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初怎麽打的眼,已經全然不知。此時麵對這畫,真恨不得鑽進地裏去 。他二十年沒錯看過一幅。他藍眼簡直成了古玩行裏的神。他說真必真,說假 準假,沒人不信。可這回一走眼,傳了出去,那可毀了。看真假畫這行,看對 一輩子全是應該的,看錯一幅就一跟頭栽到底。
他沒出聲。回到店鋪跟老闆講了實話。裕成公和藍眼是連在一塊,要栽全 栽。佟老闆想了一夜。有了主意,決定把崔家那軸大滌子買過來,花大價錢也 在所不惜。兩幅畫都攥在手裏,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說了。但辦這事他們絕不 能露麵,便另外花錢請個人,假裝買主,跟隨尤小五到崔家去買軸畫。誰料人 家姓崔的開口就是天價,不然就自己留著不賣了。買東西就怕一邊非買,一邊 非不賣。可是去裝買主這人心裏有底,因為來時黃老闆對他有話:“就是砸了 鋪子,你也得把畫給我買來。”便一再讓步,最後竟花了七條金子才買到手, 反比先前買的那軸多花了三倍的錢還多。
待把這軸畫拿到裕成公,佟老闆舒口大氣,雖然心疼錢,卻保住了裕成公 的牌子。他叫夥計們把兩軸畫並排掛在牆上,徹底看個心明眼亮。等畫掛好, 藍眼上前一瞧,眼鏡片刷刷刷閃過三道光,人竟賽根棍子立在那裏。天下的怪 事就在眼前——原來還是先前的那幅是真的,剛買回來的這幅反倒是假的!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 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可是藍眼長的一雙是嘛眼?肚臍眼?
藍眼差點一口氣閉過去。轉過三天,他把前前後後的事情捋了一遍,這才 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黃三爺在暗處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鑽進來。人家真畫 賣得不吃虧,假畫賣得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來賣畫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 ,不是對他說過“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嗎?人家有話在先,早就說明白這幅 畫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誰?看來,這位黃三爺不單衝著錢來的,幹脆就是沖 著自己來的。人家叫你手裏攢著真畫,再去買他造的假畫。多絕!等到他明白了 這一層,才算明白到家,認栽到底!打這兒起,藍眼捲起被袱捲兒離開了裕成公 。自此不單天津古玩行沒他這號,天津地麵也瞧不見他的影子。有人說他得一 場大病,從此躺下,再沒起來。栽得真是太慘了!
再想想看,他還有更慘的——他敗給人家黃三爺,卻隻見到黃三爺的手筆 ,人家的麵也沒叫他見過呢!
所幸的是,他最後總算想到黃三爺的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
第41章 泥人張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 三差著十萬八千裏。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鹹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 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 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 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裏飲酒,一邊留神四下裏吃客們的模樣。 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 子,架勢挺牛,橫衝直撞往裏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 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裏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 五爺。當下,城裏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 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 五”一稱。但人家當麵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 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 誰?故此,泥人張隻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台下 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裏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的嘛樣,他捏的嘛 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裏捏?在褲襠裏捏吧! ”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裏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麽“回 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隻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下摳下一塊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隻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 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的手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 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裏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 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帳。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 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隻是隻有核桃 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 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 ,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裏。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 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 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第42章 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 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 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 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幹 淨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裏頭怎麽 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隻聽“哢 嚓哢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 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各色。蘇大夫有個各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 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絕不搭理。這叫嘛規 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 做:蘇七塊。當麵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
他沒出聲。回到店鋪跟老闆講了實話。裕成公和藍眼是連在一塊,要栽全 栽。佟老闆想了一夜。有了主意,決定把崔家那軸大滌子買過來,花大價錢也 在所不惜。兩幅畫都攥在手裏,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說了。但辦這事他們絕不 能露麵,便另外花錢請個人,假裝買主,跟隨尤小五到崔家去買軸畫。誰料人 家姓崔的開口就是天價,不然就自己留著不賣了。買東西就怕一邊非買,一邊 非不賣。可是去裝買主這人心裏有底,因為來時黃老闆對他有話:“就是砸了 鋪子,你也得把畫給我買來。”便一再讓步,最後竟花了七條金子才買到手, 反比先前買的那軸多花了三倍的錢還多。
待把這軸畫拿到裕成公,佟老闆舒口大氣,雖然心疼錢,卻保住了裕成公 的牌子。他叫夥計們把兩軸畫並排掛在牆上,徹底看個心明眼亮。等畫掛好, 藍眼上前一瞧,眼鏡片刷刷刷閃過三道光,人竟賽根棍子立在那裏。天下的怪 事就在眼前——原來還是先前的那幅是真的,剛買回來的這幅反倒是假的!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 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可是藍眼長的一雙是嘛眼?肚臍眼?
藍眼差點一口氣閉過去。轉過三天,他把前前後後的事情捋了一遍,這才 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黃三爺在暗處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鑽進來。人家真畫 賣得不吃虧,假畫賣得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來賣畫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 ,不是對他說過“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嗎?人家有話在先,早就說明白這幅 畫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誰?看來,這位黃三爺不單衝著錢來的,幹脆就是沖 著自己來的。人家叫你手裏攢著真畫,再去買他造的假畫。多絕!等到他明白了 這一層,才算明白到家,認栽到底!打這兒起,藍眼捲起被袱捲兒離開了裕成公 。自此不單天津古玩行沒他這號,天津地麵也瞧不見他的影子。有人說他得一 場大病,從此躺下,再沒起來。栽得真是太慘了!
再想想看,他還有更慘的——他敗給人家黃三爺,卻隻見到黃三爺的手筆 ,人家的麵也沒叫他見過呢!
所幸的是,他最後總算想到黃三爺的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
第41章 泥人張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 三差著十萬八千裏。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鹹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 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 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 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裏飲酒,一邊留神四下裏吃客們的模樣。 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 子,架勢挺牛,橫衝直撞往裏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 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裏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 五爺。當下,城裏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 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 五”一稱。但人家當麵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 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 誰?故此,泥人張隻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台下 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裏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的嘛樣,他捏的嘛 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裏捏?在褲襠裏捏吧! ”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裏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麽“回 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隻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下摳下一塊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隻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 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的手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 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裏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 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帳。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 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隻是隻有核桃 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 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 ,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裏。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 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 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第42章 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 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 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 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幹 淨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裏頭怎麽 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隻聽“哢 嚓哢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 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各色。蘇大夫有個各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 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絕不搭理。這叫嘛規 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 做:蘇七塊。當麵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