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和李青山不再往來
農家小嬌妻帶領全家吃香喝辣 作者:薄荷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李青山回來了,聽到眾人的話,也是臉臊的發紅,整張臉黑紅黑紅的。
“譚三叔,你們來的匆忙,我出門有事了,剛回來,這是怎麽回事?”李青山裝模作樣問,見到裏正,他還是畢恭畢敬的!
譚繼宗說明了來意,李青山的臉一陣青一陣白,真是肉疼啊,這個賤丫頭要走了二兩銀子和田地地契,現在又要房屋,早知道就應該餓死她,李青山歹毒的想著。
“三叔,雖然這些年,我們沒有把芸娘照顧的很好,可是家家都難處,我們也沒有餓死她是不是,我們沒功勞也有苦勞,怎麽能都要走呢,況且現在我家也住不下,泉和他媳婦兒住在隔壁房子裏了,這也不好讓他們搬到哪啊?”李青山不甘心的問。
譚繼宗捋了捋胡須,看向芸娘:“那芸丫頭的意思呢?”
李芸是真不想和這一家人再有什麽牽連了,趕緊把這個事處理了,以後橋歸橋,路歸路,自己努力發家致富。
並且,從原主記憶裏,李芸發現,李泉那個媳婦兒對原主還算不錯。
“算了,那房屋就留給他們吧。”李芸真是不想在多看李青山一眼。
“好!”李青山見還能留下房屋,心裏也能接受。
一切完事後李芸娘長舒一口氣後,和譚文庭一起,跟著三爺爺走了回去。
她的戶籍問題,得等著譚根生回來了,和譚繼宗一起去鎮上辦理。
在李青山家耽誤些功夫,回到家,譚根生還沒有回來,李芸娘想到昨天下了一整天雨,不知道山上那些鬆茸長大了沒有,剛好無事,便想和方氏一起去看一看。
李芸拉著方氏一起進山,譚文欣也很好奇,非要跟著一起去。三個人一人背一個小簍子往山上走去,因譚家住在村子東頭山根下,她們一路上也沒遇到什麽人。
路上還遇到一些草藥,在李芸的指認下,她們也一一挖起,都是可以賣錢的。一路上譚文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她采的藥材最多,每次李芸認出藥材,她都趕忙上前挖出,還學習認識了不少草藥。
順著上次的記憶,她們到了那一片鬆樹林,樹下的鬆針厚厚的鋪在地上,濕噠噠的,李芸小心的翻看著,每一個小包都比前天更大了一些呢,看來雨水也給鬆茸帶來了養分。
李芸交代方氏和譚文欣怎麽采鬆茸,並讓她們留下特別小的,作為菌絲,能讓鬆茸再次生長。
三個人都是謹慎的扒開鬆針小包,采下鬆茸,再小心的把鬆針鋪回去。
過了好久,三人都累的一頭大汗,因為太小心謹慎了,采了大概有十斤的鬆茸,她們把鬆茸放在簍子的最下邊,上麵鋪上草藥。
三人都找塊青石坐下,休息休息。
方氏從背後簍子裏掏出早上烙好的燒餅,每個裏麵還多少夾了點肉,澆了點肉湯。
“娘,你太好了,還帶了肉夾饃呢。我真是太太太幸福了!”譚文欣看到燒餅的一瞬間就叫了起來。
“芸娘說昨晚鹵的肉得今天吃完呢,我就想著咱們上山肯定沒時間吃午飯了,就帶了幾個,還給你爹他們留了幾個。”方氏往李芸和譚文欣一人手裏塞了一個饃。
“還是娘想得周到。”一路挖草藥,采鬆茸,李芸也餓了,接過饃吃了起來。真是好吃,一連吃了三頓,李芸壓根沒覺得夠的。
三人吃好後,喝了點水,就起身了,鬆茸采了不少,回家走的另一條路,遇到草藥又挖了不少,譚文欣對各種草藥認識的很快,李芸還想著,如果以後有機會了,可以讓譚文欣學習一點醫學知識。
三人一路上聊著走著,很快就到家了。她們回家後不久,譚根生也回來了,他買了一副豬下水,豬肚豬腸,豬肝豬心豬肺,一共九斤多,價錢是七文錢一斤,花費六十五文錢。
明天是第一次去賣,方氏心裏沒有底,就提議,把昨天剩下的鹵了,再把今天買的一副豬下水鹵一半,萬一全鹵了賣不了。
李芸覺得也可以,就帶著譚文欣一起去處理豬下水去了。譚文欣特別積極,一點也不嫌棄有臭味。
方氏大約算了一下,需要多少餅子,端著麵盆和麵去了,三個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譚根生也是個歇不住的,吃了點餅子對付了一口,扛著鋤頭下地去了,莊稼是他的心頭寶,可得侍弄好了。
譚文庭在院子裏慢悠悠的走著,手裏拿著書,正是昨晚李芸給他的,是李青河留下的那些書,譚文庭覺得裏麵有些知識還是很有見解,就認真讀起來。
小院裏幾個人,各忙各的,其樂融融,李芸心裏覺得很滿足。
豬下水洗好焯好水,就剩最後一步鹵肉了。李芸拿出所有的大料包起來,看來明天賣完了還得買料。
李芸把肉鹵上後,就讓譚文欣看著火候,她還要把鬆茸處理一下,今天她們采的不少,明天還要想辦法把這些鬆茸賣掉。
李芸把鬆茸根部泥土削掉,用幹淨的粗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幹淨,一個個按大小整整齊齊碼在簍子裏。李芸處理完鬆茸,方氏和好麵又把草藥整理好,兩人才有空歇一會兒。
隨著時間流轉,小院裏飄出陣陣的香味兒,引來了從家門口路過的人。
“文庭娘,你家這是在做啥好吃的啊?”一個嬸子問道。
“沒啥,文庭身子弱,給他煮點東西補補。”方氏簡單回答。
“那可不,文庭以後身子好了,考了大官,你可連帶著享福呢!”
“謝謝,借您吉言了。”回了話,方氏就連忙把大門給拴住。
肉鹵好後,全家人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方氏也做好了晚飯,玉米糊糊配鹹菜,還有一小份鹵肉。
大家吃好後商量了一下,明天誰去鎮子上賣肉夾饃。李芸肯定是要去的,方氏要去烙燒餅,她們兩個再搭配一個人,想著可以讓譚文欣去,她也會烙餅。但由於是第一天,譚根生不放心,也要去,最後敲定譚根生方氏李芸譚文欣都去,譚文成在家得照顧譚文庭,惹得譚文成撅著嘴巴不吭聲。
譚文庭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肉夾饃直接讓客人手拿著嗎?
李芸後知後覺,也一下不知怎麽辦,誰知方氏說她早就想好了,從竹簍子裏拿出一捆又一捆的箬竹葉,這正是她下午從山上回來時順手摘的,當時李芸還以為她是要喂豬呢,還真是長輩們細心。
一切都搞定後,大家都帶著激動的心情睡覺了。
“譚三叔,你們來的匆忙,我出門有事了,剛回來,這是怎麽回事?”李青山裝模作樣問,見到裏正,他還是畢恭畢敬的!
譚繼宗說明了來意,李青山的臉一陣青一陣白,真是肉疼啊,這個賤丫頭要走了二兩銀子和田地地契,現在又要房屋,早知道就應該餓死她,李青山歹毒的想著。
“三叔,雖然這些年,我們沒有把芸娘照顧的很好,可是家家都難處,我們也沒有餓死她是不是,我們沒功勞也有苦勞,怎麽能都要走呢,況且現在我家也住不下,泉和他媳婦兒住在隔壁房子裏了,這也不好讓他們搬到哪啊?”李青山不甘心的問。
譚繼宗捋了捋胡須,看向芸娘:“那芸丫頭的意思呢?”
李芸是真不想和這一家人再有什麽牽連了,趕緊把這個事處理了,以後橋歸橋,路歸路,自己努力發家致富。
並且,從原主記憶裏,李芸發現,李泉那個媳婦兒對原主還算不錯。
“算了,那房屋就留給他們吧。”李芸真是不想在多看李青山一眼。
“好!”李青山見還能留下房屋,心裏也能接受。
一切完事後李芸娘長舒一口氣後,和譚文庭一起,跟著三爺爺走了回去。
她的戶籍問題,得等著譚根生回來了,和譚繼宗一起去鎮上辦理。
在李青山家耽誤些功夫,回到家,譚根生還沒有回來,李芸娘想到昨天下了一整天雨,不知道山上那些鬆茸長大了沒有,剛好無事,便想和方氏一起去看一看。
李芸拉著方氏一起進山,譚文欣也很好奇,非要跟著一起去。三個人一人背一個小簍子往山上走去,因譚家住在村子東頭山根下,她們一路上也沒遇到什麽人。
路上還遇到一些草藥,在李芸的指認下,她們也一一挖起,都是可以賣錢的。一路上譚文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她采的藥材最多,每次李芸認出藥材,她都趕忙上前挖出,還學習認識了不少草藥。
順著上次的記憶,她們到了那一片鬆樹林,樹下的鬆針厚厚的鋪在地上,濕噠噠的,李芸小心的翻看著,每一個小包都比前天更大了一些呢,看來雨水也給鬆茸帶來了養分。
李芸交代方氏和譚文欣怎麽采鬆茸,並讓她們留下特別小的,作為菌絲,能讓鬆茸再次生長。
三個人都是謹慎的扒開鬆針小包,采下鬆茸,再小心的把鬆針鋪回去。
過了好久,三人都累的一頭大汗,因為太小心謹慎了,采了大概有十斤的鬆茸,她們把鬆茸放在簍子的最下邊,上麵鋪上草藥。
三人都找塊青石坐下,休息休息。
方氏從背後簍子裏掏出早上烙好的燒餅,每個裏麵還多少夾了點肉,澆了點肉湯。
“娘,你太好了,還帶了肉夾饃呢。我真是太太太幸福了!”譚文欣看到燒餅的一瞬間就叫了起來。
“芸娘說昨晚鹵的肉得今天吃完呢,我就想著咱們上山肯定沒時間吃午飯了,就帶了幾個,還給你爹他們留了幾個。”方氏往李芸和譚文欣一人手裏塞了一個饃。
“還是娘想得周到。”一路挖草藥,采鬆茸,李芸也餓了,接過饃吃了起來。真是好吃,一連吃了三頓,李芸壓根沒覺得夠的。
三人吃好後,喝了點水,就起身了,鬆茸采了不少,回家走的另一條路,遇到草藥又挖了不少,譚文欣對各種草藥認識的很快,李芸還想著,如果以後有機會了,可以讓譚文欣學習一點醫學知識。
三人一路上聊著走著,很快就到家了。她們回家後不久,譚根生也回來了,他買了一副豬下水,豬肚豬腸,豬肝豬心豬肺,一共九斤多,價錢是七文錢一斤,花費六十五文錢。
明天是第一次去賣,方氏心裏沒有底,就提議,把昨天剩下的鹵了,再把今天買的一副豬下水鹵一半,萬一全鹵了賣不了。
李芸覺得也可以,就帶著譚文欣一起去處理豬下水去了。譚文欣特別積極,一點也不嫌棄有臭味。
方氏大約算了一下,需要多少餅子,端著麵盆和麵去了,三個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譚根生也是個歇不住的,吃了點餅子對付了一口,扛著鋤頭下地去了,莊稼是他的心頭寶,可得侍弄好了。
譚文庭在院子裏慢悠悠的走著,手裏拿著書,正是昨晚李芸給他的,是李青河留下的那些書,譚文庭覺得裏麵有些知識還是很有見解,就認真讀起來。
小院裏幾個人,各忙各的,其樂融融,李芸心裏覺得很滿足。
豬下水洗好焯好水,就剩最後一步鹵肉了。李芸拿出所有的大料包起來,看來明天賣完了還得買料。
李芸把肉鹵上後,就讓譚文欣看著火候,她還要把鬆茸處理一下,今天她們采的不少,明天還要想辦法把這些鬆茸賣掉。
李芸把鬆茸根部泥土削掉,用幹淨的粗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幹淨,一個個按大小整整齊齊碼在簍子裏。李芸處理完鬆茸,方氏和好麵又把草藥整理好,兩人才有空歇一會兒。
隨著時間流轉,小院裏飄出陣陣的香味兒,引來了從家門口路過的人。
“文庭娘,你家這是在做啥好吃的啊?”一個嬸子問道。
“沒啥,文庭身子弱,給他煮點東西補補。”方氏簡單回答。
“那可不,文庭以後身子好了,考了大官,你可連帶著享福呢!”
“謝謝,借您吉言了。”回了話,方氏就連忙把大門給拴住。
肉鹵好後,全家人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方氏也做好了晚飯,玉米糊糊配鹹菜,還有一小份鹵肉。
大家吃好後商量了一下,明天誰去鎮子上賣肉夾饃。李芸肯定是要去的,方氏要去烙燒餅,她們兩個再搭配一個人,想著可以讓譚文欣去,她也會烙餅。但由於是第一天,譚根生不放心,也要去,最後敲定譚根生方氏李芸譚文欣都去,譚文成在家得照顧譚文庭,惹得譚文成撅著嘴巴不吭聲。
譚文庭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肉夾饃直接讓客人手拿著嗎?
李芸後知後覺,也一下不知怎麽辦,誰知方氏說她早就想好了,從竹簍子裏拿出一捆又一捆的箬竹葉,這正是她下午從山上回來時順手摘的,當時李芸還以為她是要喂豬呢,還真是長輩們細心。
一切都搞定後,大家都帶著激動的心情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