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鵬麵有喜色,轉身對慕容煜說:“陛下,敵方的先鋒騎兵不過七、八千人,想要突破我方兩萬精兵的包圍,隻怕是沒有可能。眼下就隻等著他們上鉤入局,再一舉殲之!”
慕容煜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思忖說道:“我們的誘敵之舉十分明顯,郝畢不可能看不出破綻。他若想正麵交鋒,理應不止派出區區幾千人……”
陳軍在華陽關外紮營的人數約有五萬,且幾乎全為騎兵。在明知道華陽關易守難攻的情況下,就算隻是想前來一探虛實,也至少應該派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否則,隻是讓兵馬白白地送死。
他話未說完,遠處已經開始隱約傳來隆隆的馬蹄聲。
先前報信的斥侯又返轉了回來,“報!我軍騎兵已至二裏以外!”
古鵬再顧不上耽擱,大聲吩咐道:“傳令,開城樓門!讓騎兵營的人入關!楊副將,準備發信號!”
語畢,他嚮慕容煜行了一禮,轉身匆匆帶著幾名親隨下了城樓。
城樓兩角“嗖,嗖”射出兩支沖天的響箭,在空中劃出尖銳的哨音。
阿璃仰頭看著箭矢劃破長空的軌跡,一顆心不禁提了上來。
她手扶著牆頭,極目遠眺山穀的方向,隻見馬蹄踢打揚起的塵土逐漸翻卷行近,宛若平地上驟然蒸騰起了黃色的煙霧。
整個山穀似乎都在震動,城樓上豎起的旗杆也開始沒有規律的左右搖顫起來。
慕容煜一手按在阿璃的手背上,一手指向山穀,說:“騎兵馳騁,聲勢浩大,方圓數裏皆可聞其聲。沙場作戰之時,最忌諱的一點,就是讓敵軍騎兵的聲勢影響了自家步兵的勇氣。”
阿璃點了點頭,嘆道:“以前想像沙場征戰,無非就是刀劍相拚、敵死我活,今日身臨其境,才知道根本沒有那麽簡單。”
調配不同種類的兵力、掌握軍心和士氣的變動,都需要豐富的臨陣經驗和軍事知識。
說到底,戰爭拚得並不單是軍械強弱,亦不是某一個人的能力,而是整體的人力兵力。
箭樓下傳來轟轟幾聲巨響,古鵬指揮著麾下兵士打開了厚重的樓門。
山穀間衝來的騎兵已到近前,行在最前麵的正是騎兵營的主將張之頊。
張之頊在樓門前勒馬立定,一麵揮手大聲疾呼:“快入關!快!後麵的都跟上了!”
城樓上的長弓營,在主將號令下,托起連弩,瞄向樓外,視線須臾不離。
慕容煜的禁衛項虎上前道:“陛下,煩請與王妃後撤幾步,以免被敵軍流箭所傷。”
他指揮著手下其他幾名禁衛,舉起盾牌,護在了阿璃和慕容煜周圍。
阿璃正欲開口,隻聽得風聲呼嘯,十幾隻羽箭已經破空而來,在盾上、牆上折落下來。
她穿過盾牌和城牆間的縫隙望出去,隻見身著陳國軍服的騎兵已然追趕至慶陽關前,沖在最前麵的幾人在馬背上力挽長弓,瞄準尚來不及入關的燕軍和城樓上的守衛,手中羽箭齊放。
城樓下的騎兵營主將張之頊大吼一聲,將手中的一柄九尺長的斬馬刀掄圓舞動,擋下了陳軍射來的箭矢,催促著手下最後一批人馬入關。
陳國的騎兵也衝上前來,試圖在城門關閉前擠入關內。
古鵬眼見陳軍就要衝進樓門,隻得咬牙吩咐道:“關城門!”
張之頊和麾下的幾十名騎兵尚未來得及入關,此刻被關在了城門之外,被湧上來的幾千陳國鐵騎圍得死死的。
城樓之上的長弓營的主將褚大慶,和張之頊一向交好,此刻見朋友身處險境,慌忙奔至慕容煜麵前,“陛下,張將軍還在外麵!我們還放不放箭?”
城樓下箭矢所能及的範圍內,既有陳兵,也有燕兵。雖說陳國人占了絕大多數,但弩箭無眼,一旦射發,難保不在混戰中傷到自己人。
這時,山穀兩側傳來嘹響的號角聲,埋伏於山林的兩萬燕國步兵高喊著衝殺下來。
陳軍外圍的士兵不得不調轉馬頭,轉而對付突如其來的援軍。這樣一來,之前的陣型被打亂開來,湧在前麵撲殺的鐵騎也有了減少的趨勢。
慕容煜在城頭俯身觀望,見張之頊揮舞著大刀,正與敵軍的一名將領在樓前戰得難解難分。
阿璃也傾身過來,張望了片刻,認出陳國的那名將領是自己幾年前,在上元夜宴上有過一麵之緣的魏姓將軍。
那魏顯倫亦是沙場名將,攥著杆紅纓鐵槍,在馬背上靈活地橫掃點刺,一邊招架著張之頊的攻勢,一邊抓住破綻,刺向張之頊近旁的一名副將。
槍頭瞬間貫胸而穿,鮮血噴湧而出,順著槍桿流下。
張之頊見副將慘死,怒吼一聲,揮刀劈向敵將,卻被幾個陳兵策馬封堵住了攻勢。
慕容煜正要下令,阿璃已彎腰取過連弩,倚在牆頭俯身向下扣動機括。
守在城樓下的陳軍弓箭手捕捉到阿璃探出的身影,連忙拉弦放箭,卻還是晚了一步。
圍住張之頊的幾個陳國騎兵,尚未來得及出聲,便逐一墜下馬來,喉嚨上駭然地釘著烏黑的箭矢。
項虎舉著盾牌,護在阿璃麵前,“王妃小心!”
慕容煜連聲吩咐道:“褚大慶,挑選你營中好手,用弩箭封住城門前陳軍的攻勢!予誠,讓古鵬盡快接應張之頊入關!”
“末將遵命!”
“是!”
阿璃扭頭說:“張將軍周圍的陳兵就交給我好了。”
她射發弩箭的手法精準,基本沒有會誤傷自己人的風險。
慕容煜點了下頭,又命人取來了自己的弓箭,準備助阿璃一臂之力。
阿璃又探身發了一輪弩箭,抽身回退之際,忽聽見有人高聲喊道:“郡主!”
陳將魏顯倫看清了阿璃的麵容,認出了她就是自己曾在上元夜宴上見過的扶風侯府表小姐璃珠。
魏顯倫一麵揮槍擊擋城樓上射出的箭矢,一麵提高了嗓門說:“郡主出身陳國顯族,豈能臨陣助敵,傷我大陳將士?”
阿璃原本不想理會,但尋思著或許能分散陳軍的注意力,好讓予誠他們有機會接應張之頊入關,於是在鐵盾後側身而出,朝魏顯倫喊道:“魏將軍,怎麽你還不知道?我表哥早就降了燕國,今日我便是打算跟他裏應外合,讓陳國大軍盡數葬在這華陽關內!”
她的這句話喊出,但凡聽見了的陳國士兵,皆是手中動作一緩,心中疑惑暗生。
阿璃繼續喊道:“我表哥早就不甘心,做一個區區諸侯手下的相國。識時務者為俊傑,魏將軍,你若肯降了燕帝,我擔保,你至少也能獲封個侯爵!”
魏顯倫氣得滿麵漲紅,喝道:“休得胡說!燕國蠻人欺淩婦孺,強奪了東越的傳國玉璽,厚顏無恥地自封為帝!南朝百姓,沒有一個人心服!今日之戰,相國大人已勝券在握,慕容煜若是識時務,就趁早開門投降!”
他跟隨陳國大將郝畢征戰多年,算得上是一名頗有頭腦的將領,關鍵時刻,即便是自己氣得發瘋,講起話來,還是把振奮軍心放在了首位。
慕容煜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思忖說道:“我們的誘敵之舉十分明顯,郝畢不可能看不出破綻。他若想正麵交鋒,理應不止派出區區幾千人……”
陳軍在華陽關外紮營的人數約有五萬,且幾乎全為騎兵。在明知道華陽關易守難攻的情況下,就算隻是想前來一探虛實,也至少應該派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否則,隻是讓兵馬白白地送死。
他話未說完,遠處已經開始隱約傳來隆隆的馬蹄聲。
先前報信的斥侯又返轉了回來,“報!我軍騎兵已至二裏以外!”
古鵬再顧不上耽擱,大聲吩咐道:“傳令,開城樓門!讓騎兵營的人入關!楊副將,準備發信號!”
語畢,他嚮慕容煜行了一禮,轉身匆匆帶著幾名親隨下了城樓。
城樓兩角“嗖,嗖”射出兩支沖天的響箭,在空中劃出尖銳的哨音。
阿璃仰頭看著箭矢劃破長空的軌跡,一顆心不禁提了上來。
她手扶著牆頭,極目遠眺山穀的方向,隻見馬蹄踢打揚起的塵土逐漸翻卷行近,宛若平地上驟然蒸騰起了黃色的煙霧。
整個山穀似乎都在震動,城樓上豎起的旗杆也開始沒有規律的左右搖顫起來。
慕容煜一手按在阿璃的手背上,一手指向山穀,說:“騎兵馳騁,聲勢浩大,方圓數裏皆可聞其聲。沙場作戰之時,最忌諱的一點,就是讓敵軍騎兵的聲勢影響了自家步兵的勇氣。”
阿璃點了點頭,嘆道:“以前想像沙場征戰,無非就是刀劍相拚、敵死我活,今日身臨其境,才知道根本沒有那麽簡單。”
調配不同種類的兵力、掌握軍心和士氣的變動,都需要豐富的臨陣經驗和軍事知識。
說到底,戰爭拚得並不單是軍械強弱,亦不是某一個人的能力,而是整體的人力兵力。
箭樓下傳來轟轟幾聲巨響,古鵬指揮著麾下兵士打開了厚重的樓門。
山穀間衝來的騎兵已到近前,行在最前麵的正是騎兵營的主將張之頊。
張之頊在樓門前勒馬立定,一麵揮手大聲疾呼:“快入關!快!後麵的都跟上了!”
城樓上的長弓營,在主將號令下,托起連弩,瞄向樓外,視線須臾不離。
慕容煜的禁衛項虎上前道:“陛下,煩請與王妃後撤幾步,以免被敵軍流箭所傷。”
他指揮著手下其他幾名禁衛,舉起盾牌,護在了阿璃和慕容煜周圍。
阿璃正欲開口,隻聽得風聲呼嘯,十幾隻羽箭已經破空而來,在盾上、牆上折落下來。
她穿過盾牌和城牆間的縫隙望出去,隻見身著陳國軍服的騎兵已然追趕至慶陽關前,沖在最前麵的幾人在馬背上力挽長弓,瞄準尚來不及入關的燕軍和城樓上的守衛,手中羽箭齊放。
城樓下的騎兵營主將張之頊大吼一聲,將手中的一柄九尺長的斬馬刀掄圓舞動,擋下了陳軍射來的箭矢,催促著手下最後一批人馬入關。
陳國的騎兵也衝上前來,試圖在城門關閉前擠入關內。
古鵬眼見陳軍就要衝進樓門,隻得咬牙吩咐道:“關城門!”
張之頊和麾下的幾十名騎兵尚未來得及入關,此刻被關在了城門之外,被湧上來的幾千陳國鐵騎圍得死死的。
城樓之上的長弓營的主將褚大慶,和張之頊一向交好,此刻見朋友身處險境,慌忙奔至慕容煜麵前,“陛下,張將軍還在外麵!我們還放不放箭?”
城樓下箭矢所能及的範圍內,既有陳兵,也有燕兵。雖說陳國人占了絕大多數,但弩箭無眼,一旦射發,難保不在混戰中傷到自己人。
這時,山穀兩側傳來嘹響的號角聲,埋伏於山林的兩萬燕國步兵高喊著衝殺下來。
陳軍外圍的士兵不得不調轉馬頭,轉而對付突如其來的援軍。這樣一來,之前的陣型被打亂開來,湧在前麵撲殺的鐵騎也有了減少的趨勢。
慕容煜在城頭俯身觀望,見張之頊揮舞著大刀,正與敵軍的一名將領在樓前戰得難解難分。
阿璃也傾身過來,張望了片刻,認出陳國的那名將領是自己幾年前,在上元夜宴上有過一麵之緣的魏姓將軍。
那魏顯倫亦是沙場名將,攥著杆紅纓鐵槍,在馬背上靈活地橫掃點刺,一邊招架著張之頊的攻勢,一邊抓住破綻,刺向張之頊近旁的一名副將。
槍頭瞬間貫胸而穿,鮮血噴湧而出,順著槍桿流下。
張之頊見副將慘死,怒吼一聲,揮刀劈向敵將,卻被幾個陳兵策馬封堵住了攻勢。
慕容煜正要下令,阿璃已彎腰取過連弩,倚在牆頭俯身向下扣動機括。
守在城樓下的陳軍弓箭手捕捉到阿璃探出的身影,連忙拉弦放箭,卻還是晚了一步。
圍住張之頊的幾個陳國騎兵,尚未來得及出聲,便逐一墜下馬來,喉嚨上駭然地釘著烏黑的箭矢。
項虎舉著盾牌,護在阿璃麵前,“王妃小心!”
慕容煜連聲吩咐道:“褚大慶,挑選你營中好手,用弩箭封住城門前陳軍的攻勢!予誠,讓古鵬盡快接應張之頊入關!”
“末將遵命!”
“是!”
阿璃扭頭說:“張將軍周圍的陳兵就交給我好了。”
她射發弩箭的手法精準,基本沒有會誤傷自己人的風險。
慕容煜點了下頭,又命人取來了自己的弓箭,準備助阿璃一臂之力。
阿璃又探身發了一輪弩箭,抽身回退之際,忽聽見有人高聲喊道:“郡主!”
陳將魏顯倫看清了阿璃的麵容,認出了她就是自己曾在上元夜宴上見過的扶風侯府表小姐璃珠。
魏顯倫一麵揮槍擊擋城樓上射出的箭矢,一麵提高了嗓門說:“郡主出身陳國顯族,豈能臨陣助敵,傷我大陳將士?”
阿璃原本不想理會,但尋思著或許能分散陳軍的注意力,好讓予誠他們有機會接應張之頊入關,於是在鐵盾後側身而出,朝魏顯倫喊道:“魏將軍,怎麽你還不知道?我表哥早就降了燕國,今日我便是打算跟他裏應外合,讓陳國大軍盡數葬在這華陽關內!”
她的這句話喊出,但凡聽見了的陳國士兵,皆是手中動作一緩,心中疑惑暗生。
阿璃繼續喊道:“我表哥早就不甘心,做一個區區諸侯手下的相國。識時務者為俊傑,魏將軍,你若肯降了燕帝,我擔保,你至少也能獲封個侯爵!”
魏顯倫氣得滿麵漲紅,喝道:“休得胡說!燕國蠻人欺淩婦孺,強奪了東越的傳國玉璽,厚顏無恥地自封為帝!南朝百姓,沒有一個人心服!今日之戰,相國大人已勝券在握,慕容煜若是識時務,就趁早開門投降!”
他跟隨陳國大將郝畢征戰多年,算得上是一名頗有頭腦的將領,關鍵時刻,即便是自己氣得發瘋,講起話來,還是把振奮軍心放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