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無法知道經變畫是誰第一個畫出來的。但經變畫純粹是中國人的創造。它的出現加快了大乘佛教的推廣。從形式的功能上講,經變畫是佛教中國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從佛教推廣的意義上講,佛教中國化也是佛教世俗化,它從隋人手中一麵世,便展示蓬勃生機。它沒有固定模式,無從借鑑,故而創作自由,任憑想像。畫工們很自然地把自己生活中熟稔的細節和形象,饒有興趣地畫在經變畫中,以吸引信男信女來看。畫麵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就同時加強起來。


    藝術隨著它對於自我表現力要求的加強而走向成熟。這也在隋代洞窟中看得十分明顯。


    (莫高窟第301窟牛車、第302窟屋宇、第303窟車馬、第417窟庭院、第62窟山林等)


    初創的隋代經變畫,主要有《維摩變》、《彌勒上生變》、《藥師變》、《法華經變》、《阿彌陀變》、《涅槃變》等,共39幅。但僅僅《維摩變》就有十多幅之多。它在隋代佛教中為什麽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維摩詰的故事源於印度。他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精通佛法,在眾菩薩之上。然而他有病,佛派十大弟子登門問疾,他竟然避而不見。舍利弗是弟子中的一流智者,也被維摩詰家的宅神天女以智辯困住。最後,隻能由“智慧最勝”的文殊菩薩前去,隨後就由維摩詰和文殊展開一場溢彩流光的思想碰撞與才智激辯。隋代經變畫把這一場麵表現得浪漫神奇,閃爍著智慧光輝—或是維摩詰滔滔不絕的發難,文殊菩薩應對如流;或是文殊菩薩侃侃而談,維摩詰從容辯答。這故事是說,佛教徒無論出家或在家,並無高下之分。


    在隋文帝“盛弘一乘(大乘)”的號召下,這故事的意義就來得頭等重要。它成了推廣大乘極富魅力的依據。


    (隋代《維摩變》,見於莫高窟第262、276、277、314、380、417、419、420、423、473等窟)


    有趣的是,維摩詰在印度原版故事中隻是孑然一身的居士,但在漢譯經文中卻變成門閥時代一位有妻妾兒女、財富無量、並頗具修養的士人。連模樣也全然變成地道的中國居士形象。這就滿足了那些花錢請畫工們來繪製壁畫的富有的供養人的願望:既追求未來的天堂生活,又不放棄身邊的榮華與享樂。


    《維摩變》的熱門,表明佛教已經與中國的文化精神和時代心理完全融為一體。隻有這種深層的精神融合,才能說佛教的中國化。


    這個中國化,實際上是中國文化對佛教的一種同化,如果說,印度佛教的傳入,解放了在儒家思想下中國人的想像;那麽佛教的中國化,則是中國文化賦予外來宗教陌生軀殼一個生機無限的生命。


    文化交流不是形式的互補,而是生命的碰撞,這一碰撞,一個生命轉化為另一個生命,或者再造出一個新生命來。


    在隋代畫窟中,悄悄而深刻的變化,還發生在菩薩的身上。


    菩薩是佛教中菩提薩埵的簡稱。他是釋迦成佛之前修行的覺名。他的職能是自覺,覺他,教化和普濟眾生。原本他的意義與法力沒有超出佛,因而在早期洞窟中他隻是佛的陪襯。在大乘佛教興起後,他那普濟眾生的職能變得至關重要,因而備受尊敬。神佛都是人造的,反過來為人解決問題。因此,隨同人們無所不有的祈望而無所不在;他隨同人們現實要求的無窮無盡而法力無邊。由於適應人們的種種要求,菩薩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到了唐代,觀世音成了菩薩中的主角,人間便成了“戶戶觀世音”。


    然而,第一個單獨存在的觀世音菩薩,誕生在莫高窟隋代的洞窟中。


    盡管它有些孤單、怯生、不大自然,甚至還有一種失群的感覺,但菩薩作為一個單獨的主體出現,也標誌著中國佛教的起步,外來佛教在中華文化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已然是中華的文化果實,由於菩薩原本是釋迦,形象便以悉達多王子為依據,應屬男性。最早經西域傳入的菩薩形象,一律是英俊軒昂,頭束高冠,下著長裙,上身半裸,裝飾著高貴的瓔珞腕釧。因為菩薩最終要成佛的,所以早期菩薩與佛陀相似,比如眉心都有白毫。


    (北魏和西魏窟裏的菩薩)


    可是到了隋代,人們按照自己的嚮往與意願來再造佛時,就給這位菩薩換了麵孔。一個更能體現濟困扶危、悲天憫人、關懷眾生的形象出現了。這麵孔漸漸變得柔和安詳,端麗沉靜,仁愛善良,似含微笑。身體線條變得苗條、優美和飄然,同時衣裙也愈加華美漂亮。分明一副女人相了。


    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女性善良、溫柔、體貼、慈祥、寬許,富於愛心,這便是菩薩女性化的緣故。但這隻是表麵的緣故。深層的緣故還是佛教世俗化,現實化,時代化,〔隋代女性化菩薩塑像:第244、427、412、416、420、417(坐像)等;隋代女性化菩薩畫像:第295(西壁北側)、427(中心柱北向龕西側)、420(西壁龕內北側和西壁南側)、394(西壁北側)、390(北壁中央)等〕佛教中是不講究性別的。所以畫工們在菩薩的唇上和下巴添了三筆蝌蚪式的小鬍子。用這個典型的男性符號來中和菩薩身上明顯的女性特徵。這樣做,無非是想騙過主管佛事的人,得到認可。但實際上,這畫上小鬍子的女性的菩薩與人間生活已經分外密切了。


    中國人不是改變自己而去適應外部環境,而是改造外部環境來適應自己,這是五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持續不斷的深在根由,也是對外來文化的同化力之所在。


    女性的菩薩就是中國化的菩薩。


    就這樣,中國化的菩薩—從形象到內涵被創造出來。它是佛教中國化完成的象徵,(唇上畫蝌蚪胡的菩薩像。塑像:第244、425、420窟等)


    隋文帝在位時,曾召集全國畫壇名家,薈萃長安,繪製寺廟壁畫。應詔的有大名鼎鼎的展子虔和董伯仁,分別來自河北與江南。還有名極一時的鄭法士、田僧亮、閻毗、楊契丹、楊子華,以及西域於闐國的尉遲跋支那、跋魔,印度名家迦佛陀、曇魔拙義,等等。隋文帝的意圖很明白,他請中外四方高手各揚其長,畫出前所未有的最傑出的佛教藝術品。


    這實際上是一次切磋技藝、激化交流的國際性大筆會。其意義不亞於後來隋煬帝的涼州國際交易會。


    楊契丹與田僧亮、鄭法士同在光明寺內為一座小塔作壁畫時,各畫一壁,各盡其長。楊契丹用竹蓆遮掩,不讓人看。鄭法士偷偷從席縫往裏瞧,不禁為楊契丹畫藝之高超驚嘆不已。他要求看楊契丹的畫稿。楊契丹便引鄭法士到朝堂,指著宮闕殿堂和車馬人物說:“這就是我的畫稿!”這更使鄭法士嘆服。


    隋代是中國繪畫的勃興期。社會昌盛,繽紛生活充滿魅力,吸引畫家去描繪。繪畫的寫實之風得到倡興,寫實技法及其表現力突飛猛進。同時,繪畫理論也高度發展,確立了形神兼備的主張。隋文帝在這次長安“國際大筆會”上,要求畫家們為佛造像要“雕刻靈相,圖寫真容”,也正是源於這一理論。靈即神,真即形。這便為佛教藝術的中國化注入了理論精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的敦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驥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驥才並收藏人類的敦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