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璃點了點頭,依偎到慕容煜溫暖的懷中。


    她聆聽著他胸腔中沉穩有力的心跳聲,覺得安穩平靜……


    縱使世間浮沉艱險,隻要有身邊的這個人相伴,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


    第二天清早,兩人在帳中起身,簡單地梳洗了一番。


    慕容煜正準備讓近衛去傳古鵬過來,忽聽見帳外一陣急促的號角聲響起,繼而一波緊接一波,延綿不絕。


    簾外傳來吳予誠的聲音,“陛下,微臣有緊急軍情奏報!”


    慕容煜回頭看了眼阿璃,見她已穿戴齊整,遂上前掀開帳簾,“講。”


    吳予誠垂首奏道:“斥侯在華陽關外二十裏處,發現有陳國軍隊紮營。營內大約有四、五萬人,大部份都是騎兵,想來多半是陳國的先鋒部隊。”


    慕容煜蹙眉一瞬,“不是有人專門在襄南盯著陳軍的一舉一動嗎?他們拔營北上,為何我們沒提前收到消息?”


    吳予誠麵色沉鬱,“南下的那批斥侯至今無一人返回。今早還是例行出關巡邏時,才發現的陳國軍隊。”


    號角聲再次嗚嗚響起,伴隨著漸漸喧譁的人聲。


    慕容煜沉吟吩咐道:“你即刻安排人傳出話去,就說陳軍突襲本在預料之中,務必穩定住軍心。命長弓營主將褚大慶,率麾下精兵五百,在華陽關箭樓布下弩陣。騎兵營準備五千快騎,原地待命,再召六品以上的將領,立刻來中軍帳聽候調遣。”


    予誠抱拳領命,“末將遵命!”


    惡戰即至,予誠感覺自己渾身熱血沸騰,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跟隨慕容煜征戰南北的日子,不知不覺間竟改了稱謂,連自己都恍未覺察……


    吳予誠退出帳外,慕容煜轉身看著阿璃,微微嘆了口氣,“看來今日是沒法跟你一起回宛城了。”


    “今天誰也不回宛城。”


    阿璃早將予誠和慕容煜的對話聽了個清楚明白,心中決定亦是固然。


    她走上前,揚頭望著慕容煜,目光澄澈而堅決,“我要留下來跟你並肩作戰,親眼見證大燕的全勝!”


    她要親眼見證燕國的勝利,見證風延羲的一敗塗地。


    慕容煜握住阿璃的手,舉到唇邊吻了一下,眼神熠熠地說道:“好,你我本當並肩作戰、榮辱與共。阿璃,我定不會讓你失望!”


    阿璃聞言心頭一盪,緊緊回握住了慕容煜的手。


    不多時,各營的主將,身著鎧甲戎裝,陸續趕到了中軍帳。


    慕容煜站在大帳中央的沙盤前,手執指揮棒,向眾將演示作戰的策略。


    “華陽關易守難攻,陳軍要想北上,必須奪下箭樓。”


    他指向沙盤前關外的山穀,“箭樓由長弓營駐守,關外兵分三路。騎兵營,領精騎五千正麵迎敵,力求速戰、誘敵深入。步兵營,分東西兩隊,隱於關外兩側的山林之中。一旦陳國的先鋒部隊靠近,”他手中的長棍在沙盤上劃了個圈,“即以響箭為號,迅速收攏包圍,將陳軍逼至箭樓之下。對方的兵力以騎兵為主,並無重盾防禦,箭樓上的弓弩手可輕易圍剿之。”


    他抬眼看了下騎兵營的主將,“派出誘敵的軍士和馬匹必須是最精銳的,務必趕在包圍圈收攏前安全入關。”


    “是!”


    慕容煜的視線緩緩掃過帳中眾人,“大燕數年征戰,軍民皆已疲憊不堪,此戰力求速戰完勝,節省軍耗,振奮士氣。眾位將軍,可否做到?”


    眾將拱手合拳,齊聲道:“末將定不負聖命!”


    諸人領令各自退出大帳,準備開戰。


    中軍帳內隻剩下慕容煜,阿璃和吳予誠三人。


    阿璃瞅見慕容煜眉頭微蹙、似有所思,便開口問道:“剛才聽你們的作戰計劃,十分周詳縝密,難道還有哪個環節是不夠確定的?”


    吳予誠也說:“陳軍雖然來得突然,但華陽關易守難攻,他們想以騎兵闖關,勝算不會太大。陛下還在擔憂些什麽?”


    慕容煜看了阿璃和予誠一眼,似笑非笑,“果真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們倆,又豈能猜到我現在在擔憂些什麽?”


    他取過鬥篷給阿璃繫上,一麵緩緩說道:“如今國庫空虛,下旨讓白原打造這批連弩弓和倒鉤箭的時候,已是耗盡了最後一筆可用的資金。倒鉤箭的數量有限,這場戰役打完,清理戰場的時候必須把射殺了敵軍的箭矢重新收回來,才能再用到下一次的戰鬥中。”


    吳予誠明白過來,接過話說道:“所以,待會兒收圍包抄的時候,一定不能留有破綻,讓陳軍有了突圍的可能。箭樓以外的陣地,亦是絕對不能失守!”


    慕容煜披上大氅,佩好戰刀,拍了拍予誠的肩頭,“想得不錯。隻是這戰場之上,難得有‘絕對’二字,凡事需盡可能地顧全大局,以贏得最終的勝利為目標,方為上策。”


    予誠抱拳頷首,“微臣受教!”


    阿璃理了理衣袖,笑道:“你們也別急著操心怎麽省錢怎麽顧全大局了,還是先贏了今天這場仗再說吧!”


    語畢,她掀開大帳的氈簾,踏步而出。


    ☆、華陽關 (四)


    華陽關,箭樓上。


    山穀口的疾風吹得旌旗招展、簌簌作響,亦鼓起了城樓之上將士們的戰袍、衣袂翻揚。


    阿璃站在城樓中央,目光須臾不離地眺望著遠處的動靜。


    箭樓外的左右兩側,是長有茂密樹木的樊山山脈,夾著中間的一馬平川,形成了一處開闊的山穀地形。


    此時,步兵營的兩萬精兵已經埋伏在了兩側的山林之中,靜候著騎兵營誘敵入甕。


    城樓上站著兩排準備交替作戰的弓弩手,手中的連弩早已裝好了倒鉤箭,蓄勢待發,一刻也不敢鬆懈。


    雖然陳軍來得突然,長弓營的戰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熟悉連弩的操作,但好在白原的設計精巧,解決了準心方麵的難題。待會臨陣對敵,即使在上箭拉弦方麵需要耗費多些時間,卻至少能確保箭無虛發。


    慕容煜站在阿璃的身旁,望著同樣的方向。


    他的身後,站著古鵬和吳予誠。兩人皆是鎧甲戎裝,身佩長刀,手中執著上陣所用的兵器。


    古鵬的兵器,是一柄墜有紅纓的銀戟,而吳予誠握得的,是一把玄柄的鐵槍。


    阿璃從未在戰場上迎過敵,卻明白近身相搏與偷襲暗殺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她低頭瞄了眼腳下放著的連弩弓和箭筒,心想,這恐怕也是自己唯一能用得上的武器了。


    前方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鐙、鐙的在山穀中迴響。


    一人一騎疾馳至箭樓之下,來人飛身下馬,高聲奏道:“報!騎兵營引出了陳軍的先鋒隊伍,約七、八千騎,正朝華陽關行來!”


    古鵬在城牆頭俯身,朝報信的斥侯揮了下手,“再探!”


    斥侯得令翻身上馬,撩起黑色披風,再度朝山穀方向疾馳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思璃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吾並收藏思璃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