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侯是半夜被吵醒的。
他晚膳陪自己的母親康氏一起用,康氏是侯府的老夫人。老宣平侯去的早,母子二人可謂是相依為命,情分比一般世家的母子要親近許多。
康氏為人賢明識大局,早早放權給沈氏,自在地做著侯府的老封君。內宅之事她鮮少去管,平日裏禮佛侍弄花草,隻要府中的事不影響兒子的前程她是不會出麵的。
兒子突然興起再教三娘認字也好,三娘被養到軒庭院也好,這都是兒子的決定。右不過是個庶女,府裏也不缺那一口吃的,沒什麽好在意的。她隻是意外兒子對這個庶女的態度,十年前那孩子伶俐可人她還能理解。如今那孩子都爸傻了,兒子為何突然這般看重。
宣平侯給母親展示裴元惜寫的字,康氏很震驚。
沉吟良久,道:“既然她有這個才氣,也難怪你會抬舉。雖說我們侯府不需要靠姑娘家的名聲立世,但府上有一個傻女總歸是對其他的姑娘名聲有礙。若是能有個才名,於人於己都是好的。”
好名聲誰不喜歡,誰喜歡自家的姑娘是個傻子。傻子有美名,對於侯府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陪母親用完膳,說了一會話,宣平侯就歇在離母親院子最近的趙姨娘處。趙姨娘性情雅淡,從不主動爭寵,反而更願意陪著老夫人。
老夫人心裏偏心些趙姨娘,卻也不會太過明顯。隻不過是住得近些,方便照顧些,倒也沒有慣得趙姨娘趾高氣昂同沈氏作對。
對於這一點,沈氏是感激的。
換成有些拎不清的婆婆,長孫和兒媳,那心不消說自是偏向唯一的孫子,更何況趙姨娘還是老夫人娘家的侄女。
康氏早早放權,目的是就是讓沈氏放心。
半夜被吵醒後的宣平侯有些不悅,等聽到來人是軒庭院的人,且通報的是三姑娘生病的事,他急得趿鞋下地。
趙姨娘立馬起身替他更衣,不停安撫他的情緒,說什麽三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切妥當後目送他步履匆匆離開,她倚在門口久久收不回目光。
夜還是太長,這府裏還是太不清靜。
“姨娘,母親是想借三妹妹爭寵嗎?”不知何時過來的裴元若幽幽問道。
裴元若也是被吵醒的,她同母親的屋子離得不遠,聽到動靜便起身過來。侯府的姑娘之中,裴元若這個長女確實有長姐風範。她長相肖母,性情同樣似母。侯府的富貴養出她一身的底氣,淡雅中還有說不出的高貴。
趙姨娘愛憐地攏著女兒額邊的散發,“應該不是,爭寵是妾室們的事,她是嫡妻怎會屑於此事。她要是想爭寵早就爭了,不會等到現在。我隻是很驚訝,原來你父親如此看重三姑娘,這曾經親手養過的孩子和一日都沒有養過的孩子果然是不同的。”
她可是記得很清楚,元若小時候生過病。那時候她也是這樣派人去軒庭院裏通報,侯爺隻派人去請太醫自己並沒有過來。
侯爺對姑娘們並不是很上心,她以為人人如此,沒想到三姑娘始終是不同的。
“你三妹妹也是可憐,幸好她是個傻子。”
要不然哪有她家元若的出頭之日。
裴元若聞言,眉頭緊鎖似乎很不讚同自己姨娘說的話。話到嘴邊又咽下去,最終是什麽都沒有說。
知女莫若母,趙姨娘卻是知道她要說什麽,“元若是不是覺得姨娘說話不好聽?我可不是三姑娘的生母,我不過是個局外之人。所謂旁觀者清,我這個局外人說的都是事實。你看那個李姨娘,明明女兒會有好前程,還作神作法地鬧。一時說三姑娘命薄,一時又說三姑娘會克父。我看三姑娘這場病,倒是襯她的心意。”
“李姨娘是三妹妹的生母,對三妹妹是一片慈母之心,這些年她事事為三妹妹考慮,府上的人都看在眼裏。要不是三妹妹那般模樣,她何至於辛苦至此。”
趙姨娘深知女兒是個心思清明不藏汙垢之人,臉上似笑非笑,“她辛苦都是自找的,不一定是為了你三妹妹。”
裴元若不解,見自家姨娘一副不想多談的樣子,也沒有再問。
宣平侯還沒到軒庭院,便聽到李姨娘的哭喊聲,“老天爺啊,你要罰就衝著我來,別傷害我的三姑娘。夫人,奴婢是罪人,老天這是在懲罰奴婢。要是三姑娘有個好歹,奴婢也活不下去了。”
聽她這話,好像裴元惜要死似的。
“起開!”宣平侯大怒,一腳過去。踢得她捂著心口不敢喊痛,冒著冷汗看著那個無情的男人進到裴元惜的房間。
入眼是雕花的屏風,一應新漆的圓幾春凳,還有那明鏡妝台盥洗盆架,樣樣家具什兒都透著精致。木盆雕著花兒,妝台上擺著梳簪及幾瓶香膏,可見沈氏替庶女準備的屋子很是用心。
房間內充斥著說不出的味道,淡淡香氣中夾雜著些許酸味。喜鵲嘴的帳鉤將桃紅色的幔帳兩邊掛起,靛青花色薄被下是不省人事的少女。
裴元惜發著高熱,小臉紅得嚇人。春月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說她家姑娘都吐了三回,人卻沒有醒過來。
府裏有大夫,大夫說三姑娘此病來勢洶洶看上去很是凶險,他正在想法子降熱。
宣平侯遞牌子給裴青,讓他趕緊去請太醫。宮裏有當職的太醫,宮外還有不當職的太醫。裴青拿著牌子,把離侯府最近的龔太醫從被窩裏挖起來。
龔太醫還以為侯府哪個金貴的主子生病,卻不想是傻子三姑娘。傷成這個樣子,還是個傻子,也不知道會不會變得更傻。
一帖退熱湯下去,裴元惜的臉似乎沒那麽紅。
沈氏是最早趕過來的人,她顯然沒有妝發過,發髻簡單挽起臉上脂粉未施。夜燈中看去,氣色有些晦暗。她又是自責又是忐忑,三娘才住進她的院子就生病。她一則怕有人說她苛待庶女,二則擔心三娘的安危。
仔細問過下人婆子,找不出絲毫的不妥來。她不知道三娘的病情為何來勢洶洶,腦子裏閃過李姨娘說的話,心下很是忐忑。
李姨娘還跪在外麵,不停地說自己有罪。
宣平侯又急又怒,他的三娘白天才給了他驚喜,難道老天真的這麽容不下她嗎?他不相信她是福薄之人,福薄的人不可能天資卓絕。
“侯爺,夫人,求求你們讓奴婢把三姑娘接回去吧。奴婢不求她大富大貴,隻求她平平安安…”李姨娘聲音悲切,說得好像宣平侯夫婦要害死裴元惜似的。
沈氏有些擔心,小心翼翼地看著宣平侯的臉色。“要不,先讓她把三姑娘帶回去…”
宣平侯冷著臉,“讓她滾!”
都怪那個女人不好好照顧她的三娘,害得他這麽出色的女兒成了傻子。不就是生病嗎?人吃五穀雜糧豈能一生無病。
龔太醫右手換左手,右手換左手地給裴元惜號著脈,有些不太肯定地道:“三姑娘這病像是吃壞東西所致,隻是症狀略有出入。你們可知三姑娘平日飲食有什麽忌諱?”
沈氏一聽吃壞東西,恨不得把廚房裏的婆子都找來對質。宣平侯卻是聽出龔太醫話裏的意思,示意她稍安勿躁。
“龔大人,這人吃壞東西會發高熱嗎?”
龔太醫道:“這也是下官有些懷疑的地方,有人忌口雞蛋有人忌口海鮮,吃了忌口的東西輕則起一身紅診,重則上吐下瀉,像三姑娘這樣燒到暈厥的倒是少見。”
“我們不知道她忌口什麽,也沒有聽說過。”沈氏慚愧,讓人去請李姨娘進來,“想來她的生母李姨娘應該知道。”
宣平侯再不喜李氏,也知以女兒的病情為重。
李氏眼睛紅腫,差點朝床上的裴元惜撲過去,“三姑娘,是姨娘害了你啊。明知道你是那樣的命格…”
“閉嘴!”宣平侯一個怒斥,這婦人真是越看越麵目可憎,“你趕緊告訴龔大人,三娘平日裏可有忌口之物?”
<a id="ads" href="http:///"></a>
“沒,沒有。她吃什麽都香,哪有什麽忌口之物。”李姨娘悲苦不已,“侯爺,婢妾自知自己命賤,可是三姑娘是侯府裏正正經經的姑娘。婢妾肯求侯爺,就讓婢妾帶她回去吧,她真的受不住這樣的福氣。”
龔太醫裝作沒聽到,耳朵卻是豎得老高。
這些個世家內院,還真是好戲不斷。也不知道宣平侯同妾室唱的是哪一出,可憐床上的三姑娘是個傻子。也不知道是自己吃壞東西,還是有心之人故意的。
宣平侯鐵青著一張臉,抿著唇不說話。他再是不信命,也不敢拿女兒的命去賭。這個李氏,這個李氏…
沈氏已經動搖,“侯爺,要不…”
“爹,你在哪裏?”床上的裴元惜突然大喊起來,她像是在被夢魘纏上,臉色慘白大汗淋漓“爹,你快來救我……”
宣平侯兩步跨到床前,一把抓住女兒手,“三娘,別怕,爹在這裏,爹在這裏。”
在場的所有人都驚了,他們沒想到宣平侯這樣嚴肅的男人,在自己女兒麵前竟然是這樣一副樣子。
別說龔太醫一個外人沒有見過,便是沈氏這個嫡妻也沒有見過。李姨娘死死掐著自己的大腿,身體的痛讓她更加堅定帶走裴元惜的心。
“侯爺…”
“你住口!”宣平侯給她一個憤怒的眼神。“三娘已經醒了,你那些亂七八糟的話給我咽回去。”
“侯爺,您今天就算是打殺了婢妾,婢妾也要說…”
“爹。”床上的裴元惜又喊起來,突然一下子坐起來。她先是茫然地看著所有人,在看到床邊的宣平侯時,一下子放聲大哭,“爹,我好怕,你終於來救我了!”
龔太醫長鬆一口氣,雖然說內宅的大戲好看,但他是個醫者,還是很不希望在自己出診的時候有死人。
這個時候醒過來,大抵是不會有什麽事。他急忙上前再次診脈,“三姑娘脈相平穩許多,燒也退了。想來不止是去熱湯有用,還有三姑娘此前嘔吐過的原故。”
吃下去的忌口之物嘔吐出來,沒有入胃髒,所以才會醒得這麽快。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沈氏心有餘悸,她算是看出來在侯爺的心中,隻怕是元君也好元若也好,都越不過元惜。幸好人醒過來,否則她這個嫡母滿身是嘴也說不清。
裴元惜淚汪汪地看著宣平侯,“爹,我好痛痛。”
龔太醫適時提問,“三姑娘哪裏還痛?”
裴元惜指指頭又指指肚子,“哪裏都痛,吃了有瓜瓜的絲絲就會痛。”
“瓜瓜?絲絲?”龔太醫皺眉,什麽東西叫瓜瓜,什麽又是絲絲?
沈氏想起來,晚上她們吃過燕窩,難道三娘對燕窩忌口?為什麽如蘭不知道,而三娘自己卻知道?
“是燕窩,用木瓜燉的燕窩,三娘晚上同我們一起用過。”
宣平侯凶狠地看一眼李姨娘,這個婦人身為三娘的生母,竟然不知道三娘對燕窩忌口。帶孩子如此不經心,怪不得三娘小時候會摔成傻子。
這筆賬,等會再算。
既然知道症狀的源頭,龔太醫便對症開了藥方。宣平侯命裴青親自送他離開,自然是有些話要交待的。
屋子裏沒有外人,宣平侯問女兒,“三娘,你告訴爹,你怎麽知道自己吃了…瓜瓜絲絲就會痛?”
“是瓜瓜。”裴元惜眼睛眨啊眨,“吃過一次有瓜瓜的絲絲,好吃,但是很痛。後來大姐姐給的沒有瓜瓜,不會痛。”
沈氏臉色複雜地看向李姨娘,“如蘭,三娘對木瓜忌口的事,你不知道?”
李姨娘痛哭出聲,“奴婢不知道,三娘一向身體好。以前是吃過一次夫人賞的木瓜燉燕窩,她確實叫肚子痛。奴婢不敢聲張,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後來大夫開了兩副藥吃,她吃過就好了,奴婢也沒有多想。都是奴婢的錯,奴婢是個罪人。”
沈氏搖頭,這個如蘭還真是。她不知道說過多少遍,照顧好三娘是要緊事,不用每天到軒庭院來。
她還以為如蘭是安置好三娘,才有心侍候她的。沒想到如蘭連三娘對什麽忌口這樣的大事都不知道。
“你讓我怎麽說你好,你難道不知道照顧好三娘才是你的本分。”沈氏歎一口氣,軟下語氣問裴元惜,“三娘,那你知道痛痛,為什麽還吃?”
裴元惜好似知道自己錯了,羞愧地低下頭去。“很少吃,想吃,三娘舍不得不吃。”
沈氏聞言不知為何心狠狠一痛,險些落淚。
他晚膳陪自己的母親康氏一起用,康氏是侯府的老夫人。老宣平侯去的早,母子二人可謂是相依為命,情分比一般世家的母子要親近許多。
康氏為人賢明識大局,早早放權給沈氏,自在地做著侯府的老封君。內宅之事她鮮少去管,平日裏禮佛侍弄花草,隻要府中的事不影響兒子的前程她是不會出麵的。
兒子突然興起再教三娘認字也好,三娘被養到軒庭院也好,這都是兒子的決定。右不過是個庶女,府裏也不缺那一口吃的,沒什麽好在意的。她隻是意外兒子對這個庶女的態度,十年前那孩子伶俐可人她還能理解。如今那孩子都爸傻了,兒子為何突然這般看重。
宣平侯給母親展示裴元惜寫的字,康氏很震驚。
沉吟良久,道:“既然她有這個才氣,也難怪你會抬舉。雖說我們侯府不需要靠姑娘家的名聲立世,但府上有一個傻女總歸是對其他的姑娘名聲有礙。若是能有個才名,於人於己都是好的。”
好名聲誰不喜歡,誰喜歡自家的姑娘是個傻子。傻子有美名,對於侯府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陪母親用完膳,說了一會話,宣平侯就歇在離母親院子最近的趙姨娘處。趙姨娘性情雅淡,從不主動爭寵,反而更願意陪著老夫人。
老夫人心裏偏心些趙姨娘,卻也不會太過明顯。隻不過是住得近些,方便照顧些,倒也沒有慣得趙姨娘趾高氣昂同沈氏作對。
對於這一點,沈氏是感激的。
換成有些拎不清的婆婆,長孫和兒媳,那心不消說自是偏向唯一的孫子,更何況趙姨娘還是老夫人娘家的侄女。
康氏早早放權,目的是就是讓沈氏放心。
半夜被吵醒後的宣平侯有些不悅,等聽到來人是軒庭院的人,且通報的是三姑娘生病的事,他急得趿鞋下地。
趙姨娘立馬起身替他更衣,不停安撫他的情緒,說什麽三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切妥當後目送他步履匆匆離開,她倚在門口久久收不回目光。
夜還是太長,這府裏還是太不清靜。
“姨娘,母親是想借三妹妹爭寵嗎?”不知何時過來的裴元若幽幽問道。
裴元若也是被吵醒的,她同母親的屋子離得不遠,聽到動靜便起身過來。侯府的姑娘之中,裴元若這個長女確實有長姐風範。她長相肖母,性情同樣似母。侯府的富貴養出她一身的底氣,淡雅中還有說不出的高貴。
趙姨娘愛憐地攏著女兒額邊的散發,“應該不是,爭寵是妾室們的事,她是嫡妻怎會屑於此事。她要是想爭寵早就爭了,不會等到現在。我隻是很驚訝,原來你父親如此看重三姑娘,這曾經親手養過的孩子和一日都沒有養過的孩子果然是不同的。”
她可是記得很清楚,元若小時候生過病。那時候她也是這樣派人去軒庭院裏通報,侯爺隻派人去請太醫自己並沒有過來。
侯爺對姑娘們並不是很上心,她以為人人如此,沒想到三姑娘始終是不同的。
“你三妹妹也是可憐,幸好她是個傻子。”
要不然哪有她家元若的出頭之日。
裴元若聞言,眉頭緊鎖似乎很不讚同自己姨娘說的話。話到嘴邊又咽下去,最終是什麽都沒有說。
知女莫若母,趙姨娘卻是知道她要說什麽,“元若是不是覺得姨娘說話不好聽?我可不是三姑娘的生母,我不過是個局外之人。所謂旁觀者清,我這個局外人說的都是事實。你看那個李姨娘,明明女兒會有好前程,還作神作法地鬧。一時說三姑娘命薄,一時又說三姑娘會克父。我看三姑娘這場病,倒是襯她的心意。”
“李姨娘是三妹妹的生母,對三妹妹是一片慈母之心,這些年她事事為三妹妹考慮,府上的人都看在眼裏。要不是三妹妹那般模樣,她何至於辛苦至此。”
趙姨娘深知女兒是個心思清明不藏汙垢之人,臉上似笑非笑,“她辛苦都是自找的,不一定是為了你三妹妹。”
裴元若不解,見自家姨娘一副不想多談的樣子,也沒有再問。
宣平侯還沒到軒庭院,便聽到李姨娘的哭喊聲,“老天爺啊,你要罰就衝著我來,別傷害我的三姑娘。夫人,奴婢是罪人,老天這是在懲罰奴婢。要是三姑娘有個好歹,奴婢也活不下去了。”
聽她這話,好像裴元惜要死似的。
“起開!”宣平侯大怒,一腳過去。踢得她捂著心口不敢喊痛,冒著冷汗看著那個無情的男人進到裴元惜的房間。
入眼是雕花的屏風,一應新漆的圓幾春凳,還有那明鏡妝台盥洗盆架,樣樣家具什兒都透著精致。木盆雕著花兒,妝台上擺著梳簪及幾瓶香膏,可見沈氏替庶女準備的屋子很是用心。
房間內充斥著說不出的味道,淡淡香氣中夾雜著些許酸味。喜鵲嘴的帳鉤將桃紅色的幔帳兩邊掛起,靛青花色薄被下是不省人事的少女。
裴元惜發著高熱,小臉紅得嚇人。春月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說她家姑娘都吐了三回,人卻沒有醒過來。
府裏有大夫,大夫說三姑娘此病來勢洶洶看上去很是凶險,他正在想法子降熱。
宣平侯遞牌子給裴青,讓他趕緊去請太醫。宮裏有當職的太醫,宮外還有不當職的太醫。裴青拿著牌子,把離侯府最近的龔太醫從被窩裏挖起來。
龔太醫還以為侯府哪個金貴的主子生病,卻不想是傻子三姑娘。傷成這個樣子,還是個傻子,也不知道會不會變得更傻。
一帖退熱湯下去,裴元惜的臉似乎沒那麽紅。
沈氏是最早趕過來的人,她顯然沒有妝發過,發髻簡單挽起臉上脂粉未施。夜燈中看去,氣色有些晦暗。她又是自責又是忐忑,三娘才住進她的院子就生病。她一則怕有人說她苛待庶女,二則擔心三娘的安危。
仔細問過下人婆子,找不出絲毫的不妥來。她不知道三娘的病情為何來勢洶洶,腦子裏閃過李姨娘說的話,心下很是忐忑。
李姨娘還跪在外麵,不停地說自己有罪。
宣平侯又急又怒,他的三娘白天才給了他驚喜,難道老天真的這麽容不下她嗎?他不相信她是福薄之人,福薄的人不可能天資卓絕。
“侯爺,夫人,求求你們讓奴婢把三姑娘接回去吧。奴婢不求她大富大貴,隻求她平平安安…”李姨娘聲音悲切,說得好像宣平侯夫婦要害死裴元惜似的。
沈氏有些擔心,小心翼翼地看著宣平侯的臉色。“要不,先讓她把三姑娘帶回去…”
宣平侯冷著臉,“讓她滾!”
都怪那個女人不好好照顧她的三娘,害得他這麽出色的女兒成了傻子。不就是生病嗎?人吃五穀雜糧豈能一生無病。
龔太醫右手換左手,右手換左手地給裴元惜號著脈,有些不太肯定地道:“三姑娘這病像是吃壞東西所致,隻是症狀略有出入。你們可知三姑娘平日飲食有什麽忌諱?”
沈氏一聽吃壞東西,恨不得把廚房裏的婆子都找來對質。宣平侯卻是聽出龔太醫話裏的意思,示意她稍安勿躁。
“龔大人,這人吃壞東西會發高熱嗎?”
龔太醫道:“這也是下官有些懷疑的地方,有人忌口雞蛋有人忌口海鮮,吃了忌口的東西輕則起一身紅診,重則上吐下瀉,像三姑娘這樣燒到暈厥的倒是少見。”
“我們不知道她忌口什麽,也沒有聽說過。”沈氏慚愧,讓人去請李姨娘進來,“想來她的生母李姨娘應該知道。”
宣平侯再不喜李氏,也知以女兒的病情為重。
李氏眼睛紅腫,差點朝床上的裴元惜撲過去,“三姑娘,是姨娘害了你啊。明知道你是那樣的命格…”
“閉嘴!”宣平侯一個怒斥,這婦人真是越看越麵目可憎,“你趕緊告訴龔大人,三娘平日裏可有忌口之物?”
<a id="ads" href="http:///"></a>
“沒,沒有。她吃什麽都香,哪有什麽忌口之物。”李姨娘悲苦不已,“侯爺,婢妾自知自己命賤,可是三姑娘是侯府裏正正經經的姑娘。婢妾肯求侯爺,就讓婢妾帶她回去吧,她真的受不住這樣的福氣。”
龔太醫裝作沒聽到,耳朵卻是豎得老高。
這些個世家內院,還真是好戲不斷。也不知道宣平侯同妾室唱的是哪一出,可憐床上的三姑娘是個傻子。也不知道是自己吃壞東西,還是有心之人故意的。
宣平侯鐵青著一張臉,抿著唇不說話。他再是不信命,也不敢拿女兒的命去賭。這個李氏,這個李氏…
沈氏已經動搖,“侯爺,要不…”
“爹,你在哪裏?”床上的裴元惜突然大喊起來,她像是在被夢魘纏上,臉色慘白大汗淋漓“爹,你快來救我……”
宣平侯兩步跨到床前,一把抓住女兒手,“三娘,別怕,爹在這裏,爹在這裏。”
在場的所有人都驚了,他們沒想到宣平侯這樣嚴肅的男人,在自己女兒麵前竟然是這樣一副樣子。
別說龔太醫一個外人沒有見過,便是沈氏這個嫡妻也沒有見過。李姨娘死死掐著自己的大腿,身體的痛讓她更加堅定帶走裴元惜的心。
“侯爺…”
“你住口!”宣平侯給她一個憤怒的眼神。“三娘已經醒了,你那些亂七八糟的話給我咽回去。”
“侯爺,您今天就算是打殺了婢妾,婢妾也要說…”
“爹。”床上的裴元惜又喊起來,突然一下子坐起來。她先是茫然地看著所有人,在看到床邊的宣平侯時,一下子放聲大哭,“爹,我好怕,你終於來救我了!”
龔太醫長鬆一口氣,雖然說內宅的大戲好看,但他是個醫者,還是很不希望在自己出診的時候有死人。
這個時候醒過來,大抵是不會有什麽事。他急忙上前再次診脈,“三姑娘脈相平穩許多,燒也退了。想來不止是去熱湯有用,還有三姑娘此前嘔吐過的原故。”
吃下去的忌口之物嘔吐出來,沒有入胃髒,所以才會醒得這麽快。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沈氏心有餘悸,她算是看出來在侯爺的心中,隻怕是元君也好元若也好,都越不過元惜。幸好人醒過來,否則她這個嫡母滿身是嘴也說不清。
裴元惜淚汪汪地看著宣平侯,“爹,我好痛痛。”
龔太醫適時提問,“三姑娘哪裏還痛?”
裴元惜指指頭又指指肚子,“哪裏都痛,吃了有瓜瓜的絲絲就會痛。”
“瓜瓜?絲絲?”龔太醫皺眉,什麽東西叫瓜瓜,什麽又是絲絲?
沈氏想起來,晚上她們吃過燕窩,難道三娘對燕窩忌口?為什麽如蘭不知道,而三娘自己卻知道?
“是燕窩,用木瓜燉的燕窩,三娘晚上同我們一起用過。”
宣平侯凶狠地看一眼李姨娘,這個婦人身為三娘的生母,竟然不知道三娘對燕窩忌口。帶孩子如此不經心,怪不得三娘小時候會摔成傻子。
這筆賬,等會再算。
既然知道症狀的源頭,龔太醫便對症開了藥方。宣平侯命裴青親自送他離開,自然是有些話要交待的。
屋子裏沒有外人,宣平侯問女兒,“三娘,你告訴爹,你怎麽知道自己吃了…瓜瓜絲絲就會痛?”
“是瓜瓜。”裴元惜眼睛眨啊眨,“吃過一次有瓜瓜的絲絲,好吃,但是很痛。後來大姐姐給的沒有瓜瓜,不會痛。”
沈氏臉色複雜地看向李姨娘,“如蘭,三娘對木瓜忌口的事,你不知道?”
李姨娘痛哭出聲,“奴婢不知道,三娘一向身體好。以前是吃過一次夫人賞的木瓜燉燕窩,她確實叫肚子痛。奴婢不敢聲張,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後來大夫開了兩副藥吃,她吃過就好了,奴婢也沒有多想。都是奴婢的錯,奴婢是個罪人。”
沈氏搖頭,這個如蘭還真是。她不知道說過多少遍,照顧好三娘是要緊事,不用每天到軒庭院來。
她還以為如蘭是安置好三娘,才有心侍候她的。沒想到如蘭連三娘對什麽忌口這樣的大事都不知道。
“你讓我怎麽說你好,你難道不知道照顧好三娘才是你的本分。”沈氏歎一口氣,軟下語氣問裴元惜,“三娘,那你知道痛痛,為什麽還吃?”
裴元惜好似知道自己錯了,羞愧地低下頭去。“很少吃,想吃,三娘舍不得不吃。”
沈氏聞言不知為何心狠狠一痛,險些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