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業接過經書,確實就是《楞伽經》,沒想到自己竟然輕而易舉的就拿到了,未免也有些太順利了。


    而這個掃地僧怎麽看都像是行將就木了,但是卻不可小覷,其一身佛法驚人,武功更是深如淵海,彈指之間就可以鎮壓蕭遠山與慕容博兩大高手。


    楊承業自問不是他們二人其中一人對手,更別提這個掃地僧了。


    楊承業拿著《楞伽經》,仔細看了看,果然在最後麵的夾層裏有一個薄薄的東西,不過楊承業並未表現出來。


    “大師,晚輩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師明示。”


    楊承業收起《楞伽經》,對老和尚問道。


    老和尚微微頷首,說道:“你有話就問。”


    楊承業說道:“剛才大師所說的應劫之人,不知是何意?”


    老和尚遲疑道:“至於這個老衲也一直未能參透。”


    “也許時機未到吧,既然你就是那應劫之人,想必時機到了自然會有提示。”


    楊承業知道再問也問不出什麽了,既然老和尚如此看中自己,不如就打蛇隨棍上。


    想到這裏,楊承業對老和尚問道:“大師,弟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大師可否答應?”


    老和尚說道:“你說說看。”


    楊承業說道:“大師,其實弟子的內力是老師通過灌頂強行灌入體內的,就在前幾日差點走火入魔,所以弟子想再借易筋經一看。”


    “弟子知道易筋經是少林不傳之密,如此要求有些唐突,如果不行就當弟子沒有提過。”


    老和尚取出一塊木牌,丟給楊承業,說道:“憑借此物可以隨意進入藏經閣,但是所有經書都是佛門至寶,隻可觀看不可帶離藏經閣,否則…………”


    聞言,楊承業頓時大喜,對老和尚說道:“弟子謹記!”


    老和尚擺了擺手,說道:“你去吧,讓覺遠來見老衲!”


    楊承業離開房間,此時覺遠小和尚正站在不遠處看著房子。


    當覺遠看到楊承業之時,頓時大喜,快速奔了過來。


    “兄長,師叔祖對你講了什麽?”


    覺遠迫不及待的對楊承業問道。


    對於覺遠,楊承業帶著一絲愧疚,畢竟自己利用了他,而且自己並不是他的哥哥,但是既然話已出口,將來定會將覺遠當做自己的弟弟來看待。


    而且覺遠的命運也是比較悲慘的,雖然空有一身功力,卻不懂運用。


    瀟湘子與尹克西盜取了《楞伽經》,覺遠在追擊的時候力竭而亡,臨死之前將《九陽真經》對張君寶、郭襄與無色口述。


    但是由於三人悟性各有不同,以至於三人各掌握一部分,其意也略有分歧,成為了武當九陽功、峨眉九陽功與少林九陽功。


    如今楊承業既然來到這個時代,而且還認覺遠作了小弟,那麽他是不會讓曆史重演的。


    想到這裏,楊承業拍了拍覺遠的肩膀,說道:“我們兄弟好不容易相認,大師他也為我們高興。”


    “你先去見過大師,然後我們兄弟再好好說說話。”


    “嗯”


    覺遠小和尚天真的點了點頭,說道:“大哥你等等,我去去就來。”


    覺遠說完便跑進了老和尚的房間。


    半個時辰後,覺遠低著腦袋走了出來,來到楊承業麵前,情緒低落的說道:“大哥,師叔祖說他要閉死關,讓我好生看管藏經閣。”


    對於老和尚閉死關的話,楊承業根本不相信,因為老和尚曾經說過,他的大限將至,看來一代高僧就要隕落了。


    就在這時,老和尚低矮的小房子突然亮起了佛光,仿若一層金輝灑落,緊接著是陣陣佛唱,也不知道從何而來,令人心神寧靜,甚至還吸引了藏經閣外值守的眾僧。


    楊承業甚至還看到了一個淡淡的人影從房頂一閃即逝,從其樣貌來看,赫然就是那老和尚掃地僧。


    “大哥,師叔祖房間為何會發出金光?”


    覺遠好奇的對楊承業問道。


    楊承業歎息一聲,說道:“可能大師在修煉佛法吧,而且還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


    聽了楊承業的話,覺遠暗暗發誓,將來他也一定要達到師叔祖的高度。


    “覺遠師叔,老祖房間發生了何事?”


    待佛光散盡,在藏經閣外值守的一名和尚走進來小聲對覺遠問道。


    覺遠看了那和尚一眼,說道:“師叔祖在閉死關精研佛法,任何人不準打擾!”


    雖然覺遠年紀很小,但是在這些和尚中的威望還是挺高的。


    聽了覺遠的話,那和尚急忙答應一聲退出了藏經閣。


    藏經閣的異象甚至引來了少林寺各大堂的住持,就連少林寺的主持都趕了過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楊承業與覺遠打了聲招呼,約定晚上再來找他,便提前離開了藏經閣。


    楊承業返回他所居住的禪房,便迫不及待地打開《楞伽經》,翻到最後一頁,用刀將封皮劃開,露出一本線裝的小冊子,上麵寫著“九陽真經”四個醒目的字。


    楊承業翻來小冊子,上麵是的字體與《九陰真經》一樣也是小篆體。


    對於楊承業這個現代人來說,小篆體非常難以辨認,不過好在楊承業已經對小篆體字有了一些了解,並不難懂。


    經書最前麵是一段介紹,上麵寫道:餘乃無名僧,曾經作過儒生,作過道士,百歲之後出家為僧,集畢生之所學,柔和三家之所長,終創出此經文。


    天地之初,本為陰陽,陽為天,陰為地,陰陽皆不可過,陽之極致是為陰,陰之極致是為陽。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天地之間必須陰陽相濟,陰陽調和才可大成。


    但是餘得知此番道理已經過於晚矣,餘最終陽氣過盛而亡。


    望有緣人得之切不可過於精研,需利用陰氣調和陽氣,互補互生。


    切記,切記!


    楊承業楞楞的看著這些注釋,這九陽真經與九陰真經意思剛好相反,如果將九陽與九陰同時修煉必可達到陰陽調和之境界。


    而自己僅僅得到了九陰真經的下卷,僅僅記錄了武功招式,而真正的有價值的卻是九陰真經的上卷。


    要想修煉真正的九陰真經必須得到上卷才行,到時九陰九陽同時修煉會達到何種境界,真是令人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從拜師黃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焰梵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焰梵天並收藏南宋從拜師黃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