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城廣場到查理橋必須經過一條歷史名街———皇帝街。這條長長的窄街彎彎曲曲,順坡而下。街兩旁五彩繽紛地擠滿各色小店,咖啡店、酒吧、食品店、小旅店,形形色色小商店裏經營的大都是本地的特產,如提線木偶,草編人物,民間
土布,以及聞名天下的玻璃器具。最小的店鋪大約隻有四五平方米,卻都是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故而皇帝街是布拉格人氣最旺的一條步行街。
據說十年前,有人想從美國引資對這條街進行改造。將石塊鋪成的路麵改為平整的柏油路,兩邊的商店擴寬重建。這引起很大爭議。經居民投票民主表決,結果還是順從當地人民的意見———皇帝街保持歷史的原貌!
東歐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巨變,幾乎碰到同樣一個問題:怎樣對待自己的城市。從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德國的柏林和魏瑪、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直到捷克的古城。我看到了一種共同的態度———正像我在柏林拜訪過一個負責修整歷史街區的組織
的名字———“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那就是用心珍惜歷史遺產,全力嗬護文化財富,一切為了未來。
收藏家園
在現代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我們正在被迫地與傳統告別,我們生活的家園正在發生突變,那麽對傳統的記憶將保留在哪裏?
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們愈來愈注意城市中歷史街區的保護。如今,每一座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築的拆除都會引起爭議。可是那些散布在遼闊而邊遠的山山水水之間的鄉村呢?那裏才是原原本本地保存農耕文明的地方!但那裏也在變化。而且農村中歷史文明的流失要比城市快得多!
近幾年,在中國也有人開始注目於古村鎮了。但大都隻是從建築上去欣賞那些富有人家精良與講究的家居。而不是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上,全麵地關注於一個個地區風情各異的農耕社會的人文。在晉中地區一座座豪門宅院被細心收拾,精心包
裝,推到旅遊的熱線上的同時,真正的農耕家園及其種種生活形態卻在迅速地消泯,這就使我特別關注西方的鄉村博物館。由於這種整體表現的鄉村生活的博物館都是露天的,所以又叫做露天博物館。
歐洲最早的露天博物館建於1891年,在斯堪地那維亞。奧地利最早的露天博物館始建於工業化和現代化如狼似虎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其中最大的一座就在薩爾茨堡,占地五十公頃。
支持建造薩爾茨堡露天博物館的是一位名叫邁爾·梅恩霍夫的男爵。他依照奧地利慣常的做法,隻收取一個先令的象徵性租金,實際上將這片遼闊的土地無償地捐給了將使後世受益無窮的純文化事業。
在一片林木蔥蘢的山野間,展開一座非常寬大的鄉村門樓。木片搭成的屋頂被一排排石塊壓著。穿過這門樓,立刻覺得進入了至少一二百年以前的時光隧道裏。農場、樹林、棚欄、村路、路牌,以及相隔很遠、形態各異的村舍。房後是馬棚與
糧倉,房前的草地放著各式農具,窗口和陽台上全是鮮花。怎麽沒有人呢?那些老漢、老婦和孩子們呢?是不是都到教堂做禮拜去了?陽光把大片大片的草地照耀得青翠奪目,還將一塊雲影停在前邊的路上。這種感覺又古樸又純淨,充溢著田園的
詩意。
在這座博物館裏展示的,是整個薩爾茨堡三十五個行政區———弗拉赫區、頻茲區、龍高區、鐵能區和彭高區各不相同的鄉村景象與生活形態。因此,在這裏至少可以看到二十多種花樣不同的柵欄和上百種款式各異的鄉村老屋。
最古老的一座木樓,來自弗歇爾湖區。經專家的考證,它是在遙遠的1666年建造的。記得前幾天,我在湖區岸邊的山坡上也見過這樣一幢黑黝黝的老屋。據說那是整個湖區最老的房子,建於十七世紀,現在再加上這一幢,世界上這樣的老木屋
大概所剩不多了。它們雖然歷經三百五十年,仍然堅如碉堡。整座房屋沒有一根釘子。屋上的瓦片與屋中的上下管道全是木製的。是一幢名副其實的木屋。至今屋內仍然可以聞到醉人的木頭的香氣。
住在這種房子裏的村民自古以來的習慣,是屋前開闢一個小小的花園。自己喜歡吃什麽蔬菜就種什麽。自然還會種些鮮花、果子和草藥。
有趣的是這種房子的中間都是一條寬寬的走廊。左邊住著老人,右邊是年輕人。廚房也是兩個,老少兩輩各用一個。老人與年輕人的口味總是不同。老人不喜油膩,年輕人愛吃肉,所以兩代人不宜共用一廚。按照這裏的規矩,孩子長大成家之後,兩代人的住房要分開。雖在一座房內,但各用一半。年輕人獲得了一半房屋,卻必需保證老人的生活。牛奶呀、肉呀、麵包呀,一樣不能少。他們要簽合同,還要把合同內容寫在遺囑上,如果不遵守合同,在老人百年之後,晚輩是不會得到整幢房子的。現在,我們站在走廊上,左邊看看老人的住房,右邊看看年輕人的住房———我們就會深刻地了解這裏的鄉人所信守的家庭的準則。
表麵看來普普通通的木屋,在建造上卻有許多講究。比方糧倉四壁木頭銜接之定距離,惟恐失火,相互殃及。再比方,貴重的東西都要藏在住房之外的什麽地方,也是為了防止意外。像弗歇爾湖邊的這幢古屋,是將馬棚與住房連在一起的。這因為馬在當時的生活中是最貴重的財產。後來馬的價值沒有那麽高,馬棚與住房也就分開了。
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特徵與細節,並與那裏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它是當地人文最直觀的表現。比方怎麽薰肉,怎麽晾草,怎麽防盜,怎麽養雞,怎麽禦寒,怎麽向神祈禱,怎麽與大自然裏的鳥兒們保持親密的關係。從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
老房子,可以廣泛讀出各地既獨特又魅力無窮的歷史人文。
一座從許維爾搬來的老式的木教堂,一座建於1891年的小學校,一個來自彭高區的鐵匠鋪都是那裏鄉村生活一個側麵。由於它保存著原先的格局與裏邊所有的器物,它能夠使我們從中對過往的生活產生無窮的聯想。
我對其中一間小小的雜貨鋪很感興趣。裏邊的小貨架上擺滿了花花綠綠的日用商品。麵包、啤酒、杯子、蠟燭、肥皂、牛奶、咖啡、針線、扣子、香料、藥物、土布、麻袋、菸葉、以及家中的小擺飾,還有養蜂、擠奶、編織、做飯等等使用的
工具。再有便是宗教用品、兒童玩具和民間樂器等等。單是這日用百貨不就把過去的鄉人與山民的生活全部豐盈而鮮活地表現出了嗎?
在一間老屋裏,正放映一段描述昔日鄉村生活的短片。其中有些鏡頭記錄著這個雜貨店先前使用時的景象:逢到周日,農民們去教堂做祈禱之前,先到這家雜貨店,把要買東西的單子交給老闆,等做完祈禱回來時,再來這雜貨店付錢取東西。
令人驚奇的是,當年小雜貨店中的一切現在全都完好地保留著。
連牆上的gg,桌上記帳的本子與台秤,一樣都不少。如果不是對文化的鍾愛,對歷史的忠實,能做得如此巨細無遺嗎?
土布,以及聞名天下的玻璃器具。最小的店鋪大約隻有四五平方米,卻都是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故而皇帝街是布拉格人氣最旺的一條步行街。
據說十年前,有人想從美國引資對這條街進行改造。將石塊鋪成的路麵改為平整的柏油路,兩邊的商店擴寬重建。這引起很大爭議。經居民投票民主表決,結果還是順從當地人民的意見———皇帝街保持歷史的原貌!
東歐國家經過幾十年的巨變,幾乎碰到同樣一個問題:怎樣對待自己的城市。從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德國的柏林和魏瑪、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直到捷克的古城。我看到了一種共同的態度———正像我在柏林拜訪過一個負責修整歷史街區的組織
的名字———“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那就是用心珍惜歷史遺產,全力嗬護文化財富,一切為了未來。
收藏家園
在現代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我們正在被迫地與傳統告別,我們生活的家園正在發生突變,那麽對傳統的記憶將保留在哪裏?
始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們愈來愈注意城市中歷史街區的保護。如今,每一座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築的拆除都會引起爭議。可是那些散布在遼闊而邊遠的山山水水之間的鄉村呢?那裏才是原原本本地保存農耕文明的地方!但那裏也在變化。而且農村中歷史文明的流失要比城市快得多!
近幾年,在中國也有人開始注目於古村鎮了。但大都隻是從建築上去欣賞那些富有人家精良與講究的家居。而不是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上,全麵地關注於一個個地區風情各異的農耕社會的人文。在晉中地區一座座豪門宅院被細心收拾,精心包
裝,推到旅遊的熱線上的同時,真正的農耕家園及其種種生活形態卻在迅速地消泯,這就使我特別關注西方的鄉村博物館。由於這種整體表現的鄉村生活的博物館都是露天的,所以又叫做露天博物館。
歐洲最早的露天博物館建於1891年,在斯堪地那維亞。奧地利最早的露天博物館始建於工業化和現代化如狼似虎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其中最大的一座就在薩爾茨堡,占地五十公頃。
支持建造薩爾茨堡露天博物館的是一位名叫邁爾·梅恩霍夫的男爵。他依照奧地利慣常的做法,隻收取一個先令的象徵性租金,實際上將這片遼闊的土地無償地捐給了將使後世受益無窮的純文化事業。
在一片林木蔥蘢的山野間,展開一座非常寬大的鄉村門樓。木片搭成的屋頂被一排排石塊壓著。穿過這門樓,立刻覺得進入了至少一二百年以前的時光隧道裏。農場、樹林、棚欄、村路、路牌,以及相隔很遠、形態各異的村舍。房後是馬棚與
糧倉,房前的草地放著各式農具,窗口和陽台上全是鮮花。怎麽沒有人呢?那些老漢、老婦和孩子們呢?是不是都到教堂做禮拜去了?陽光把大片大片的草地照耀得青翠奪目,還將一塊雲影停在前邊的路上。這種感覺又古樸又純淨,充溢著田園的
詩意。
在這座博物館裏展示的,是整個薩爾茨堡三十五個行政區———弗拉赫區、頻茲區、龍高區、鐵能區和彭高區各不相同的鄉村景象與生活形態。因此,在這裏至少可以看到二十多種花樣不同的柵欄和上百種款式各異的鄉村老屋。
最古老的一座木樓,來自弗歇爾湖區。經專家的考證,它是在遙遠的1666年建造的。記得前幾天,我在湖區岸邊的山坡上也見過這樣一幢黑黝黝的老屋。據說那是整個湖區最老的房子,建於十七世紀,現在再加上這一幢,世界上這樣的老木屋
大概所剩不多了。它們雖然歷經三百五十年,仍然堅如碉堡。整座房屋沒有一根釘子。屋上的瓦片與屋中的上下管道全是木製的。是一幢名副其實的木屋。至今屋內仍然可以聞到醉人的木頭的香氣。
住在這種房子裏的村民自古以來的習慣,是屋前開闢一個小小的花園。自己喜歡吃什麽蔬菜就種什麽。自然還會種些鮮花、果子和草藥。
有趣的是這種房子的中間都是一條寬寬的走廊。左邊住著老人,右邊是年輕人。廚房也是兩個,老少兩輩各用一個。老人與年輕人的口味總是不同。老人不喜油膩,年輕人愛吃肉,所以兩代人不宜共用一廚。按照這裏的規矩,孩子長大成家之後,兩代人的住房要分開。雖在一座房內,但各用一半。年輕人獲得了一半房屋,卻必需保證老人的生活。牛奶呀、肉呀、麵包呀,一樣不能少。他們要簽合同,還要把合同內容寫在遺囑上,如果不遵守合同,在老人百年之後,晚輩是不會得到整幢房子的。現在,我們站在走廊上,左邊看看老人的住房,右邊看看年輕人的住房———我們就會深刻地了解這裏的鄉人所信守的家庭的準則。
表麵看來普普通通的木屋,在建造上卻有許多講究。比方糧倉四壁木頭銜接之定距離,惟恐失火,相互殃及。再比方,貴重的東西都要藏在住房之外的什麽地方,也是為了防止意外。像弗歇爾湖邊的這幢古屋,是將馬棚與住房連在一起的。這因為馬在當時的生活中是最貴重的財產。後來馬的價值沒有那麽高,馬棚與住房也就分開了。
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特徵與細節,並與那裏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它是當地人文最直觀的表現。比方怎麽薰肉,怎麽晾草,怎麽防盜,怎麽養雞,怎麽禦寒,怎麽向神祈禱,怎麽與大自然裏的鳥兒們保持親密的關係。從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
老房子,可以廣泛讀出各地既獨特又魅力無窮的歷史人文。
一座從許維爾搬來的老式的木教堂,一座建於1891年的小學校,一個來自彭高區的鐵匠鋪都是那裏鄉村生活一個側麵。由於它保存著原先的格局與裏邊所有的器物,它能夠使我們從中對過往的生活產生無窮的聯想。
我對其中一間小小的雜貨鋪很感興趣。裏邊的小貨架上擺滿了花花綠綠的日用商品。麵包、啤酒、杯子、蠟燭、肥皂、牛奶、咖啡、針線、扣子、香料、藥物、土布、麻袋、菸葉、以及家中的小擺飾,還有養蜂、擠奶、編織、做飯等等使用的
工具。再有便是宗教用品、兒童玩具和民間樂器等等。單是這日用百貨不就把過去的鄉人與山民的生活全部豐盈而鮮活地表現出了嗎?
在一間老屋裏,正放映一段描述昔日鄉村生活的短片。其中有些鏡頭記錄著這個雜貨店先前使用時的景象:逢到周日,農民們去教堂做祈禱之前,先到這家雜貨店,把要買東西的單子交給老闆,等做完祈禱回來時,再來這雜貨店付錢取東西。
令人驚奇的是,當年小雜貨店中的一切現在全都完好地保留著。
連牆上的gg,桌上記帳的本子與台秤,一樣都不少。如果不是對文化的鍾愛,對歷史的忠實,能做得如此巨細無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