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酒肆門前,老闆娘打開門,看到他後露出笑容:“晚英今天來這麽早,大過年的怎麽也不多睡會兒?”
晚英笑眯眯的:“過年開心,睡不著。”
老闆娘讓他進去,拿給他一盤點心還有一小碗細粥,一邊收拾店麵一邊說:“你先吃點東西,你師父今天可能會晚點來。”
晚英在店裏吃完了早飯,辰時酒肆開張,客人陸續進店,廚師還沒有來,老闆娘如常嗔怪道:“這老酒鬼昨兒除夕夜肯定又喝多了,現在估計還沒起呢。晚英,你先去後廚幫忙,客人都來了。”
“好。”晚英扔下胡餅就跑去了後廚房。
太陽越升越高,酒肆大堂內人聲鼎沸。西南角用木欄杆圍出了一小塊空地,上麵鋪著軟墊子,幾枝早櫻,橫放著一架古箏,有一位紫衣女子端坐於內,低眉垂首,每日彈奏。
晚英叫她君姐姐。
君姐姐比他大五歲,今年十七,生得溫婉動人。晚英第一次見到她時,怎麽也不會想到她曾是個妓子。
到了下午未時,店裏客人少了,晚英忙完便坐在桌前吃午飯。君姐姐走到他身邊坐下。
“晚英。”君姐姐沖他笑笑。
晚英給她盛了一小碗粥,乖巧道:“君姐姐,我聽到你彈的曲子了,很好聽。”
君姐姐端起粥喝了一口,“你知道那首曲子叫什麽嗎?”
“不知道。”
君姐姐道:“《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
她溫柔地說:“講得是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渴望擺脫凡塵俗世的羈絆。”
晚英歪著頭想了想,道:“聽不懂。我覺得這凡世的生活沒什麽不好啊。”
君姐姐看著他,嘆了口氣,無奈地摸了摸他的頭:“傻孩子,那是因為你還沒經歷過世間的痛苦與無望。”
那時晚英還不知道君姐姐曾經的遭遇,也預料不到自己以後會經歷怎樣的苦難,這世間多的是沒有選擇的結果。
廚師一直到傍晚才露麵,形容有些憔悴,晚英見到他迎上去,笑道:“師父你曠了一天工,老闆娘要扣你工錢。”
廚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和他談笑,他看向晚英的眼神透露著痛惜,張了張嘴卻欲言又止,好像不知道該怎麽說。
晚英注意到了他的奇怪,疑惑道:“怎麽了?師父,發生什麽事了?”
“晚英。”廚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師父告訴你一件事,你聽了一定要撐住。”
晚英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情不自禁看了一眼高台上的君姐姐,正對上她悲哀憐憫的目光。
廚師道:“你母親過世了。你回家吧。”
“……”
這消息如此突然,突如一切的突然。晚英站在原地半天沒有反應,什麽聲音都聽不見了,眼前漸漸恍惚起來,間或聽到母親在另一端說話……
不知過了多久,他回過神來,抬起頭看到廚師在跟他說話,旁邊君姐姐擔憂地望著他。他愣了一下,然後轉過身就往外沖。
路越來越近的時候,心越來越痛,舊日情景鋪天蓋地而來,晚英承接不暇,悲傷都來不及。
那天夜裏晚英守在母親的屍體旁邊,徹夜未眠。
母親的死,竟然是因為失足從二樓掉落。她上樓去拿針線,二樓的欄杆年久失修已經有些腐朽鬆動,母親不小心從欄杆處翻身掉了下來,手裏握著的針刺穿了脖頸。她死前呼救,卻沒有人在她身邊。
有人來找母親做衣服,來了數次,敲門都無人應答,不久聞到了屍臭,便踹開了門。母親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屍體早已冰涼。
母親走了,房間裏空如墓穴。
她走得那樣急,桌上還有未完工的衣服布料堆著,褶皺中刺著一根縫衣針。晚英呆滯地盯著那堆布料,他知道那是母親為他做的新衣。
他在黑暗中哭了一夜,第二天太陽升起來,眼裏已沒有了眼淚。
酒肆裏的老闆娘幫他給母親訂了棺材,選墓,安葬,這一切全部忙完也不過就兩三天的事,如母親的死一樣迅速。
晚英從墓地裏回來,又去了碼頭。
冬天的早晨,碼頭上寂寥無人,河麵上結著冰,偶爾有幾隻飛鳥掠過。
晚英站在河邊,靜靜地望著對岸,想起了除夕那天晚上見到的那個藍衣少年。他有一雙美麗又清澈的眼睛,望得晚英心裏微微有些潮濕。
公元1128年年初,母親死了,死在了這一年的大年初一。晚英還是沒有回到故鄉揚州。
第11章 向晚不盡
春天漸漸來了。
晚英依舊在酒肆裏當學徒,他變得有些沉默,不太愛說話了。老闆娘憐惜他小小年紀就痛失雙親,所以總是格外偏愛他一些。
此舉引起了店裏其他夥計的不滿,尤其是老闆娘那個浪蕩風流不學無術的兒子,董謙。
董謙對君姐姐垂涎已久,奈何君姐姐連看也不願意看他一眼,卻總對晚英溫柔相待,細語溫言。他記恨晚英已久,如今見他淪落孤身,便總是藉故為難他,晚英少年心性,自是受不得辱,店裏其他夥計又都奉承董謙,如此晚英便漸漸得罪了所有夥計。
一天晚上,晚英躺在床上睡不著,便出來走走。
冬天已經盡了,沐陽又是一春。夜晚的街道吹來柔和的微風。
天上一輪彎月,晚英沿著街道散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酒肆門前。從門縫望進去,裏麵一片漆黑,隻有二樓的一個窗戶還亮著燈,晚英認出那是君姐姐的房間。
晚英有一瞬間非常想在窗下叫她,想看到她打開窗戶探出身對自己露出溫柔的笑容,然後問他這麽晚了怎麽還不回家。
他感覺自己這幾個月心裏非常空,晚上做夢經常夢見除夕夜遇到的那個藍衣少年,他們在夢中一起跋涉,走過了漫長的路途。
他很想和君姐姐說說話,和她說說這個美麗又悲傷的夢。晚英抬起頭,看到君姐姐的房間也熄燈了,默默嘆一口氣,轉身回去。
沒過幾天,君姐姐病了。
晚英很擔心她,在後廚忙完就上了二樓。君姐姐臥在榻上,很沒有精神。
晚英叫她:“君姐姐,你怎麽樣?”
君姐姐扯出一絲笑容:“你來了。”朝他揮揮手,“你坐過來。”
晚英走過去坐在榻邊。
君姐姐抬手把碎發別到耳後,問他:“姐姐是不是不好看了?”
晚英笑了笑:“沒有,君姐姐永遠是最好看的。”
君姐姐盯著他,輕聲道:“自你母親過世後,我就再沒見你笑過。其實你笑起來多好看。”
晚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姐姐,我想回揚州。”
君姐姐愣了一下:“回揚州?你一個人?”
晚英道:“我想讓姐姐和我一起走。”
君姐姐笑了:“好孩子,姐姐走不了的。我現在這樣,到哪裏都會拖累他人。”
晚英笑眯眯的:“過年開心,睡不著。”
老闆娘讓他進去,拿給他一盤點心還有一小碗細粥,一邊收拾店麵一邊說:“你先吃點東西,你師父今天可能會晚點來。”
晚英在店裏吃完了早飯,辰時酒肆開張,客人陸續進店,廚師還沒有來,老闆娘如常嗔怪道:“這老酒鬼昨兒除夕夜肯定又喝多了,現在估計還沒起呢。晚英,你先去後廚幫忙,客人都來了。”
“好。”晚英扔下胡餅就跑去了後廚房。
太陽越升越高,酒肆大堂內人聲鼎沸。西南角用木欄杆圍出了一小塊空地,上麵鋪著軟墊子,幾枝早櫻,橫放著一架古箏,有一位紫衣女子端坐於內,低眉垂首,每日彈奏。
晚英叫她君姐姐。
君姐姐比他大五歲,今年十七,生得溫婉動人。晚英第一次見到她時,怎麽也不會想到她曾是個妓子。
到了下午未時,店裏客人少了,晚英忙完便坐在桌前吃午飯。君姐姐走到他身邊坐下。
“晚英。”君姐姐沖他笑笑。
晚英給她盛了一小碗粥,乖巧道:“君姐姐,我聽到你彈的曲子了,很好聽。”
君姐姐端起粥喝了一口,“你知道那首曲子叫什麽嗎?”
“不知道。”
君姐姐道:“《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
她溫柔地說:“講得是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渴望擺脫凡塵俗世的羈絆。”
晚英歪著頭想了想,道:“聽不懂。我覺得這凡世的生活沒什麽不好啊。”
君姐姐看著他,嘆了口氣,無奈地摸了摸他的頭:“傻孩子,那是因為你還沒經歷過世間的痛苦與無望。”
那時晚英還不知道君姐姐曾經的遭遇,也預料不到自己以後會經歷怎樣的苦難,這世間多的是沒有選擇的結果。
廚師一直到傍晚才露麵,形容有些憔悴,晚英見到他迎上去,笑道:“師父你曠了一天工,老闆娘要扣你工錢。”
廚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和他談笑,他看向晚英的眼神透露著痛惜,張了張嘴卻欲言又止,好像不知道該怎麽說。
晚英注意到了他的奇怪,疑惑道:“怎麽了?師父,發生什麽事了?”
“晚英。”廚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師父告訴你一件事,你聽了一定要撐住。”
晚英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情不自禁看了一眼高台上的君姐姐,正對上她悲哀憐憫的目光。
廚師道:“你母親過世了。你回家吧。”
“……”
這消息如此突然,突如一切的突然。晚英站在原地半天沒有反應,什麽聲音都聽不見了,眼前漸漸恍惚起來,間或聽到母親在另一端說話……
不知過了多久,他回過神來,抬起頭看到廚師在跟他說話,旁邊君姐姐擔憂地望著他。他愣了一下,然後轉過身就往外沖。
路越來越近的時候,心越來越痛,舊日情景鋪天蓋地而來,晚英承接不暇,悲傷都來不及。
那天夜裏晚英守在母親的屍體旁邊,徹夜未眠。
母親的死,竟然是因為失足從二樓掉落。她上樓去拿針線,二樓的欄杆年久失修已經有些腐朽鬆動,母親不小心從欄杆處翻身掉了下來,手裏握著的針刺穿了脖頸。她死前呼救,卻沒有人在她身邊。
有人來找母親做衣服,來了數次,敲門都無人應答,不久聞到了屍臭,便踹開了門。母親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屍體早已冰涼。
母親走了,房間裏空如墓穴。
她走得那樣急,桌上還有未完工的衣服布料堆著,褶皺中刺著一根縫衣針。晚英呆滯地盯著那堆布料,他知道那是母親為他做的新衣。
他在黑暗中哭了一夜,第二天太陽升起來,眼裏已沒有了眼淚。
酒肆裏的老闆娘幫他給母親訂了棺材,選墓,安葬,這一切全部忙完也不過就兩三天的事,如母親的死一樣迅速。
晚英從墓地裏回來,又去了碼頭。
冬天的早晨,碼頭上寂寥無人,河麵上結著冰,偶爾有幾隻飛鳥掠過。
晚英站在河邊,靜靜地望著對岸,想起了除夕那天晚上見到的那個藍衣少年。他有一雙美麗又清澈的眼睛,望得晚英心裏微微有些潮濕。
公元1128年年初,母親死了,死在了這一年的大年初一。晚英還是沒有回到故鄉揚州。
第11章 向晚不盡
春天漸漸來了。
晚英依舊在酒肆裏當學徒,他變得有些沉默,不太愛說話了。老闆娘憐惜他小小年紀就痛失雙親,所以總是格外偏愛他一些。
此舉引起了店裏其他夥計的不滿,尤其是老闆娘那個浪蕩風流不學無術的兒子,董謙。
董謙對君姐姐垂涎已久,奈何君姐姐連看也不願意看他一眼,卻總對晚英溫柔相待,細語溫言。他記恨晚英已久,如今見他淪落孤身,便總是藉故為難他,晚英少年心性,自是受不得辱,店裏其他夥計又都奉承董謙,如此晚英便漸漸得罪了所有夥計。
一天晚上,晚英躺在床上睡不著,便出來走走。
冬天已經盡了,沐陽又是一春。夜晚的街道吹來柔和的微風。
天上一輪彎月,晚英沿著街道散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酒肆門前。從門縫望進去,裏麵一片漆黑,隻有二樓的一個窗戶還亮著燈,晚英認出那是君姐姐的房間。
晚英有一瞬間非常想在窗下叫她,想看到她打開窗戶探出身對自己露出溫柔的笑容,然後問他這麽晚了怎麽還不回家。
他感覺自己這幾個月心裏非常空,晚上做夢經常夢見除夕夜遇到的那個藍衣少年,他們在夢中一起跋涉,走過了漫長的路途。
他很想和君姐姐說說話,和她說說這個美麗又悲傷的夢。晚英抬起頭,看到君姐姐的房間也熄燈了,默默嘆一口氣,轉身回去。
沒過幾天,君姐姐病了。
晚英很擔心她,在後廚忙完就上了二樓。君姐姐臥在榻上,很沒有精神。
晚英叫她:“君姐姐,你怎麽樣?”
君姐姐扯出一絲笑容:“你來了。”朝他揮揮手,“你坐過來。”
晚英走過去坐在榻邊。
君姐姐抬手把碎發別到耳後,問他:“姐姐是不是不好看了?”
晚英笑了笑:“沒有,君姐姐永遠是最好看的。”
君姐姐盯著他,輕聲道:“自你母親過世後,我就再沒見你笑過。其實你笑起來多好看。”
晚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姐姐,我想回揚州。”
君姐姐愣了一下:“回揚州?你一個人?”
晚英道:“我想讓姐姐和我一起走。”
君姐姐笑了:“好孩子,姐姐走不了的。我現在這樣,到哪裏都會拖累他人。”