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衛優秀的中華文化傾盡全力,嘔心瀝血,而且薪火相傳,直抵今日。從羅振玉、陳寅恪、馬寅初、梁思成,到今天的阮儀三教授等人。他們一直信奉知識的真理性,堅守著知識的純潔與貞操,並深信放棄知識就是拋棄良心。由於有這樣的知識分子,衡量社會的是非才有一條客觀的標準,文明傳統才能延續不息,知識界才一直擁有一條骨氣昂然的精神的脊樑。
而且,阮儀三教授不僅僅大聲疾呼,更隻身插入具體的矛盾中,以學識匡正謬誤,以行動解決問題。我一向遵從“行動的知識分子”的概念。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就尤為可貴。
在當前城市文化保衛戰中,實際上建設界的知識分子一直站在最前沿。他們是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實施者,又是決策的參謀。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存也在他們的手中。故而,是趨炎附勢而升官發財,還是堅持知識的良心,這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但選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本書中,他提到香港著名建築師陳籍剛先生退出有害於福州歷史街區“三坊七巷”的設計,很令人深思,給人以教益。故而,阮儀三在這本書中告訴給我們的遠遠超出這本書的本身了。
阮儀三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師和規劃師。本書既是他專業之外的一部著作,更是他專業之內一部罕見的作品。在書中,他著力表述自己對當代重大文化問題的思考與立場,以及為這些思想付出的一切。因此說,這是一部具有時代性和思想性
的大作品,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部良心錄。在功名利祿迷亂人心的今天,這部作品必有振聾發聵、喚醒良知的力量。
此書付梓在即,阮儀三教授寄來書稿,囑我撰文助興。我出於對他學識與人品的欽佩,欣然承命,並有感而發;思為筆,情為墨,且為序。
今天的布拉格
布拉格對我的誘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亞人,還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話“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歌德這句話是二百年前說的,那麽今天的布拉格呢?在捷克做過文化參贊的詩人孫書柱對我說“你不去布拉格會
是終身遺憾。”
經歷了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非同尋常的社會風暴之後,布拉格會是什麽樣子?我想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個黃昏進入東柏林時那種黑乎乎、空洞和貧瘠的感受。於是,我幾乎是帶著猜疑,而非文化朝聖的心情進入了捷克的邊境。
三天後,我在布拉格老城區一家古老的飯店喝著又濃又香的加蒜末的捷克肚湯時,手機忽然響了,是孫書柱。他說:“感覺怎麽樣?”我情不自禁地答道:“我感到震撼!”我聽到自己的聲音很響亮。
布拉格散布在七個山丘上,很像羅馬。特別是站在王宮外的陽台上放目縱覽,一定會為它浩瀚的氣慨與瑰麗的景象驚嘆不已。首先是城市的顏色。布拉格所有的屋頂幾乎全是朱紅色的,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叫石榴石的礦物質顏料,鮮明又沉靜;
而牆體的顏色大多是一種象牙黃色。在奧匈帝國時代,捷克的疆域屬於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哈布斯堡王朝把一種“象牙黃”,視為高貴,並致力向民間普及。於是這紅頂黃牆與濃綠的樹色連成一片。百餘座教堂與古堡千奇百怪地聳立其間。這便是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見不到的城市景觀。
然而捷克之美,更在於它經得住推敲。
在捷克西部溫泉城卡洛維發利,我在那條沿河向上的老街上緩緩步行,一邊打量著兩邊的建築。我很驚訝。沒有任何兩座建築的式樣是相同的。它們像個性很強的女人,個個都目中無人地站在街頭,展示自己。其實,這不正如波希米亞人不尚
重複的性格?
在布拉格更是這樣。隻有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那些宿舍樓,才彼此一個模樣,沒有任何美感與裝飾。從中我發現,它們竟然和我們同時代的建築“如出一爐”。這倒十分耐人尋味!
而布拉格的城市建築真正的文化意義,是它保存著從中世紀以來,包括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青年藝術風格等等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築作品。站在老城廣場上,擠在上千驚訝地張著嘴東張西望的遊客中間,我忽然明白,當年歌德看到的,我們都看到了。但跟著一個問題冒出來:它是如何躲過上個世紀的劇烈的政治風暴的衝擊的?甭說民居牆麵上千奇百怪的花飾,單是查理大橋上那些來自宗教與神話的巨大的雕塑早該被“砸得稀巴爛了!”
一個城市的歷史總是層層疊疊深藏在老街深巷裏。布拉格這些深巷常常使人迷路。據說卡夫卡知道這每一座不知名的老屋裏的故事。他的朋友們常常看見他在這些街頭巷尾或哪個門洞裏一晃而過。
老街至今還是用石塊鋪的路。幾百年過去的時光從上麵碾過。一代代人用腳掌雕塑著它們。細瞧上去,很像一張張麵孔,有的含混不明,有的悽苦地笑,有的深深刻著一道裂痕。街上的門都很小,然而門內都有一個小小的羅馬式迴廊環繞的院
子,隻有正午時分,陽光才會直下。站在這樣的院子裏就會明白,為什麽卡夫卡把它稱做“陽光的痰盂”。
生活在這樣世界裏的布拉格人,並不因此愁悶與陰鬱。他們天性熱愛個人的生活,專注於家庭,還有傳統。他們對啤酒有天生的嗜好,一如法國人鍾愛葡萄酒。每年一個捷克人平均喝掉150 升啤酒。而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不亞於奧地利人。連惹
起禍端而招致前蘇聯軍隊把坦克開進城中的“布拉格之春”,也是音樂帶來的麻煩。但即使在那個非常的年代,人們去聽音樂會,也照舊會盛裝打扮,這樣的人民會去把建築上的藝術搗毀嗎?
我則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所遭受的最大的破壞還是文革。文革之前,老房上那些磚雕石雕,誰會動手去砸。我們隻是把它作為“無用的歷史”棄置一旁。布拉格最著名的聖維特大教堂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當做工廠使用,就像天津的廣
東會館。但是文革不僅僅舉國如狂地毀滅自己的文化遺產,更嚴重的是對自己文化的輕視與蔑視。蔑視自己的文化比沒有文化還可怕。而這種自我的文化輕蔑在功名利祿迷惑人心的當代便惡性地發酵了。於是,我便轉而注目於今天的布拉格人怎樣
重新對待自己的文化遺產。
他們正在全麵整理和精心打扮自己的城市。從外觀上,將這些至少失修了半個世紀的建築,一座座地從歲月的汙垢中清理出來。同時將具有現代科技含量的生活硬體注入進去。他們在修整這些地麵上最大的古物時,精心保護每一個有重要價值
的細節。由於他們沒有經過那種“滌盪一切汙泥濁水”的“大革文化命”,所以歷史遺存極其豐厚。連各種店鋪的商家也都把這些遺產引以為自豪,並且印成資料與畫片,贈送給客人。不像我們胡亂地掃蕩之後,待要發展旅遊,已經空無一物,隻
能靠著假古董和編故事(俗稱編段子),將歷史淺薄化、趣味化、庸俗化。
而且,阮儀三教授不僅僅大聲疾呼,更隻身插入具體的矛盾中,以學識匡正謬誤,以行動解決問題。我一向遵從“行動的知識分子”的概念。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就尤為可貴。
在當前城市文化保衛戰中,實際上建設界的知識分子一直站在最前沿。他們是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實施者,又是決策的參謀。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存也在他們的手中。故而,是趨炎附勢而升官發財,還是堅持知識的良心,這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但選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本書中,他提到香港著名建築師陳籍剛先生退出有害於福州歷史街區“三坊七巷”的設計,很令人深思,給人以教益。故而,阮儀三在這本書中告訴給我們的遠遠超出這本書的本身了。
阮儀三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師和規劃師。本書既是他專業之外的一部著作,更是他專業之內一部罕見的作品。在書中,他著力表述自己對當代重大文化問題的思考與立場,以及為這些思想付出的一切。因此說,這是一部具有時代性和思想性
的大作品,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部良心錄。在功名利祿迷亂人心的今天,這部作品必有振聾發聵、喚醒良知的力量。
此書付梓在即,阮儀三教授寄來書稿,囑我撰文助興。我出於對他學識與人品的欽佩,欣然承命,並有感而發;思為筆,情為墨,且為序。
今天的布拉格
布拉格對我的誘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亞人,還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話“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歌德這句話是二百年前說的,那麽今天的布拉格呢?在捷克做過文化參贊的詩人孫書柱對我說“你不去布拉格會
是終身遺憾。”
經歷了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非同尋常的社會風暴之後,布拉格會是什麽樣子?我想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個黃昏進入東柏林時那種黑乎乎、空洞和貧瘠的感受。於是,我幾乎是帶著猜疑,而非文化朝聖的心情進入了捷克的邊境。
三天後,我在布拉格老城區一家古老的飯店喝著又濃又香的加蒜末的捷克肚湯時,手機忽然響了,是孫書柱。他說:“感覺怎麽樣?”我情不自禁地答道:“我感到震撼!”我聽到自己的聲音很響亮。
布拉格散布在七個山丘上,很像羅馬。特別是站在王宮外的陽台上放目縱覽,一定會為它浩瀚的氣慨與瑰麗的景象驚嘆不已。首先是城市的顏色。布拉格所有的屋頂幾乎全是朱紅色的,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叫石榴石的礦物質顏料,鮮明又沉靜;
而牆體的顏色大多是一種象牙黃色。在奧匈帝國時代,捷克的疆域屬於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哈布斯堡王朝把一種“象牙黃”,視為高貴,並致力向民間普及。於是這紅頂黃牆與濃綠的樹色連成一片。百餘座教堂與古堡千奇百怪地聳立其間。這便是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見不到的城市景觀。
然而捷克之美,更在於它經得住推敲。
在捷克西部溫泉城卡洛維發利,我在那條沿河向上的老街上緩緩步行,一邊打量著兩邊的建築。我很驚訝。沒有任何兩座建築的式樣是相同的。它們像個性很強的女人,個個都目中無人地站在街頭,展示自己。其實,這不正如波希米亞人不尚
重複的性格?
在布拉格更是這樣。隻有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那些宿舍樓,才彼此一個模樣,沒有任何美感與裝飾。從中我發現,它們竟然和我們同時代的建築“如出一爐”。這倒十分耐人尋味!
而布拉格的城市建築真正的文化意義,是它保存著從中世紀以來,包括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青年藝術風格等等各個不同時期的建築作品。站在老城廣場上,擠在上千驚訝地張著嘴東張西望的遊客中間,我忽然明白,當年歌德看到的,我們都看到了。但跟著一個問題冒出來:它是如何躲過上個世紀的劇烈的政治風暴的衝擊的?甭說民居牆麵上千奇百怪的花飾,單是查理大橋上那些來自宗教與神話的巨大的雕塑早該被“砸得稀巴爛了!”
一個城市的歷史總是層層疊疊深藏在老街深巷裏。布拉格這些深巷常常使人迷路。據說卡夫卡知道這每一座不知名的老屋裏的故事。他的朋友們常常看見他在這些街頭巷尾或哪個門洞裏一晃而過。
老街至今還是用石塊鋪的路。幾百年過去的時光從上麵碾過。一代代人用腳掌雕塑著它們。細瞧上去,很像一張張麵孔,有的含混不明,有的悽苦地笑,有的深深刻著一道裂痕。街上的門都很小,然而門內都有一個小小的羅馬式迴廊環繞的院
子,隻有正午時分,陽光才會直下。站在這樣的院子裏就會明白,為什麽卡夫卡把它稱做“陽光的痰盂”。
生活在這樣世界裏的布拉格人,並不因此愁悶與陰鬱。他們天性熱愛個人的生活,專注於家庭,還有傳統。他們對啤酒有天生的嗜好,一如法國人鍾愛葡萄酒。每年一個捷克人平均喝掉150 升啤酒。而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不亞於奧地利人。連惹
起禍端而招致前蘇聯軍隊把坦克開進城中的“布拉格之春”,也是音樂帶來的麻煩。但即使在那個非常的年代,人們去聽音樂會,也照舊會盛裝打扮,這樣的人民會去把建築上的藝術搗毀嗎?
我則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所遭受的最大的破壞還是文革。文革之前,老房上那些磚雕石雕,誰會動手去砸。我們隻是把它作為“無用的歷史”棄置一旁。布拉格最著名的聖維特大教堂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當做工廠使用,就像天津的廣
東會館。但是文革不僅僅舉國如狂地毀滅自己的文化遺產,更嚴重的是對自己文化的輕視與蔑視。蔑視自己的文化比沒有文化還可怕。而這種自我的文化輕蔑在功名利祿迷惑人心的當代便惡性地發酵了。於是,我便轉而注目於今天的布拉格人怎樣
重新對待自己的文化遺產。
他們正在全麵整理和精心打扮自己的城市。從外觀上,將這些至少失修了半個世紀的建築,一座座地從歲月的汙垢中清理出來。同時將具有現代科技含量的生活硬體注入進去。他們在修整這些地麵上最大的古物時,精心保護每一個有重要價值
的細節。由於他們沒有經過那種“滌盪一切汙泥濁水”的“大革文化命”,所以歷史遺存極其豐厚。連各種店鋪的商家也都把這些遺產引以為自豪,並且印成資料與畫片,贈送給客人。不像我們胡亂地掃蕩之後,待要發展旅遊,已經空無一物,隻
能靠著假古董和編故事(俗稱編段子),將歷史淺薄化、趣味化、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