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入場
農家小嬌妻帶領全家吃香喝辣 作者:薄荷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晚李芸倒是睡得挺香,但早上起來看到方氏那濃重的黑眼圈時,便明白她昨夜肯定沒有休息好。這大概就是家長比考生還要緊張的情況吧!
方氏頂著一對大大的黑眼圈,早已準備好了早餐。一家人吃完飯後,收拾好各種行李物品,準備送譚文庭前往豫州的貢院。
抵達貢院門口後,他們發現此次的主考官是皇帝派遣的欽差大人。從遠處看,這位大人正在與孟夫子交談著什麽,似乎聊得十分愉快,看起來應該是京城中的熟人。
孟夫子同樣注意到了譚文庭,但他並未特意叫文庭過來。畢竟在內心深處,他對文庭充滿信任,堅信他有足夠的能力取得好成績。同時,他也對自己的眼光充滿自信!
李芸他們看著譚文庭背著行李,緩緩地朝著隊伍走去,然後排隊接受檢查去了。幾人也是舍不得離開,就一直站在那裏等著,直到完全看不到文庭的身影了,才打算回家。
然而,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仔細一看,原來是華陽縣文庭的同窗張銘的娘親。記得去年村子裏舉辦才藝大賽時,她還曾去擔任過評委呢!
李芸注意到她正被擁擠的人群擠來擠去,於是急忙走到她身邊,關切地問道:“張伯母,您還記得我嗎?”
張銘的母親看了看李芸,稍微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哦,這不是文庭媳婦兒嗎?你是來送文庭的吧!”
李芸點了點頭,回答道:“是啊,這邊太擠了,不如我們過去說話,我娘她們在那邊呢!”說著,便伸手示意張伯母跟她一起往人群外走。
“怎麽,你們全家都來了嗎?”張銘的母親一邊跟著李芸往外走,一邊好奇地問。
“沒有,我們過去了再細說,這邊實在是人太多聲音太大了。聽不清!”李芸扯著嗓子大聲喊道,生怕張伯母聽不到她說的話。畢竟,周圍的嘈雜聲確實讓人難以聽清彼此的話語。
等兩人好不容易擠出人群,已經是滿頭大汗。此刻貢院裏人頭攢動,全省各地的秀才都匯集於此,還有他們的家人。這場麵可謂是熱鬧非凡,三年才得一見。
李芸帶著張伯母來到約定地點與方氏等人匯合,隨後一行人來到附近一家茶館,點了些茶水,坐下來歇歇腳,等待貢院關門後再回家。
張銘母親坐下後,環顧四周,看到李芸四人,不禁好奇地問:“怎麽感覺你們全家都來了呀?”
方氏微笑著解釋道:“唉,文庭他弟弟和他爹還在家裏呢,家裏的田地和鋪子都需要有人照料。”
張銘母親點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她看向李芸讚歎道:“嗯,我聽桂芝說過,你在華陽縣城開的成衣鋪子可是生意特別的好啊!”
李芸謙虛地笑了笑:“這可多虧了您啊,是您教導有方,才能讓桂芝嫂子有那麽高超的技藝,她帶領村裏的繡娘們一起努力,我們才能做出那麽多好看的衣服。”
“方姐姐,我真羨慕你有芸娘這個媳婦兒啊,這一張嘴,說的話兒啊,真是讓人聽了心裏舒坦!”張銘母親聽著李芸的誇獎,實在忍不住笑著讚歎道。
“我說的可是實話啊,張伯母!”
“孩子們也別叫我張伯母了,怪見外的,我娘家姓馮,就叫我馮姨得了!”
李芸和文欣有為都趕緊起身行了一禮,喊了一聲“馮姨”。
方氏看看張銘母親,覺得她一個女人家拉扯孩子長大,還供張銘讀書識字,實在是不容易啊。
“妹子,你家張銘這也是秀才公了,說不準過幾日後都是舉人了,這孩子的親事,你有考慮沒有?要是孩子成親了,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你也少操著心,享享福!”
馮氏聽了這話,稍微停頓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接著了歎了口氣:“唉!這也不知算不算啊。當初銘兒爹還在的時候,是給他訂過一門親事,可是他爹去了之後,人家嫌我們孤兒寡母的,就取消了婚約。”她說到這裏,稍微的有些氣憤,語氣略微顫抖,“誰知,那一家打聽到銘兒中了秀才,現在又來參加秋闈了,就又上門兒去鬧,說是有婚約的,這我是被他們鬧得不耐煩了,實在沒辦法,才和銘兒一起來到了豫州,也算是躲一躲!”
文欣聽了,心中不禁燃起怒火,氣憤地說道:“這等不要臉的人,落魄的時候嫌棄你們,現在張大哥有出息了,又來讓履行婚約,真真是欺人太甚!”她的小臉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眼神中閃爍著怒火。
“確實是出爾反爾,沒有一點的信譽啊!”方有為附和道。
“妹子,那你有沒有打算給銘兒重新找一門親事呢?”方氏關切地問道。
馮氏無奈地搖了搖頭:“唉,我也曾想過,但現在銘兒一心隻想讀書考功名,根本沒心思談這些事。而且我也擔心再遇到像之前那家一樣的人,到時候又是一場麻煩。還是等銘兒考完試再說吧,如果他真的能考上舉人,那時再來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妹子說得對,現在最重要的是讓銘兒專心考試。不過,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別太勞累了。如果需要幫忙,盡管跟我說。”方氏拉著馮氏的手,這一會兒的聊天,讓兩人儼然成了好姐妹了,“妹子啊,你們來到豫州住在哪裏啊?”
“不瞞姐姐,我們住在客棧裏!”
方氏熱情地說道:“我們租的那個小院,還有房間呢,不如你過來住吧,和我們在一起,也有個照應!”
“這怎麽使得,太麻煩你們了!”
“哎呀,我們同鄉,文庭和張銘又是同窗好友,有什麽麻煩的,出門在外,我們也算是親人了!一會兒去你的客棧,把東西都拿上,就行了!”
“那姐姐既然盛情,我也不好在推辭了!”馮氏高興的說著,心裏想的卻是這一路盤纏確實花了不少了,住了別人家的院子,也不能白住,這幾日正好教一些手藝給這兩個女娃娃,也算抵了房錢了。
方氏頂著一對大大的黑眼圈,早已準備好了早餐。一家人吃完飯後,收拾好各種行李物品,準備送譚文庭前往豫州的貢院。
抵達貢院門口後,他們發現此次的主考官是皇帝派遣的欽差大人。從遠處看,這位大人正在與孟夫子交談著什麽,似乎聊得十分愉快,看起來應該是京城中的熟人。
孟夫子同樣注意到了譚文庭,但他並未特意叫文庭過來。畢竟在內心深處,他對文庭充滿信任,堅信他有足夠的能力取得好成績。同時,他也對自己的眼光充滿自信!
李芸他們看著譚文庭背著行李,緩緩地朝著隊伍走去,然後排隊接受檢查去了。幾人也是舍不得離開,就一直站在那裏等著,直到完全看不到文庭的身影了,才打算回家。
然而,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仔細一看,原來是華陽縣文庭的同窗張銘的娘親。記得去年村子裏舉辦才藝大賽時,她還曾去擔任過評委呢!
李芸注意到她正被擁擠的人群擠來擠去,於是急忙走到她身邊,關切地問道:“張伯母,您還記得我嗎?”
張銘的母親看了看李芸,稍微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哦,這不是文庭媳婦兒嗎?你是來送文庭的吧!”
李芸點了點頭,回答道:“是啊,這邊太擠了,不如我們過去說話,我娘她們在那邊呢!”說著,便伸手示意張伯母跟她一起往人群外走。
“怎麽,你們全家都來了嗎?”張銘的母親一邊跟著李芸往外走,一邊好奇地問。
“沒有,我們過去了再細說,這邊實在是人太多聲音太大了。聽不清!”李芸扯著嗓子大聲喊道,生怕張伯母聽不到她說的話。畢竟,周圍的嘈雜聲確實讓人難以聽清彼此的話語。
等兩人好不容易擠出人群,已經是滿頭大汗。此刻貢院裏人頭攢動,全省各地的秀才都匯集於此,還有他們的家人。這場麵可謂是熱鬧非凡,三年才得一見。
李芸帶著張伯母來到約定地點與方氏等人匯合,隨後一行人來到附近一家茶館,點了些茶水,坐下來歇歇腳,等待貢院關門後再回家。
張銘母親坐下後,環顧四周,看到李芸四人,不禁好奇地問:“怎麽感覺你們全家都來了呀?”
方氏微笑著解釋道:“唉,文庭他弟弟和他爹還在家裏呢,家裏的田地和鋪子都需要有人照料。”
張銘母親點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她看向李芸讚歎道:“嗯,我聽桂芝說過,你在華陽縣城開的成衣鋪子可是生意特別的好啊!”
李芸謙虛地笑了笑:“這可多虧了您啊,是您教導有方,才能讓桂芝嫂子有那麽高超的技藝,她帶領村裏的繡娘們一起努力,我們才能做出那麽多好看的衣服。”
“方姐姐,我真羨慕你有芸娘這個媳婦兒啊,這一張嘴,說的話兒啊,真是讓人聽了心裏舒坦!”張銘母親聽著李芸的誇獎,實在忍不住笑著讚歎道。
“我說的可是實話啊,張伯母!”
“孩子們也別叫我張伯母了,怪見外的,我娘家姓馮,就叫我馮姨得了!”
李芸和文欣有為都趕緊起身行了一禮,喊了一聲“馮姨”。
方氏看看張銘母親,覺得她一個女人家拉扯孩子長大,還供張銘讀書識字,實在是不容易啊。
“妹子,你家張銘這也是秀才公了,說不準過幾日後都是舉人了,這孩子的親事,你有考慮沒有?要是孩子成親了,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你也少操著心,享享福!”
馮氏聽了這話,稍微停頓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接著了歎了口氣:“唉!這也不知算不算啊。當初銘兒爹還在的時候,是給他訂過一門親事,可是他爹去了之後,人家嫌我們孤兒寡母的,就取消了婚約。”她說到這裏,稍微的有些氣憤,語氣略微顫抖,“誰知,那一家打聽到銘兒中了秀才,現在又來參加秋闈了,就又上門兒去鬧,說是有婚約的,這我是被他們鬧得不耐煩了,實在沒辦法,才和銘兒一起來到了豫州,也算是躲一躲!”
文欣聽了,心中不禁燃起怒火,氣憤地說道:“這等不要臉的人,落魄的時候嫌棄你們,現在張大哥有出息了,又來讓履行婚約,真真是欺人太甚!”她的小臉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眼神中閃爍著怒火。
“確實是出爾反爾,沒有一點的信譽啊!”方有為附和道。
“妹子,那你有沒有打算給銘兒重新找一門親事呢?”方氏關切地問道。
馮氏無奈地搖了搖頭:“唉,我也曾想過,但現在銘兒一心隻想讀書考功名,根本沒心思談這些事。而且我也擔心再遇到像之前那家一樣的人,到時候又是一場麻煩。還是等銘兒考完試再說吧,如果他真的能考上舉人,那時再來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妹子說得對,現在最重要的是讓銘兒專心考試。不過,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別太勞累了。如果需要幫忙,盡管跟我說。”方氏拉著馮氏的手,這一會兒的聊天,讓兩人儼然成了好姐妹了,“妹子啊,你們來到豫州住在哪裏啊?”
“不瞞姐姐,我們住在客棧裏!”
方氏熱情地說道:“我們租的那個小院,還有房間呢,不如你過來住吧,和我們在一起,也有個照應!”
“這怎麽使得,太麻煩你們了!”
“哎呀,我們同鄉,文庭和張銘又是同窗好友,有什麽麻煩的,出門在外,我們也算是親人了!一會兒去你的客棧,把東西都拿上,就行了!”
“那姐姐既然盛情,我也不好在推辭了!”馮氏高興的說著,心裏想的卻是這一路盤纏確實花了不少了,住了別人家的院子,也不能白住,這幾日正好教一些手藝給這兩個女娃娃,也算抵了房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