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這“鹿本生故事”中的馬(莫高窟第257、290等窟),不是已經套上這肩式挽具了嗎?在唐代,馬的肩部還安上一個環形的墊子,仿佛牛的肩隆,這樣就更加合理和實用(莫高窟第156等窟)。你是否知道,這種智慧的挽具過了差不多十個世紀才在歐洲出現!
為此,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有一段精彩的話:
“大約公元六世紀,這些石窟壁畫上就有肩式挽具,也有胸帶挽具。這清楚地告訴我們,有效的挽具在公元400至1000年之間傳到歐洲。那些認為每件物品都來自歐洲,‘偉大的白種人’是地球上最優秀的民族而天生就聰明的人應當學一點歷史,以便承認歐洲引以為驕傲的許多東西原本並不是在歐洲產生的。”
(挽具和被駕馭的馬)
再有一個關於馬的細節,是馬鐙。
在公元前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大地時,他的將士們的雙腿是在馬腹的兩邊空蕩蕩地懸垂著,沒有任何支撐。他們靠著大腿的力量,用力夾住猛烈顛簸的馬以保持自身的穩定。這種艱辛可以料想。然而最早想到在馬腹的兩邊各垂一條繩索,拴上一個金屬馬鐙來支撐雙腿的也是中國人(長沙出土西晉永寧二年陶俑)。所以,在早期敦煌壁畫中馬的身上,我們就看到這可愛的馬鐙了。如果細心留意,還能發現馬鐙逐漸變厚,形狀變得更加合理—這種不斷改進和發展的過程。
(莫高窟第329、130、217、431、159、100等窟)
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馬鐙。林恩·懷特說:“隻有極少數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對歷史卻產生如此催化劑的作用。”
中國的馬鐙,肯定是由那些西遷的民族先傳到西亞的土耳其,然後再傳到古羅馬帝國。
李約瑟把馬鐙對歐洲歷史的神奇作用,以一句話揭示出來:“就像火藥在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製度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階段幫助了歐洲封建製度的建立。”
歐洲人是踩著中國人的馬鐙進入了騎士時代的。
(復原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景象)
這些歐洲騎士用來保護坐騎的馬具裝鎧,也來自中國。中國的鎧馬最早應用於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的一場戰爭。當時,還隻是用皮革和金屬製成的遮擋馬的胸脯與頭部的護具。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先人就把它改造成實用與科學的防禦性戰具了。
你看,它整個套在馬的身上。隻露出必須露出的部位。下身露出四條腿,便於奔跑;頭部開了孔,露出眼睛、耳朵和用來喘氣的鼻孔與嘴巴。全身都是活動的金屬甲片,不妨礙馬的任何行動。頭頂安著插座,插上一束鮮亮的纓毛。看上去,威武雄壯,不可抵擋,逢到衝鋒陷陣時,簡直就是一輛無堅不摧的古代戰車。
(莫高窟第285、296等窟)
這種鎧馬大都用來表現《大方便佛報恩經·慈品》和《大般涅槃經》的“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官軍連人帶馬,渾身甲冑;強盜則短衣短刀,徒步相搏。這無意卻叫我們看到了當時河西走廊上重裝騎兵與輕裝步兵的激戰場麵。然而,畫工們哪會知道,這些畫麵是今天唯一可以看到古代鎧馬的形象資料!
戰爭是古代河西的生存內容之一。兵器則是這內容的關鍵性細節。莫高窟壁畫中的兵器至少有幾十種。
刀、槍、戟、劍、矛、金剛杵、錫杖、斧鉞、盾牌等(莫高窟第285、284、217、263、332、420等窟。榆林窟第3窟)。箭弩,既是狩獵的利器,又是平原作戰最有力的遠射兵器。壁畫中對箭的細部以及騎射場麵,都描寫得細微豐富。
(莫高窟第130、240、290、346、428等窟。敦煌地區出土的弓箭。出土箭鏃時的情景)
這兵士在縱騎中,俯身挽弓,射向箭靶,一個十分典型的古代軍旅生活的真實寫照。尤其對將士們高超射術的刻畫,洋溢著邊塞生活中一種特有的尚武精神和英雄氣息。
兵器的製造,直接來源於冶鐵技術。
這幅“鍛鐵圖”畫著一師一徒正在叮叮噹噹地起勁捶打著燒紅的鐵塊。常年舞錘的師傅肌強肉壯。他身後一人操縱著一台雙扇木風箱。請注意這木風箱!立式,梯形,顯然為了豎立穩定。這人手握橫杆一推一拉,兩扇木製活板有節奏地一開一合,把風源源不斷鼓入爐火。我國使用這種木風扇鼓風機來進行冶鐵,比歐洲早了至少五個世紀。但對古代冶鐵如此準確的描繪,首先是在敦煌石窟之中。
(榆林窟第3窟。莫高窟第465窟)
在我國,最常見的使用機械原理來進行生產的工具是紡車與織機。
古代農家生活是由耕和織兩大樣構成。
(清幹隆《耕織圖》。織機織布和紡車紡線的演示)
耕為了吃;織為了穿。紡車與織機進入壁畫便最自然不過。有趣的是,它被畫在這僅僅三厘米的小圓圈裏。如果不是我們攝像機鏡頭的特意尋找,你絕對不會發現。
(莫高窟第6、98、465等窟)
河西與中原不同,這裏的畜牧業發達,撚毛線的畫麵在其他地方的壁畫是很難見到的。
(莫高窟第465窟)
這些毛線染過漂亮鮮艷的五顏六色,就給織成美麗迷人的毛毯與花氈。從秦漢開始,西北的毛織品已是獨具風光。
從這角度看,敦煌石窟又是西北毛毯的博覽會。從淨土世界中舞伎腳下的小圓毯、天國樂隊坐席的花氈,到女供養人們腳踏的大小的地毯,圖案各異,花團錦簇,極盡華美。特別是隋唐以來,不單西北各族的供養人腳下必有一塊圖案精美的毛毯,漢族的供養人也爭相效法,蔚然成風。整個敦煌石窟的毛毯花氈多至兩千塊之上,西北風情,躍然壁上!
(從壁畫中摘取多種氈毯)
圖案是西北各民族喜愛的裝飾,人們更喜歡把它們展示在自己的服裝上。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莫高窟第130窟)中的十二位美女,一律是繁花似錦的靚麗衣裝。站在寶輦下的第一位王夫人艷麗多彩,通身繡花;緊隨其後的第二位女子十一娘碧裙朱衫,艷美之極;第三位女子十三娘崇尚典雅,繡工精巧,花樣新穎而別致。餘下女子,五彩繽紛,真好比一大簇鮮花。
圖案的新奇與考究顯示豪門的富有。
(莫高窟第156窟敕賜錦,第138窟女供養人花獸織錦,第12窟染纈圖案,第9窟染纈披帛圖案,第402、407、425等窟連珠對馬紋、忍冬花鳥紋,以及晚唐各大窟女供養人衣裙紋樣)
這些闊綽的供養人往往叫畫工把最瑰麗的、最流行的圖案,畫在他們尊崇的佛陀身上。所以,在佛的袈裟與菩薩的天衣上,常常可以見識到當時盛行的“時世妝”。
(莫高窟第427窟菩薩提花織物天衣,第244窟釋迦牟尼綠地團花錦袈裟,第420窟菩薩衣裙的聯珠飛馬狩獵紋錦,第427窟菩薩天衣聯珠忍冬蓮花錦和織金錦,第427窟菱形獅鳳錦,第159窟彩塑阿難、迦葉與菩薩的衣裙,第205窟迦葉山水田相衣,還有石榴紋、相紋、方勝紋、練雀紋、雁紋、鴛鴦紋、狻猊紋、翔鳳紋、團花紋等)
在壁畫中,不僅僅能了解到豪門望族的意趣與審美,還能一覽他們活脫脫的生活景象—
為此,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有一段精彩的話:
“大約公元六世紀,這些石窟壁畫上就有肩式挽具,也有胸帶挽具。這清楚地告訴我們,有效的挽具在公元400至1000年之間傳到歐洲。那些認為每件物品都來自歐洲,‘偉大的白種人’是地球上最優秀的民族而天生就聰明的人應當學一點歷史,以便承認歐洲引以為驕傲的許多東西原本並不是在歐洲產生的。”
(挽具和被駕馭的馬)
再有一個關於馬的細節,是馬鐙。
在公元前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大地時,他的將士們的雙腿是在馬腹的兩邊空蕩蕩地懸垂著,沒有任何支撐。他們靠著大腿的力量,用力夾住猛烈顛簸的馬以保持自身的穩定。這種艱辛可以料想。然而最早想到在馬腹的兩邊各垂一條繩索,拴上一個金屬馬鐙來支撐雙腿的也是中國人(長沙出土西晉永寧二年陶俑)。所以,在早期敦煌壁畫中馬的身上,我們就看到這可愛的馬鐙了。如果細心留意,還能發現馬鐙逐漸變厚,形狀變得更加合理—這種不斷改進和發展的過程。
(莫高窟第329、130、217、431、159、100等窟)
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馬鐙。林恩·懷特說:“隻有極少數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對歷史卻產生如此催化劑的作用。”
中國的馬鐙,肯定是由那些西遷的民族先傳到西亞的土耳其,然後再傳到古羅馬帝國。
李約瑟把馬鐙對歐洲歷史的神奇作用,以一句話揭示出來:“就像火藥在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製度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階段幫助了歐洲封建製度的建立。”
歐洲人是踩著中國人的馬鐙進入了騎士時代的。
(復原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景象)
這些歐洲騎士用來保護坐騎的馬具裝鎧,也來自中國。中國的鎧馬最早應用於三國時期曹操與袁紹的一場戰爭。當時,還隻是用皮革和金屬製成的遮擋馬的胸脯與頭部的護具。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先人就把它改造成實用與科學的防禦性戰具了。
你看,它整個套在馬的身上。隻露出必須露出的部位。下身露出四條腿,便於奔跑;頭部開了孔,露出眼睛、耳朵和用來喘氣的鼻孔與嘴巴。全身都是活動的金屬甲片,不妨礙馬的任何行動。頭頂安著插座,插上一束鮮亮的纓毛。看上去,威武雄壯,不可抵擋,逢到衝鋒陷陣時,簡直就是一輛無堅不摧的古代戰車。
(莫高窟第285、296等窟)
這種鎧馬大都用來表現《大方便佛報恩經·慈品》和《大般涅槃經》的“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官軍連人帶馬,渾身甲冑;強盜則短衣短刀,徒步相搏。這無意卻叫我們看到了當時河西走廊上重裝騎兵與輕裝步兵的激戰場麵。然而,畫工們哪會知道,這些畫麵是今天唯一可以看到古代鎧馬的形象資料!
戰爭是古代河西的生存內容之一。兵器則是這內容的關鍵性細節。莫高窟壁畫中的兵器至少有幾十種。
刀、槍、戟、劍、矛、金剛杵、錫杖、斧鉞、盾牌等(莫高窟第285、284、217、263、332、420等窟。榆林窟第3窟)。箭弩,既是狩獵的利器,又是平原作戰最有力的遠射兵器。壁畫中對箭的細部以及騎射場麵,都描寫得細微豐富。
(莫高窟第130、240、290、346、428等窟。敦煌地區出土的弓箭。出土箭鏃時的情景)
這兵士在縱騎中,俯身挽弓,射向箭靶,一個十分典型的古代軍旅生活的真實寫照。尤其對將士們高超射術的刻畫,洋溢著邊塞生活中一種特有的尚武精神和英雄氣息。
兵器的製造,直接來源於冶鐵技術。
這幅“鍛鐵圖”畫著一師一徒正在叮叮噹噹地起勁捶打著燒紅的鐵塊。常年舞錘的師傅肌強肉壯。他身後一人操縱著一台雙扇木風箱。請注意這木風箱!立式,梯形,顯然為了豎立穩定。這人手握橫杆一推一拉,兩扇木製活板有節奏地一開一合,把風源源不斷鼓入爐火。我國使用這種木風扇鼓風機來進行冶鐵,比歐洲早了至少五個世紀。但對古代冶鐵如此準確的描繪,首先是在敦煌石窟之中。
(榆林窟第3窟。莫高窟第465窟)
在我國,最常見的使用機械原理來進行生產的工具是紡車與織機。
古代農家生活是由耕和織兩大樣構成。
(清幹隆《耕織圖》。織機織布和紡車紡線的演示)
耕為了吃;織為了穿。紡車與織機進入壁畫便最自然不過。有趣的是,它被畫在這僅僅三厘米的小圓圈裏。如果不是我們攝像機鏡頭的特意尋找,你絕對不會發現。
(莫高窟第6、98、465等窟)
河西與中原不同,這裏的畜牧業發達,撚毛線的畫麵在其他地方的壁畫是很難見到的。
(莫高窟第465窟)
這些毛線染過漂亮鮮艷的五顏六色,就給織成美麗迷人的毛毯與花氈。從秦漢開始,西北的毛織品已是獨具風光。
從這角度看,敦煌石窟又是西北毛毯的博覽會。從淨土世界中舞伎腳下的小圓毯、天國樂隊坐席的花氈,到女供養人們腳踏的大小的地毯,圖案各異,花團錦簇,極盡華美。特別是隋唐以來,不單西北各族的供養人腳下必有一塊圖案精美的毛毯,漢族的供養人也爭相效法,蔚然成風。整個敦煌石窟的毛毯花氈多至兩千塊之上,西北風情,躍然壁上!
(從壁畫中摘取多種氈毯)
圖案是西北各民族喜愛的裝飾,人們更喜歡把它們展示在自己的服裝上。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莫高窟第130窟)中的十二位美女,一律是繁花似錦的靚麗衣裝。站在寶輦下的第一位王夫人艷麗多彩,通身繡花;緊隨其後的第二位女子十一娘碧裙朱衫,艷美之極;第三位女子十三娘崇尚典雅,繡工精巧,花樣新穎而別致。餘下女子,五彩繽紛,真好比一大簇鮮花。
圖案的新奇與考究顯示豪門的富有。
(莫高窟第156窟敕賜錦,第138窟女供養人花獸織錦,第12窟染纈圖案,第9窟染纈披帛圖案,第402、407、425等窟連珠對馬紋、忍冬花鳥紋,以及晚唐各大窟女供養人衣裙紋樣)
這些闊綽的供養人往往叫畫工把最瑰麗的、最流行的圖案,畫在他們尊崇的佛陀身上。所以,在佛的袈裟與菩薩的天衣上,常常可以見識到當時盛行的“時世妝”。
(莫高窟第427窟菩薩提花織物天衣,第244窟釋迦牟尼綠地團花錦袈裟,第420窟菩薩衣裙的聯珠飛馬狩獵紋錦,第427窟菩薩天衣聯珠忍冬蓮花錦和織金錦,第427窟菱形獅鳳錦,第159窟彩塑阿難、迦葉與菩薩的衣裙,第205窟迦葉山水田相衣,還有石榴紋、相紋、方勝紋、練雀紋、雁紋、鴛鴦紋、狻猊紋、翔鳳紋、團花紋等)
在壁畫中,不僅僅能了解到豪門望族的意趣與審美,還能一覽他們活脫脫的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