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兼程地追趕著。
我氣得悲痛欲絕,連話也說不出來。隻有一個念頭,趕緊追,把她追回來……我拚命往前趕,估計她最多隻能走到安西,宿夜後才能繼續往前走,我隻要在天亮前趕到,就能找到她……
第二天早上,趕到安西,但找遍車站和旅店,也沒找到她的影子,隻聽人說,前幾天有一輛汽車往玉門關方向走了,司機旁好像坐著個打扮漂亮的女人。失望和疲憊一下侵襲我的全身。我強打著精神,繼續向玉門關方向追去,不知道追了多久,也不知在什麽地方,我顫悠悠地從馬上摔了下來,什麽也不知道了。
後來才知道,我是被當時在戈壁灘上找油的一位地質學家和一位老工人救起的。在休養期間,當地一位農場的場長來看我時告訴我,不要再追了。她已經到了蘭州,並立即登報聲明與我脫離了夫妻關係。戈壁灘上,一輛馬車上躺著疲軟無力、麵色死灰的常書鴻,向著遠遠的三危山走去。
在選擇事業還是家庭這一關鍵時刻,我又回到敦煌。在苦不成寐的長夜裏,回想回國之後幾年來坎坷風雨,回想妻子跟我一起遭受的痛苦,在怨恨之後,心頭又襲來一陣自責。是啊!我沒重視她的思想變化,幫她解開思想上糾結的疙瘩。在貴陽,遭日寇飛機轟炸後,她精神上的創傷難以癒合。敦煌是一個佛教聖地,她作為一個信仰基督教的人,也許內心有一種深刻的不適應。過慣了長期的法國留學的生活,在這過於艱辛又沒有盡頭的生活中,很難挺過去的。我自己一心沉在工作裏,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和妻子,工作不順心時也常常發生爭吵……這一切,都是我所忽視的,我的失誤!
現實不但給他以苦難,還給他另一個夥伴——孤獨,他孤零零站在三危山山頂上,空無一物的戈壁大漠中,流動不已的宕泉前……然後是莫高窟254窟漆黑的洞窟裏。
忽然洞內大放光明。顯現四壁和窟頂所有的燦爛奪目的壁畫。
使他在痛苦煎熬中的靈魂獲得升華的就是這幅《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圖》。
它那粗獷的畫風與深刻的寓意,又一次強烈地衝擊著我。我想薩埵那太子可以捨身飼虎,我為什麽不能捨棄一切侍奉藝術、侍奉這座偉大的民族藝術寶庫呢?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裏,它是多麽脆弱,多麽需要保護,需要終生為它效力的人啊!我如果為了個人的磨難就放棄責任而退卻的話,這個劫後餘生的藝術寶庫可能隨時再遭劫難!
他現在才算真實地體驗到這無期徒刑的滋味,無期徒刑的分量,無期徒刑的神聖!
盡管他承受這一次打擊,可是再一次的打擊同樣是意外和殘酷的。
剛剛從痛苦的深淵中站起來的常書鴻,接到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一道命令:撤銷國立敦煌研究所,把敦煌石窟交給縣政府。
(字幕:1945年7月)
理由是抗戰勝利,百廢俱興,資金有限,必須精減機構。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我一個嚴重的打擊。我拿著命令,簡直呆傻了,前妻出走的折磨剛剛平息,事業上又遭到來自政府的這一刀,我真忍無可忍了!經費斷絕,事業落空。日本投降後,很多人想回到過去的敵占區與家人團聚。於是,一個類似散夥的局麵到來了。
走了,走了,他們一個個都走了。對我來說,無疑失去了同誌,至交,工作中的好幫手,患難中相濡以沫的親人,又有什麽辦法呢?
比起妻子的離去,他體驗到更寬廣的孤獨。戈壁灘的最可怕的就是這無形的孤獨。
天寬地闊,月亮顯得很高,很遠,很小;是不是戈壁灘實在寂寞,連月亮也無情的遠遠避開。月光是藍色的,照在任何地方都清冷淒涼,叫人不寒而慄。
風天過去,窗縫總會積一些細細的流沙。
偶爾傳來幾聲狼嗥。他卻早已聽慣了。
我披衣走出屋,向北端石窟望去,層樓洞天依稀可辨,那裏蘊藏著多麽珍貴的壁畫和彩塑!
莫高窟第220窟盛唐金碧輝煌的大型經變畫。莫高窟第285窟西魏那浪漫神奇的天國景象。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那舉世無雙的形象地圖。這些都是常書鴻最鍾愛的古代傑作。
當我一來到千佛洞,我就感到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經與它們融化了。我離不開它們!
真正的生活總是把弱者擊得粉碎,把強者百鍊成鋼,在它瘋狂的打擊下,非但沒有把常書鴻與莫高窟分開,反而把他們破釜沉舟地連在一起。這真是生活的煉獄裏出現的奇蹟!
誰能說出其中的究竟!
在研究所被關閉的日子裏,常書鴻奔赴重慶,與傅斯年、徐悲鴻等人為恢復研究所四處呼籲。學者和藝術家向達、陳寅恪、梁思成等用激揚的文字,造成強大聲勢。終於使敦煌藝術研究所得到恢復。
(字幕:1946年5月)
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畫家來到敦煌。這中間許多人日後成為傑出的敦煌學者。段文傑、郭世清、霍熙亮、淩春德、範文藻、李承仙、歐陽琳、孫儒澗、黃文馥、史葦湘等人。
他們更加生氣勃勃。把皇慶寺的大殿作為工作間,將馬廄改為宿舍,自己動手磨麵粉。
敦煌藝術研究所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有規劃地展開。洞窟的勘察編號、標記登錄工作;編選專題畫集的工作;洞窟維修工作;臨摹複製工作;很快都見到喜人的成果。
1948年8月28日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南京舉辦大型《敦煌藝展》。展出作品500幅。場麵輝煌,聲勢浩大。蔣介石冒雨參觀。於右任、陳立夫、孫科、傅斯年等都是熱情觀眾。展出不久,敦煌圖案和樣式就在上海的輕工業產品上出現,這表明,敦煌樣式已成了世所公認的中華文化的象徵與符號。
更大規模的展覽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北京。故宮午門樓上的展覽會場。布標上寫著:“敦煌文物展覽”。
(字幕:展品1220件。開幕時間:1950年4月10日)
開幕前三天,周恩來總理前往展覽會場參觀。也是多情的濛濛細雨。
周總理從車中走出來。警衛把一件淡藍色雨衣披在他身上。
他看見我們沒有拿傘,站在細雨中等候他,就馬上把披在肩上的雨衣脫下交給警衛。我看見他,他馬上緊緊握著我的手熱情地說:“我早知道你!記得1945年,我在重慶七星崗也看過你們辦的摹本展覽會。現在規模大得多了!”
周總理著意地關注每一件展品——
1945年在中寺土地廟發現的北魏寫經。唐代白描絹畫菩薩。唐代壁畫殘片(實物)。彩塑模本。由北魏至元代各時代壁畫摹本,等等。
伴隨周恩來總理的聲音:
我看這裏和雲岡、龍門石窟雕刻一樣,其氣勢之雄偉、造型之生動,使我體味到中國藝術的“氣韻生動”四個字。
當然,雕刻石頭上展現的是刀斧之功,這裏的壁畫上卻是筆墨之力,南齊謝赫的“畫有六法”是當時評定中國畫創作的標準,想不到在敦煌壁畫中得到了印證。
你們多年來在沙漠艱苦地工作和生活,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敦煌文物,介紹敦煌文物。尤其是開鑿在長達一公裏懸壁上的四五百個布滿千百年前古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和壁畫的石窟,其保護工作是繁重的。從今天我看到的幾百幅壁畫摹本,已經看出,你們作了非常寶貴的貢獻!
我氣得悲痛欲絕,連話也說不出來。隻有一個念頭,趕緊追,把她追回來……我拚命往前趕,估計她最多隻能走到安西,宿夜後才能繼續往前走,我隻要在天亮前趕到,就能找到她……
第二天早上,趕到安西,但找遍車站和旅店,也沒找到她的影子,隻聽人說,前幾天有一輛汽車往玉門關方向走了,司機旁好像坐著個打扮漂亮的女人。失望和疲憊一下侵襲我的全身。我強打著精神,繼續向玉門關方向追去,不知道追了多久,也不知在什麽地方,我顫悠悠地從馬上摔了下來,什麽也不知道了。
後來才知道,我是被當時在戈壁灘上找油的一位地質學家和一位老工人救起的。在休養期間,當地一位農場的場長來看我時告訴我,不要再追了。她已經到了蘭州,並立即登報聲明與我脫離了夫妻關係。戈壁灘上,一輛馬車上躺著疲軟無力、麵色死灰的常書鴻,向著遠遠的三危山走去。
在選擇事業還是家庭這一關鍵時刻,我又回到敦煌。在苦不成寐的長夜裏,回想回國之後幾年來坎坷風雨,回想妻子跟我一起遭受的痛苦,在怨恨之後,心頭又襲來一陣自責。是啊!我沒重視她的思想變化,幫她解開思想上糾結的疙瘩。在貴陽,遭日寇飛機轟炸後,她精神上的創傷難以癒合。敦煌是一個佛教聖地,她作為一個信仰基督教的人,也許內心有一種深刻的不適應。過慣了長期的法國留學的生活,在這過於艱辛又沒有盡頭的生活中,很難挺過去的。我自己一心沉在工作裏,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和妻子,工作不順心時也常常發生爭吵……這一切,都是我所忽視的,我的失誤!
現實不但給他以苦難,還給他另一個夥伴——孤獨,他孤零零站在三危山山頂上,空無一物的戈壁大漠中,流動不已的宕泉前……然後是莫高窟254窟漆黑的洞窟裏。
忽然洞內大放光明。顯現四壁和窟頂所有的燦爛奪目的壁畫。
使他在痛苦煎熬中的靈魂獲得升華的就是這幅《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圖》。
它那粗獷的畫風與深刻的寓意,又一次強烈地衝擊著我。我想薩埵那太子可以捨身飼虎,我為什麽不能捨棄一切侍奉藝術、侍奉這座偉大的民族藝術寶庫呢?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裏,它是多麽脆弱,多麽需要保護,需要終生為它效力的人啊!我如果為了個人的磨難就放棄責任而退卻的話,這個劫後餘生的藝術寶庫可能隨時再遭劫難!
他現在才算真實地體驗到這無期徒刑的滋味,無期徒刑的分量,無期徒刑的神聖!
盡管他承受這一次打擊,可是再一次的打擊同樣是意外和殘酷的。
剛剛從痛苦的深淵中站起來的常書鴻,接到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一道命令:撤銷國立敦煌研究所,把敦煌石窟交給縣政府。
(字幕:1945年7月)
理由是抗戰勝利,百廢俱興,資金有限,必須精減機構。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我一個嚴重的打擊。我拿著命令,簡直呆傻了,前妻出走的折磨剛剛平息,事業上又遭到來自政府的這一刀,我真忍無可忍了!經費斷絕,事業落空。日本投降後,很多人想回到過去的敵占區與家人團聚。於是,一個類似散夥的局麵到來了。
走了,走了,他們一個個都走了。對我來說,無疑失去了同誌,至交,工作中的好幫手,患難中相濡以沫的親人,又有什麽辦法呢?
比起妻子的離去,他體驗到更寬廣的孤獨。戈壁灘的最可怕的就是這無形的孤獨。
天寬地闊,月亮顯得很高,很遠,很小;是不是戈壁灘實在寂寞,連月亮也無情的遠遠避開。月光是藍色的,照在任何地方都清冷淒涼,叫人不寒而慄。
風天過去,窗縫總會積一些細細的流沙。
偶爾傳來幾聲狼嗥。他卻早已聽慣了。
我披衣走出屋,向北端石窟望去,層樓洞天依稀可辨,那裏蘊藏著多麽珍貴的壁畫和彩塑!
莫高窟第220窟盛唐金碧輝煌的大型經變畫。莫高窟第285窟西魏那浪漫神奇的天國景象。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那舉世無雙的形象地圖。這些都是常書鴻最鍾愛的古代傑作。
當我一來到千佛洞,我就感到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經與它們融化了。我離不開它們!
真正的生活總是把弱者擊得粉碎,把強者百鍊成鋼,在它瘋狂的打擊下,非但沒有把常書鴻與莫高窟分開,反而把他們破釜沉舟地連在一起。這真是生活的煉獄裏出現的奇蹟!
誰能說出其中的究竟!
在研究所被關閉的日子裏,常書鴻奔赴重慶,與傅斯年、徐悲鴻等人為恢復研究所四處呼籲。學者和藝術家向達、陳寅恪、梁思成等用激揚的文字,造成強大聲勢。終於使敦煌藝術研究所得到恢復。
(字幕:1946年5月)
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畫家來到敦煌。這中間許多人日後成為傑出的敦煌學者。段文傑、郭世清、霍熙亮、淩春德、範文藻、李承仙、歐陽琳、孫儒澗、黃文馥、史葦湘等人。
他們更加生氣勃勃。把皇慶寺的大殿作為工作間,將馬廄改為宿舍,自己動手磨麵粉。
敦煌藝術研究所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有規劃地展開。洞窟的勘察編號、標記登錄工作;編選專題畫集的工作;洞窟維修工作;臨摹複製工作;很快都見到喜人的成果。
1948年8月28日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南京舉辦大型《敦煌藝展》。展出作品500幅。場麵輝煌,聲勢浩大。蔣介石冒雨參觀。於右任、陳立夫、孫科、傅斯年等都是熱情觀眾。展出不久,敦煌圖案和樣式就在上海的輕工業產品上出現,這表明,敦煌樣式已成了世所公認的中華文化的象徵與符號。
更大規模的展覽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北京。故宮午門樓上的展覽會場。布標上寫著:“敦煌文物展覽”。
(字幕:展品1220件。開幕時間:1950年4月10日)
開幕前三天,周恩來總理前往展覽會場參觀。也是多情的濛濛細雨。
周總理從車中走出來。警衛把一件淡藍色雨衣披在他身上。
他看見我們沒有拿傘,站在細雨中等候他,就馬上把披在肩上的雨衣脫下交給警衛。我看見他,他馬上緊緊握著我的手熱情地說:“我早知道你!記得1945年,我在重慶七星崗也看過你們辦的摹本展覽會。現在規模大得多了!”
周總理著意地關注每一件展品——
1945年在中寺土地廟發現的北魏寫經。唐代白描絹畫菩薩。唐代壁畫殘片(實物)。彩塑模本。由北魏至元代各時代壁畫摹本,等等。
伴隨周恩來總理的聲音:
我看這裏和雲岡、龍門石窟雕刻一樣,其氣勢之雄偉、造型之生動,使我體味到中國藝術的“氣韻生動”四個字。
當然,雕刻石頭上展現的是刀斧之功,這裏的壁畫上卻是筆墨之力,南齊謝赫的“畫有六法”是當時評定中國畫創作的標準,想不到在敦煌壁畫中得到了印證。
你們多年來在沙漠艱苦地工作和生活,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敦煌文物,介紹敦煌文物。尤其是開鑿在長達一公裏懸壁上的四五百個布滿千百年前古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和壁畫的石窟,其保護工作是繁重的。從今天我看到的幾百幅壁畫摹本,已經看出,你們作了非常寶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