵欄移開一點縫,讓幾人進去。
那個女人一走進去,立刻就要給顧昔跪下,“多謝恩公!”
顧昔實在沒辦法習慣這種動不動就下跪的事情,連忙把人扶住,說道:
“我看看孩子。”
小娃隻有兩三歲,顧昔摸了一下他的額頭,滾燙,昏昏沉沉睡著,還時不時抽搐一下。
這是感冒發燒了。
在現代很普通的小毛病,在這裏是真能死人的。
顧昔拿出一瓶美林,一盒兒童吃的感冒藥衝劑,還有一個水囊,遞給女人說:
“我也是大夫。這瓶藥,發高燒的時候給他吃一小口,不可過量,很快就能退燒。這盒藥粉,用熱水溶了,每天早晚吃一次,三天就好了。”
女人詫異地看著這些從來沒見過的藥,一看就很金貴,不似她們窮人吃的草藥。
但為了孩子,她還是顫抖著手接了過來。
她本來是想去城裏,哪怕自賣自身,也要求得郎中給孩子看病,沒想到在城門口就遇到了好心的大夫,感激得熱淚盈眶,想拜倒,恩公卻不肯,她隻得說道:
“恩公,民婦沒什麽本事,怕是還不起錢,若恩公不嫌棄,民婦可以為奴為婢,報答恩公。”
顧昔擺手道:
“不用,你們好好活著就行。”
說完,又拿出幾十個銅板,塞到女人手裏,轉身大踏步離開。
雖然她的空間裏金銀無數,但不管是鄭老漢,還是這個可憐的女人,她都不能多給,因為他們守不住,可能還會害他們遭受無妄之災。
楚昭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看向顧昔的眼神更加熾熱,他的女孩,跟那些養在深閨的大家閨秀可完全不同。
越是相處,越覺得她身上全是閃光點。
進了城,天已經漸漸黑了,延召縣遠不如定西縣繁華,但是比起城外,這裏也算天堂了。
主街上,有些小攤子,還有一些店鋪,隻不過沒幾個人光顧,看起來十分蕭條。
路邊還跪著一排小孩,女孩居多,有的哭哭啼啼,有的麵無表情,頭上都插著草標,父母或蹲或坐在旁邊,全是愁容滿麵,一見有人經過,就趕緊跪下磕頭,口中說著孩子什麽都能幹,求好心人能買走他家的孩子。
一到災年,過不下去了,百姓就會賣孩子,尤其是這些小女孩,更是會被父母首先賣掉。
顧昔心痛不已,從小她就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愛,不過她還有奶奶疼著,這些孩子可太可憐了。
她有心給些銀子,讓這些父母打消賣孩子的念頭,還沒過去呢,就見一個牙人帶著一位穿著綢緞的男人走了過來,那男人身後還帶著兩個小廝。
牙人諂媚地笑道:
“古管家,您挑挑看,有沒有中意的?有中意的隻管帶走,賣身契的事由小的搞定。”
一個管家就穿著如此光鮮,看來真是大戶人家。
古管家在那一排孩子的麵前走了一圈,隨後指著其中幾個長得還算周正的小女孩說:
“這個、那個、那個、還有那邊的兩個,這五個丫頭我要了。”
那五個女孩的父母立即感恩戴德地拉著孩子起來,眼巴巴地等著古管家付錢。
結果那牙人拿出五吊錢,丟給那五個女孩的父母每人一吊。
幾個父母大驚,忙道:
“前幾日,不是三吊錢嗎?”
一吊錢就是一兩銀子。
那牙人不耐煩道:
“三吊錢那是前幾日的價格,現在就是一吊錢!你若不賣就滾蛋!你們的女兒能進古家做個丫鬟是她們的福分,古家能讓她們吃飽穿暖,跟著你們還不是餓死?”
牙人說著,就要去他們手上搶回那一吊錢,幾個父母想到再賣不出去,全家都得餓死,最終還是屈服,接受了這一吊錢。
兩名小廝把五個小女孩趕上馬車,古管家把手中一個錢袋丟給牙人,扭頭上了另一輛馬車走了。
牙人掂了掂錢袋的份量,嘿嘿笑著也離去了。
楚昭對顧昔道:
“延召縣的縣令就姓古,看管家的排場就知道是縣令家的,我們跟上去看看。”
兩人跟在馬車後麵,拐了兩條街後,發現這裏有一個長長的難民隊伍,楚昭過去打聽了一下,說是古家每天早晚都會在後門處給難民施粥。
原來這就是鄭老漢說的城裏有大戶人家施粥,隻是他不知道,粥棚設在城內,沒錢進城,來了也白搭。
楚昭和顧昔往隊伍的最前麵走,那裏支著一口中大鍋,走近瞅了一眼,那粥清得可照人影。
這樣稀的粥,若有十個銅板,買的米夠一個人吃一個月了,狗縣令穩賺不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